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八零年代女首富 >

第117章

八零年代女首富-第117章

小说: 八零年代女首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北风惊喜的说:“三哥,这是真的吗?你以前可比我学习好,你要是不去读书真的可惜了。”
  宋晴天提着一包东西走了出来,“四叔,你先按照我说的去给李老师说,李老师要是问起来三叔什么时候去,你就说过两天三叔去学校找他面谈。”
  宋北风笑着说:“晴天,你可好好劝劝三哥,他要是继续读书我心里可高兴,李老师心里也高兴呢。”
  宋晴天把手里的拿包东西递到宋北风手里:“四叔,这个是干脆面,你带到学校吃。”
  宋北风推让说:“这是小孩子吃的,我吃这个干啥。”
  “四叔,这个用开水泡一下,把调料放进去,就能当饭吃了,很方便的,这不是论大人小孩的,都可以吃。”
  “晴天,我有饭票,够我这一学期吃的了,你留着卖钱呗。”
  “四叔,我做个还没有你吃的,不但是让你吃,还想让你分一半给李鹏飞,他为三叔撒了谎,虽然那天李老师听见去我的话,但是不知道回去以后是怎么对李鹏飞的,总之,李鹏飞当初撒谎也是因为三叔,你拿着去当谢谢李鹏飞,要是他有啥情况,及时的捎信给我们知道。”
  宋北风这才收下了干脆面。
  宋北风走后,宋西风没有说话,默默的去刷牙,宋晴天也在旁边跟着他刷牙。
  漱完口,宋晴天问:“三叔,我刚刚替你做主,你不会是不高兴了吧?”
  “晴天,我没有不高兴,我是真的不想去学校了,想想未来就算是考上大学,毕业以后都二十多岁了,分配了工作,处处受人管辖,死工资还那么少。”
  宋北风骨子里面是个不安分守己的人,在以前他只想着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后来,宋晴天彻底的影响了他,他甚至爱上了做生意,这种自由生活也他很向往的,在家了做了两个月的生意,人都跑习惯了,再让他回到学校老老实实的坐着学习,也怕是难做到了。
  八零年代,读大学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光耀门楣不说,毕业以后管分配,农村户口直接转成城市户口,这可是农家子弟鲤鱼跳龙门的机会。
  宋西风有这个机会,偏偏就放弃了。
  上辈子,宋晴天只知道三叔死的早,她对三叔的性格和未来的事情都一无所知。
  她此刻都无法了解宋西风内心里真实的想法,难道仅仅是因为自己影响了他吗?
  “三叔,你之前就说过你的想法,我也知道你的心思,可是我的意思是,首先,你不能辜负了李老师的一片心意,暂且答应。第二,就算你不想考大学也没关系,可是高中毕业证必须拿到手。只有你说你去读书,毕业证才能拿到手。你现在说不读书了,那就是辍学,毕业证都没有。那个毕业证对你未来的发展肯定有作用。”
  “我知道了,晴天,我听你的,到时候高考我也参加,至于什么成绩我也不敢保证了。”
  早饭过后,来装电话的人就到了。
  宋晴天安排了电话的位置,装在放酒的三间门面房里面,为了接电话方便,她还要求给她的房间安装一个分机。
  随后,陆信就来运泥鳅了。
  陆信一下车就在她租的房子里面看了一圈说:“晴天,你租的这房子真不错,多少钱一个月?”
  “60块钱。”
  “哪也不贵,宽敞明亮也很新。”
  随后陆信就带来一个好消息。
  “晴天,你想做干脆面印刷和包装的事情,于清波给我说了,我帮你在郑州联系到了几个印刷厂,他们也做包装袋加工,但是不知道你需要的包装规格,式样以及包装图案,所以就暂时没怎么谈。
  按照前世方便面的口味,什么酸菜的,红烧牛肉的,青菜蘑菇,海鲜等等五花八门,只要包装上面印上有关口味的图案,把粉包和酱包和蔬菜包调整一下就行了。
  宋晴天刚刚开始做,只能先做一个口味的先打市场。
  包装图案设计肯定要超前一点,可是眼下和陆信说这些,让他传达,也不能完全传达自己的意思。
  “印刷厂包装厂的事情,我得亲自去省城一趟,和他们再谈一谈,看那家能做出来我需要的包装。”
  “这样最好,不过你可要抓紧时间,早做准备,万一有啥差池也不好联系。”
  宋晴天把韩鹏程预留的电话号码给陆信。
  “这是我以后的电话号码,等装好了就能用,我们联系起来也方便些。如果生意上面遇到是什么事情,或者印刷包装厂有什么事情都能联系。”
  宋晴天想着,正好等到包装袋下来的时候,这边的镇上给她批好了房子,就可以开始建厂房,扩大方便面的销售。
  “晴天,你电话都装好了啊,我就说做生意哪能离开电话,这样联系起来确实方便多了。”
  陆信说着,无意瞥了一眼院子,发现装泥鳅的那些塑料大桶不见了。
  宋晴天就把自己分包给人帮助收泥鳅,开始养殖泥鳅的事情告诉了陆信。
  陆信说:“这样挺不错的,你这样省事不少啊。对了,晴天,过几天我要去广州,日子定下来来了,就是这个月的19号。”
  宋晴天听到这样的消息,立刻想到昨天邓毓华失落的眼神。
  这下正好,去广州别的不说,一定给邓毓华进一批好货。
  “陆哥,我听说你在弄酒厂,事情忙完了吗?”
  陆信听到这话,微微一笑说:“这事麻烦着呢,暂时还没有结果。因为上次没有去成广州,所以我这次特意来一趟。”
  “没事的陆哥,你有事你忙你的。”
  “我听说广州那边发展的特别好,不去看看,我总是心里过不去。”
  “这确实没有错,广州那边都是新事物,我们去了也许能找到一点生意做。”
  “对,这也是我的初衷。”
  一段时间不见,二人交流起来似乎更加的顺畅,陆信越来越觉得宋晴天像个做生意的。
  陆信听于清波说过宋晴天要做方便面的事情,但是详细的情况不太清楚,见了面就问起此事。
  宋晴天就把自己的想要办个工厂的事情告诉她。
  陆信的第一反应和杨秀莲一样,“晴天,这样会不会太快了?”
  宋晴天把陆信当成自己信任的人,就把眼前干脆面的利润告诉了陆信。
  陆信听完不语,心想,这妮子在家都能这样的挣钱,要是去一趟广州,定然能发现很多生意的门路,越发的期盼能早一点去广州了。
  宋晴天前两天就盘算,等陆信来,我就先把他借给我的500块钱还给他。
  今天恰好陆信来了,宋晴天就把欠条和500块钱放到陆信面前的桌子上。
  “陆哥,这些是你借给我的钱,我可以还给你了。”
  陆信把钱收起来,欠条撕掉,笑道:“你还钱的速度远远的超出了我的意料。”
  “如果没有陆哥当初的信任,我也做不到这一步,虽然我把钱还给你,可是你的恩情,我可是要记一辈子的。”
  “你有心就好,我也不图你啥回报,毕竟你也帮我收泥鳅,省了我很多事。”
  提到泥鳅,宋晴天就想起来那天于清波说陆信弄泥鳅菜谱,推广保健品的事情。
  “陆哥,你泥鳅菜谱研究的咋样了?”
  “说起来菜谱的事情,我还为这个事儿烦着呢。”
  “陆哥能否说说。”
  “我所在的疗养院食堂,一直供应泥鳅,菜式单一,老人都似乎吃够了,加上本地的泥鳅也开始在附近的酒店卖,收回去的泥鳅销路都有些呆滞,才想着去弄个酒厂做。可是疗养院这一块是我的本质工作,我是不能丢掉的,所以就想着弄些菜谱推广一下。”
  早先,宋晴天也知道陆信是在疗养院食堂做采购,是他爷爷让他来这里收泥鳅的,陆信的爷爷曾在三川镇受伤,靠泥鳅才捡回一命,后来他爷爷住在疗养院,为了爷爷的身体他才千里迢迢的跑到三川镇收泥鳅。
  此刻,他说到这是他的本质工作,不能丢掉。
  陆信有做生意的头脑,又向往做生意,做生意可比他在疗养院做采购赚钱多了,为啥不能丢掉一个疗养院食堂的采购工作,还想方设法的找做泥鳅的方法。
  陆信手上一直带一块进口的劳力士手表,八十年代的售价八九百块,当时普通工人的工资才三十左右元,能够戴这样手表的人身价定然不菲。


第164章 陆信的别样人生
  作为一个疗养院食堂采购,陆信每次来收泥鳅开着那辆价格不菲的轻型货车,这也太奢侈了。
  就在刚才,陆信说他在郑州给自己联系了印刷包装厂。一个冀北省的疗养院食堂采购,能在豫南省会郑州有这样的关系,这更是让人生疑。
  这样的人,能在乎一个疗养院的食堂采购工作吗?能只是一个食堂的采购吗?
  以前,宋晴天没有想到过陆信的身份,只是把他当合作伙伴对待,此刻她却对陆信的身份充满多了好奇。
  “陆哥,我能冒昧的问你一句,你在疗养院仅仅是做采购吗?我能知道你的工作到底是做什么的吗?”
  陆信笑着说:“认识你这么久了,你才想着问这个,我都以为你知道了。”
  “陆哥,你真会开玩笑,我咋能知道你是做什么的,我其实一直以为你是一个商人,是个很孝顺的人,为了爷爷不远千里来收泥鳅。”
  “于清波来这里两次,他那张嘴什么都往外说,我想着啥都告诉过你了。”
  “清波哥嘴巴太严实,对你都事儿啥都没有说过。”
  关于陆信的事儿,于清波曾提到过对陆信的有伤害的闫小蝶,并叮嘱宋晴天不要在陆信面前提起这个人,宋晴天也就没敢多问。
  “这小子学聪明了,到底是当了秘书,进步不小。”
  “清波哥是做秘书的?”
  “是啊,那次固定让你帮忙收泥鳅之后,我就给他找份工作,后来托了关系,他在做秘书。”
  “我就说嘛,清波哥最近变化很大。”
  “这小子变化是挺大的,以前就想天天和我混日子,我看他闲着,就带着他来这里收泥鳅,后来故意说因为有你帮忙收泥鳅,我找借口让他不能跟着我混,也给他做个适合他的工作,所以他一开始非常讨厌你。”
  陆信能把于清波找秘书的工作,他的身份越发的让宋晴天好奇了。
  同时,宋晴天心想,这个于清波真是够了,给你找了这么好的工作,你还要那我照片练飞刀,你应该感谢我才对,下次他来了一定好好的给他理论理论。
  宋晴天把话题转回主题:“陆哥,你刚刚说这份工作对你很重要,我想着疗养院食堂采购有啥重要的?才好奇想知道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晴天,你对我很坦诚,做生意的利润都肯告诉我,我也不能对你隐瞒,既然你想知道我就告诉你好了,我其实就是个生意人。”
  陆信的爷爷从小就是个贫困农家的孩子,打斗的时候负了伤。
  那医生嘱咐他,多吃泥鳅对他身体有好处,从此陆信的爷爷就对泥鳅产生了深厚的情感。
  陆信的爷爷退休以后,住进了疗养院,心脑血管的病也越来越严重,脾胃也不好,泥鳅健脾养胃助消化,对心脑血管病有很大帮助,医生建议他多吃一些泥鳅,陆信的爷爷对三川镇的泥鳅情有独钟,就让陆信去三川镇收泥鳅。
  食用一段时间之后,效果很明显。
  疗养院的其他老人,大多都有心脑血管的病人,疗养院的食堂看陆信的爷爷身体有了明显的改善,也开始食用泥鳅,但是效果没有陆信爷爷的效果那么好。
  后来,三川镇的泥鳅就成为疗养院必备的菜肴。
  陆信才开始了长期奔波来三川镇收泥鳅。
  也就机缘巧合的遇到了宋晴天。
  陆信说到这里,宋晴天心想,这陆信这身份地位很少人能比得上的,怪不得能戴进口的劳力士手表,开着13J130轻型货车,可是他说他就是一个纯粹的生意人,宋晴天还是觉得不太相信。
  陆信接着说:“到了我这一代,家里就只剩下我一个男孩,我爷爷都不知道该让我做什么。思来想去,爷爷想起来他小时候向往的一件事,如果不是打仗,爷爷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去街上的店铺当个伙计。于是,在我高中毕业以后,爷爷就让我去学做生意,做了两年,出了一些麻烦事儿,爷爷又觉得我太辛苦,就在疗养院给我找了个食堂采购的临时工。”
  “陆哥,你还真是食堂采购?还是临时工,你还舍不得?”
  “说实话,我自己做生意的时候,就发现了圈子人脉的重要性。今年春节以后,爷爷看三川镇的泥鳅对他的身体很有帮助,推荐我去做疗养院食堂采购的临时工,专门来三川镇采购泥鳅,我当即就答应了。我爷爷的人脉圈子我接触的少,我要想做生意做大,这个疗养院的每个人都能带动一大批的人脉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