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缘-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仆人,替崔家打理了数十年庶务,后崔父心疼女儿初入官场,无可用之人,便将心腹老仆派了来。
管家本就是看着崔云姬长大,对崔父忠心耿耿,如今对小主人更是忠心不二。倘若小主人出了事,让他如何向远在江南的主人交代?崔云姬是崔家这一代的佼佼者,无人可出其右,若是她折在这,又让他如何同崔氏满门交代?
管家心中直如沸水翻腾,坐立难安地等了半日,终于在堂前看到上卿的身影。
他心下大喜,忙上前拜见。暮笙素随和,此要紧关头更不会多礼,令他起身,又命他将事情经过说来。
管家便将锦衣卫如何破门而入,如何气焰嚣张,又如何将他们大人带走的事说了一遍,待说到宛娘透与他的那件机密,管家十分惶恐且不安的看了看四周,见仆人都站得甚远,方低声道:“上卿大人受贿三万之事,乃宛娘泄与我,小的只与府上老仆说了一嘴,再无外泄。”
他就是凭这三万打动了薄叔。
暮笙记得这三万两,当年,那些盐商合力凑了三万与她贿赂,她坦然收了,之后用作买盐田,账目记得清楚明白,有余也经过崔云姬上缴国库,无半分私藏。
不想,这首尾都处置得清楚明白的银钱,今日倒被人拿来说嘴了。
暮笙道:“锦衣卫捉拿你家大人是因这事?”
管家支吾道:“倒是不知,只是,上卿既有如此把柄,不免让人说嘴。”
暮笙便明白了,这只是崔家用来引她出来相见的由头罢了。只是锦衣卫疯了似的捉人,往日的公事私事都叫掘了出来,崔云姬区区京兆,仿佛还不致让他们如此大动干戈,如此看来,兴许果真是意在他人,至于这他人是不是就是她,崔家无京官,崔云姬几位叔伯都在地方,不值得一心想要捉条大鱼的庞中直大功干戈,崔云姬相交之人中,最居高位的就是她了。又恰好,江南盐案,她是得利最大的一个。
暮笙几乎已肯定庞中直正将矛头对向她。
她令管家回府等候,自己领着麦荣恩与八名御林军往诏狱去。
诏狱之严,远胜大理寺与刑部,即便丞相,到了门前,若无皇帝手谕,也不得入。此番暮笙带着麦荣恩,麦荣恩是皇帝身边最受倚重的内宦,他没出宫,皆是为皇帝办事,此番低眉顺眼地跟在暮笙身后,其中含义,不需多说便让诸人了然于心。
诏狱门前守卫不敢多拦,一面令人飞报统领,一面说着好话拖延时间。
暮笙对庞中直很没有好感,此人酷厉,且不留余地,为人狡诈,而好大喜功,她曾与陛下提过,不可太过倚重酷吏,陛下只一笑置之。她毕竟是皇帝,不能太过违背,暮笙心中以为不妥,也没有很坚持,只想下回再谏,结果还没等到下回,人家已对她宣战了。
等了约莫一刻,庞中直方不情不愿地出来。他草草地朝暮笙拱了下手,语气潦草:“上卿。”当看到麦荣恩,顿时恭敬起来,面带笑意道:“麦大人,公务在身,有失远迎,望大人见谅。”
把正主晾一边,反向一个从属大献殷勤,麦荣恩嘴角抽搐,真想一拂尘抽死这不懂事的东西。他看了暮笙一眼,而后道:“奉圣上口谕,崔云姬一事,由上卿监审。”
庞中直眼角一抽,见麦荣恩神色肃穆,只得躬身一揖:“臣伏听圣命。”
捉了崔云姬才多久?上卿就追来了,可见心中有鬼。旁人都说他傻,甘为天子鹰犬,得罪满朝文武,他又岂能不知一旦他无用,必为陛下舍弃。然而,他之权柄皆来自圣上,安敢违抗圣命。且只要他尽心办事,做一把好刀,圣上惜才,又怎会轻易罢黜他?
庞中直打的一把好算盘,上卿得陛下信任,倘若他能证明陛下所信非人,证明道貌岸然的上卿实则是个小人,使陛下免于受骗,这便是大功一件。
这么一想,庞中直瞥了一眼暮笙,道:“既有圣谕,上卿随下官来便是,只是上卿为监审,还望审讯之中休要指手画脚,耽误公务。”
暮笙不轻不重地给他碰了个软钉子:“若庞统领所行合理,自无我这监审用武之地。”
庞中直阴阳怪气地笑了笑,转身引路。
诏狱之中十分阴暗潮湿,两旁侍卫林立,侍卫皆配械,戒备森严。一路走去,寒气自脚底升起,令人浑身发冷,心底生畏。
庞中直兴致甚高,眉飞色舞地与暮笙介绍各处,还与她说了几种新研制出来的刑具,极其残酷,光听着便使人冷汗直下。
他说了半晌,暮笙噤默不语,麦荣恩则始终淡然地跟在暮笙身后半步远的地方,庞中直很是没劲的瞥了她一眼。
刑房就在眼前,暮笙看到门上二字,面色顿时便沉了下来:“动刑了?”
庞中直冷笑道:“恰恰开始,上卿晚来一刻,兴许就都招了。”
话音一落,刑房门推了开去,令人作呕的血腥味扑面而来,暮笙怒道:“从逮捕到眼下,才几个时辰?你就动上刑了?可曾好好讯问?可曾罗列证物?可曾听取证词?”
如此急切便置人于案板,简直称得上迫不及待!
庞中直不以为然道:“锦衣卫有锦衣卫的套路,上卿不懂其中道理,不必多说了。”
暮笙冷道:“本官也曾主政一方,手下也经过不少案子,并非纸上谈兵。今日所见,必代统领如实呈禀圣上!”
“上卿请便!”庞中直满不在乎,大步向前。
走入刑房,只见崔云姬绑在刑架上,雪白的中衣上伤痕累累,已颇受了一番折磨。
见她进来,崔云姬眼睛一亮。
“继续!”庞中直朝两边挥了下手,执鞭的皂隶走上前。
“且慢!”暮笙叫道。
皂隶并不听从。
暮笙看了眼麦荣恩,麦荣恩便道:“庞统领,你忘了陛下圣谕?”
庞中直不敢违抗圣命,不情不愿道:“住手!”
皂隶一退下,暮笙便道:“敢问统领,以何罪名逮捕京兆?”
“贪污受贿!”
“证据何在?可有证人?”
庞中直阴沉地望向她。暮笙自寸步不让,继续道:“京兆主京师安危,非陛下托付信任之臣不可任此官,非正直之士不可居此位,统领既将京兆逮捕,总该有个理由,今证物何在?”
庞中直额角青筋凸起,望着暮笙,眼中狠戾毕现。
“莫非是要屈打成招?”暮笙再度逼问。
庞中直一看到暮笙就知今日不会善了,却没想到她一开始就如此强势。
刑架上的崔云姬虚弱地咳了两声,道:“上卿大人……”
暮笙扭过头去看她。
“庞统领要下官……招认……”崔云姬喘了口气,继续道:“两年前,受上卿之命,昧下行贿赃银……”
“放她下来。”暮笙道。
无人应答。
“御林军!”暮笙高喝一声。御林军听命上前,四下皂隶皆拔刀抵抗。
顿时,刑房中剑拔弩张。
暮笙僵硬地扭头望向庞中直:“敢抗御林?尔欲反乎?”
庞中直咬紧牙关,眼中赤红一片,半晌,方怒冲冲道:“退下!”
皂隶不甘不愿地退下。
御林上前将崔云姬解下。一失去长绳绑缚,崔云姬便浑身无力地跌落下来,暮笙上前扶了她一把。
“上卿亲扶,如此厚待人犯,闻所未闻。”庞中直阴阳怪气地道。
“京兆受我牵连,我有良心,安能见死不救。”暮笙顶了他一句,待崔云姬坐下,她又道:“既然统领是要问我指使她昧下赃银,而今我就在这,统领大可向我发问。”
庞中直握紧拳头,他若有证据,何必大费周章地去捉崔云姬:“你曾受贿三万……”
“皆上交国库,其中有所花费处,也有明账可查!”
“上卿大人好记性!”
“身正不怕影子斜。”
庞中直气得要死,他觉得他离立下大功就一步之遥。
一时间,两下里便僵住了。
关键之时,麦荣恩打了个圆场:“看来是场误会。孰人无过?说明白就好了,便散了吧。”
和稀泥的姿态太明显了。暮笙心里还有一股气在,莫名其妙就被人栽赃,莫名其妙还让人受她牵连,任谁遇到这事,都平和不了。麦荣恩哪儿能不知?可这庞中直陛下还有大用,不能这会儿就拿下了。
他只得朝暮笙使眼色,暮笙知道要比起体察圣意,麦荣恩还胜她一筹,只得忍下了,扶起崔云姬便走。
庞中直也气得要命,他并不在乎谁忠谁奸,谁清白谁贪腐,他只在乎能拉几个位高权重的大臣下台,好替他多积点功绩。上卿位同丞相,拉下她,今后他在朝中就能说一不二,谁还敢骂他奸佞。
结果,功亏一篑!
实在是气死人了!
☆、第七十九章
气死了也没用,上卿手握御林,分明是寸步不让,而麦荣恩看似和稀泥,实则拉偏架,倘若他露出一点不满,麦荣恩必会压着他相让。庞中直无法,只能捏着鼻子忍了,过会儿还得上道请罪表,向陛下禀明情况。
暮笙解下外袍覆在崔云姬身上,带着她走出诏狱。麦荣恩辞别道:“小的得回宫复命了。”
暮笙颔首:“今番,全赖大人相助。”
麦荣恩作揖:“小的只奉命行事。”
暮笙仍是郑重谢了他,她现在一肚子气,就看并肩作战的麦荣恩还是个好人,旁的,连皇帝都是坏人。
麦荣恩自是连道不敢。崔云姬靠在暮笙的肩上,气息微弱的道谢道:“多谢大人仗义。”
麦荣恩笑道:“京兆清白,陛□□查,上卿大人亲来相救。”丝毫不居功。
崔云姬身上有伤,暮笙担心她伤势,不再多言,忙带她回府。
整座崔府寂静无声,一名御林上前叩门,乃是管家亲来应门。
透过人群,看到马车前靠在上卿身上的人,管家先是大喜,随即大惊失色,忙跑上前道:“大人!”
崔云姬还硬撑着,全身疼得冷汗直冒,冷汗又浸入伤口使她痛到痉挛。她无力摇头,连话都说不出。暮笙代她道:“进去再说。”
管家连连点头,面上虽仍有惊慌,擦了擦泪,转身在前带路。
待到崔云姬的房间,暮笙放她到榻上,不可避免的碰到伤口,崔云姬痛苦低吟,她挣扎出一口气:“陛下那里……”
“我会代你禀明。”暮笙简明扼要道,“清者自清,无需惊惶。”
“庞中直……欺人太甚……”这口气咽不下。
暮笙道:“定还你个公道。”这事是冲她来的,她不迎头痛击还龟缩不前不成?
崔云姬摇摇头,还要再说,脸色已疼得发白,再没力气开口。
“不要多说了,你好生养伤,京兆府,不得不告假了。”暮笙一面说,一面捞起她的手,抹了把脉。伤势看来十分吓人,一身白衣被血水浸得通红,有几处几乎发黑,可见衣下伤口有多深。亏得崔云姬一弱女子还能撑到现在。
把过脉,幸而,未伤及心腑。
“没伤到内脏,我那有一副药,可不留疤痕,回去就派人送来给你。”
崔云姬还欲表现的轻松一些,竭力笑道:“上卿大人还研究这类?”
暮笙面无表情道:“自你上回中招,我还研究过春、药,已是此中高手。但有需要,别客气。”
说的崔云姬一口气憋在胸口差点上不来。
暮笙没搭理她,又道:“伤口得先清洗上药,想必你家中有备,我就不掺和了。”
崔云姬艰难地点点头,不等她费力气再开口,暮笙已经转身走了。
到门口,恰好遇上来看望的宛娘。
暮笙冲她一点头,没半点停留。
宛娘顿了顿脚步,待暮笙走过去,方继续往崔云姬那里去。
走到房门前,她停下步子,轻叩门板,里面未有声响,她犹豫片刻,见四下无人,高声唤了一声,里面也无人应答,宛娘心觉不好,立即推门进去,只见榻上,一身狼藉的崔云姬已昏死过去。
一贯意气可靠的崔大人狼狈不堪地躺在那里,身上满是骇人的血污,那可怖的景象,单是看一眼,便是胆战心惊。
那一刻,看到仰躺在榻上一动不动的崔云姬,宛娘只觉得自己的心仿佛停止了跳动。
管家听暮笙的吩咐匆匆地赶来,身后带了个婢女,手中捧着清水、帕子与药粉,看到昏迷的崔云姬,顿时老泪纵横:“才几个时辰,竟就吃了这许多苦。”
他擦了擦泪,望向一旁默然的宛娘,道了一句:“今日多谢姑娘。”便退了出去。
那捧清水的婢女放下铜盆,上前去替崔云姬宽衣。她已竭力减小力道,却仍免不了碰到伤口,昏迷之中的崔云姬唇色雪白,眉头紧紧拧在一起。如此揪心的一幕,任谁见了都要心疼,宛娘上前轻轻扶起崔云姬,方便婢女脱衣。
二人忙得满头大汗,方将那一身血衣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