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清波无意间的一句话点醒了宋晴天。
自己长期收泥鳅,指望三河村的三个村子村民去摸泥鳅,虽然是野生的,营养价值更高,可是在80年代,人们对于野生这个概念还没有太大的心理追求。
物质匮乏的年代中,能吃饱穿暖就是最幸福的事情,吃鱼和肉类都喜欢又肥又大的东西。
赵广宽能利用发酵池养出这么好的泥鳅,宋晴天觉得要迅速发展人工养泥鳅,有时间赶紧把养泥鳅的事情走上日程。
如果在三个村子里面找到合适的人,让他们学着赵广宽的模式养泥鳅,到时候可以定点定时的去收购,这样节省了不少时间,也能给养泥鳅的村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于清波又说:“最近陆哥除了忙酒厂的事情,还在找厨师研究新的菜谱,他想把三川镇的泥鳅推广到大饭店里面,因为三川镇的泥鳅营养特别好,对于一些体弱的病人和老年人的身体有巨大的益处,如果能推广出去,价格就能提升,就能赚大钱啊。”
虽然陆信只是推广泥鳅给饭店,能在这个吃饱穿暖的时期,想到推广保健营养的产品,不得不说他这个人太有远见了。
宋晴天也想到在21世纪时候,三川镇泥鳅是豫南省一个非常响亮的保健食品的品牌。
既然陆信有心推广泥鳅,不管是因为想赚钱,还是因为他爷爷和伯伯的这种家庭情愫原因,宋晴天怎么会对这件事无动于衷?
宋晴天心想,如果三川镇的泥鳅推广出去,不仅自己赚到钱,还能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清波哥,陆哥研究了什么菜谱?”
于新波说:“我哪能知道,我虽然喜欢吃,可是我不喜欢去捣鼓吃的,还是下次他来了你问他。”
宋晴天说:“清波哥,你这次回去告诉陆哥,三川镇的泥鳅,按照三村镇特有的做法去做,应该做出来更好吃,我回头找一些会做泥鳅的人,把传统烹调泥鳅的方法整理一份,然后给陆哥,陆哥再找厨师改良一下,应该就是非常美味,又有营养的佳肴。”
“这样就更好了,我一定会去告诉陆哥。”
这时候,秦小飞插了一句话说:“我妈做的泥鳅就特别好吃。”
宋晴天说:“那你得空回家问问,看是怎么做的。”
泥鳅和白酒的事情,顿时都有了新的走向。
于清波就转移了话题,开始聊干脆面。
宋晴天指着刚刚送来的压面条机说:“你看,这是我刚买回来的压面机,以后干脆面的产量会大很多,你这次来,多带一点干脆面拿回去吃。”
于清波疑惑的问:“你为什么老把方便面说是干脆面,我们都叫方便面。”
宋晴天笑着解释说:“你看我这些干脆面没有包装,一点都不方便,如果有了包装,把调料放进包装袋里面,想吃的时候,开水一泡就能吃,那样才叫方便面。我这种零碎的食品都是卖给小孩子,5岁到12岁的小孩子是最大的消费群体,所以叫干脆面更加的贴切。”
“那你也应该把消费人群做的大一些,你看现在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可是忙碌起来,有的时候吃饭不方便,如果你把干脆面包成方便面的话这样,人人都能吃,销量不是更大了吗?”
宋晴天也想这样,可是依照目前的情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先说印刷厂和外包装,去找做包装袋的印刷厂都不好找,上次宋晴天让邓毓华印刷一些宣传单,邓毓华那样有家世的人都找不到门路,自己去做这些更是一筹莫展。
于清波很严肃认真的问:“宋晴天,那你到底想不想做成方便面?”
宋晴天点点头。
“那我到省城以后帮你打听打听,我也不敢保证能一定能给你找到合适的印刷厂,但是我尽力而为吧。”
宋晴天突然觉得,于清波每次来和她说话,都是一副小孩子得样子,言语和举止都非常幼稚。于清波这次独自出来办事,宋晴天觉得他像变了个人一样,就讶异的看着于清波。
于清波也发现了宋晴天看他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
“你这么看我干什么?是不是觉得我长得比较好看,你看上我了?”
宋晴天“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你臭美吧,我就是觉得你今天正儿八经的说话,挺像个人样。”
于清波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人,笑嘻嘻的说:“这话我可爱听,宋晴天,你多说几遍让我听听。我跟了陆哥这么多年,他从来没有夸我。”
“清波哥,你刚才说,陆哥没有看错我,我觉得陆哥看你也没有看错,你以后肯定和陆哥一样厉害。”
于清波摆摆手说:“我可不想和陆哥一样厉害,那要吃多少苦受多少罪。”
宋晴天说:“我看陆哥也不像是吃过苦受过罪的人。”
“陆哥那种人,就算吃过苦受过罪也不会告诉你的。”
今天于清波的到来,让宋晴天收获很大,这下白酒有货了,就可以大量的销售,就让宋西风去镇上找人做一块古朴的匾额,端端正正的挂在东三间门面房的门框上面,匾额上面写着“冀州衡水老白干”。
这天晚上,宋晴天躺在床上,静心想了很多事情,如果按照自己今天的想法做起,从今天起,自己的生意将会有一个全新的开始。
从现在改革开放初期,到未来的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极具发达的时代,信息就是金钱,按照自己生意的发展速度,未来肯定需要有传递信息的设备,按照现在的社会状况来看,最后的通讯设备就要有一台电话机。
比如说这次收泥鳅的事情,如果自己没有收到泥鳅,陆信也没有让于清波来送酒,那不是白跑一趟,费时间费人力。
有了电话,双方一联系,说明情况,对方有了思想准备,这些事情都可以避免。
不管是泥鳅或者是白酒,宋晴天以后肯定都要和陆信保持联系。
比如说,白酒销售量比较大,需要送酒的时候,一个电话就解决了。
再比如说,如果于清波联系好印刷包装公司,一个电话打过来她就知道了,不如省城这么远,说句话还要来回跑。
方便面的生意以后做起来的话,订货啥的更需要电话来联系了。
要想生意蒸蒸日上,方便快捷省事的通讯工具必不可少。
眼下,装一台电话机,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1982年在农村,基本上没有人装的起电话机,按需分配的社会制度下,也不允许私自安装电话。
就说是在三川镇上,除了政1府机构之外,基本没有人装电话。
宋晴天想,80年代初期,在三川镇上安装一台电话,是需要繁杂的申请过程,而且要镇政1府部门出面才行。
只能去找韩正的爸爸韩鹏程帮忙,这是宋晴天唯一的选择。
第144章 阎王好过,小鬼难缠
韩鹏程得知宋晴天的来意,顿时很惊讶。
“你确定你要装一台电话机?”
“是的,韩镇长。”
韩镇长?
韩鹏程觉得自己似乎听错了,以前宋晴天都是喊他韩叔的。
仔细一想,这样喊也对,以前宋晴天来找自己,都是为了韩正,那是私事,自然要喊叔,这次是办她的事情,算是公事。
于是韩鹏程提出一个问题:“晴天,你找别人办事也是两手空空吗?”
两手空空?
宋晴天立刻有一种意识,韩鹏程难道想让自己给他送点东西不成?可是直截了当的提出这样的问题,似乎每一个领导也不会这样做吧?
“韩镇长。我找人办事不会是两手空空的。昨天我去赵家湾村找人帮忙,他们帮我把700多斤泥鳅从村里背到镇上,我最后每人给他们买了一盒白河桥香烟。
今天我来找韩镇长一不是让你帮我干活儿,二不是因为韩老师的缘故走后门拉关系,我只是想让韩镇长为民谋福利,为三川镇的发展贡献一点力量。我要是拿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来,对你的声誉也有影响,估计你也不让我进门吧?所以,我找你是公事公办。”
宋晴天公私分明,能言善辩,也不会因为韩正的原因说事儿,并且很维护自己的声誉,这让韩鹏城很意外,也很赞赏。
韩鹏程含笑点头,“你说的一点没有错,我很喜欢你说的公事公办这句话。那你说说你为什么要装电话?总得给我一个理由吧。”
当领导的就是心思缜密,宋晴天听了韩鹏程的话,才明白原来这是给她的一个考验。
“韩镇长,我现在做收泥鳅的生意,是和冀州省的人一起做的,冀州省和豫南省之间隔着黄河,距离太远,联系不方便,很大程度上面会因为讯息原因浪费了静力和时间。”
“就因为这个?”
“不,我现在还做冀州省衡水老白干白酒生意,也需要个白酒的合作伙伴紧密联系。”
韩鹏程指着家里放在茶几上面的一塑料壶老白干酒说,“这就是你卖的酒?”
宋晴天点点头。
“味道很好,我特别喜欢喝。”
宋晴天此刻明白,那日,朱明去买老白干酒,就是给韩正买的,然后韩正留在家里给韩鹏程喝的。
那么韩正去了哪里了?
宋晴天想问,又怕扯远了,就继续说下去。
“除了白酒喝泥鳅这两样,我还有一个干脆面的生意,一个省城的朋友帮忙给我做干脆面的包装袋,如果包装做好的话,干脆面就可以做成方便面,可以大量的生产,如果有人要订货没有电话也不方便,我这也算是为了三川镇的经济做点贡献,所以我觉得韩镇长会帮这个忙的。”
干脆面的事情,韩鹏程是知道的,那天安书记从宋晴天家里回来,来到办公室的时候,就对宋晴天做的干脆面大加赞赏,还说和一种新型的食品方便面很像,要是能做成方便面,那销售就会更好。
安书记没有特意嘱咐韩鹏程帮宋晴天,可是韩鹏程从安书记的话里还是听到了他对宋晴天的赞许。
现在,宋晴天提到方便面的事情,韩鹏程觉得宋晴天的想法居然和安书记的想法一样。
想发是一样,可是宋晴天年纪太小,一个初中生就算是有这种思想,可是她能做出来吗?
韩鹏程想了想又问:“你觉得这些生意你能做好吗?”
宋晴天很笃定的点点头,“我相信我可以做好的。”
“那我可以听一听你的一些打算和想法吗?”
韩鹏程提出这样的要求,宋晴天觉得坦诚的告诉他,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也许有好处,就正襟危坐,不紧不慢的说起来。
“韩镇长愿意听,我当然可以说,首先,我想让三川镇的村民养殖泥鳅,提高村民的经济收益,然后把三川镇的泥鳅给推广出去,让它成为一道美味又有营养的名菜,打造我们三川镇特有的品牌。
第二,我的干脆面做成方便面以后,要大量的投入市场,占据市场,做一个品牌,考虑在三川镇开个厂子,给镇上的闲散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带动三川镇的经济发展。”
韩鹏程不敢相信,一个15岁的初中生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经济效益,品牌,就业机会,经济发展,这些名词他作为镇上只有在去市里开会,讨论改革开放话题的时候,才能听到。
就是去县城开会,县领导也没有讲过这样名词。
这个小女生,思路开阔,思维清晰,有见识有远见,更务实的为当地的老百姓着想。
这是一个当领导的才该具备的素质。
没有这样的素质,宋晴天能把镇供销社的主任苏耀文给弄的抬不起头来?
韩鹏程的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眼睛死死盯着宋晴天,这个小女生有才干,野心也挺大的,如果儿子韩正真的看上他,怕是根本相处不了,两个人根本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人。
韩鹏程从私心里来讲,儿子韩正离开的时候说过,如果宋晴天有难处就让他帮忙,何况安书记都对宋晴天赞誉有加。
如果从按公家办事,帮助宋晴天,属于响应国家号召,扶持个体户发展,宋晴天算是第一个要在三川镇发展的个体户。
韩鹏程同意给她装电话之后,让宋晴天回村子里去开一份个人证明。
居民身份证是在1984以后出现的,在身份证没有出来以前,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的人,出门办事都需要所在的当地开个人身份证明,装电话这样的大事自然也不可避免。
想到要个人身份证明,就要去找宋祖辉帮忙,宋祖辉和孙桂英曾千方百计的刁难自己,担心会被宋祖辉穿小鞋。
宋晴天又觉得自己去光明正大的去办事,宋祖辉应该不会刁难他,
俗话说,阎王好过,小鬼难缠。
宋祖辉就是这小鬼。
韩鹏程为官清廉,宋祖辉可不一样了,宋晴天觉得这次不能两手空空去,只要宋祖辉收下自己的东西,拿人家的就手短,也不好意思为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