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帝台春 >

第38章

帝台春-第38章

小说: 帝台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刹那间明白了阳洙想要表达的意思。
那孩子是在说:「你不要再跟我讲道理了,道理我都懂,我也知道你说的很对,可是,放在你身上不行,因为你跟其他人,是不一样的!」
明白了阳洙的想法,应崇优的胸口顿时变得又软又烫又酸又甜,热热辣辣的一股气翻滚着,有点儿想催人落泪。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真的很开心,很沉醉于这种被阳洙重视的感觉。然而可惜的是,纵然再喜欢这种感觉,他的头脑依然是要命的清醒。
「陛下,如今情势敏感,魏王一定正处于惊恐之中,所以不能派武将前去。可是随驾的文臣们,不是在这次被袭战难中殉国,就是伤重未愈,不能出行。请陛下尽快下旨,派微臣去平城营吧!」
阳洙心烦意乱地一挥手,「不要再说了,朕不想听……」
「应大人,」郑嶙见状也过来劝道,「陛下圣意已决,您就不要再固执了。」
应崇优定定地看着阳洙铁板似的面孔,心头一横,再次跪下。
「你再求也没有用,朕不会让你去的!」阳洙怒道。
「陛下受控于帝都之时,魏王就在为您操劳,如今罪名未定,您就已无半点怜惜旧臣之心,虽然这是天子圣意,并没有错,但您就不怕其他的旧臣们暗暗心寒吗?」
阳洙眼光一跳,神情突然变得极为冷洌,盯住了应崇优的眼睛:「你这话什么意思?」
帐中诸臣虽与应崇优关系都好,但听了他这番话,还是觉得有些过分,应霖忙上前道:「崇优,这件事明明是魏王忤旨在先,陛下已经够仁厚的了,你可别乱说。」
应崇优凄然一笑,眸色幽幽,「想起当年初入平城,与魏王相见,君臣和睦,宛如昨日。如今一时差池,天子圣威之下,旧时恩情顿如过往烟云……微臣不知怎么的,突然有些唇亡齿寒起来……」
应崇优语中暗含深意,是故意要刺激阳洙。郑嶙等不晓他们师生旧情,所以不大听得明白。可同样一番话听在阳洙耳中,却是字字刺骨,句句剜心,凉寒之之感油然而起,顿时气得脸色发白。
「好……你说的好!既然你这么信不过朕,既然你已认定朕是无情无义之人,那朕只好成全你!」阳洙怒冲冲到了御案后,朱笔淋淋,快速写下一道旨意,示及吹干,便掷到应崇优面前,「你想去就去吧!如果魏王没有稳妥的解释,你也不要怪朕真的对他无情!」
虽然目的达到,但阳洙毕竟是应崇优最疼爱的人,眼看着他被气成这样,年轻的帝师到底心中不忍,拾起地上的旨意,正想软语道歉,阳洙却已用力拍着书案,怨声道:「出去!出去!全都给朕出去!」
一干臣子吓得心惊肉跳,急忙行礼告退,应霖怕堂弟再多言犯君,一把将他拉出王帐十多丈远,埋怨道:「小优你疯了?为了个魏王爷你值得这么折腾吗?听听你说的什么话,别说皇上了,我都替他生气!」
「我也不单单是为了魏王爷……此事并非只牵涉到老王爷一人,平城军十万男儿,还有留在平城的魏妃娘娘,都是局中之人,不能不考虑啊。」
「你呀,考虑来考虑去,就是不考虑自己!」应霖抱怨道,「知道什么是圣心难测吗?我真是替你担心,明明脾气那么温和,却又执拗得吓死人,这两年跟皇上好一阵儿闹一阵儿的有多少次了?他是君你是臣,犯颜争吵只有你吃亏的份儿,再说这次是你不对啊,听哥哥的话,先主动去谢个罪吧?」
「放心,等到平城营传完旨意,我会去谢罪的。」应崇优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麻烦应大将军拨几个人给我,总不至于让你弟弟孤身一个人去当天子使臣吧?」
应霖垮下双肩,无奈地瞪了他一眼:「真是受不了你,好啦,会派人护送你去的。」
郑嶙与杨晨出帐后也因为关心,一直跟在不远处,只是因为讲礼节,隔了一段距离站着,不打扰他们兄弟交谈,此时见应霖回头招呼,便一起走了过来。
「大将军,崇优的侍从太少,我想挑几个人,护送一下他,您看……」应霖按军中规矩请示着上司。
「这是应当的。」郑嶙温和地笑了笑,「应学士的宅心仁厚,末将实在是敬重。不过平城营不比焰翎营,您此去可千万要小心。」
「多谢。」应崇优笑着向他点了点头,却感觉到杨晨在一旁紧盯过来的古怪视线,觉得有些不自在。
「那我就先去安排了。小优,你准备什么时候出发?」
「越快越好。」
「那半个时辰后,我们辕门外见。」应霖是个爽快人,招呼一声就走了。郑嶙多聊了两三句闲话,但一军主帅到底不清闲,未几也匆匆告辞而去,只剩下杨晨一个人,双手抱着胸,依然是一言不发地盯着应崇优看。
「你看什么?虽然你一向反感魏王,但他毕竟是勋重旧臣,不能轻易问罪,这个道理你不会不明白吧?」应崇优被他看得有些怪怪的,只得自己先开口说话。
「我不是在意这个。」杨晨淡淡的说着,眸中审视的意味依然浓重,「你和陛下……在一路到平城之前,没有别的交往吗?」
应崇优一怔,条件反射般地答道:「当然没有……」
「我总觉得你们的情分要深厚得多……他今天都被你气得快吐血了,竟然还能忍住……你自己察觉到没有,陛下有时侯看你的眼神很奇怪,就像是……」杨晨顿了顿,仿若是在考虑如何措辞,「就像是你对他来说,并不仅仅是一个臣子……」
「你不要太过敏感了,」应崇优不耐烦地转过身去,「不是臣子是什么?」
「小优,」杨晨一把拉住他的胳膊,「我是过来人,又是旁观者,我的判断一定比你准。皇上对你的感情并不单纯,你要注意一点儿。」
应崇优被他说中心头的隐忧,不自觉地表现了本能的抗拒,「你以为人人都跟你一样?我是男人,是皇上驾前的臣子,他能有什么不单纯的想法?只不过因为我陪他在雪中翻过卫岭,同生共死了一场,他顾念旧情,所以多宠信了我一些……」
「如果仅仅是这样就好了,」杨晨仍是表情凝重,抓着应崇优不放,「小优,你听我说,不管皇上怎么想,你可千万不能动心,要知道他可是至尊天子,一旦你动了心动了情,将来受伤害的人一定是你……」
应崇优脸上一热,怒道:「你胡说什么……」
「是,我知道凭我以前的所作所为,是没资格来劝说你的。但请你相信,虽然我们分手了,但我真的还关心你,不想看到你有什么不幸……皇上毕竟是皇上,掌握着对你生杀予夺的大权,如果将来是你先对他没感情了,他不想放手你就不能走,反之,如果是他先对你情淡爱驰,你的下场便会更加凄惨无助……总之在任何情况下,弱势的人都是你,你可别犯糊涂……」
「杨晨!」应崇优听他越说越过分,不由狠狠甩开他的手,「你今天发病是不是?无缘无故说这些话给我听干什么?我和皇上清清白白的君臣关系,被你说成什么了?」
「对不起,」杨晨急忙道歉,「我知道还没到那一步,不过是突然之间觉得特别的担心,忍不住要跟你说这些话。你答应我,无论皇上对你有多好,要记着他的至尊身份,绝对不要动心,听到了吗?」
应崇优虽知师兄是一番好意,还是忍不住心中烦乱,瞪他一眼,转身向自己的营帐走去,不再理他。
杨晨在原地站了一会儿,叹一口气又追了过去,跟在他的后面。
进了营帐,应崇优板着脸,自顾自整理了一下,披上披风,命侍从收拾了些随身物品,又走了出来,在帐门前的辕木上解开自己坐骑的缰绳。
这时应霖也挑好了几个得力的士兵列队过来,其他相熟的同僚们也陆续赶来相送,杨晨没有机会再说话,便一直默默地站在周边。
对来送行的众人客气应对了几句,应崇优不想再耽搁时间,翻身上马,率领这小小一队人马,向西出发。
在回加鞭催马的一瞬间,身后突然传来低沉的一声呼唤:「小优……」
应崇优握着马鞭的手轻轻一颇,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缓缓地回过头来。
追过来的杨晨仰着头,目光中是一片熟悉的温情,视线交会的刹那,应崇优心乱如麻。
过往的那一段少年的酸甜爱情,在时光的重重冲刷下,依然免不了偶尔泛起隐隐的疼痛,就仿若活生生的例证树立在面前,提醒着他心动的代价。
尽管不愿意承认,但应崇优在心底深处明白,三师兄所劝说的话,其实并没有错。
「知道了,我会注意的。」
终于得到满意的承诺,已升任中书令的青年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脸上掠过一抹如释重负的笑容。


第十九章
正如应崇优所推测的,十万平城军主帅,一品郡王魏泰,此时正陷入一片惊惶迷茫之中,连他自己回想起来,都不知道事情怎么会失控恶化到这样的地步。
当初接到了谕旨,也签收了,但对诏命的内容,这位老王爷心中却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反感。
离开平城出征一年多来,阳洙发来的此类诏命已有多次,每每调动自己手下的平城军,去为人家构筑侧翼后翼的防线。一次又一次,看着友军意气风发攻城掠地,平城军仿佛一直是个配角。虽然每次论功时阳洙都大力称赞平城军,赏赐也很丰厚,但因为很少正面作战,总觉得分配给自己名下的功劳言过其实,像是皇帝看在老臣情面上的施舍一般,令人心有芥蒂。好不容易这次能独立西线作战,开局又极是喜人,正准备大展身手之际,突然又是一道命令回师的谕旨,如同一瓢冷水当头泼下。
魏王只负责平城军一部,不像阳洙那样纵览全局,所以不太能理解皇帝的战略安排,只要没有敌军进攻自己负责的防线,他就觉得阳洙的调动是错误的,是为了不让平城军立功,而随意打发他闲坐一旁,全然不能体会到正是由于阳洙各条防线构筑精密,才致使敌军无法轻动的道理。
身为最德高望重的老臣,魏王自恃身份,纵然心有疑虑时也不愿意多说多讲落个争功的名声;而年轻气盛的小皇帝,满眼都是如何尽快收复他的锦绣江山,对于老臣的失意也未加留心。时间久了,心结越来越深,而最终的恶果,却是在最不应该发作的时候爆发了出来。
平城军西行已过半月,魏王对东路友军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既想不通手握焰翎、济州、青益三军的皇帝为什么单单要调自己回师,也不明白为什么要面向一条洛水构筑后翼防线,所以思来想去,魏王得出一个结论,所谓牧族犯境只是一个借口,皇帝不过是又在拖自己后腿,为的是不让平城军乘势南下,成为最早进逼帝都的王师。
既然心中有了这样一个结论,身边部将们又围着大发牢骚,再加上只须三天就能拿下安州这个西部重镇,魏王一横心,便决定先斩后奏,放置了谕旨整整三天没有执行,反而命令全军上下合力进逼安州。本以为只要自己立下大功,皇帝又不能解释为什么这样胡乱调动,无可奈何之下也只得认了,万万没料到后果竟会是这样令人意料不到。
违旨不遵,致使禁军后线空泛,檄宁军乘隙偷袭,险险置皇帝于死地……这些消息陆续传来,如同惊雷般一个个炸在魏王的头上。
第一次冒险抗旨,就遇上了最难挽回的结果,魏王没有心情认真反省,反而觉得自己的运气实在是太背,既懊恼又委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如果反抗皇帝的拘捕问罪,手下的平城军远远不足以抵御其他三部王师,如果束手就擒,面临的又是无法解释的抗旨死罪,老王爷左右为难,几乎一夜之间须发全白。
然而战战兢兢等了几天,营外来报,皇帝竟然只钦派了枢相少府应崇优,带着一小队随从前来,让人摸不着头脑,呆呆愣了半天,才想起要请了进来。
见到满面憔悴的老王爷,应崇优不由暗暗惋叹一声,面上不好露出来,只是客气地见了礼,命手下人帐外听命,自己独自进了帅帐,示意魏王摒退左右。
魏王见应崇优此来既没出示王杖,也未捧天子剑,心中正讶然,见到他的手势,忙命帐内其他人全部退了出去。
「魏王,卑职奉圣上手谕,前来问话。」待帐中人净,应崇优面南而立,朗声道。
「臣遵旨。」魏王撩衣下拜。
「圣上问,调军谕旨,你可接到?」
「臣接到。」
「谕旨上命你火速回师构筑洛水防线,你可清楚?」
「是……」
「你可曾依旨行事?」
「……不曾。」
「有何缘故?」
魏王抬起头,欲言又止。
「魏王,圣上相信您老臣忠心,决非有意置君主于险地,所以才不宣旨,不捉拿,命我前来暗中问话。您当时是如何作的决断,千万不要有所隐瞒,如果解释得通,虽有责罚,终不至于有谋逆大罪,请您三思。」
魏王眼眶一热,老泪涌出,忙抬袖拭了,微微叩首道:「皇上圣明,老臣羞愧啊……」
应崇优微微一笑,上前挽扶,柔声道:「想来也会话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