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帝姬修养手册 >

第31章

帝姬修养手册-第31章

小说: 帝姬修养手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只领我认为是好意的情,至于你,我倒还真没看出什么好意。”柳初年注意到廖九娘猛然抬高的音调将铺子里其他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此处,有些不悦地看着她,“你好歹也是闻名天下的人物,何必在这里舍下脸面跟我撕扯,还是说我有哪里得罪你了?”

    还没等廖九娘回答,柳初年便立刻又道:“我思来想去都未曾想到这缘由,所以少不得派人到出国去问问你们白坊主,你说她会不会将此事告知与我呢?”

    廖九娘的脸色当即变了,她压低了声音咬牙道:“你居然去问白颜?你以为她会告诉你吗?”

    “先前我倒还不确定,不过如今到是确定了。若她不会告诉我,你又何必如此作态呢?”柳初年了然地笑了笑,身子半倚在木架上,“我觉得你这个人倒也有趣的很,装疯卖傻惺惺作态,还以为能够愚弄过旁人,殊不知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你以为我看不过的是你那副装出来的趾高气扬的蠢样吗?当然不是,我只是受不了一个演技如此拙劣的人在我面前自以为是地丢人现眼罢了。廖九娘,你的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手段骗骗旁人也还行,但是就别拿到我面前折腾了行吗,你是把自己看得太高还是以为我和你一样愚不可及呢?”

    廖九娘被她这一串骂人不带脏字的话给折腾的心头一凉,蓦地想起了当日阳春对她所说的话,心中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太过轻视柳初年了。

    “的确,我不知道你现在究竟为何而来,但是迟早会知道的。所以无论你想做什么,还请尽快吧。”柳初年连看都懒得再看廖九娘一眼,“最初我还怀疑你是不是烟景派来的人,现在想想,若易水寒中都是你这样的人,那可真是让人笑掉大牙了。你来时便该想好了究竟如何待我,若是想装亲密呢,就不要用那种让人恶心的眼神看我,若是想装高不可攀的神女呢,就别在旁人爱答不理的时候凑上来,平白拉低身价。你自己回首看看你自来了南梁之后的所作所为,不觉得可笑吗?”

    柳初年犹嫌不够,意犹未尽地补上了一句:“说起来,只怕这八荒美人榜很快就要重排了吧,音韵坊这次准备推哪个美人出来呢?”

    廖九娘先是被她嘲讽得面红耳赤,而后又被她最后一句弄得面色一白。

    “柳姑娘,还请口下留德。”

    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传来,柳初年侧头看了一眼,发现九音坊那位盲眼的坊主从一旁走了出来,方才因为架子的遮掩故而未曾看到他。说来她方才说话的语调放轻了不少,毕竟她也不想此事人尽皆知,只是行衍因为眼盲的缘故,所以耳朵就格外好使一些,故而将她那一长串子的嘲讽一字不落地听进了耳朵里。

    行衍先是对她行了一礼,而后继续道:“九娘的确是有所得罪,但柳姑娘也不至于如此苦苦不放吧,何不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因为齐竹当时介绍的缘故,柳初年最初对行衍的印象还算是不错,如此一来便彻底看不上他了。

    她今日心血来潮冒着这大寒的天气赶来挑选玉石料子,原本是存了好心情的,但硬生生被廖九娘给毁了,她便没忍住多嘲讽了几句,谁料行衍居然这么看似“和事佬”地上来雪上加霜,委实让她有些可笑。

    “我还记得当初在九音坊,你对廖九娘可是尊称‘大家’,怎得不过半月的时间就如此亲密了。”柳初年先是开口嘲讽了一句不怎么想干的,而后轻声音一凛,“廖九娘冒犯的是我,原谅不原谅自然是全由我做主,就算我咬死了她不放也是她自找的。你倒是有趣的很,张口就是让我退一步,我凭什么给你这个脸面?”

    柳初年生平最厌恶的几种人中便有行衍这一种,不分善恶好歹地上来让人各退一步,仿佛若不依着他便是太过斤斤计较一般。

    她看着行衍摇头叹了口气,心中那点冷意便又爬了上来:“你既然这么喜欢劝人各退一步,若哪天此事摊到你身上,那可要一视同仁啊。恕我直言,怜香惜玉虽是风流事,但不是所有人都要成就你那点怜香惜玉的心思。”

    被她这么毫不留情地明朝暗讽了一顿,行衍居然没有丝毫难为情,只是叹了口气道:“琴音是骗不了人的,我听得出九娘并非你所指责的那种人,所以少不得要替她辩解两句。冒犯之处,还请多多见谅。”

    柳初年看着他这么一副“好言相劝”的模样,冷笑道:“你二人的确冒犯了我,我也并不想见谅。”

    说完,她再也懒得耗费时间与眼前二人纠缠,拿起了几块玉料便径自结账走人了。

    若依着她以前的脾气,只怕早就令人将这二人拉出去再不让他们碍眼,只是如今并不由得她随心所欲,只能自己躲开眼不见心不烦。

    待到回到绿猗阁,染青便迎了上来,看到她眉间有些不豫之色,便斟酌着问道:“姑娘要抄佛经吗?”

    “不抄了,我也没那佛性。”

    柳初年心中的那点郁结散去,好笑地摇了摇头,感觉自己为那样的人浪费口舌实在不值得,只是略带了两分郑重吩咐染青:“告诉齐竹,少与九音坊来往,尤其是不要失口透露出什么事情给行衍,他也是个傻的。”

    染青见她这样子,猜着她这趟出去许是撞见了什么,当即便将她的吩咐转告了齐竹。齐竹虽有些惊讶,但还是听从了吩咐,又加派了人手仔细看管九音坊。

    柳初年已是许久未曾琢玉,便先拿着一些普通的玉料练手。初上手时还有些生涩,但等到适应了一段时间便渐渐地好起来,琢玉之时偶尔也会分神想一些旁的事情。

    虽说每每想到廖九娘她都会有些可笑,但她仍是不可避免地琢磨着廖九娘为何而来。如她所说,最初之时她的确有怀疑过廖九娘乃是‘易水寒’中的人,是奉烟景之名来试探她,顺道看看能不能将凤钺救出的。可廖九娘的表现实在是太差了,若易水寒中尽是她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成为令她忌惮的组织?

    她虽未曾见过易水寒之中的人,但却知晓不少由易水寒经手的事情,无一不是干净利落令人毫无头绪可循。廖九娘的作风,实在是太不像了。

    等到她手中那块最好的玉料雕刻成形之事,楚国的暗桩终于送过来了消息。

    “那边传来消息,说是白颜很难诓骗,所以花费了这些时日才总算从她口中得知了一些东西。”染青恭恭敬敬地将密信递给柳初年,站在一旁等候吩咐。

    柳初年拆开密信,将纸上那几行字扫了一遍,而后递给染青,自嘲地笑了笑:“我倒没想到,还有这么一桩旧事。若非此次白颜肯据实相告,不然我只怕还真要栽到廖九娘手里了。想来我这些日子过得太过安逸,居然也会犯了轻敌这种大错。”

    染青接过密信看了看,叹道:“这种事情,只怕如今也没几个人知道了。”

    “不要打草惊蛇,吩咐齐竹将计就计,顺手将我们身旁的那些潜藏的人给揪出来。”柳初年把玩着刚刚雕成的红梅,指尖几道还有失手造成的伤痕,“给南乔的生辰贺礼按着规格送,把这支红梅添到里面。”

    染青小心翼翼地接过那支红梅:“那是否要特别注明,这是您亲手雕刻而成的呢?”

    “这就不必了。”柳初年摆了摆手,拿过案上的毛笔自顾自地写着书信,“我雕这玩意,也就是打发时间罢了,何况也不算什么精细的玩意,难登大雅之堂。想来送给南乔帝姬的礼物中不缺什么珍奇瑰宝,南乔也未必看得上眼。”

   

第46章 野有蔓草(十二)



    自南乔帝姬入朝听政之后,众人对她的那些风评渐渐开始好转。

    大抵人们的记性总是不大好,仿佛都忘了当初她们是如何在街头巷尾如同看一个笑话一般议论着她们的帝姬,突然就转了风向,开始众口一词地称赞南乔帝姬的才能。

    柳初年顺水推舟地令人将南乔所做的诸事传扬开来,凭着那些流言蜚语流传的速度,很快整个京城便传出了数个版本的故事,无一不是在夸南乔帝姬。

    某日无事之时,柳初年曾兴致勃勃地到茶馆之中听了个壁角。若不是她亲自吩咐齐竹传出的消息,只怕她都不知道这些事迹皆是在夸赞南乔。

    茶馆中的说书先生拿出看家本领,将那看似平淡的故事加以润色,又加以修饰,最后竟硬生生地杜撰出了一个又一个看似威风八面实则经不起推敲的故事。偏偏人们就好这一口,每每说书先生惊堂木一拍,众人便都兴致盎然地等着听她们帝姬的丰功伟绩。

    南乔固然是长进了许多,但无论如何都没有她们口中吹捧的如此夸张。

    “这些人单凭一张嘴竟能将假的说活,也真是够可以的。”柳初年有些好笑地将茶盏放下,示意染青结账准备走人。

    然而还没等染青掏出碎银子,便又听到大堂之中传来议论之声。说书先生不知何时已经结束了吹捧,任由听众各自感慨。

    有人道:“先前我听闻南乔帝姬只知斗鸡走马、眠花宿柳,只觉得南梁若是摊上这么个储君,大抵是没救了,还不如让仁佳长公主这等皇室宗亲接手帝位。没想到这不过半年有余,帝姬倒似换了个人一般,这一桩桩一件件干的可真是漂亮,只怕比起来八荒‘双璧’也未必弱吧!”

    柳初年抬手止住了染青,心血来潮一般想听上一听旁人的评价。

    “八荒双璧,那可是晋国的元熙帝姬与秦国的秦敛帝姬,她二人皆是掌握军国大权,将政事料理的无可挑剔,也曾带兵出征凯旋而归,又岂是寻常人能轻易比得了的?”有人反驳道,“虽说南乔帝姬的确做了不少事情,但若想与她二人作比,只怕还不够格吧。”

    先前那人有些不服气,话音里带着几分醉意,高声反驳道:“秦敛帝姬倒还罢了,元熙如今算个什么,叛国的人也配称帝姬之名吗?先前众人都说她是什么惊才绝艳之人,堪为八荒诸国帝姬的楷模,若诸位帝姬都学着她这模样,只怕早就乱作一团了吧!”

    染青听此,心中一惊,有些担忧地看向柳初年。

    柳初年听着这样的话,居然也没动怒,好似那人话中所指责之人不是她一般:“走吧。”

    “你不必想太多,我素来不在意旁人怎么评价于我。”柳初年从染青带些尴尬的脸上看出了她的心思,不以为意道,“我的功过,终会被人写在青史之上,功过也自有旁人评说。我掌控不了旁人的看法,所以但求无愧于心罢了。”

    染青看着她的确不似动怒的模样,总算长出了口气。这些日子她一直跟在柳初年身旁,也算熟悉了她的性格,大着胆子问道:“那您想要的是什么呢?”

    “自由。”柳初年言简意赅地回答了她这个问题。

    染青有些茫然:“自由?”

    柳初年倚在车厢之上,闭眼笑道:“不同的人对‘自由’这两字的定义也不一样,于我来说,所谓自由,就是可以毫无顾忌。”

    染青从没想到她所想要的居然是如此,一时之间居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马车碾过青石板街,发出规律的声音。

    染青突然从柳初年方才的话中琢磨出几分畏惧不安,仿佛她从头到尾都没有安心的时候,但随即又自己否掉这个可笑的想法。元熙帝姬是何等人物,如同无坚不摧的利刃,又怎么会有这样软弱的想法?

    柳初年并未将这一个小小的插曲放在心上,但她不得不承认,南乔离真正的掌权还差一个机会,一个让她大展身手让万民信服的机会。

    她原还想着要不要琢磨着为她制造一个恰当的机会,推她最后一把,却没想到还未等她真正动手,真正的机会便猝不及防地到来了。

    那是南乔生辰的前一日,南梁的京都终于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大雪。

    瑞雪兆丰年,众人皆将这大雪当做了好兆头,谁料陇右传来变故,寒潮夹杂着大雪而来,几乎将一座城池冰封。

    有灾民捧血书拦轿喊冤,状告陇右官员隐瞒灾情而不上报,致使陇右死伤无数,路见白骨。

    南乔当即便带了那千辛万苦赶来京城的灾民入宫面圣,梁帝勃然大怒,欲派钦差查处陇右的官员,一并安置灾民缓解灾情。

    经过众人一段扯皮,南乔自请前往陇右,处理此事。梁帝虽担心她受不住,但南乔跪地不起再三请求,梁帝只能允了她的所求。

    南乔连早已筹备许久的生辰都顾及不上,当即便接了圣旨,带了亲信想要前往陇右。

    临行前她虽有所犹豫,但终究还是没有去绿猗阁辞行。她想着,若这次能从陇右平安归来,那么无论如何都找柳初年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