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重生之女帝 >

第59章

重生之女帝-第59章

小说: 重生之女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慕凝诧异地看着姐姐,心想:姐姐这是被突厥郡主带傻了么?这么大的年岁,千字文都可以念错,还要问她念得如何?毕竟是个知礼节的孩子,虽是腹诽,面上还是要过得去,她笑着回道:“很好,语气洪亮,只是不知是否需要请个先生?”

    阿史那馥离同苏慕蓁对视一眼,彼此皆是欣喜,馥离忙接口,“凝儿这话说得正是,我虽是突厥人,如今效忠大周,也应当学些大周的文学。听慕蓁说,凝儿你师从上官赞德,不知可愿受累教我?”

    “……”苏慕凝愕然,她看了眼苏慕蓁,见姐姐一脸笑意,又看了看阿史那馥离,见着对方满是期待,心里一软,便应了下来,“凝儿愿意。”

    字一落,阿史那馥离便俯身拜道:“凝夫子在上,学生有礼了。”

    苏慕凝连忙扶她起来,“郡主且慢。凝儿愧不敢当。凝儿仅在郡主需要时略作点拨,算不得夫子。郡主如常待我便好。”

    阿史那馥离又对着苏慕蓁撇了撇嘴,见苏慕蓁使眼色,她忙将苏慕凝揽到身边坐下,讨好道:“凝儿说是什么便是什么。只是凝儿这般好心,便不要再唤我郡主了,太过见外。来,姐姐有几个字不识得,你来帮姐姐讲讲吧。”

    还真是实诚啊。看着阿史那馥离一副求学若渴的模样,苏慕凝弯了唇角,“好。馥离姐姐。”

    ※

    大雪覆满皇城,带来阵阵萧瑟。太上皇终还是没扛过新岁,元日前夕崩在了上阳宫内。红色绸条坠落,白色条幅替了上去,这一年的新岁最为凄凉。没有宴席,没有礼乐,甚至没有酒水,每个人都披着麻布,过着孝期。

    “早上还好,夜里怎么便去了呢。”李令月叹息着,眸中无泪,可眼眶却是红的。

    上官婉儿亦是怅惘,感慨道:“许是想起了谁吧。昨夜我守在宅家身旁,一直听她念着惠儿。她去的时候面上还泛着笑意。”

    “惠儿?”李令月喃喃,懊恼道,“昨夜我来得晚了,否则应能见娘最后一面。”说罢,眼眸一阖,一滴泪水流了下来。

    上官婉儿抬手为她拭去,劝道:“宅家走得急。临行前,却让我给你捎句话。”

    “什么?”李令月已然带了哭腔。

    上官婉儿心口一痛,回道:“她叮嘱你小心你的两位兄长,若有万一,不必顾虑。”

    “阿娘……”又是一行清泪流淌,李令月深吸口气,揽过上官婉儿枕在她的肩上呜呜哭着。上官婉儿抚着她的背,渐渐却也湿了眼眶:明明是害她家破人亡的仇人,为何到如今,她仍然对这个人恨不起来呢?

    ※

    担心日后有变,李令月依照上世记忆,将母亲安置在乾陵,只是这次是以皇帝规格与父亲合葬。此举再度讨好了李氏亲党,正当他们欢喜兴唐有旺时,却未料原太子李旦竟同皇帝提议,要带着家人去乾陵为父母守孝三年。

    先皇驾崩总是要人去守孝三年,上一世李令月替李显受了孝,这一世李旦提议,李令月却也应了。如今形势,想要不蹚浑水,自然是离京都越远越好。

    得了皇帝敕令,李旦旋即将家人带出东宫。他们去时,李令月带着上官婉儿相送,两人道过珍重,李令月却打量起上一世的仇敌李隆基,李隆基较玄儿大上几岁,此时还是个黄口小儿,可那神情却是较弱冠郎君还要成熟。神色凝重,瞳孔里深藏着遗憾,李令月瞧着他的背影,轻哼了声:看起来,日后这小子依然不会老实。

    ※

    自苏慕蓁与阿史那馥离平定突厥后,大周边疆久无战事,半年后,吐蕃竟以大唐易主为由,出兵反叛。这一事又惹得朝中泛了浑水,李家亲党纷纷叹道:“都是女主临朝的孽。两位皇子还在,竟让个公主为政,真是毁我族人颜面。”更有甚者传言,说武令月是灾星转世,会带给朝堂灭亡。

    李令月听罢,不禁哂笑,翌日早朝,便当着群臣的面道:“诸位爱卿,朕听闻近日有人把朕比作灾星,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有臣子反驳,声称无稽之谈。李令月嗤然,看着堂下那些沉默不语的李氏亲党道:“突厥战乱,朕亲自带兵平剿;国有难民,朕建善坊收留;朝中异贼,朕派人平息。哦,是了,在某些大臣的眼里,他们是忠臣,朕才是异贼。”

    “陛下息怒。”群臣急忙下拜。

    李令月笑得怡然,“朕没有愠怒,都起来。吐蕃叛乱,不知各位卿家可有良策?”

    有人回道:“吐蕃小国,慕我大周农田书画,不若着一宗室女子送去吐蕃和亲,让吐蕃感我大周隆恩,自愧息兵,退回吐蕃。”

    “和亲?”李令月勾唇淡笑,“当年突厥叛乱,你们也说和亲。宗室女子?这次你们又要说谁?”

    “臣以为梁王之女甚是符合。”有大臣应声。

    武三思一怔,瞠着眼眸瞪他,与李令月求情道:“小女已然定了亲事,陛下……”

    “梁王莫急。朕没有那和亲的意思。”李令月俯视群臣,凛然而又睥睨,“满座郎君便只想着用个弱女子去平息战事么?它既不认我大周为皇,那便不是朕的子民。犯我大周者,虽远必诛!朕今日将话放下,我大周,不和亲!但凡叛乱者,一律诛杀!今日起恢复府兵制。”她看向阶下的苏慕蓁。

    苏慕蓁忙请命道:“臣愿为陛下分忧!”

    阿史那馥离见此也道:“臣也愿意,请陛下恩准。”

    到底是自己养出来的人懂事。李令月莞尔,应了两人的请求。

    ※

    长生殿内,李令月揽着上官婉儿坐在榻上,没有朝堂上的威仪,只是如同受了气的孩童般抱怨着,“说什么和亲,那些人分明就是想气我,可惜昔日那些骁勇善战的将领不是去了,便是暮年。只靠慕蓁从突厥带回来的人,还是不够。看来我需要多提拔些武将了。”

    上官婉儿为她斟了杯茶,“你也勿要心急。先皇初登位时亦是如此。你先些日子不是让慕蓁带回了人历练么,慢慢来。”

    李令月颔首,上官婉儿又道:“你将慕蓁派走,那科举之事?”

    “凝儿不是说眼下时机未到么。”李令月回过头,对她笑笑,“我先将消息放出去,晚些时候再开便好。”

    上官婉儿温婉淡笑,正要说话,却见侍从进来,急忙站起了身。那侍从道:“陛下,苏将军来了。”

    “传她进来。”李令月看向侍立在旁的上官婉儿,默默叹了口气。

    ※

    大军出行前,苏慕蓁先在家中同妹妹叮嘱一番,想到又要有一阵时间见不到姐姐,苏慕凝不免惆怅,“姐姐,万事小心。”

    苏慕蓁颔首,又叮嘱妹妹几句,见妹妹面带遗憾,便道:“凝儿放心,姐姐会赶在你殿试前回来的。宅家答应了姐姐,让姐姐看你殿试。”

    “嗯!”苏慕凝欢喜应声,瞧到一旁的阿史那馥离,想着这半年的相处,她把对方也当做了家人,只是面对她抢走姐姐,心里还是有些小别扭。嘴唇微抿,她望着阿史那馥离,想说两句关心的话又想让对方帮自己照顾姐姐,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开不了口,俄而,竟是冒出一句,“馥离姐姐,到吐蕃,你也不要忘了读书。”

    “谨遵凝儿吩咐。”阿史那馥离倩笑,揉了揉苏慕凝的头,柔声道,“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也会帮你照看好姐姐。小丫头就安心在家里等我们凯旋吧。”

    “馥离姐姐……”苏慕凝望着阿史那馥离轻声喃喃,眸子里韵着温情。

    阿史那馥离又笑了笑,辞了苏慕凝,她却又和苏慕蓁耳语道:“临行时;陛下将你叫过去,说了些什么?有别的任务?”

    “是。”苏慕蓁颔首。阿史那馥离追问:“是什么?”

    苏慕蓁掩饰道:“不过是让我锻炼下那几位带回来的小娘子、小郎君罢了,没什么,我们走吧。大军还等着呢。”

    “嗯。”阿史那馥离挑了挑眉,神色存有质疑。

    作者有话要说:  啊~接下来要连上六天啊~_(:з」∠)_

    ps;感谢以下几位亲的地雷,爱你们~(づ ̄3 ̄)づ~

    被作者君河蟹掉的满面潮红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6…09…16 23:09:01

    莫方抱緊我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6…09…16 23:20:51

    度日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6…09…17 14:47:56

 第83章

    苏慕蓁去后未满两月便有捷报,李令月欢欣不已,想到上一世李显曾为上官婉儿办诗宴,心中吃味,她琢磨着自己也应为婉儿办上一场。

    夜间,上官婉儿正捧着奏疏批注,李令月凑到她身边诉了要办诗会的念头,上官婉儿抬起头,笑道:“怎么想起要办诗会?”

    李令月扫了眼被婉儿挑出的奏折,回道:“慕蓁打了胜仗,朕心里欢喜,再说诗会民间自古以来便有,朕办一场又如何了?”

    上官婉儿“嗯”了一声,过了须臾,停了手中工作,将李令月唤了过来,“好了,宅家来看吧。”

    上官婉儿原在武皇身边便掌管着文书诏命,这厢李令月登基,审阅奏折之事也被她揽了过来。李令月瞧了瞧眼前三卷书高的小山,无奈地撇了撇嘴,“又是抵制女子科举的?朕真不晓得那些人为何这样古板,是觉得我们女儿家会挡了他们的路?朕又没去了男子科举。”

    上官婉儿扶她入座,哄道:“你要办诗会,这倒是个好时机。不如让小娘子们同那些爱好诗文的郎君一齐比试?”

    李令月颔首,又嗤了一声,“你看看这奏章写得是什么?他居然说爱好写诗文的女子多在娼门。”狡黠一笑,她忽道:“娼门?好啊,朕这次就找几位都知一齐参加诗会。”

    看李令月说得兴起,上官婉儿含笑觑她一眼,“嗯?”

    李令月忙端正仪态,辩白道:“婉儿勿要误会,你家阿月可不敢亲自去,我着他人去。”

    上官婉儿笑着颔首,“婉儿依宅家便是。”

    ※

    但凡科举入朝的士子罕少有未去过娼门的。李令月从集贤书院挑了几名小郎君,拟了春为题,命几人带着各坊间都知的诗句回来。她本意是寻些女诗人,未料这事传到他人耳中,却是变了方向。

    武三思得知此事,联想那时李令月同上官婉儿之事,不由惊诧:圣人竟然同上官赞德存了间隙!他素爱溜须拍马,此时得知此事,便想皇帝应当是倦了,作为臣子理应为君分忧。先着那些小郎君一步,是夜,他便出重金买了名洛阳城里才貌双绝的女都知。

    翌日趁着上官婉儿外出教导弟子的间隙,武三思带着那名都知悄身寻了李令月。

    “梁王免礼。”李令月吩咐下拜的二人起身,打量着武三思身旁那位娇媚谦卑的女子,笑道,“堂嫂一直低着头作何?”又冲武三思揶揄道:“堂兄也是见外,娶了正室也不来告知朕。朕好送份大礼,聊表心意。”

    “这……这并非是我的夫人。”武三思面色讪讪,嘴角微微抽搐着,他腆着脸道,“听闻陛下爱好诗词,身为臣子理应为圣上分忧。这位小娘子名唤姜婉容,吟的一手好词句。姜娘子,还不快见过陛下。”

    “奴见过陛下,陛下万年。”姜婉容盈盈下拜。李令月令她起来,又问:“你会作诗?”

    姜婉容躬身道:“是,略会作些。”

    李令月兀自颔首,同武三思道:“堂兄真是有心。既是个会作诗的小娘子,那朕便留下了。”

    “陛下留下便是对臣的照拂。臣多谢圣恩!”武三思笑得谄媚,李令月见了只觉厌恶,给了些许赏赐挥挥手命他退去。

    武三思依旧笑着领命,临行前还不忘给姜婉容打眼色。姜婉容的头垂得更低了,李令月看不清她的神色,只觉她此时唇角紧抿,想来很是难堪。她轻敲着桌案,漫不经心地开了口,“方才你说你会作诗,不若择上几首,让朕也听听。”

    “拙作罢了,恐入不得陛下的耳。”姜婉容低垂着头,声音谦懦却带着丝拒人千里的清冷。

    李令月勾了唇角,“朕让你念,你念便是。念得不好,朕恕你无罪;念得好了,朕兴许免了你的奴籍。”

    “陛下?!”姜婉容蓦然抬起了头,一双桃花眼带着水润,我见犹怜。她似是被话语牵动心弦,身子微颤,倏地拜了下去,悲鸣求道:“姜家有冤,还望陛下怜悯,为姜家洗脱冤屈,勿让我阿耶在黄泉也背负骂名!”

    “你是姜侍郎家的千金?”李令月面沉如水,摸不清楚。

    姜婉容叩首道:“是。”

    李令月轻敲着案角,朝堂说是大周的朝堂,倒不如说是皇帝的朝堂。大臣们高居庙堂,看似荣耀,但即便身居要位,一着不慎仍会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