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秦问 >

第56章

秦问-第56章

小说: 秦问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嬴政之前为什么要助魏击楚的原因有了,除了训练自己的将军之外,还有采买粮食的原因……

  扶苏非常自觉地开始自己翻看,他发现秦国的粮食产量是逐年稳步上升的,当然大部分是墨斗的功劳,曲辕犁的实行让秦国开垦了大量的田地,蝗虫的整治也让秦国少了一大笔的损失,而这些多余的粮食一部分不知去向,另一部分则是填入到了军队这个无底的大坑之中——好歹能让所有士兵都给吃饱了,这可是蒙恬曾经的梦想。

  而那一部分不知去向的粮食,是填入到了贵族的肚皮里……

  秦国虽然历经改革,但还是个奴隶制国家,仍是以分封为主,而税赋都是掌握在分封王的手里,他们按时朝贡,恭敬点的会因为收入的增加而多增一点贡物,而不恭敬的,就将那些好处全部私吞到了自己怀里,一个好处都不给嬴政留。

  甘罗解释到这里,以极其嘲讽的语气说道:“大王辛辛苦苦推行的东西,好处却都给了那些分封的属国,长此以往,秦国必然成为第二个大周,可怜竟还有人以为了大王好的名号,执意要取用周制。”

  比如说淳于越,不过他是真的想为嬴政好……

  扶苏不说话,而是默默地拿出白纸计算,若是要安置俘虏,不仅要给他们一年的口粮,还要给他们良种,以秦国现在的粮食增长量计算,估计还要等好几年,才能承担起十万大军的安置费用。

  “不止如此,以此县为例,”甘罗拿出一份舆图来,“公子请看,上面是已被开垦的土地,自从有了曲辕犁后,种粮之地愈发增多,可用之地愈发减少,一县之地可容之人不多,若是十万大军一一分配,如臣这般懂算数的又不多,真要做事,又该分配到何年马月?”

  “那若是直接安排在刚刚打下的赵地呢?”

  “若是故土在那九城的还好说,若是从旁城征集来当兵的,怕草古矢豆是都得跑了。”

  扶苏哑然,确实,要是被扔到秦国内土还好说,要是被扔到在那九城——故土就在眼前,哪有不回去的道理,怕是爬都要爬回去。

  “公子,大王之所以做此事,只是因为只能做此事。”

  东算西算,唯一的选项竟然是直接坑杀了事,扶苏看着面前的一堆堆账面,一种无力感从心底慢慢腾升:“便只能如此了吗?”

  甘罗慢慢整理账本:“公子若是不忍,亦可放归了事。”

  扶苏干瞪眼:“这样做又怎对得起秦国战死的将士?”

  “对,所以秦人皆言坑杀,旁人道秦残暴,终究是立场不同罢了。”甘罗面色淡淡的,他是秦人,当然更加倾向于秦国的利益,“先有秦,才有吾等。”

  “就是如此,”一道声音接上了甘罗的话,“寡人先为秦王,才有可能为天下之主。”

  甘罗和扶苏看到嬴政,赶紧起身行礼,嬴政摆手让他们直起身,然后转头看向一旁的墨斗,他问:“斗可明白?”

  墨斗扫了一眼在场的人,然后径直走向了那些账本,嬴政也随着墨斗翻看,神色隐晦不明。

  墨斗快速地将账本翻了一遍,心中大致有了数,他起身,向嬴政行礼:“斗明白了。”

  嬴政看了看墨斗,问:“那俘虏该不该斩?”

  墨斗答:“不该。”

  ……

  如此胆大妄为,饶是一旁的甘罗都忍不住为墨斗捏了一把汗。

  但是墨斗却意外地放松了下来,他一直担心坑杀俘虏是嬴政的问题,他怕嬴政不把其他国家的人当人,但看来事实并非如此,若是是因为客观原因,那倒还好,他的存在不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不是吗?

  “只能斩与不该斩是不同的,”墨斗的胆子很大,他微微一笑,问,“大王可还记得答应斗什么?”

  嬴政皱眉,他有点搞不懂墨斗了,他一开始以为墨斗反对坑杀只是因为搞不清楚秦国的状况,但后来他发现对方并非不懂秦国的难处,因此才怀疑墨斗是不是因为父亲的死以及赵人的身份而反对坑杀……但明显不是……

  嬴政到现在还记得,当他质问墨斗时,对方那无辜以及迷茫的眼神……

  而现在,墨斗却似乎站在了某个奇怪的维度与他进行谈话,这种感觉很不好,嬴政总觉得自己在对比之下变得狭隘而偏执。

  他僵着脸回答:“当然记得。”

  当初说好的,墨斗让嬴政满意一次,嬴政就要喜欢墨斗多一点。

  墨斗满意地点头,然后匆匆告辞离去,这些年他为了避嫌,只顾埋头造东西,根本没看这些东西到底产生了多大的效益,现在看来,秦国的胃口很大,他造的东西远远不够。

  第 92 章

  如何提高粮食产量这个问题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 尤其是中华民族,更是对这个问题探究到了极致。

  按后世的经验来看, 直接拿出杂家水稻或是番薯玉米之类的物种是最有效的手段, 然而墨斗的金手指只是百度,而非淘宝,所以通过改善其他的条件来提高产量。

  首先是增加耕地面积, 虽然大片的土地都是有主的, 但真正开垦的却非常地少,大多数还是以荒地的姿态等着人们汗水的播种, 原因无非是生产关系落后,生产工具效率底下,以及人口的不足。

  以上三者之间是互相关联着的,只要提高一样, 便能推动其他两样的发展, 之前的曲辕犁以及立井水车便是改善了生产工具,有了这两样,人们能有更多的精力去种植更多的田地。

  翻地,浇水的工具有了,主要还剩下播种和收割的工具。

  收割的工具好弄,在古代就已经有了镰刀的雏形了, 墨斗只需要照着现代的图样,依据古人的身材进行等比的改良就行……而播种的话, 墨斗还记得汉代有一个叫耧车的东西,百度上的图片也非常地清晰明了, 墨斗将图纸描摹到纸上,然后一头扎进了化肥的研究之中——除了提高耕种面积,提高粮食亩产量也是极其有效的手法。

  这时墨斗就非常感谢阿土之前所做的贡献了,有了之前的一些数据,他至少能伪造出一个像模像样的实验过程。

  是的,没错,墨斗是要伪造一个实验过程,而不是顺着阿土的实验继续进行下去,因为他早就知道粪肥的配比以及发酵技术……但是墨斗就是不想直接拿出来,除了不想太过显眼惹人注意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他想要为后人留下实验的资料,引导后世一个探知的精神,缺乏科研精神是后世所有人的痛,墨斗想趁着时间还早,经历留下一个科学的探究以及发明精神。

  不过现在时间来不及了,十年之内秦国就将一统天下,需要大量的粮食来打基础,根本没时间等一季一季的实验成果。

  依照阿土之前的成果,他所实验的庄稼叶片上并没有病斑,除了焉了一点之外一切安好,就是活不到最后,后来他们把植株连根拔起时才发现,它们的根全烂了……

  其实这种现象叫做烧苗,当粪便直接被埋到土里当作肥料时,长期的浇水会让粪便开始发酵,然后产生大量的热量,将苗根活活烧死,而应对的方法则是提前将粪肥发酵。

  其实在墨斗的引导下,阿土已经在开始尝试这项工作了,但是进度实在太慢,毕竟发酵是门技术活,里面涉及到时间,地点,温度,水量甚至是发酵的形状,阿土连时间都没探索完,更加不要说其他的各项条件。

  而实验数据伪造到这里也陷入了僵局,无中生有这种事情难度系数太高,墨斗又不是农林大学毕业的,不可能预料到植株对不同肥料的反应……

  于是,墨斗借鉴了某位数学伟人的做法,他在一大沓纸中抽出一张来,以及其遗憾的口吻写道:“然纸数不足,剩下之数无法一一列明,故吾唯直言结果……”

  然后,从‘发酵需一月有余’到‘待肥腐熟后,需堆肥压紧,以利于保肥’,墨斗将所有的发酵条件都挤到了小小的一张白纸之上,真的给人营造出了一种他还真没多余的纸好写数据的感觉……

  墨斗简直就想给机智的自己点个赞!

  他还在最后鼓励人们可以试试重现整个实验过程(重现个毛啊!),简直不要脸至极……

  埋头整理了一天的墨斗兴致冲冲,他连忙出门打算去阿土那里先发酵个一堆土来试试水,迎面撞上了正欲进门的伞。

  墨斗被伞给撞地往后退了三步,他捂住发酸的鼻子问:“怎么这么急,伞可是有何急事?”

  平时小心翼翼的伞的此刻一点都没有撞到了墨斗的恐慌感,他的眼睛都在发亮:“师傅,我造出来了,琉璃终于没气泡了!”

  !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跟墨斗的投机取巧不同,伞几乎是承包了秦国所有的玻璃产业可是真的是靠着失败和经验一步步研发出来的。

  不止如此,伞要比墨斗想象的要优秀地多,他掏出好几块颜色不同的玻璃,一脸兴奋甚至可以说是痴迷道:“我还发现,加进去不同的东西,或是用不同的压力,琉璃会有不同的颜色,师傅这可真是太神奇了。”

  墨斗接过伞手里的玻璃,比伞还要激动,相比于伞造出的玻璃,他更加惊喜的是伞对化学产生的兴趣,墨斗想了想,决定先去发酵个肥料,然后再回来和伞彻夜长谈此事,至于嬴政?哪儿凉快哪儿呆着!

  “伞,你先在此等候,我马上回来与你商谈此事。”

  伞乖巧地点点头,耐心地等待墨斗的回来,他看得出,师傅也对此事兴奋地很。

  然而,两个时辰都过去了,墨斗依然还没回来,直到夜禁之后,忙碌了一天的嬴政出现,房间内依然只有等待墨斗回来的伞一人。

  嬴政扫视了一圈,将目光凝聚到伞的身上,他一字一句地问到:“墨斗呢?”

  伞苍白着脸摇头:“不知道,两个时辰前出去的,到现在还没回来。”

  嬴政盯着伞,在确认对方并没有撒谎之后,他猛然起身推门出去,断声下令到:“给寡人搜人!”

  一夜之后,嬴政到最后都没有得到他要找的人,甚至失踪的名单上添加了十几位人员,他们无一例外,都不是秦国人,而且一大部分皆是赵人。

  ……

  赵国,宜安。

  远处的京观堆的时日已经许久了,久到哪怕是在寒冷的冬天,他们的头颅也开始腐烂,尸臭味顺着西北风呼呼地往赵兵的口鼻里灌,士兵的脸上已经看不出是愤怒还是悲哀,他们所有的表情都被腥臭的寒风冻僵在心底,等待着一把火来将他们全部焚烧殆尽。

  但是并没有火,哪怕他们愿意燃烧,他们的将领却依然下令龟缩在城垒之内,然后,眼睁睁地听着敌国的辱骂,看着同胞的腐烂,以及等待着战败……

  “为何不去支援?”赵葱恨恨地怒视李牧,“战报上不是写了那桓齮去攻打肥下了吗!”

  李牧从舆图中抬起头来看了赵葱一眼,不快不慢地解释道:“敌攻而我救,是致于人,乃兵家所忌。”

  “你的意思是要让我们看着秦军打?再放对方坑杀个十万赵人!”赵葱不可思议地瞪眼,他原本是端端正正地跪坐在席子上的,此刻他已经将身子全部直了起来,他抖着嘴唇拼尽全力喊道:“将军!”

  然而李牧依然没有表态,赵葱就这么直直地看着李牧,直到一阵风吹进了帐内——带着他们所熟悉的味道,终于,赵葱坚持不住,他的信念被这风给完全击垮了,他捂住脸:“若是,若是那十万赵军仍在……”

  “便是仍在,我们也用不得那败仗之兵,更养不起那十万的嘴。”

  此话一出,群将激愤,他们中已有不少人将手按在了佩剑之上,但即便如此,李牧却依然平静,他以非常平缓的眼神注视着所有人,像是有魔力一般,竟然将这些躁动不安的心安抚了下去,李牧的声线依然没有起伏,他说:“诸位再给在下一点时间可好?”

  没人应声,他们都沉默着,但这已经是变相的可许了。

  李牧点点头。然后继续低头看舆图:“多谢诸位。”

  缓过神来的赵葱拿来捂住脸的手,他刚想反驳,却被一旁的人给拉住,他往对方示意的方向一看——李牧的掌心漫血,一滴一滴地染红了整张舆图。

  这时,赵葱突然明白了,李牧心中的恨,并不下于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人……

  第 93 章

  仍旧是赵国, 宜安。

  独属于黑夜的颜色满布在整片土地,桓齮前几日率兵去攻打肥下了, 原先只是诱敌之计, 但看赵军实在不敢出来,桓齮索性假戏真做,直攻肥下, 只剩王翦留守在秦营, 而王翦此刻仍旧未睡,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