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穿越]情敌先走一步 >

第108章

[穿越]情敌先走一步-第108章

小说: [穿越]情敌先走一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不容易有机会能进宫,还能接近公主,要是能打探到朝廷内部的消息,可比杀掉公主有价值得多,毕竟大冀的目标是削弱然后吞并大钱。

    有了麦子箫的这番话,她才算是真的把心放回了肚子里,不然她以后在公主面前都要抬不起头了。

    但不管怎么样,既然奸细找到了,那么便能再次安排送粮的事情,魏凝在信里也说了会找时机再试一次。

    上一次因粮道未完善,没敢多送,所以被劫的粮食不算多应该是不幸中的万幸。这一次魏凝要送的量还是跟上次一样,但这次却比上次有把握。

    朝廷方面也汲取上一次的教训,将水路上接应的兵力重新做了调整。

    待一切准备好后,粮食从谷河码头发出,若顺利的话,半月后便可抵达贤城。

    魏凝的第二封信在粮食抵达贤城之前送到了皇城,说成功策反了二丫,并从二丫那得知了一些邪教的事情。

    但可惜的是,二丫接受的命令也是经过好几个人手的,她并不知道邪教首领和管事之人的具体情况,但可以确定的是,现在西南边的起义军,确实是有大冀在背后操控的。

    魏凝还说,可以透过二丫把错误的消息传递给起义军,再看准时机将其铲除。

    收了魏凝的信后,公主和麦子箫立刻制定对付起义军的计划。

    数日后,粮食顺利抵达贤城的消息传来,这对于朝廷来说就像一场久旱之后的甘霖,实在振奋人心。

    贤城有了粮食,便能出兵攻打起义军,现在北边已败,要将北边的城池夺回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就现在大钱的情况来说,很难。

    但比起大元训练有素的军队,攻破临时组建的起义军就要容易得多了。

    公主下令将水路上的几路军队调往贤城,由驻守贤城的主帅负责,尽快将起义军势力铲除。

    数月来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形势似乎在好转。贤城成功收取粮食的结果证明了粮道的成功,这不禁让人憧憬能以此改变大钱的命运。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大钱要迎来扭转乾坤的一场胜仗时,大冀攻破大豫都城的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所有人心头又蒙上了一层阴郁。

    大豫亡了,大冀的下一个目标毫无疑问是大钱。

    北有大元,南有大冀,粮道的疏通并没有改变大钱腹背受敌的境况。

    钱历一五八年六月中,大钱两万余精兵将起义军扑杀在贤城附近。

    同月底,在寓城花费数月之久的大元军队缓过劲来,一鼓作气连下数城,与皇城已是近在咫尺。

    朝内众臣接连上奏,请求圣上南下,迁都贤城。

    听到众臣上奏请求迁都时,丛笙和麦子箫都心情复杂,她们早在半年前就想过要劝公主迁都,现在终于还是走到这一步了。

    这天麦子箫上朝回来,丛笙急切地问她群臣上奏的结果:“公主同意吗?”

    麦子箫脸色沉重又无奈,摇头道:“公主没有表态,但没有拒绝就已经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反应了,至少说明还有商量的余地。”

    “现在贤城形势比皇城要好太多,有粮有兵,公主心里肯定有数,要想翻身,现在就必须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麦子箫望着丛笙,目光里尽是担忧和不甘:“只怕迁都也只是拖延时间。南有大冀,真要破大钱,贤城就是下一个皇城。”

    看着麦子箫不甘的眼神,丛笙突然想起数月前,麦子箫埋在她怀里说大钱要亡的模样。

    她突然明白,其实结局早就已经注定,而她们也尽力了,能做的已经都做了。

    这半年来的努力确实得到了回报,只可惜太晚了,这一点点希望,救不回一个早就成了空壳的王朝。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投雷~~















 第113章 113

    众臣上奏请求迁都后; 公主闭关了两天; 早朝都不上; 谁都不见,连麦子箫去求见都被赶了回来。

    第三日一早,天才蒙蒙亮,丛笙便被门外莲儿的喊门声吵醒了。

    莲儿说永寿宫的内侍前来传话,让她和麦子箫一起去面圣,陛下有话要说。

    迷糊中的丛笙答应一声,混沌的大脑转了一圈后,隐隐觉得公主找她们去应该是为了说迁都的事情。

    “看来公主是有决定了。”麦子箫从身后缠上来,将她拥进怀里; 在耳边响起的沙哑晨音里听不出太多情绪。

    她转过身窝进麦子箫怀里; 艰难地睁开眼睛看一眼麦子箫,那人闭着眼睛; 额头轻轻抵在她头上; 平静的表情仿佛依旧睡着; 好像刚才说话的人不是她一般。

    她也闭起眼睛; 和瞌睡做着斗争,嘴上却在催着麦子箫:“你还不起?”

    麦子箫抱着她蹭了蹭; 犯了好一会儿懒才终于坐起身,把她也从床板上揪起来,抓过衣服往她身上套。

    闭着眼睛配合着麦子箫的动作穿好衣服,揉一揉不太好睁开的眼睛,这才算是清醒了一些。

    洗漱过后; 俩人出门往永寿宫去,虽是盛夏,早晨的风却很凉爽,天气也不是很好,看样子要下雨。

    “今年夏天雨水真多。”丛笙看着被云层盖住的天空,暗自感叹又是一个不平常的夏季。

    麦子箫目视前方:“嗯,粮食大概又要减产了。”

    俩人来到永寿宫时天已大亮,但时间还算早,公主却已经在用早膳,看样子又是一晚没睡。

    公主让她们坐下一起吃,夏儿早就给她们准备好了碗筷,俩人一坐下碗筷就递到了手上。

    早膳并不丰盛,但比年初时分要好太多。去年秋季种下的粮食有一定收成,虽因气候问题收成不如历年好,但还是让皇城的粮荒得到了些许改善。

    丛笙端着碗想,这样平静的早膳时间也不知道还能享受几次。

    用过膳后,公主将俩人喊进书房,说的果然是迁都的事情。

    “朕已决意迁都,你二人做好准备。”

    公主会同意迁都在她们预料之中,现在储君年幼,即使为了储君,公主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丝机会。

    麦子箫正要答应,却听公主说:“大元军队已逼近皇城,只怕是不会让我等顺利离开。”

    不要说大元军队逼近了皇城,就算离皇城还远,也同样不可能让她们顺利迁都,追也要追来的。

    现在公主特意提起这事,丛笙心里不得不咯噔一下,预感公主接下来要说的话不会是她们想听的。

    果然,公主用平静的语气说:“朕将率皇城所剩精兵留守,你二人带数千人马护送储君先行一步。”

    麦子箫也猜到公主会这么说,几乎是在公主话音刚落下的瞬间出声道:“我拒绝。”

    公主微微皱眉,语气里有了严厉:“这是圣旨!”

    麦子箫态度嚣张又暴躁:“我抗旨,你斩了我呀。”

    俩人之间弥漫着紧迫的气氛,丛笙在边上看得即无奈也无语。

    她就说公主怎么会让她也一起来,要真是正常迁都,那就是公事,在上朝的时候说了就是,没必要特意私下还跟她们说一次。

    公主这意思,除了要告诉她们她不走以外,还有要将年幼的储君托付给她们的意思。她自己要殉国,储君总该有人辅佐,而托孤的最好人选自然是麦子箫,能文能武,说不定还能重振大钱。

    “你以为朕不会吗?”公主被麦子箫的态度激怒,目光里露出暴戾之气。

    麦子箫还想顶撞,丛笙赶紧出来打圆场:“行了行了,你少说两句。”这都什么时候了,这俩人还有心思吵架。

    被公主刺激得心气不顺的麦子箫看她一眼,愤愤地闭了嘴。

    她转向公主,心平气和地劝道:“公主,储君年幼,您若是不在了,大钱可就真没有希望了。为了储君,为了大钱,您也不能有事。皇城是守不住了,您留下也拖延不了时间,何必呢?”

    她本来是想借着这话告诉公主,她们可不接这孤,如此责任重大的事情,公主不能就这么甩给她们。

    然而公主却完全不把她的话当回事:“此事无商量,你们若不接旨,朕再找别人便是,只是你们也再无用处,出宫去自寻出路吧。”公主说完袖子一甩,往内殿去了。

    她和麦子箫对视一眼,俩人不禁叹气,看来要想点办法了。

    第二天公主再开早朝,正式宣布迁都。

    这时很多朝官都已经被麦子箫派出去办事了,再加上之前便已经派去领兵和办事的文武官员,还能来上朝的只剩十来人,场面实在有些凄凉。

    朝会上,公主说出要留守一事,迎来众臣的强烈反对。

    麦子箫站在一旁看戏,看着公主面对情绪激昂的群臣不为所动,一意孤行,最后朝会以公主丢下众臣直接宣布退朝结束。

    众朝臣无奈,只能求助麦子箫,麦子箫安抚他们,说一定不会让公主留在皇城的,让他们不要担心。

    她的话众人自是信的,也便不再多说,各自回去准备了。

    但其实她哪里有什么办法,她昨天也是被公主气得不轻,要不是有丛笙在中间调和,说不定就要吵得天翻地覆了。

    不过先不管公主走不走,这迁都一事是定下了,要马上做好随时都能走的准备。

    昨日从公主那儿回来,她和丛笙就已经分头开始准备迁都的事情了。

    她这边要做的准备和善后工作可是数不胜数,车马护卫等等事情都需要她去和各部门协调,皇帝迁都可不是普通百姓搬家,这可是把大钱的根基搬到另一个地方,怎么可能轻松得了。

    另一边,丛笙先去找了一趟皇后,将这事告知皇后,让皇后做好准备。然后又派人去往皇庙,将公主的生母霈泽太后接回宫来。再然后,便是遣散后宫里的所有嫔妃。

    之前公主大赦后宫,却仍然有一部分进宫太久,与娘家断了联系,或是觉得回了娘家还不如留在宫里的人不愿出宫。

    这一次那些人再不愿出宫也不得不走了,等到大元军队占了宫城,她们的下场可想而知。

    因为开始了迁都的准备工作,皇宫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慌乱着准备出宫的人,为迁都做准备的人,还有偷了宫里的东西想偷偷出宫的人。

    丛笙一边忙着准备离宫的事项,一边还要处理那边这边报上来的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忙得她晕头转向。

    准备工作都做好后,她去找了太后,太后的沁园宫现在连看守都少了,只有两个侍卫还在站岗。

    太后见了她,开口就是调侃:“这两日宫内可真热闹,鸡飞狗跳的,你这后宫之主不管管?”

    “宫里人都走光了,我这后宫之主已经有名无实。”

    太后听了她这话微微有些愣怔,回过神后眼里带了些惆怅,语气里满是不舍:“终是走到这一步了。”

    她本就心情阴郁,被太后这么一说,更是压抑得胸口直发闷。

    太后很快收起那副感伤的态度,很是自然地问道:“鸣儿呢?”

    “那个死脑筋说要留守皇城,为储君的离开争取时间。谁不知道她根本就是想殉国?!她压根儿就没有走的打算。反正储君有麦子箫和皇后辅佐,她倒是一点不担心。”

    说起这事她就来气,她和麦子箫商讨半天,也没想出有什么对策能让公主自己松口跟大部队一起走。

    她们甚至都决定实在不行就往公主饭菜里下迷药,迷晕她后直接带走,她还真能斩了她们不成?

    太后听了她的话,微微有些叹息:“鸣儿心高气傲,要让她自愿成为逃兵,确实不易。”

    丛笙叹气,把她的来意告知太后:“离城的准备已经做好了,出宫时我会让人来接你,你也做好准备。”

    太后望着她,即没有意外,也没有高兴,眼里反倒似是有些伤感。

    她不想听太后说一些她不愿听的话,起身直接离开。

    把太后一起带走一事,她是问过麦子箫的,麦子箫说她想怎么样都行,只不过是多一个人而已,无所谓。

    她知道她这么做是不妥的,也知道麦子箫根本是在溺爱她,连这种事情都依着,还演出一副这只是件小事的无所谓来。

    她一边暗暗埋怨麦子箫对她也太没有原则,一边又不禁庆幸,有一个愿意如此为她肆意妄为的人。

    然而,就算麦子箫愿意宠着她,有些事情,也不是她能决定的。

    第二日,她和麦子箫再去找公主,想着无论如何也要将公主带走。

    俩人来到永寿宫,公主闭门不见,麦子箫要硬闯,被砚儿拦下,俩人差点打起来。

    丛笙上去劝架,三个人拉拉扯扯之时,内侍慌慌张张地跑进院子来,跪在她们几步远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