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我暗恋的她终于分手了[GL] >

第46章

我暗恋的她终于分手了[GL]-第46章

小说: 我暗恋的她终于分手了[GL]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居然是这种风格的吗!
  阮渔倒不是很意外,她往窗外看了一眼,眼睛里已经带上了一点笑意,靠近戚蓝小声道,“所以你知道我为什么从来没觉得和她有可能了吧?”
  闫霜的性子看起来很好相处,其实是很难接近的,仿佛她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有一条清晰的线。就算她再亲切,你也知道自己只能停在线的这一边,一旦越线,关系就会彻底崩盘。
  所以以她的人格魅力,当然是爱慕者众,但真正敢采取行动的人却一个也没有。
  谈恋爱也是很现实的事,总要有点希望,才会往前走这一步。走之前就知道必定失望,那又何必把自己的面子丢出去给别人踩?
  阮渔已经算是她很喜欢的朋友了,但也只是前辈对后辈的那种欣赏与提携,她从一开始就没觉得自己有过机会,所以那一点浅薄的感情,也始终没有说出口过。
  不过,以前也只是模糊的意识到而已。
  此刻看到闫霜对傅英的态度,阮渔才算真切地意识到,闫霜对自己真正上心的人到底有多不同。
  是长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的那种。
  这其实是好事。界限分明,不给不可能的人机会,未必不是另一种体贴,能保存彼此的颜面。同时也不会让自己真正在意的人产生不必要的误会,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狗血事件发生。
  这或许也是闫霜人格魅力的一部分吧?
  戚蓝本来满心都是八卦,听到阮渔这么说,才意识到那边那位是前情敌,顿时又觉得她看上别人也算是一桩好事,于是改口道,“不过她们俩挺合适的。职业也合适。闫霜之前不是一直说不喜欢太黏糊,要把精力放在正事上吗?正好我看这位傅少校也是一副前途不可限量的样子,各有各的事要忙,用来谈恋爱的时间就不会太多。”
  阮渔笑着摇了摇头,也许到时候,闫霜就不会这么想了。
  说话间,那两人已经进了屋,屋子里本来面色各异的众人,立刻都挺胸抬头,目视前方,坐得端端正正,仿佛从来没有八卦过。
  吃过早饭,傅英一行人就带着自己的装备告辞了。
  一群人送到村口,回来时戚蓝故意落在后面,等人走远了,才低声调侃闫霜,“你当时应该拿口红把你的手机号码写在她手心里的,这样她肯定能记住。”
  闫霜不屑地瞥了她一眼,“他们接下来还要继续拉练,据说这几天都住在山里,风吹雨淋的,还会出汗,口红要不了多久就花了。”
  而且这种艳俗的撩拨,未免也太降低彼此的格调。
  相较之下,她更愿意相信傅英是真的记住了自己的号码。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有心的话,怎么都能联系上。


第59章 促狭
  虽然发生了一点意外; 但闫霜对于茶花村周边环境的考察; 还是十分顺利地完成了。
  而这也意味着这一次的出差到此结束,他们可以离开这个远离城市、相对闭塞的山村,重新回到车水马龙、纸醉金迷的国际化大都市。
  真到了要走的时候; 居然有点舍不得。
  但是很快节目组就会正式入驻茶花村,开始真人秀的拍摄,所以再见的日子就在不久的将来,也确实没什么好矫情的。
  不过村委商量了一下,还是给他们弄了个送别宴。
  反正对村子里的人来说,以前忙碌了一天,回家就想吃口热菜热饭; 看会儿电视什么的; 就该睡了。后来郑书记来了; 弄了很多花里胡哨的节目; 极大地丰富了大家的娱乐方式。
  村民们放松的方式; 就渐渐从待在家里看电视; 变成了聚集在村委办公室这边。或是吃一顿热热闹闹的大锅饭; 或是自己弄一些表演甚至比赛; 郑书记甚至弄来了一个投影仪; 专门给大家放电影。
  不过跟那些喜欢好莱坞大片的年轻人不同; 村民们对现在的流行时尚很难理解,更喜欢看那种经典的老片子,一遍又一遍,百看不厌。为了找片源; 郑书记也算是费了一番心思。
  所以大家早就已经习惯了隔三差五就聚一次,现在只不过是加上了送别宴的名头,弄得更正式一点罢了。
  更正式的意思是,不能像之前那样熬一锅牛骨汤或者烤一只羊就完事,虽然大菜很硬,但总归来说还是不像席面的。这回村民们下了功夫,按照红白喜宴每桌二十个菜的标准,弄了几桌正式的席面,大家在场坝里摆开桌子,各自落座,就热热闹闹地吃了起来。
  这还不算完,一群人刚举起筷子,耳边突然听见“嚓”的一声脆响,随后便是一片“梆梆梆”的鼓点,带着一种干脆利落的节奏感。
  而后,两行穿着红红绿绿表演服装的腰鼓队就从办公室里转了出来,一边打鼓,一边绕着几张桌子跳着简单的舞步。领队走在最前面,用钹儿给大家带节奏。
  表演的都是村里上了一点年纪的妇女,这套动作似乎是练熟了的,看起来像模像样。村民们似乎也很熟悉,她们一出现,大家就纷纷放下筷子,开始起哄鼓掌叫好。
  戚蓝比较倒霉。
  她有吃饭前先喝一点汤的习惯,腰鼓队出来的时候,她一口汤刚含在嘴里,险些直接喷出来。
  面前满满当当一桌宴席,她要是真的喷出来,就不能吃了。所以戚蓝也只有憋着,艰难地将这口汤咽了下去。自己憋得脸红脖子粗不说,汤又灌进了气管里,呛得她咳嗽连连。
  要不是阮渔及时用纸巾糊住了她的脸,说不定就要当众丢人了。
  好在腰鼓的动静实在不小,除了就坐在旁边的人,也没人注意到这一点。郑书记倒是担忧地看了几眼,见没什么大问题,就也假装没看见。
  等她终于缓过神来,就听见郑书记正跟闫霜解释:村子里没什么娱乐,他觉得物质生活水平上来了,当然要提升村民们的精神生活水平,所以就弄了一下这些。他又不是学这个的,也只是胡乱折腾,所以想请专业人士指点一下。
  “咳,本来一开始是打算攒个大招,留到剧组一起过来的时候再放。但是想想到时候来的都是大明星,我们这点东西就更拿不出手了。”郑书记如是解释。
  闫霜:“……”并不是演艺圈的人就都是歌舞方面的专业人士好吗?他们内部也一样隔行如隔山的。
  当然,这也不怪普通百姓会有这种观感,毕竟有些偶像,红了之后是什么圈子都敢捞一把,跳而优则唱,唱而优则演,演而优则自己做老板,好像各个行当之间不存在门槛似的。
  她只能含糊地道,“我看挺好的,有意思。”
  “是啊,郑书记有心了。”阮渔也在一旁点头。大家毕竟都是忙里抽闲来排练,自娱自乐,自然也就不用在意水平。
  戚蓝见她赞同,不由微微挑眉。
  都来了这么长时间了,闫霜能看出郑书记那一点小心思,戚蓝这个装了情敌雷达的正牌女友,又怎么可能一点都没察觉?只不过他明显是一厢情愿,阮渔的态度落落大方,让她连想发作都没有机会。
  这会儿见阮渔称赞姓郑的,她顿时如同含了一口醋,险些再呛一回。
  眼珠一转,她故意凑到阮渔耳边,压低声音道,“我也觉得挺好的,嗯……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阮渔又好笑又不能当着众人的面笑,一口气憋下去,差点也被呛到,忍不住掐了戚蓝一把,批评道,“胡说八道什么?小促狭鬼。人家怎么得罪你了?要被你这么编排!”
  “怎么,有什么不对吗?”到底动静不小,还是被郑书记发现了,朝着这边问道。
  要说戚蓝跟阮渔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平时吃个饭都要互相夹菜,动不动咬耳朵,这关系显然比一般的朋友亲密了太多。戚蓝不太肯定也读过大学,被无数网络信息轰炸过的郑书记到底能不能看懂,但是她本能地觉得,彼此之间的气场有些针锋相对的意思。
  郑书记第一时间开口询问,或许是觉得她在取笑这个节目。所以她连忙正色道,“我正跟阮老师说,茶花村住着太好了,让人舍不得走。将来没准我们会到这边来养老呢!到时候还要请郑书记多关照。”
  能一起养老的是什么关系?郑书记勉强笑了笑,“到时候我还在不在这里都是两说呢。”
  腰鼓队的人表演完了,在旁边的桌上坐下,又陆续有村民起来表演,大都是引吭高歌。
  生活在这片大山之中,受这片山峦滋养,这里的人几乎人人都有一把嘹亮的好嗓子,山歌的调子又相对简单,不存在跑调的说法,倒是更考验编词的能力。
  不知道他们唱的这些词是不是郑书记找人捉刀,乍一听又俗又白,但却很耐听。仔细琢磨,还是根据茶花村的情况来创作的,十分贴切。里面隐藏着不少本地人才懂的小彩蛋,唱到这个地方,村民们大都会跟唱,然后大家一起开怀大笑。
  节目组的外乡人虽然听不懂,但也为这种气氛所感染。
  都是做这一行的,说到待人接物上,他们会比普通人从容许多。这歌旋律简单,歌词更是朗朗上口,听了几遍,大家基本就能附和着唱了,于是现场更加热闹,节目组的人和本地村民之间那一点若有似无的界限,似乎都跟着淡了许多。
  席间戚蓝起身去厕所,回来时腰间却多了一个腰鼓,手里拿着两根绑了红绳的鼓槌,正似模似样地打着鼓。
  阮渔抬头一看见她,就忍不住调侃道,“哟,这是打哪里来的‘一个茂腾腾的后生’?”
  “我觉得我还是差点什么。”戚蓝敲着鼓说。
  腰鼓的打法很简单,就那么几个动作,记住了就能上手,主要是得跟上节奏。不过戚蓝小时候没有玩过这个,这会儿十分新鲜,偏偏又总觉得哪里有些别扭,不自然。
  “我教你。”阮渔饶有兴致地站起身道。
  戚蓝将信将疑地看着她,“真的假的?这个你也会?”看起来实在是不像。
  虽然戚蓝也知道,阮渔的出身并不算好,但光看她现在的样子,就总觉得她应该是光风霁月的,就算是有爱好,也应该是琴棋书画、诗酒茶花,又清高又雅致,跟普通人有些距离。腰鼓嘛,看那些大婶们打得这么热闹,就知道有多接地气了。
  “我小学的时候可是学校腰鼓队的。”阮渔走到她身边将腰鼓和鼓槌接过去,调整好了姿势,又回忆了一下脚步和节奏,然后便动了起来,每一个鼓点和步伐,都正好踩在旁边山歌的节奏上,竟然还有点带感。
  但戚蓝还是很想笑,感觉……和看到阮渔去跳广场舞差不多吧,像是闯入了一个格格不入的世界。
  可她脸上的笑容又是真切的,让戚蓝不忍上前打扰。
  但阮渔很快停了下来,把腰鼓还给戚蓝,让她去玩,自己则回到位置上坐下来,掏出笔和本子,低头“唰唰唰”地写了起来。
  “在写什么?”闫霜在旁边看到了,不由问。
  阮渔说,“虽然是真人秀的剧中剧,但主题曲、插曲什么的还是需要的吧?我顺便把词写了,别的你另外找人。”
  “请你真不亏。”闫霜自然不会反对。
  她知道阮渔的习惯,也没有要凑过来看的意思,反正完成之后,阮渔肯定会第一个给她看——哦不,应该是第二个了,看着从旁便跑回来,凑在阮渔身边说话,顺便就探头去看她的本子,还没有遭到任何驱赶的戚蓝,闫制片淡定地想。
  不知道为什么,有种对方故意秀给自己看的错觉。
  正在这时,手机短信突然响了起来。这个时代,除了各种垃圾营销短信和通信运营商之外,几乎不会有人用短信来联系了。听到这样的消息,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估计都是置之不理,反正肯定不会是什么要紧事。
  然而这段时间一直在等某人消息的闫霜,却是第一时间掏出了手机。
  本来并不抱希望,只是例行看一眼,不看就不能安心。但按亮屏幕,她一眼就看到了悬浮窗上显示着的“我是傅英”四个字,心跳陡然加快了几分。


第60章 梦幻阵容
  “这是在写歌词吗?”戚蓝扫了一眼; 立刻做出判断。
  不是诗歌; 不会这么分行。但阮渔一向没有作诗的习惯; 而且她打眼一扫就看到了“茶花”两个字; 估计跟剧本脱不开关系; 所以立刻就猜到了。
  见阮渔点头,她便主动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正襟危坐; 一副绝不打扰的样子。
  倒是阮渔,写完了就将小本子往她面前一递; “要看吗?”
  “当然!”连忙伸手接过去。仔仔细细地读了一遍。相较于村民们唱的山歌唱词; 阮渔的用词显然要讲究多了; 但又不是那种堆砌辞藻的雕琢; 有种洗净铅华的简练; 也更贴合她自己写的剧本。
  阮渔的剧本叫《山路》。因为签了保密协议的缘故; 戚蓝并没有看到全部的剧本,只听阮渔给她讲了大致的故事。
  《山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