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重生]两都纪事 >

第6章

[重生]两都纪事-第6章

小说: [重生]两都纪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潆成熟的心智早已脱离了戏耍玩具的年龄,若不玩,她本不像寻常孩童一般爱哭闹,又恐遭人疑心灵异,只好伸出小爪子在怀里摸索——竟摸出一只五指粗短肉涡深陷的手!
    唐潆“咦”了一声,瞪大眼睛低头看,被她抓住右手的六殿下唐玳不好意思地笑笑,肉乎乎的指尖兀自紧紧地攥住色彩斑斓的泥叫叫。唐玳尚未束冠,扎了个小辫,脑袋圆乎乎,眼睛圆乎乎,耳朵也圆乎乎,笑起来眼睛眯成缝,人畜无害的模样实在让人难以拒绝。唐潆猜测,唐玳活泼好动,坐不住,又苦于无乐趣可寻,便松手由他拿了泥叫叫。
    临川郡王唐琰坐在唐潆的另一侧,眉清目秀隐有少年英姿,双手置于膝上,脊背挺直,规规矩矩地坐着,嘴角平整,八风不动。
    泥叫叫的表面五颜六色,尖喙鸟状,头尾各自镂空圆孔,向尾巴末端吹气则响,声音清亮。这是民间常有的玩具,唐潆在姑苏时,母亲端王妃给她买了一只,比唐玳手里这只工艺稍差些。唐玳果真孩子心性,拿着泥叫叫看了又看,乐得笑出两排低矮的乳牙,张嘴要吹。
    屏风遮物不蔽音,唐琰与唐潆皆听见了由远及近的脚步声,脚步声沉稳缓慢像极了皇帝。唐琰向唐玳看了一眼,轻轻拧眉,犹豫少顷还是决心置之不顾。唐潆则在听见脚步声的刹那间便下意识地伸长小手,试图制止唐玳,小个子小短腿小胳膊小力气……想也知道,犹如蚍蜉撼树。
    泥叫叫的哨声响彻严谨肃穆的谨身殿,“蚍蜉”撼树不得反栽了个大跟头,左手还被“中山狼”唐玳塞进罪证泥叫叫。皇帝上前一步抱住唐潆,素来温良亲和的面容俨然掀起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他四岁登基,双肩上担着万里河山,并非不知辛苦,儿时却从未懈怠习政,律人律己,教养孩子尤甚。
    天子一怒浮尸千里,虎毒不食子的道理孩子晓得,可眼前这位毕竟不是亲父。唐玳方才吹响泥叫叫,便看见屏风后面绕出只祥云龙纹的锦靴,心下着慌,想也未想便将泥叫叫就近塞给唐潆。皇帝脸色不好看,唐玳心虚,少不更事,脸色发白起来。唐琰恭谨行礼,心中揣着几个文华殿习学时的问题寻机发问,面无异色。
    皇帝抱着唐潆,唐潆捏着泥叫叫的手心里布满薄汗。前世未被领养前,福利院生活困难,孩子们互帮互助着一起成长,久而久之,她便生出颗友爱之心,抢泥叫叫不让唐玳闯祸的行为近乎出于本能,她哪里知道会被反咬一口。唐潆不确定皇帝是否亲眼看见始作俑者,只好做最坏的打算,左右她刚满周岁,闯祸闹事情有可原。
    哭闹是万不得已的下下策,前世经验告诉她,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成年人不会喜欢小孩的嚎啕大哭,也不会为之动容心软,只会冠以“熊孩子”的美称。那就只有——
    卖萌了。
    皇帝的目光不动声色地在手脚战栗的唐玳身上停留片刻,又看了眼唐琰,最后才缓缓落在唐潆的小脸上。登基十数载,皇帝自有不怒自威的气势,定定地盯着唐潆与她手里的泥叫叫。皇帝张口欲言,唐潆未卜先知般先耷拉眼角,粉嫩的嘴唇微微嘟起,低着小脑袋作出认错却又感到委屈的模样。
    女儿肖父,唐潆像端王。端王年幼时在宫中给皇帝担任侍读,那时太后还未薨逝,除亲子皇帝以外最喜爱端王,常夸他生得好,尤其一双桃花眼似笑含情。唐潆年纪弱小还未长开,桃花眼只雏形而已,杀伤力不足。皇帝没有鸣金收兵的意思,板着脸和她僵持,哪知不多时,唐潆的一双纤长眼睫上便挂了薄薄一层泪珠。
    皇帝皱眉,他向来不喜动辄哭闹的孩子,此番让唐潆来谨身殿听政,是萧慎提议,他又听闻唐潆乖巧,这才恩允。
    忽然一只软嫩的手指触碰自己的眉头,皇帝的眉头皱得越发深了,声音低沉:“你这是作甚?”
    唐潆的瘦小双肩沉下去几分,显出些许胆怯,又鼓起勇气伸长手臂抚平皇帝的眉头,糯声说:“父、皇……不、气气……”
    皇帝未曾想过唐潆这般年岁的孩子竟会如此懂事,心头霎时涌上温暖,将怒意平息。他想平心静气地说教她几句,犯错应该担责,眼泪无用。女孩的指腹柔软,涓涓流水般淌过他的眉间,他垂眸看她,她眼睫上的泪珠随着眼睛轻眨,业已渐渐淡去了,余下眼角的红圈未褪,下唇还被咬出几道小口子。
    没哭,坚强隐忍着不落泪。
    皇帝心软,顿觉自己未免小题大做。方才他自屏风后瞧得清楚,唐玳吹响泥叫叫,唐潆与他争抢,唐琰作壁上观。三个孩子都有错处,唐玳自不用说,唐琰作为二人的长兄冷眼旁观枉顾友悌之道,唐潆与哥哥争抢玩具不懂得谦让。皇帝原是想由小到大挨个儿说教,在唐潆这儿却先熄了火,他又仔细斟酌,唐潆稚子而已,“谦让”二字于她来说的确难以领悟。
    皇帝看了看唐潆,心想许是她自民间出生历事早的缘故,成熟懂事了些,才会让他不自觉地将她当作大孩子来教养。
    “打骂可免,要罚。”皇帝金口玉言,摆出了教训孩子的架势总不能即刻软言道歉,他严肃正色地抱走唐潆。
    屏风隔开里屋与正殿,左右又有内侍宫娥,唐玳与唐琰即便好奇也不敢探头去看。唐琰寻不到机会提问,只好藏在心里,静静入座。唐玳坐着,抓头搔耳,后知后觉地忧心唐潆的处境,颇有些内疚。
    正殿御阶之上,皇帝执笔批阅奏折,唐潆在他身旁“挨罚”——小屁股坐着唯有九重天子可坐的龙椅,怀里捧着御赐的一碟精致糕点,一小块拿在手里啃得坑坑洼洼,另得御前总管徐德海伺候擦嘴擦手。
    忽有内侍通报:“吏部尚书王泊远递牌请见——”
    皇帝宣他入内,看了眼唐潆。小孩儿果真懂事,拿在手里的糕点递给徐德海,嘴角手缝擦干净,没规没矩胡乱盘着的小腿也如皇帝般垂落下去,双手扶膝,正襟危坐。半生不熟的小大人模样,皇帝眼里笑意愈浓,糕点是藩国新进贡的,未央宫想必没有,便吩咐徐德海派人送些过去。
    王泊远入殿,叩首,抬头欲禀事,却被自御案后冒出的一个小脑袋给惊着了。君心难测,储位不定,王泊远咽了咽口水,镇定自若地与皇帝商谈政事。
    短短几个时辰,唐潆收获颇丰。皇帝虽然病弱,却是位从谏如流的明君,觐见的大臣并非皆是世家望族出身,不乏五大三粗忠心耿耿之人,谈及朝政利害民生盈亏便红脖子瞪圆眼,很有几分与皇帝力争立场的意思。皇帝胸襟广阔,温文尔雅,耐心倾听少言寡语,若言语必一针见血,使大臣心悦诚服地领旨告退。
    听政,听的自然不是话家常,要将君臣相处之道,驭臣之术,纳谏留中之间的平衡取舍……从平淡无奇甚至略显乏味的对话里抽丝剥茧出来,心领神会。
    筵席后唐潆顿悟自己的炮灰身份,不夺嫡不即位,她哪怕作个闲王,也必得学会如何在汹涌澎湃的暗流中斡旋,保全身家性命。
    申酉交替之时,乳娘方入殿将唐潆领走。
    小儿容易困觉,唐潆撑了一个下午着实不易,回去时趴在乳娘背上睡得直吐泡泡。临近未央宫,鼻尖隐约嗅到馥郁的清香,她蓦地睁开眼睛,不远处的房檐下,皇后倚闾而望,隆隆寒冬中,一呼一吸凝成淡薄的白汽,她晚妆云鬓,丹蔻十指温婉地交错于身前。白汽愈积愈厚,她的目光透过白汽穿过宫墙夹道,看向粉妆玉砌的小女孩,她在那白汽中弯唇浅笑,似盈手一握,将夜夜星辉揽于怀里,透亮温热至眼底、至人心。
    乳娘知唐潆醒了,将她放下来想牵她走,哪知眨眼的功夫她便撒腿朝前跑了。脚步不稳,摇摇晃晃如烂醉之人,乳娘忧心她跌伤忙追,皇后疾步上前将她安稳抱着,才向乳娘问道:“今日如何?哭闹不曾?”
    乳娘:“小殿下听话,只乖乖坐着,偶尔出恭喂食需唤人伺候。陛下高兴,赐了几碟糕点下来。”
    皇后点头,唐潆小手勾着她的脖子,忽闪忽闪地眨着大眼睛,似有话要说。教导小孩需得鼓励,周岁时学步学语,最是紧要,皇后定睛看她,眸中满是鼓舞夸赞之意。皇后的眼睛长而不细,眼角微微吊起,哪怕洗尽铅华也暗含几丝妩媚,平素与人说话却以内敛的气度涵养将妩媚藏匿于无形,最是撩人。
    唐潆盯着皇后的眼睛看,不舍得移开视线,清脆地说道:“母后……”
    皇后微笑:“嗯。小七想说什么?”
    唐潆没有乳名,皇后认为唐潆的生母在世,自己即便作为继母也不该擅自为她取名,她序齿行七,就唤她小七。
    困于稚子的发声器官限制,唐潆支支吾吾小半天,只模模糊糊地让皇后听懂了一个“想”字。皇后揉揉她的小脑袋,温柔地回应她:“小七乖,母后也想念小七。”

  ☆、第8章 香水

唐潆没想到,“恩将仇报”的唐玳会主动与她化干戈为玉帛。
    “诺——”唐玳将一串糖葫芦递给唐潆,扭扭捏捏地往后背手,“给你吃。”
    唐玳年仅四岁,自幼锦衣玉食金山银海,不曾向谁道过歉,对小妹妹唐潆也拉不下脸来。他仔细想了想,自己贪食,阿娘常禁止他,越是禁止他越是染上爱食甜食的习惯,便将甜食当作哄慰妹妹的最好礼物,背着阿娘献宝似的拿甜滋滋的糖葫芦到小妹妹眼前。
    糖葫芦被一支细长的木棍串起来,握在手里重心不稳上下晃,唐潆用力拿着糖葫芦,甜糯糯地道了声:“谢谢六哥哥。”唐玳是来道歉的,她看出来了,也许是受外貌的第一印象影响,她对胖乎乎的唐玳比对瘦猴儿似的唐琰更容易生出亲近之心。
    唐玳是宣城郡王的嫡长子,妹妹刚自父王的侧妃肚子里钻出来没多久,他便被过继给了皇帝。唐潆的这声“哥哥”极大地满足了他好为长兄的心理,咧嘴一笑,席地坐在未央宫外的石阶上,见妹妹握不住糖葫芦,挺直腰杆声音压低装老成:“哥哥帮你拿,你想吃便告诉哥哥。”
    唐潆还未及应答,糖葫芦被他抢了去。唐玳想向她抱怨皇宫中的生活如何无趣如何辛苦如何不自在,搜肠刮肚一番开口便道:“你想家吗?”
    想家吗?草木葳蕤薄雾笼罩的姑苏,漏风漏雨漏雪漏沙的房屋,给孩子起名极度不走心的爹,旧衣新裁为家用发愁的娘……自然是想家的,唐潆直到现在都还记得自己刚出生时,父母欢欣雀跃的笑声——那是她前世未曾有过的体验。即便再想念,穷其一生,恐怕也难以走出皇宫走出燕京,姑苏已经成为她回不去的故乡。唐潆抬头望了眼被宫苑高墙分割得四四方方的天空,她心想,好在父亲恢复宗籍,爹娘的日子会比以往好过许多。
    “哎哟——”乳娘端着一碗肉泥粥惊叫一声,腾出一只手将唐潆拉起来,“昨夜积雪,宫人才扫清的地方,凉得很,怎地说坐就坐。”乳娘给她拍拍灰,见她手里握着一支挂了半个山楂的木棍,诧异道,“糖葫芦?谁给的?”
    半个山楂应声落地,唐潆低头看了眼光溜溜的木棍:“……六哥哥。”
    她那吃货哥哥哪儿忍得住馋,若不是乳娘出来了,他恐被骗去阿娘说的“食人窟”里,怕是连半个山楂都不会给妹妹剩下。胖虽胖,撒丫子溜得快,放眼望去,仿若一只敞口大碗生了两条腿,嘴里吐核脚下生风。
    乳娘喂她吃下肉泥粥,天气尚好不落雪,便牵她在庭院里走几圈,消消食。
    庭院中遍植草木,池塘红鲤,假山奇石,通幽小径。其中有一株海棠树,皇后每日总会在檐下多看它几眼,像是种无处可放只得寓情于景的寄托。
    唐潆挣开乳娘的手心,自己歪歪扭扭地向海棠树走去,伸长手臂指了指划痕,问乳娘:“道道?”
    乳娘猜到她是要问海棠树上的这道划痕,虽不知她能否听懂,也耐心说道:“你过世的四哥哥太子弘殿下,与皇后殿下亲近,母子感情深厚。长到七岁,个子窜得快,背靠着树,脑袋顶到哪儿便在哪儿划一道痕,便算作体长。”乳娘毕竟不是未央宫生长的宫人,其中内情所知寥寥,只用手比划着树干,将浅显易知的一一说了。
    唐潆装作似懂非懂的模样咬着手指点点头,她越发确信皇后谋害宗室子的传闻做不得真了,只是三位养在未央宫的储君中毒身亡并非无中生有,又该作何解释?
    忽然望见游廊上款步而行的窈窕身影,唐潆蹦跳高呼:“母后!”随即,像离弦之箭般破风射向皇后,挂件儿似的黏在皇后的腿上不肯起来。一岁出头的孩子,能走能跑了,越发不想受人束缚,跑得快却不懂如何将脚步放缓,幸而四周没有牵绊之物。皇后见她未摔着,便放下心,摸了摸她柔软光滑的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