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开海 >

第629章

开海-第629章

小说: 开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甚至约定下一门娃娃亲,已经当上亲家了。
  呼良朋拍拍身旁,让随从端来矮案与瓜果,问道:“祭拜完了?”
  “是,祭拜完了,了却一桩心愿。”
  叶向高说着走了过来,他借着船舰在淮安府船煤所停靠的机会,专门去祭拜一趟吴承恩。
  不过有个很有意思的事,当今之世,知道《西游记》的人不少,看过的人要少一些,而知道这书是吴承恩所著之人是少之又少。
  “兄长,回船时在岸边遇见了淮安教授,带着十余童子书生踏青讲述蒸汽船诸事,我听老先生讲的很认真,便攀谈几句,得知他想带童子们登船看看,不知兄长可否应允?”
  “登船?”
  呼良朋摇了摇头,跟着叶向高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见岸边一名老者携十数童子引颈眺望,听叶向高在旁边道:“老先生讲的很认真,但这些东西他没见过也不懂,全凭旁人言语讲述……”
  “不能上船,陛下已向各地蒸汽船将官下令,不准闲杂人等登船,家眷亲属如需乘船也只能在甲板上,所以就算是你,想下甲板去都不行。”
  呼良朋说着揉了把脸,又有些于心不忍地朝岸边看了看,道:“不过他们都是陛下万历新建小学的学子,呼某不让他们上船,我下船去给他们上一课总不过分吧?”


第69章 书局
  “将军,北洋准了,不过回信让咱再等等,要往紫禁城报告。”
  呼良朋和叶向高在船煤所码头上等着,听到旗军报告相视一笑,微微颔首。
  师引昌跟他的学生们已经回去了,呼良朋最后也没给学生们讲关于蒸汽船的事,因此呼良朋觉得这样讲下去也没什么意思,有道是百闻不如一见,看着老教授那股充满求知欲还带着点怯意的劲头,让他觉得必须带孩子们上船看看。
  蒸汽船不是其他兵船,哪怕是六甲舰,本质上船里是没有什么秘密的,天下各地的船跟它们都大同小异一个样,唯独蒸汽船,凝聚着帝国最尖端的科技,比民用火德星君功率大得多不说,构造也先进好几代。
  当然这个一代与一代之间差别并没那么大,无非是火绳枪与燧发枪之间的区别,它更省人手、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
  最主要的还是皇帝下过诏令,所有接触蒸汽船的军民都必须保密。
  就像万历对徐光启说的那样,蒸汽船是他的、船煤所也是他的。
  这东西是皇帝的商业机密。
  电报从淮安府传向天津很快,中间唯一耽误时间的难点依然是黄河。
  黄河上唯一的桥梁在西北兰州,那有一条季节性浮桥名为镇远,每年春季搭起、冬季结冰前拆除;历史上黄河上则有好几座桥,最早能追溯至昭公元年,秦公子咸奔晋,其车千乘,造舟于河,所造的便是历史上最早的浮桥——蒲津桥。
  而后至秦昭襄王五十年,又对这座浮桥进行修缮;待唐玄宗时代,改木桩为铁牛、易筰索为铁链,倾国力对蒲津桥进行大规模改建,使这座桥延续一千余年,直至元末为战火焚毁。
  黄河上还有大阳桥,三门峡市古有大阳关,贞观十一年造浮桥,在北宋初年被黄河水冲毁3。
  孟津渡则有座孟津桥,是晋武帝泰始十年,西晋大将杜预出征顺手建的,宋元之代黄河改道,孟津南北摆荡,浮桥也不复存在。
  如今只有朱元璋委派卫国公邓愈修建、宋国公冯胜取名的镇远桥还存在。
  除了那边,其他所有地方想要渡河都得摆渡。
  人们也都已经习惯了摆渡,也没谁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除了万历。
  但凡过了黄河的电报,他就得多等半天,这哪儿行啊。
  呼良朋的电报送到紫禁城万历就准了,不但准了这个,还让他押送完这趟物资再回去的时候,沿途各地的万历新建小学都讲一讲,这些孩子是帝国的未来。
  不过眼下,万历打算在黄河上学着祖宗的样子,修个桥。
  这事落到了刑部。
  为什么是刑部?
  因为有关河的事,万历朝首推潘季驯,从嘉靖四十四年到如今三次治黄河、淮河、运河,已有十余年深厚经验,是朝中首屈一指的治河专家。
  要修河桥,也要用他。
  不过潘季驯并不建议修桥,黄河水浊,要修桥一定是在河南、山东一带,这些地方河水冲击力大,河沙也多,修桥不但容易被冲毁、还会使河底砂堆淤积,引发更大的洪灾。
  他建议皇帝如果是要为通电报,就在河里打下百十根铁柱,用它们支撑电线挂在河面之上,这是最省时省力也省钱的做法。
  而且有了这个,以后修建浮桥也更为容易。
  但皇帝对这个不太满意,他连浮桥都不太想修,只想修一座永固大桥。
  不永固,怎么跑青龙军列?
  可要想修永固大桥,就得把中上游的沙挖出来。
  工程量就不一样了。
  不管皇帝想的什么,呼良朋心里最担心的事算是解决了,收到回信第一时间联系了淮安府的教授师引昌,让他集合所有对新船感兴趣的小娃儿到淮安船煤所,足足花了两天时间分批次上船、下甲板,给他们普及新船知识。
  不论呼良朋还是叶向高,其实这次讲课不单单对淮安府的学子们产生深远影响,他们自己也对皇帝的新建学堂有了更多认识……这帮小娃娃,以后了不得的。
  几岁的小孩子,懂得比十几岁的人都多,识字、识数、能跑、能跳、老师随便说一声他们自己就把队列排起来,明显都受过军事训练。
  后来呼良朋还真试了试,他把刀鞘塞给小朋友,让他给自己舞一套。
  让他失望的是小孩并不会舞刀。
  师引昌有点不好意思,垂头道:“教材上说要让学子们学铳刺术,老夫也不会什么铳刺术,只能暂且拖着,先教授道德操行,队列请的是府中营兵教头,今后等北洋退役的老兵被朝廷分派下来,再学那些武斗之术。”
  “各地的情况都差不多。”
  呼良朋也跟着挥手道:“这个不急,老先生,先教孩子们做人,学问日后都能再学,只要这人心术正,今后不缺能学手艺的地儿,将来若有三十万小学生,何愁天朝不兴?”
  基础教育其实没别的目的,就是识字、识数、识常理,保证他们不论上哪儿去都学东西比别人快,走到哪都不会挨欺负。
  呼良朋大可断言,这些小孩长大以后,如果进北洋训练,三五个月就能整编成军;要是在地方遇了匪患,上百个山贼强盗,只要知县给学堂发下兵甲,这帮学生顶盔掼甲地出去就据城守备到匪患净除。
  他们看得多见得多懂得也多,朝廷又在用人之际,今后不会缺了他们大展身手的空间。
  “你还说师老先生怀疑自己教不好学生?他可偷着乐去吧。”
  启程的路上,蒸汽船烟囱喷出白白的云雾,呼良朋对叶向高道:“谁知道将来他教出来的这些学子会做出怎样的功业,看的这是什么?”
  叶向高将手中书籍递出,笑道:“万历书局出版的《疫典》,今年会考这个,不过不影响排名,答得出会给人留个好印象,答不出也没关系。”
  “万历书局,陛下印的?每册五钱银。”呼良朋拿着书翻来覆去的看了看,在末页找到一行小字,乐了:“陛下这生财有道啊,船煤所也是皇室产业。”


第70章 赈济
  万历确实挺鸡贼,他自己不声不响就完成了煤矿专营这件大事。
  还一不小心,成立了世上规模最大的印刷厂。
  南北讲武堂、松江讲文院、北洋等地的教材,都由万历书局印刷出版;如今他又前脚制定出科举考试加入《疫典》的规矩,后脚便大权独揽地完成这套书的印刷。
  “与民争利?朕跟哪个民争利了,矿工薪水、车夫脚钱朕都发了,各地煤价因路途不同有高有低,但总体比朕转封三藩前便宜三成,说与民争利的回家把朕的报告好好看一看,等你们出宫门就印刷好了。”
  “什么,万历书局?万历书局你们更说不得了,那《疫典》五卷印刷出版总价五钱银,天下统一价,送的越远朕越赔钱,全靠着京运返程顺道捎带,天底下就没人嫌贵,朕就没指望书局赚钱。”
  万历在朝堂上算是纵横捭阖,对这名数据帝来说,没有任何人能在斗嘴中胜过他的数据,别人说与民争利,他就把前年、去年、今年三年煤价摆出来,一目了然地发出一波降维打击。
  过去朝廷争论是抓住道德高地一抓一个准,如今单就让民获利这一点,万历就已经把自己拔高到在道德高地上满地拉屎的水平,天下无敌。
  毕竟说实话,做买卖的商贾,就没人像他一样诚心实意奔着不赚钱去的。
  不赚钱谁做买卖啊?
  只有他,不赔太多钱就行。
  人与人不同的出发点让皇帝感到困惑,瘟疫也过去了,就又跳出让他烦闷的紫禁城,去清华园玩去了,在那,他见到了管理铁厂的徐光启。
  徐光启是刚从彰德府的武安县回来,在那给万历一口气开了十四家铁厂,没办法那地儿铁矿多,同样也遇到了陈沐在亚洲遇到的难题——铁炉和匠人不愿奔着最大生产效率去干活,大家都认为有违天时,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好就好在这边的背后是小皇帝,他说话比陈沐在亚洲说话好使一点儿。
  “事情解决了?”
  “解决了,到底咱用的不是徭役,都给开了工钱的,该祭拜窑神就祭拜窑神,陛下的诏令发下去,工匠们也就明白了。”徐光启深深地吸了口气,大有不负重托之感,道:“如今已走上正轨,十四家铁厂有九处因矿山所处位置不利铸造,需将矿石运出山来,臣在余下五处铁厂选了一个最合地利的位置兴建铸铁局,每年六成铁料用于铸轨,余者加工铁锭输送北洋——都在臣的报告里。”
  “除此之外探矿匠人还在真保镇、顺天府、万全都司探矿,北直隶一带真是福地啊。”
  万历背着手儿摇头晃脑:“怎么说,你给朕详细报报。”
  “塞北长城内外万全一带,铁、金、萤石、石灰石、石英甚多;顺天与真保镇,土粉、滑石、云母、石英、石灰石与铁矿;至于南边的顺德府、广平府一带,铁矿许多;广平府与西边的彰德府,铁矿煤矿,应有尽有。”
  “这些从南到北的矿石,北洋都能加工,唯独运力跟不上,北直一带地势平坦、水网交错纵横,得架桥,架桥修铁路。”
  徐光启说到这的时候极为认真,他从怀里掏出一份舆图交给皇帝,用手在上面比着画了个井字,道:“臣建议陛下围着北京,修这样四条井字铁路。”
  万历看着舆图,抬手比划着北京东边道:“这条路已经有了,就是说朕还得再修三条路?都修了这么多矿,北洋能吃得消?”
  “能。”
  “北洋有天下首屈一指的军器局,最好的匠人都去那,既守河口也守海口,南洋也在因蒸汽船甲板向北洋采购,至少铁矿能吃得下。”
  徐光启说的甲板不是船甲板,是蒸汽船在木船壳外铆接覆挂的钢甲板。
  蒸汽船短途比寻常帆船快一点但有限,而吃煤炭的特性又让它快这点的航速优势显得不那么明显,但他对环境影响低,甭管风它往哪儿吹,蒸汽船都能跑得起来,这让它在长途航行中有很大优势。
  但它更脆弱,需要更厚的船壳。
  一般来说,帆船被火炮把水线上厚厚的船壳打穿问题不大,但这对蒸汽船来说就是致命的,不论气管还是锅炉,只要被炮弹击中,趴窝是小事,船舱里不能待人才是大事。
  更好的保护就需要更厚的船壳,而蒸汽船盛着两台甚至四台最大型号的火德星君,载重能力就比帆船小很多,要谋求更好的防护能力,就得用钢板——当然铁沉得多,但一定厚度的木壳与一定厚度的铁壳复合,对炮弹防护能力比更厚的木壳更优秀。
  尤其铁壳对火箭、开花弹的防护能力极佳,就是那种事先裁剪出不同引线长度点着了塞进炮口里轰出去再炸一次的开花弹。
  南讲武堂的研究们闲着无聊,拿大型神威机关箭对木船试过,尖铁头的火箭只要运气好能扎到帆船上,对船材有一定杀伤力;而点燃的开花弹轰过去嵌在船壳里,破坏力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所以新建的蒸汽船往往会选择这种防护方式。
  “朕知道了,回头找阁臣与工部尚书议一议,瘟疫刚过去,朕的手头有点紧。”
  万历这话说的深沉,其实就是一场瘟疫让他把零花钱都花完了。
  他跟陈沐学的很好,像陈沐在南洋那会,初设南洋军府的收入被分作几份,有鼓励教育的、有鼓励科技发展的、有给皇帝攒的、有交给朝廷的、还有留着赈灾的。
  万历的钱也是这样,自己都悄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