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清穿之我是赫舍里+番外 作者:残阳落暖(晋江vip2013-03-02完结,种田、轻松向) >

第14章

清穿之我是赫舍里+番外 作者:残阳落暖(晋江vip2013-03-02完结,种田、轻松向)-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东巡那些事(一)
  皇帝出巡自然要有人伺候。佟妃自然是留在宫中的,宜妃、王嫔跟瓜尔佳贵人跟着出巡,就连文萱也得了个出巡的名额。宜妃三十五年时失去了小儿子胤禌,那时康熙正巧不在宫中,今次带着宜妃东巡也是有带她散心的意思,虽然晚了点。
  王嫔跟瓜尔佳贵人自然不必说,是现在后宫里最为得宠的两位宫妃,文萱也能得到出游的名额那可就稀奇了。后来宫里就有流言出来,原来皇上原想带着十五、十六跟十七阿哥一并出游,后来十七阿哥嚷着要跟额娘在一起,皇上无奈才允了让文萱同行。
  有个儿子真好!宫中无子的妃嫔咬牙切齿。
  文萱想,如果那个流言是真的,她肯定要揍小包子的屁屁一顿。她在宫里做个隐形人多好,半红不黑地混着多好,那样既可以避过那些宫妃闲得没事乱飞的酸醋,又能专心照顾小包子。可小包子这么给她来一出,都不知道会不会被人误会自己借儿子争宠。不过还好,这个流言是假的,但肯定不妨碍某些女人借题发挥。
  那么,事情的真相是怎么样的呢?话说其实是康熙想着,勤贵人有孕,宫里一定要有人看着,所以佟妃必须留下来。襄嫔、熙嫔和章佳氏虽然合他胃口,但他更想带王嫔和新宠瓜尔佳贵人出游。想到王嫔就想到十五跟十六阿哥,继而又想到十七小包子,于是就把这三个儿子一起打包了。打包完以后又想到十五跟十六都是有额娘看着的,于是十七包子他额娘也被一起打包走了。
  不过既然皇帝已经下旨,文萱只能乖乖地收拾好自己跟小包子的东西,乖乖等着出发。
  其实说是东巡,康熙更想做的是巡视蒙古,因而东巡路线是取道塞外的。等到出发的时候文萱才发现原来太子跟太子妃也是跟着一起出巡,不过太子嫡子则留在皇宫里,由嬷嬷跟奶娘照顾着。
  跟太子妃点点头问好,文萱抱着小包子上了马车。车内已经铺好了软软的毯子,小包子甫一上车就开心地在毯子上走来走去,走累了又拿手抓一抓软软的毛,末了干脆整个人躺在地上。
  文萱见小包子自己这般自娱自乐,便拿出一本游学杂记,津津有味地读起来。一边读,一边还不时从旁边的小桌子上拿些点心吃。
  “额娘,抱抱。”小包子见自家额娘对着一本书看得忘乎所以把自己忘在一边很是不满,连忙从毯子上爬起来,钻进自己额娘怀里,舒服地窝起来以后还不忘叫自己额娘投食——小包子对魏嬷嬷出品的小点心喜爱至极,若不是他额娘盯着,他可以一整天就抱着这些小点心过,连正
  餐都不用。
  不过还好,文萱是个比较严厉的妈,所以小包子只能跟自己额娘一起吃了。
  取道塞外的东巡路上肯定是有蒙古各部的亲王、郡王或者台吉、贝子请求面圣的,因为这次太后一并出巡,因而不少蒙古福晋也跟着自己丈夫求见。
  太后是土生土长的蒙古人,虽然定居京城已有很多年,但见到蒙古福晋自然高兴,经常拉着她们谈天说地。不过太后虽然年纪渐长但政治觉悟还是很高的,一般只跟这些女人聊孩子聊蒙古风光,涉及前朝的事情太后却是一声不哼。
  太子妃是大清未来的女主人,自然要出来见见这些蒙古福晋;宜妃圣宠优渥,同样也是太后的座下客;王嫔和瓜尔佳贵人到底身份较低,兼之王嫔不懂蒙语,所以太后没有叫她们来见客人。
  文萱也不大能见到蒙古福晋。一来太后没有宣召她过去,二来小包子是在太不让人放心了!甫一扎营,小包子就拖着他那两条小胖腿哼哼唧唧地把整个营地都走遍。文萱一不留神他就溜出去,可想而知,文萱一转头发现小包子不见了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表情了,偏生把他找回来的时候还一副笑嘻嘻的样子,看得文萱牙痒痒地恨不得直接剥了他的裤子在他屁屁上来一下“爱的掌赏”!
  可惜,宫妃的帐篷距离皇帝的不远,要真一巴掌下去了,估摸着这个营地都能听到小包子气壮山河的哭声了。文萱只能忍着,只把小包子丢给跟着出巡的乳母照顾,自己依旧看自己的书,决定任凭小包子再怎么喊着“额娘”也不理他。
  胤礼小包子见自己额娘不理自己,只扁了扁嘴,倒没有哭起来。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哭!胤礼小包子一边吃一口乳母喂来的肉粥,一边又瞟了自己额娘一眼,见额娘还是不理他,眼珠子转了转,就蹬蹬蹬地走到文萱半靠着的炕边,吃力地爬上去,快速来到文萱身边一把抓过文萱手中的书,嘴里直道:“额娘看我!”
  文萱见小包子鼓起两腮的样子,伸出手指把小包子的胖脸向两边扯了扯,然后才把小包子搂在怀里:“以后再敢乱跑,额娘就把你扔在一旁再也不管你了!”
  小包子“嗯嗯”地不停点头,我在文萱怀里打了个哈欠。
  “困了吧,叫乳母带下去睡觉吧。”轻轻拍了拍小包子的背,文萱正想要把小包子递给一旁的乳母,却发现小包子应抓住她的衣服不放。
  “小阿哥怕是想跟主子一块儿睡呢。”乳母见状,笑着说。
  文萱只能把小包子放在床上,自己也跟着脱了外衣,把小包子抱在怀里也睡了过去。
  r》  就在文萱跟小包子好梦酣然的时候,康熙却接到了京城传来的快马奏折——勤贵人于七月二十八日未时诞下皇十七女。还没等康熙高兴一阵子,第二天又传来急报:孙思克病卒。孙思克是谁?孙思克,字荩臣,汉军正白旗人,因在平定三藩和准噶尔之战中都立下了赫赫的汗马功劳,受到康熙皇帝的加赏,还封其为一等男爵。并与张勇、王进宝、赵良栋并称为“河西四将”。
  年初的时候,孙思克就以病乞休,康熙准后又派太医前往探看,不料还是久病成疴,药石无用。康熙叹了口气,当年的平定三藩的肱骨之臣全部都卒了,当下手谕:赠孙思克太子太保,赐祭葬,谥襄武。丧还京师,命大阿哥胤眩俚臁�
  把旨意发下去以后,康熙正想叫人明儿加快速度,东巡诣陵后便立刻回京——他已经没了游玩的心思,那边太子却派人来传了好消息:太子妃再次确诊有孕。
  瓜尔佳氏是在陪同太后用膳时发现的不妥。本来这个月又是忙着管理毓庆宫——新人进来地方要收拾,又是忙着准备东巡的物品,连平安脉都来不得请就跟着出来了。原本月事不至瓜尔佳氏自己也有所察觉,只是没说出来罢。结果今日厨房上了道烤全羊,那股香料混着羊肉本身的味道一涌上来,她就再也忍不住,勉强行了个礼就冲出去干吐,后来太医一诊,确实怀孕了,孩子都快二个月了。
  康熙喜啊!又是正宗的嫡孙,哪里能不喜?!当下命人第二天拐道先去和硕端静公主的公主府上,把太子妃留在那里静养,待圣驾回来后就把她一并接走。
  于是,圣驾就拐了个弯,先去到喀喇沁。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东巡那些事(二)
  端静公主,康熙第五女,母布贵人兆佳氏,十三年五月初六生。康熙三十一年(1692)受封为和硕端静公主,同年十月嫁给喀喇沁部蒙古杜棱郡王次子噶尔臧。
  文萱对布贵人的印象不深,记忆中自端静公主出嫁后她便一直潜心向佛,就算是给太后请安时也时常称病不出,偶尔出来的时候也只是低调地站在贵人堆里的末位,丝毫没有要争出风头的意思。
  端静公主在宫里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康熙多大的重视。她前有温宪公主,后有恪靖公主,前者生母是荣妃,后者生母是宜妃之妹郭贵人,都是当时颇为得宠的人物,她生母却只是不甚起眼的布贵人,因而康熙对她们母女都没有多大宠爱。倒是端静公主出嫁后反而跟康熙联系更多,康熙对这个自己前些年多有疏忽的女儿颇为愧疚,因此巡幸塞外时总会抽空来见她。
  端静公主不算是清爽靓丽的美人,却也长得温婉清秀,只是眉宇间的淡淡哀愁,硬生生将个二十四岁的姑娘变成个怨妇。文萱只瞧过她一眼,就觉得这个姑娘婚姻生活可能不怎么幸福。君不见,皇上御驾驾临公主府,额驸居然不前来拜见。
  康熙好像倒也习惯这个情况,只跟端静公主和蔼地说着话。文萱低着头坐在下首,并不插话。
  “转眼间你出门已有六年余,可有什么好消息没有?”太后对每一个孙子孙女都有一颗慈祥的心,知晓额驸与端静公主感情并不深厚,虽然可惜但也只能寄希望佛祖,赏个孩子给自己这个孙女,也好叫她有个依靠。
  “回皇玛嬷,孙女已经有了……”即便是嫁为人妇,端静公主谈起生儿育女之事还是有点害羞,但眉间的忧愁却瞬间消失不见。
  “哎呀!这可是老天保佑呐!”太后慈爱地拍了拍端静公主的手,“阿弥陀佛!”
  儿女方为良药。文萱在心里点点头,有个孩子就能把注意力都转移到孩子身上来,就算婚姻不愉快那也无所谓了。
  又谈笑了一番,众人才各自回房休息。太子妃瓜尔佳氏因为有孕,走得比寻常人要慢一些,等到走回房的时候就见太子已经收拾妥当换好常服,坐在桌旁细细品茶,身边除了何得柱外,还站了个梳着妇人发髻的中年女人。
  “这是陶姑姑,”太子胤礽见瓜尔佳氏用询问的眼神看向他,便说道,“陶姑姑从前是在额娘身边伺候的,后来外放出来嫁到了这边。听说圣驾来临便来拜见。”
  那个女人上前拜:“奴婢见过太子妃。”
  “陶姑姑请起!”听说是先头孝仁皇
  后身边的老人,瓜尔佳氏哪里敢受她的全礼,连忙叫身边的芍药将她扶起,“姑姑是皇额娘身边的人,哪里需要给我请安呢。”
  “奴婢就是奴婢,该行的规矩还是得做的。”陶姑姑轻柔地回道。她面相清秀,穿着一身青绿色的衣裳,怎么看也不像是近四十岁的人。
  “我随皇阿玛东巡的期间,陶姑姑会留在公主府内照顾你直到圣驾回来。”胤礽说道,“姑姑先前也是照顾过我的,你身边也没有一些有经验的嬷嬷,有她在我比较放心。”
  瓜尔佳氏点点头。确实,她身边只有芍药跟牡丹两个大宫女跟四个小宫女,并没有带嬷嬷们出来,因此有陶姑姑在也算是有个安心的。
  “今儿端静妹妹那里也传来了好消息,不知她那边可有嬷嬷没有?”
  “内务府会在公主出嫁前送去几个嬷嬷,不过……姑姑,我待会儿叫何得柱给你一个装着药材的锦盒,你自己看着用吧。”胤礽尝了一口茶后温和地说道,只是眼中的光芒忽明忽暗,看不出的诡异,“公主那边若是也有需要的,你尽管送过去便可。”
  “奴婢晓得。”陶姑姑退下去,留下太子两夫妇说话。
  “瞧你的样子,似乎对三妹妹有孕不怎么喜欢?”瓜尔佳氏自嫁给胤礽以后,二人感情是越发地好,因而在看到太子的表情后,她也敢发问。
  “我是不喜欢她的额驸。”胤礽笑着说。在前世,他这个妹妹给额驸生下一个女儿后就在三十多岁时身亡。但是说什么的胤礽都不会相信一个熬过蒙古生活熬过生育难关的女人会在壮年的时候病故,后来派到喀喇沁的暗探回来禀告,原来端静发现了她额驸噶尔臧图谋不轨的线索,被噶尔臧错手杀害。胤礽还记得当初他皇父得知这个消息后是多么的伤心,病了一场以后才渐渐平静下来。
  虽然他跟端静并没有很深的兄妹之情,但胤礽也绝对不允许有什么人伤害皇家血脉,更不允许有人造反。陶姑姑明面上是仁孝皇后身边的老人,实际上是仁孝皇后留给胤礽的人脉,这次把陶姑姑找来,一方面是照料太子妃,另一方面自然是监视噶尔臧。陶姑姑已经得令,如若发现噶尔臧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格杀勿论。
  “三妹妹的额驸……”瓜尔佳氏并未知道噶尔臧之事,只说:“我听说三额驸跟三妹妹感情不深,宁可宿在自己驻地也不愿来公主府。”
  “噶尔臧是个顽劣的,三妹妹配给他真是可惜了。”胤礽对这个意图谋逆者深恶痛绝,不欲多言,便转移话题:“前儿宫里来消息,说长春宫偏殿那位给皇阿玛生了个女儿,你出门前可准备好了贺礼
  ?”
  “已经准备好了。”瓜尔佳氏回道,“我已经命程佳氏待公主生下来后就送过去,想来也该收到了。”
  胤礽这才点点头。现在一切都乱了套了,十七阿哥生母从王嫔变成了自己姨母;十七皇女的生母由庶妃刘氏变成了勤贵人,就不知道十八是不是还是由王嫔生出来了。胤礽笑了笑,他这个姨母如今倒是活得滋润,十七还是跟前世那样得皇阿玛喜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