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清穿武氏(雍正庶福晋) 作者:吴图(晋江2014-08-01完结,清穿) >

第63章

清穿武氏(雍正庶福晋) 作者:吴图(晋江2014-08-01完结,清穿)-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杉词撬问希范G生了两个女儿,可惜都夭折了,因此也算是膝下单薄,入了宫后,倒是越发喜欢往武宁这里跑来。

    武宁迎出去,便见懋嫔只带了两个婢女,两个嬷嬷,一身简装,见了武宁,笑了笑。两人对着行了平礼,方坐下来。懋嫔笑道:“又来扰了武妹妹了。”,武宁道:“这说的是哪里话,咱们都是认识多年的,何来扰不扰。”,懋嫔叹道:“是啊,咱们都是服侍了万岁爷许多年的老人了,这宫里如今新人一个比一个,都是些生面孔,还是看着武妹妹觉得亲切许多。”。

    武宁听她说到新人,微微一笑,垂头不语。

    懋嫔极是察言观色,见武宁不愿往下说,本欲挑起的话头又咽了下去,只挑着这屋里赏赐摆设夸了一遍,却听外面通报:“皇上驾到。”,又是一院子人山呼万岁,伏了下去。懋嫔还没来得及起身,胤禛已经大步走了进来,见了懋嫔,也是一愣,道:“你倒在这里?”,语气里听不出喜怒。

    懋嫔赶紧请安道:“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胤禛挥了挥手,自走到桌边,对武宁笑着道:“给你看样东西。”,懋嫔见状,便上前告退,胤禛看也没看她,点点头应了。

    懋嫔走出了不远,回头默默看了一眼春禧殿。

    同样都是没有子女的女人,为什么?

    她慢慢回转了身子,继续往自己那偏僻住所而去。

    皇上既来,整个春禧殿里,慵懒了一天的空气都活跃起来。

    清明吩咐着让人准备起晚膳、洗浴的热水等等,整个殿外一片忙乱。

    殿里,胤禛对着苏培盛挥了挥手,苏培盛身后的小喜子上前来奉上一个精致细巧的笼子,用竹子做架,上面罩着羊毛织品,武宁还没怎么看清,只见一个雪团从那笼子里滚了出来,直接就呼哧呼哧蹿进了自己怀里。

    她吓得叫了一声,下意识地就要跳起来。胤禛早有预料,连忙抬手按住了她的肩膀。武宁低头,才看清怀中的雪团儿是只小犬,品种倒说不准确,一身白毛纯粹无杂。脖子下挂着一串儿小金铃,随着它动作脆响不休。它睁着两只乌黑的眼珠,扒住武宁的胳膊,溜溜地盯住武宁看了一会儿,忽然猛地转过头,盯着胤禛又看了一瞬,瞪了武宁一眼,立即跳回到了胤禛的怀里。

    胤禛抱住它,扑哧哧笑得喘不过气,道:“哈哈!这蠢蛋!它认错主人了!”。

    武宁见那小狗趴在胤禛怀中,只露了半面脑袋出来,滴溜溜地盯着自己看,极其可爱,也笑道:“皇上既然给武宁送来这么活泼的一只小狗,武宁就却之不恭了。”,胤禛指着武宁半笑道:“朕还没说送给你,你倒先跟朕要起来了!”。。

    武宁极少见到他这般开怀,正想说什么,那小狗伸了爪子,试探着轻轻在武宁胳膊上挠了挠,又缩了回去,乌黑的眼珠子只是望着武宁,一旁荷田、清明看得有趣,都面带微笑。

    胤禛亲手将狗放回那狗笼子里,示意小喜子递给清明,又道:“你养着它罢,也能解解闷。”。

    作者有话要说:第三更 o(╯□╰)o 
第89章 御膳房
 清明提了那狗笼子出来;走到院中,那笼子虽是竹子所制,然因着体积;也甚是沉重;加之上面铺着的羊毛织品,她提得极是吃力;那院中粗实小太监里面有眼色灵活的;立即扑上前来;一口一个“姑姑”地将狗笼子接了去。

    那只北京犬在笼子里老老实实地趴着,却没怎么折腾;只是懒洋洋地伏在笼底软布铺就的垫子上;又呼哧呼哧低头舔起自己的爪子来。清明看它粉色的舌头不住地在脚掌上舔着,不由笑道:“这小东西爱干净!不让自个儿爪子沾上一点脏。”,话刚说完,便想起方才这只北京犬从笼子里出来后,压根儿就没落地,只是在万岁爷和娘娘的膝盖上回来打了两次转,后来便一直被万岁爷抱在怀里。

    她想到此处,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脸色一凛,赶紧闭上了嘴。那接过笼子的小太监仔细看了看这北京犬,方道:“姑姑,它是被才剪了指甲,大概剪得太狠了,这会不习惯,才拼命舔爪子的。”。

    清明闻听此言,向那小北京犬爪子上凝神细看,见果然如此,不由得对那小太监上下打量了几眼,点了点头。

    春禧殿中。

    几名婢女捧了铜盆、手巾来伺候胤禛与武宁净手,又有几人去布置晚膳。这些人多是熟面孔——是从前在雍亲王府武氏居住伺候的旧人,武宁被册封宁嫔娘娘后,春禧殿中自然也拨了不少新人:左右偏殿各有宫女两人、太监两人、另有嬷嬷留人,此外还有粗使嬷嬷和粗使太监未算入其中,人数众多,只是都不如这些从万岁潜邸出来的旧人有资格近前伺候。

    两人坐到膳桌前,看桌上菜肴。虽数量不多,却道道都是胤禛爱吃的

    每道菜都装在防毒的银碟子里,碟子和筷子都是银制的,为了防毒。

    帝王之欲,本来不在人前露,只是胤禛和武宁在一起的时间长了,武宁自然而然能揣摩到他的爱好。

    先帝爱吃什么?当今的万岁爷爱吃什么?御膳房总管不知道,掌勺的大厨也不知道。谁要是敢胡说八道谈起这些,准是要掉脑袋。

    这是个忌讳。

    因此,胤禛绝不会主动说他要吃什么,想吃什么,决不能让人猜透了他必然会吃什么。

    天意难测。

    那侍膳太监尝过菜后,见没问题,才退下,武宁微笑着道:“皇上多用些。”,说着亲手给了夹了一道江米排骨,那江米排骨中的江米做成了扁长型如春卷一般的模样,是用玉田红稻米、江南香糯米、薏仁米三种贡米细细揉在一起制成,米的清香混合着排骨的肉香,排骨上的肥腻化在了米上,互相为补,胤禛连用了三块,便停下不用了,武宁知道宫里规矩,也不多劝。

    胤禛见她不过用了几样离她比较近的菜式,远一些的却一筷子没动,微微怔了怔,停了下来,道:“怎么?没胃口?”,向那桌上看了看,对苏培盛道:“让人去膳房多拿些点心来。”,又向武宁微微瞪了一眼,道:“总不爱正经吃饭,这毛病什么时候能改呢?”,武宁嘻嘻一笑,道:“半辈子都这么过来了,皇上这时候想叫武宁改,怕是迟了罢!”。

    胤禛笑着摇头不语,将自己面前喝了一小半的鸡丝卷荷八宝豆腐羹送到武宁面前,道:“喝一点吧。”,武宁见一旁都是宫女,面色微红地就着胤禛的手喝了。

    小喜子一路小跑去了御膳房。

    御膳房自然不是雍亲王府的膳房能比,那点心师傅眼尖,瞅见小喜子来了,刚想抱大腿,御膳房总管已经亲自迎了上去,一番寒暄,小喜子擦着汗:“万岁爷在春禧殿,娘娘那里还等着呢!”。

    他跑出了一头的汗。

    御膳房里,一百多个炉灶纷纷排成一列列,按照顺序标上号,一眼望过去,一目了然。每个炉灶边上都有三个人,一个是掌勺的、一个是配菜的、一个是打杂的。

    打杂的对于做菜的原料,必须先进行挑选,准备完毕后,内务府的人要检查过,确认无误后,交给配菜的。配菜的将原料进行片、切,再让内务府的人按照膳谱的配方看一遍,然后才轮到掌勺的上。

    这一套程序下来:内务府的人、御膳房总管、御膳房提调,多少双眼睛盯住每一个菜,直到放进食盒,包上黄云缎,交给小喜子。

    黄云缎不到万岁眼前,不准打开的。

    不多时,点心已经送来,小太监当着皇上的面打开,武宁见里面是焦圈、糖包、麻酱小烧饼,还有清真的炸回头,不由得食指大动,小喜子见娘娘脸色,也是高兴,立即指着那麻酱小烧饼对武宁道:“娘娘,这是膳房新出的,您尝尝!“,武宁还没怎么,胤禛抬眼看了一眼小喜子,苏培盛立即喝道:“不许多嘴!”。

    小喜子这才反应过来,立即屁滚尿流地下去了。

    宫里规矩,不许劝膳。他只一心想着讨好娘娘,却忘了!

    小喜子抬起手,无声无息扇了自己一个巴掌。

    吃过晚膳,又奉上茶汤来,武宁那腕是杏仁茶,胤禛的却是牛骨茶汤——是武宁特意安排的,牛骨补气活血,最适合胤禛这种天天熬夜不要命的工作狂。

    胤禛顾着和武宁说话,茶碗端上来时,看也没看一眼便喝下去了,直到了嘴里,方觉得味道不对,将那盖子打开一看,见金黄汤色中牛骨切成极细的一小段一小段、虽然是将油花抿去了,又滴了姜汁去腥。但仍掩不住味道。

    胤禛微微皱眉,将碗放下道:“朕喝不惯这个。”。

    武宁见状,将自己的杏仁茶捧到胤禛面前,眨了眨眼道:“我和皇上换?”,一旁垂手侍立的清明荷田都白了脸。

    胤禛盯着她看了看,忽然笑了,接过茶碗,边打开盖子吹了吹,边摇了摇头道:“也只有你敢!”。

    他一笑,殿里的气氛立时活了,便如一阵春风吹皱了一池水面,清明与荷田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慢慢出了一口气。

    胤禛用完了晚膳,道是还有许多折子要看,便回去了。武宁送走了他,微微歇了歇,也准备着洗漱就寝,用木瓜汤泡了脚,那木瓜当乃是热剂,也是胤禛特意让太医给武宁开的方子,用来调养身体。除了装木瓜汤的那盆外,还有一盆温水,清明轻轻用热毛巾覆着武宁的膝盖,泡完脚后,便是擦洗,最后上了花露香脂,

    这时天气乍暖回寒,夜里依然冷意逼人。紫禁城里怕走水,上千间房子都没有烟囱,不许烧煤、柴火,全部是烧炭,宫殿建筑都是悬空的,下面有着地下室,冬天用铁制的辘辘车,把炭烧好了,推到地下室里面,人在屋子里就像在暖炕上一样,又暖和又觉不到炭火味。

    清明值守在武宁房里。荷田带着一群小宫女在一边的偏房里开始窸窸窣窣地烫衣服。她带的这一班六个人,专门负责熨烫宁嫔娘娘的衣裳,荷田做事不如清明细致,但是做久了倒也熟练于心。

    她将武宁的旗装铺展在板上,旗装的袖边是立体菜牙儿一不小心便会压得没了型,荷田喷了水,小心翼翼地回身去拿熨斗,不料摸了个空,低低笑道:“熨斗呢?谁拿了?快还回来!”,另一边挂着的旗装后露出一个圆脸宫女脑袋,笑着对她道:“姑姑,马上就好了。”,荷田摇摇头,绕过去见了那后面情形,道:“原来你们在做这个!”。

    那圆脸宫女喝饱了一口水,将面前的一大张纸分开,极熟练地裁好,才将口中的水像雾一样喷了出来,那白棉纸立刻潮软下去。

    另一个宫女见状,也喝了口水,像比赛一般对着那白棉纸喷了出去,她喷的却是远不如先前那圆脸宫女细密匀称,那圆脸宫女颇为得意地笑了笑,执了铜熨斗压着那白棉纸走了两边,裁成长条,垫上湿布,又用熨斗走了一遍,按照对折互咬的方式,将面纸一张张对了起来,放在木头盒子里。

    盒子上面开了一个开口,人伸手过去拿第一张的时候,就可以把下面一张纸带起来。

    她将熨斗还给荷田,眼望着那木头纸巾盒,真心实意地道:“咱们娘娘真是太聪明了,怎能想到这样的办法!”,荷田轻轻在她后脑勺茸茸的发上拍了一下,压低了嗓子,做了个噤声的姿势道:“快送去罢!哪那么多话!”。

    那小宫女应了,捧着纸巾盒子送到了更衣间里。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每一位支持正版的亲们~ 
第90章 雍正四年
过了四月中旬;京郊进贡的玫瑰花以来,宫里便开始制作胭脂了。

    往年本是有着专门的老太监负责看着,宫女制作。今年武宁却心血来潮,春禧殿特意要了花瓣来;自己做胭脂。

    她坐在殿中,看着宫女们洗净了手开始挑选玫瑰花瓣——做胭脂对于花瓣的颜色是十分讲究的,太淡了不行,上不了色;太浓了也不行,显得夸张;最好的颜色就是花瓣底部到尖端都是一色儿的;不浓不淡刚刚好,做出来的胭脂会显得既提气色又不会像猴儿屁股。

    因此;做胭脂的第一步;挑选花瓣;实则上就是个眼力活,也是个耐心活。不仅要考察一个人的眼光、判断,还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

    清明带着几个小宫女选好了以后,又全部从她手上过了一遍,确保选定的颜色没有问题,这才开始用石臼。将层层花瓣倒进去,捣成了原浆,再用细纱布过滤——纱布是要事先洗过熨开的,不许带一点毛边儿,以防止上面的毛丝混进玫瑰花汁里造成污染。

    这样干净纯粹的玫瑰花汁做出来后,武宁在一边便坐不住了,忍不住上前去,闻着那满殿的芬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