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开海 >

第663章

开海-第663章

小说: 开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路为大明金国先顺义王从孙、归附龙虎将军库图克图彻辰洪台吉,精选甲骑八千自青海响应皇帝——其实是三娘子之命,追随戚继光西征,被赐名大明蒙古重军。
  三路为归附朵颜部骠骑将军董长昂,他的部众被皇帝赐名大明蒙古轻军,夹裹沿途科尔沁草原诸部降兵,携牛羊骏马沿途驻牧,兵势近三万,前驱可为斥候探路、两翼可为轻骑遮蔽、后阵亦能提供辎重,浩浩荡荡无边无沿。
  最后一路则是兵部侍郎、塞北铁路总督梁梦龙,率边军六卫出塞,于归化城设总督铁路衙门,同时向东西两侧勘探地貌,修造铁路设立站点。
  四路大军齐西进,他们像行走的洪水,波涛之下,诸部辟易。
  时隔三百年,让草原上再一次出现人类大规模迁徙的宏大场景。
  但这一次与过去有太多不同。
  首先是戚继光的行军速度被严重限制了,他们不能行进得太快,至少作为主力的浙军团、万岁军不能,他们正在改变饮食结构,在这过程中有很多可怕的事发生,比方说乳糖不耐受、缺少蔬菜。
  在板升的范围内,一切食物获取都不是问题,可一旦他们脱离阴山山脉,进入天山北侧,吃饭就成了大问题。
  蒙古人早在成吉思汗时期由将军慧元发明了奶粉,慧元可能并非第一个发明奶粉的人,但他将锅灶上烘干的奶粉这一事情汇报给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立即以其如臂使指的指挥系统向整个草原推广,与之相似的还有肉松。
  如今这两样东西已成为北洋工业区的特产,除此之外还有烘干菜以及工厂生产的陶制罐头。
  单靠后者已不足以供应大军所需的辎重,而前者则必须更改明军将士的饮食习惯,其实这对浙军、万岁军将士而言,比策划并执行一场战役要难得多。
  这会人们还不知道什么是乳糖不耐受,但戚继光用士兵的身体证明了,和蒙古人喝一样的奶,从不喝奶的浙军士兵喝完就拉肚子,非常影响战斗力。
  也有一些头铁的人,即使拉肚子也不上报、也不请假,持之以恒捏着鼻子硬喝,喝完就拉,最终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喝完不拉,浑身不自在。
  正因辎重的原因,他们必须很慢地行军,长久地探查水源、戈壁、荒漠的位置,以筹谋一次势若雷霆的攻势。
  大军铺开,最南端的部队兵锋直指哈密卫,要与曾断流阻俺答的将军张臣一道进攻叶尔羌汗国;最北端的兵力则于阿尔泰山脉中设立金山卫,朝廷正在招募愿意到金山卫采金的金夫。
  阿尔泰在蒙语中为金山的意思,早在汉代就有人在山中采金,不过规模一直不大,直至蒙古帝国时代都没能大规模开采,但这一次不同,有北洋旗军亲入山中勘探地形绘制地图,传至归化很快就送进了紫禁城。
  尽管还未经勘探矿山规模,但被皇帝赐名金山卫,显而易见这里在皇帝眼中是第二个大明金国。
  不知不觉,俺答所创立之金国的金,已经与原本的金在含义上有了很大差别。
  与南宋对峙的金国,到明代就沦落为盛产五金的金国,谁又想象得到呢。
  至于西征的中军,则由戚继光率领,一路追击北元汗庭至天山北麓,现在他的敌人是卫拉特蒙古中势力最盛的和硕部。
  戚继光的部队是天下第一个有直属空军的部队,如今浙军已有两个飞鱼把总,下辖四十艘飞鱼空艇,有七十六名参与过空袭的空艇兵、三十一名参与过空袭负伤的教员及配套上百名学员与六百余名辎兵、搜寻兵、空中斥候兵。
  而他的对手,蒙古的布延彻辰汗则是天下第一个制作防空兵器的人,在喀尔喀蒙古驻帐期间,其使用类似床弩的兵器射破飞鱼,导致三艘飞鱼空艇坠毁。
  实际上在那次名为喀尔喀之战的战役中,被布延彻辰汗射中的飞鱼只有一艘,也并不是被巨型弩箭射落的,只是由于戚继光发现塞北诸部似乎对飞鱼升空有迷信的恐惧,这才衍生出使用大规模飞鱼空袭打响战争的作战计划。
  在空中过于密集的飞艇,其中之一被弩箭射中导致失衡,随后撞击余下两艘飞艇,载人的乘员舱火具引燃飞艇表面,导致三艘飞艇坠落。
  也正是这三艘飞艇坠落直接带来了胜利。
  它们载着大量用于爆炸的投射兵器落在敌阵当中,直接引发大规模溃退,正赶上董长昂的轻骑自侧翼包抄,来自大明金国的具装重骑一次冲锋便将其聚拢的大规模部队统统击垮。
  甚至后面的飞鱼都没开始轰炸就赢了。
  人们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飞鱼在戚继光手上历经数次战役,焕发出巨大光彩,几乎所向披靡,并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伴随着一封封战报回到北京的是戚继光对飞鱼战舰的一个个改造意见,不成熟的兵器、不成熟的战法在这一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成熟。
  威望在战争中来的最为真实,但凡在战争中获得威望的人没一个是浪得虚名。
  因为人们知道,跟着他走就能成功就活命,而跟了别人就会失败就死亡。
  万历十一年春夏之交,天山北麓,戚继光奉皇命讨伐北元余孽的战役开始了。
  只不过这一次的战斗情形不同往昔,敌人的意志未能坚持到飞鱼临头的那一刻,或许是吸收了太多喀尔喀诸部的逃兵,或许是天罚的迷信传播得太过激烈。
  战斗根本没有开始,部众只是看见飞鱼升空便四散而逃,而后部落首领威严扫地,被野心之徒挑战射杀,见势不妙的大汗再一次向西奔逃,整个部落四分五裂,有带着恐惧追随大汗的,也有向北、向西逃入戈壁与大山的。
  更有直接投降明军者,不费吹灰之力便取得胜利。


第139章 归附
  人们往往认为蒙古是个血缘种族,但实际上蒙古是个地域名称。
  就连蒙古各部,也只有各部是真的,蒙古却未必是。
  但蒙古有两大优势。
  一为铁木真、二为小矮马。
  铁木真死后,就只剩小矮马了。
  但铁木真在的时候他们拥有一切,拥有金国扎甲、宋朝火药、西夏大马、西域回回炮,那是个被世间之至坚武装起来的战争机器。
  铁木真留给子孙的遗产足够他们败上一百年。
  他们也确实败了一百年,而一百年后,成吉思汗兴起之地的蒙古高原上,他的子孙连铁都没得用。
  而在边缘的卫拉特,情况要好上许多,他们占据粮产丰富的天山南北,这边土地用清末名将左宗棠的话说,是‘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
  辽阔草原的背景是永恒的雪山,绿色的地平线上孤独地立着白色毡帐,近处的马群与远处的羊群低头吃草,周围空无一人。
  马蹄声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穿着胸甲头戴高顶钵胄的骑兵甲胄下赤色兵服让他看起来像一团火,举着丈长的朱红旗矛伴着马背起伏奔过草原,两只个头稍小的串种黄犬一前一后紧紧相随。
  这名斥候骑兵的高举的旗矛繁复精巧的花纹中间,写着万岁二字。
  万岁军自塞内出关时带出大量猎犬,原本是想在塞外无战事时行野猎补贴辎重,却没想到在归化长久屯兵,最早调过去的部队甚至在城里待了近两年,带出去的猎犬都下了两窝。
  也幸亏他们带出去的都是脾气凶猛的公犬,草原上不论牧犬还是獒犬,体形都比黄犬大些,若带出去母犬多串种大概率会难产。
  不过这也导致他们如今带的黄犬个头要大上不少,毛也更长更厚,在塞外生活更有优势。
  发生在天山北麓的战事已结束近半月,骑兵在掠过那个孤零零的毡帐时解下马背上的水囊饮了两口,又再度马不停蹄地向南奔去,他要回天山脚下的明军大营向戚大帅回报情况。
  向他这样被派遣出来的斥候骑兵有四百骑,戚继光罗列了和硕部所有能叫的上名的部落首领,管他是万户也好、千户也罢,甚至哪怕是百户,都会有骑兵专门去宣告哈尼诺汗已被击败,并召他们去天下脚下重新设立的轮台县大营议事。
  只要不伤使者,来不来都随意。
  万户不来,千户也可以来,千户不来,百户也可以来,若是百户不来,部众可以直接带家眷牲畜迁徙过去。
  就一句话,只要你去归附天子,天子就依你才能地位赏你金银绸缎、土地户口。
  不光和硕特部的有封赏,其他瓦剌部众只要归附也有封赏。
  戚继光给他们一个月时间,如果不打算归附,就做好丢掉性命的准备,如果既不愿归附也不愿开战,就带着部众往北走,别在这片土地上留着。
  第一批到天山脚下明军大营的贵族并不多,但来得很快,经过商议,愿意跟着明军北征的,可以带少数部众参与北征,不愿参与北征就留在这等待分配。
  所有部落都会被打散重新分至新设立的各个卫所,愿意的会收到封赏,不愿意的还可以回去,像没来一样,带着部众往北走。
  “戚将军,我们往北走,会怎么样?”
  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留下来,实际上就算这些来的少数人,都只是少数人里的少数人愿意留下来,将部众分割打散,对所有贵族而言都是难以接受的情况。
  他们中绝大部分人都只是首领派人来试探明军意图的,尽管哈尼诺汗的部众连打都没打就一败涂地,这样的威势让他们不愿起兵反抗,但如果明军想要赶尽杀绝,他们也只能串联奋起。
  不过至少到目前看来,明军看上去并不是那么难以交流。
  “你们往北走两千里,有一条大河,在河流以北的地方,你们可以随意休养生息,随意放牧,只要不南下,没人会管你们,没准以后……”
  戚继光想了想,笑道:“没准以后还有大明的商贾去找你们购置货物,也向你们卖货。”
  听起来还不错。
  但往北走两千里,没人知道两千里以外的北方究竟是什么,他们只知道中间要跨越一望无际的沙漠,没人能活着从那儿出去。
  戚继光知道,他的骑兵在东北方向的阿尔泰山角向北探路,他们原本以为瓦剌在那边,结果走到了叶尼塞河流域南端,在当地遇到瓦剌衰落后独立的乞儿吉思诸部。
  他们的名字本意为四十个百户,过去瓦剌强盛时多依附瓦剌,如今脱离自立,有四个大部落,各自划地为王,实力弱小。
  到那边后斥候们发现这一看就不是瓦剌,这都种开地了,哪儿能是瓦剌啊,因此展开非常友好的交流。
  随行的商贾卖了点货也买了兽皮兽骨等物、斥候们测绘了地图,并认为当地人种地技术菜的抠脚,又顺手指点了一下。
  临近秋季天寒地冻,便分行数路沿途测绘着返程,大多数人没能在去年冬季前抵达归化城,在外面捱了整个冬天才返程,不少人至今仍在追赶大军的路上。
  “那如果我们不走,又会如何?”
  戚继光听着这个问题笑了,就算没有人问,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他也会让所有人知道,他轻轻叹了口气,起身道:“交战乃人间最残酷之事,你死我活。”
  “能归附便归附,无生死之祸,舍权柄而得富贵。”
  “不能归附可走,有离乡之难,尚可保命。”
  “要是既不归附又不愿离开,就是要杀我,你都要杀我了,我怎么杀你都不过分吧?”
  戚继光知道这个时候还是以劝人归附为住,道:“归附朝廷没什么不好,命都没了即使是部落首领又有什么用,二百年间草原上死的首领难道还少吗?”
  “回去告诉你能见到的每个首领,都快过来归附吧,去北方不是好事,留下来更难,也许有人觉得在草原上游牧我很难找到你们,我确实很难找到你们。”
  “等时间到了,朝廷会对不归附者每个人的首级开出悬赏,所有归附部落都能分一杯羹,到时候留在这没有活路,一只羊就够了。”


第140章 国界
  戚继光认为草原上的部落必须打散,不光是为了朝廷的统治,其实也是为归附部众的性命考虑。
  如果归附了就不是敌人,是百姓了。
  草原上的故事是重复的,冒顿、檀石槐、铁木真是数百年一遇之人,除了他们进入鼎盛时期的十几年,余下的时光里都在重复部落纷争的戏码,诸部心怀鬼胎聚于一处做着同床异梦。
  哪怕是分赃不均都能打起仗来。
  这对戚继光来说太恐怖了,他这还没往东走呢,随他出塞的部队越往东走,辎重补给便越是难以指望上北洋,他可不信朝廷修铁路的速度能跟得上他打仗的速度。
  哪怕他缓缓侦查、急速进攻,修铁路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修好的。
  蒙古高原以后都是他的大后方,辅助兵力、兵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