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天下不如攻略殿下-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真是客气了,我看令公子小小年纪,进退有度,举止有理,果然不凡啊。”
“李大人说笑了,不知道李大人觉得,陛下那边……”
李升掩饰住眼底的嘲讽,斟酌的开口:“我有一同窗,十分仰慕大人,可惜出身低微,春闱时又没有太发挥好,只得在边陲小镇虚度光阴,我颇为不忍,不知道大人……”
“李大人的同窗,想必也是有过人之处,只是发挥失误,难免的,难免的,这个好办。”
“李某多谢大人了,李某还想求一下令公子的生辰八字,合计一下。”两人相视而笑。
好不容易从工部尚书的府中喝得醉醺醺的上了马车,李升微闭的眸子睁开,没有一点醉意。心中默默盘算着名册上还有哪些可以安排的。出言不逊被贬的吕回品被安排在了礼部,虽然官职不大,好歹重新回了漠沙城;因为炸了工坊而获罪的孙雷已经从大牢中出来,遣回家乡当个小小的官吏,虽然官不大,但是好好干,陛下看上的人升迁指日可待;和他同届的沈悦此人因为政见过于激进,倡导法律一视同仁而呆在家中无所事事,现已经进入了吏部,他早就看出来沈悦非池中物,没想到陛下的眼光和他一样……这漠沙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各层官员却不少,插入一些无足轻重的人对这些大人物来说不是很难,下面就要看他们自己的发展了。一颗一颗种子都埋下,就等着他们长成参天大树。
第19章 北漠国情
等几家热门的宴席都吃完,李升整理完毕,才进宫交差。看着李升递上了的厚厚的名册,任承清也忍不住头疼:“爱卿可是真会做交易啊。”
“陛下严重了。”随手翻了翻,朝廷上叫得出名字几乎都在上面了。
“丞相府那边怎么样?”
“丞相邀请微臣提的都是一些不入流的角色,微臣现在好歹是天子重臣,这些就没必要参加了。”
“姜尚果然是只老狐狸,看样子,朕要和姜爱卿好好谈谈了。”
“陛下有何打算。”任承清把这么多天准备的递给李升,上面密密麻麻记录了对科举制度的改革。
李升看完,心中大惊。“陛下此举甚好,可是肯定会引起世家反扑,到时候恐怕。”
“所以朕才要和丞相大人好好谈谈,此事必然要一个德高望重的人来完成。我不是不知道有点操之过急了,但是,这么多年,科举一直被世家把控,我要是缓缓改革,还有等多少年,我北漠有那么多年等吗?西靖近几年扩张速度越发的快了,一旦南州满足不了他,下一个就是我北漠了。可惜这些,朝堂上都视而不见,一个个以为我北漠天险难跨,蜷缩在这虚假的太平盛世里。”
“臣,明白了。”
任承清挥手让李升退下,北漠要发展,不仅仅是科举改革,说到底是打破世家的垄断,让上下层能流动,既给下层进入上层的机会,让他们报效国家,也给上层危机感,让他们为了维护地位不得不进步。如今的北漠太僵化,世家不思进取,坐吃山空,终会掏空北漠。北漠如今被五大世家把持,姜周温鲁张。姜家是以姜尚为首,姜家本家子弟不多,但是姜尚贵为丞相,门生遍布北漠,可以说是北漠第一世家。周家子嗣众多,漠沙城随便拉一个官员出来都可以和周家扯上关系,虽然现在屈于姜家之后,但是姜尚一旦退下,恐怕会立即取代姜家。温家处事低调,连在朝廷内的族内子孙都不多,但是温家大爷温雅润现任吏部尚书,身居要职,掌握各个官员考核任免,不得不说手腕高超。鲁家掌握了户部,据说和北漠几大商家皆有来往,富可敌国。张家颇得先皇宠爱,是先皇一手提拔上来的,前禁卫军统领张玮就是来自张家,但是张家上位时间比较短,除去张玮也就几乎废了张家,不足为惧。剩下四大世家看起来似乎亲密无间,但是并非毫无间隙。姜家声望高但是只寄托于一人,周家时刻准备取而代之;周家家大业大纰漏多,名声最差;温家想走名士之路,可惜断不了世家间的关系纽带;鲁家财富惹人眼红还不知收敛。
除了几大世家,还有依附于他们的各个小世家,盘根错节,以漠沙城为跟,延伸到北漠各个地方。任承清一向认为世家就像这草,铲不尽也烧不完,割了这一批还是会长出一茬,只要有土地的地方都会长草,但是还是要修修剪剪,草长得太茂盛,就会遮蔽了阳关。北漠如今的草就长得太茂盛,都快看不见天了,该修剪修剪了。对于这几大世家,任承清早有打算。
第一步就是科举改革。科举改革肯定困难重重,任承清中意姜尚,一来姜尚在北漠位高权重,由他推行,可以威慑世家,也可以离间姜尚与世家的关系,二来是则是因为北漠上下如今也只有姜尚绝对有这个能力完成科举改革。对于姜尚此人,任承清算得上很了解,姜尚门生满天下,不仅仅是因为姜尚久居丞相之位,还因为此人博学多才。任承清少年起就读过姜尚大作,姜尚年轻时才思敏捷,文笔犀利,一针见血,在成为北漠丞相后,反而奉行无为而治,不见年轻时的远见卓识。科举改革不仅仅是用来打破官僚体系的固化,也是用来看姜尚的位置,如果能拉拢姜尚,将他和世家势力分割开来,姜尚绝对能助任承清成就大业,如果不行,姜家也只能放弃了。
第二步就是优化官职。北漠官职设置繁杂而又多余,考核标准不到位,监督制度落后,各大世家利用漏洞空饱私囊,不成器的子弟挂名北漠各个机构内,特别是周家,简直到了漠沙官员皆姓周的地步,腐败至极。优化官职,彻查吃空饷,既可以为新进的士子腾出职位,也可以把官职体系中的蛀牙彻查出去。但是周家和依附周家的世家势力势焰熏天,让任承清不得不谨慎。任承清想借助温家来打击周家,温家温雅润现任吏部尚书,这是他投诚的好时机,但是光温雅润一人还不够分量,还需要找好一个发作点。
第三步就是掌握商人。虽然商人地位低下,但是财大气粗,掌握商人也就算掌握了国家的经济。鲁家就是依靠着财力成为五大世家。任承清想培养皇商,效忠于皇室的商人。士阶层往往忽略商人的作用,总觉得商人低贱,不堪大用。但是在任承清看来,成功的商人往往胆大心细,见多识广,如果能为她所用,绝对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何况,断了鲁家的财路也就断了鲁家的命脉,一箭双雕。至于大商人,任承清早已经想到了一个人,曾有财,还需要再考察一番。
第20章 拉拢姜尚
任承清召了姜尚,亲手为姜尚泡了一杯茶,君臣二人一同在榻上坐下,一桌围棋横在二人之间。两人都默不作声,只听见旗子落下的碰撞声。
直到好久,姜尚才开口:“陛下高才,臣认输了。”
“朕幼年起就听闻丞相有一怪癖,爱棋成命,凡是在围棋上能赢丞相的,就会被丞相引为知己。而且,丞相下棋,从不让子,连父皇也没在丞相手中讨过便宜。”
“臣认为这棋如人生,开合起落,皆是道理,能看透这棋,也就能看透人生了。”
“那丞相觉得朕下得如何。”“臣已经是陛下的手下败将了,哪敢妄议。臣观陛下落子稳健,胸有成竹,定然是早有规划。”
“朕从年少开始学围棋开始,就已经在思考,怎么赢丞相,当然胸有成竹。朕从年少开始学习治国,就已经在思考,怎么赢这天下,现在就是还缺一个子,丞相可否借之?”任承清看着姜尚,姜尚默不作声,一时间又安静下来了。姜尚看着眼前的年轻帝王,一双眸子凌冽剔透,往往让你忽略了她的性别和年纪。
“臣不知道陛下要借什么样的子?”
“一个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子。”任承清将册子递给姜尚。
姜尚细细翻阅,从开始的胆战心惊到后面的惊叹,此子大才,不破不立,誓破后立。
“恕臣直言,陛下想法虽好,可惜阻力太大,自我北漠建国以来,世家林立,盘根错节,陛下觉得拆得动?”
“不试试怎么知道,改革之事,自下而上,阻力重重,但是如果自上而下,则不一定。”
“如果一旦失败了,陛下考虑过后果吗?”
“最坏不过是朕丢了这个位子而已。丞相大人,敢吗?”
姜尚现在内心在颤动,他有点明白叶独当初的感觉了。他和叶独二人只不过政见不合,私交并不密切,但是偏偏二人都只把彼此当作对手而非敌人。正好先皇嫉妒心颇重,他二人不合,正是先皇期待的。当叶独不遗余力的支持任承清上位时,姜尚还觉得叶独操之过急,任承清太年轻,又是女子之身,不得不考虑太多事情。要不是任承清扣押了姜兆雪,姜尚会辞官,他不看好任承清,手段太激进,行事太冒险,不是他心目中的君王。而今天,任承清确实让他刮目相看,这位年轻的陛下,想要的不仅仅的北漠这么简单,还是年轻好,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姜尚有时候也怀疑是不是自己老了,考虑的太多了。
先皇在位,姜尚以不变应万变,顺成着先皇,做个守城之主就好,除了联合西靖二皇子联姻的事情超出姜尚的预料外,别的,都在姜尚的预见内,先皇软弱而又好面子,姜尚也就联合世家稳住朝纲就好。看了任承清的计划,姜尚也涌出一股豪情万丈的感觉,我北漠重振雄风,一统天下,何等快哉。任承清问姜尚敢吗,姜尚有些想笑,不就是推倒自己一手扶植的世家吗,有什么不敢。
“陛下皇位都敢丢,臣有什么不敢?陛下要臣做这把刀,臣又怎么拒绝得了。臣希望陛下允诺两件事。”
“丞相请讲。”
“一,希望陛下信臣,握刀的手如果都不在了,刀也就没有任何作用了。二,希望陛下,好好照顾兆雪。”
“丞相严重了,朕一定做到。”
姜尚离开之后,任承清考虑了一下,踱步去了姜兆雪润雪殿,虽然姜兆雪和叶凌昭都在甘泉宫,但是一个卫和殿,居甘泉宫前方,一个润雪殿,居甘泉宫后方,两人像有意避开一样。姜兆雪进宫有段时间了,想想自己还没见过姜兆雪,好像确实有些过分了,朝堂之争,涉及到一个刚刚及笄的女孩子,本身就不公平,但是世上又有多少公平的事情了。如果仅仅靠一个姜兆雪就可以控制住姜尚,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民女参加陛下。”姜兆雪也没想到任承清会在这个出现,来不及准备赶紧下跪接驾,又在心中埋汰了自己一下,准备什么。
“平身,赐坐。都是朕的失误,朕既然已经认下妹妹了,那就叫一声兆雪了。兆雪进宫这么久,朕也是比较繁忙,耽误了这么久才来看兆雪。”和想象中应该冷漠孤高的声音完全不同,这个声音虽然清冷却带着显而易见的温柔,让姜兆雪放松下来,此刻才敢打量天颜。
早听闻陛下是皇女之时就和朝阳郡主并称为北漠双株,她见过朝阳郡主,那个浑身都带着张扬明媚的艳丽女子,当真是美得不可方物,本来以为这个并称带点奉承的意味,而这一眼就知道,绝对不是。原来这个世间还有这样的美,女子俊秀之美和帝王的贵气合二为一,带给眼前的女子别样的绝代风华。任承清也在细细的打量眼前的少女,年幼,稚嫩,无畏还带点韧性。
“民女多谢陛下。”
“既然已经是朕的妹妹了,虽然还未正式册封,也不用自称民女了,随意点就好。兆雪在这边住的还习惯吗?”
“嗯,还好,就是有点无聊。”“皇宫大院难免的,听闻兆雪甚爱书,这宫内要有什么可取的地方,藏书倒是比较丰富,兆雪要是无聊,可以去看看。”
“真的?谢谢陛下。”少女的单纯稚嫩似乎也感染了任承清,任承清宠溺的点点头。
几天后早朝,一向低调的丞相姜尚出奇的上了一个折子,引发一片哗然,主要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三方面的改革。一是选拔制度,取消举荐制度,所有考生一视同仁参加各城考试选拔。二是监督制度,监考官,考题,批改皆由固定改为不固定。三是增加武试。首先第一条就引发了大量的反驳,纷纷议论此条完全没必要,绝对是浪费时间;接着第二天被指责是无稽之谈,科举如此重要的事情,居然随机完成;第三条更是被嘲讽是看一群鲁莽大汉耍杂记。姜尚一一反驳,陈明利弊,居然让朝堂上无话可说。“丞相大人不亏是我北漠肱骨之臣,这三条谏言深得朕意。”任承清毫不犹豫的称赞,加上姜尚一方利益集团的支持,三条谏言都留下下来,就剩下细则的讨论,任承清全权交给姜尚负责。
下朝回到书房,任承清脑中回想的还是刚刚朝堂上姜尚舌战群儒,何等畅快。若问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