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829章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829章

小说: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后,奴隶越来越多,为了加强对他们的管理,防止他们的反抗和逃跑,就
需要一种强制力量了。现成的氏族部落组织立即就承担起了这一责任,这就
是奴隶主阶级的国家。
    千百年来为人们所诅咒的奴隶制度就这样产生了。

    令人一想起来就不寒而栗的奴隶制农业就这样来到了人世。
    这实在是没法子的事——一个残酷的进步!任何人都阻挡不了它。
                     
         奴隶制农业的发展
                     
    锄耕,虽然在氏族公社后期就产生了,但就本质上来讲,它实在就是和
奴隶制度联在一起的。如上文所说,奴隶制度正是在锄耕的推动下才产生的。
或者也可以说,是锄耕创造了与它自己相适应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总而言
之,锄耕是奴隶制农业的技术基础,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起初人们进行锄耕,使用的就是非常简陋的石器工具。这是锄耕农业尚
不成熟时期的情况。以后,随着锄耕农业的发展,那些石器工具越来越显得
笨重鄙陋,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于是新的一轮工具改革又开始了。
人们找到一种天然铜块,试着加工成锄、刀之类,倒是轻巧省力多了,但可
惜铜块质地太软,仍然不能符合人们的需要。以后几经曲折,反复试验,人
们终于找到一种用铜和锡冶炼青铜的好办法。用这种青铜制成农具,既轻巧,
又坚硬,劳动起来效率大大提高了,于是很快就在生产上普遍应用开了。这
一点无论在古代埃及、西亚还是在古代中国都是基本一样的。据考古学家们
推断,两河流域和埃及大约于公元前三千年以后至公元前两千年这段时间进
入青铜时代,是世界上最早的。我国进入青铜时代大约是在公元前 21 世纪开
始的夏朝,到商朝时代达到极盛,周朝以后青铜器逐渐消失。大体上青铜时
代都是与奴隶制时代相始终的。
    这里有一段小插曲。过去人们根据考古发现,认为奴隶制时代仍然是木
石工具为主,青铜器主要用于打仗,一般不用于制造农具。1985 年我国农史
专家陈振中在《青铜生产工具与中国奴隶制的特点》,对上述流行的观点提
出了质疑。据他的看法,虽然考古出土的青铜农具遗物比较少,但不能否认
奴隶制时代曾大量普遍使用青铜农具的事实,因为较之石器工具,青铜农具
不易遗留下来。他具体设想了这样一个例子。比如在 10 亩森林上伐木垦田,
假定每亩 10 棵树,共 100 棵。同时用 1 把石斧和 1 把铜斧砍。石斧每砍 1
棵树,就坏 1 件,1 年中砍 10 棵,垦田 1 亩,10 把石斧都遗留在现场。与此
同时,青铜斧砍了 90 棵,垦田 9 亩,仍然完好无损,现场没有留下痕迹。假
设如此进行 3 年,青铜斧才磨损废弃。又改铸新青铜器,仍然还是没有遗物
留下。而同期用石斧砍树 30 棵,垦地 3 亩,现场遗留下石斧 30 把。如果仅
从遗物判断,就很容易为假象迷惑,轻易得了只用石斧工具而不用青铜工具
的结论。而实际上 3 年共垦地 30 亩,其中 27 亩是用青铜斧开垦的。这里虽
然只是个设想,但是设想得很有道理,不由我们不信。此外,陈先生还提出,
由于古今农具的外形不大相同,一些当时用农具的青铜器很可能被人们误认
作其他器物,这也是需要考虑的,总之,根据陈先生的意见,奴隶制时代曾
普遍大量使用青铜器。
    在锄耕阶段,农业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水利和水害。这是
很容易理解的。庄稼没水活不了,所以要在靠近河流的地方开荒,并挖渠引
水灌溉,然而这同时就有了洪水淹没的危险,人们必须小心防备。古代埃及
人结合天文观察、掌握了尼罗河水定期泛滥的规律,每当洪水将要来临的时
候,就抓紧将庄稼收割完毕,举家迁往地势较高的地方;待洪水退走以后,
再回到原来的农田从事耕作。我国古代传说大禹治水 13 年,过家门而不入,

也是当时农业水利现实的反映。到奴隶社会末封建社会初期,也即锄耕向犁
耕过渡时期,我国的水利技术已相当发达了。修建了不少大型水利工程,如
著名的郑国渠,长达 300 多里。说起来十分有趣,当时位于现在陕西省一带
的秦国势力日益强大,使它东方的邻国韩国日益不安,担心受到秦国的侵略。
也不知是谁出了个馊主意,让韩国派了一个水利专家叫郑国的,去秦国劝说
秦人修渠,好使秦人忙于修渠而不去攻打韩国。这件事后来被秦国发觉了,
要杀郑国,郑国说虽然是那样一回事,但渠修好以后,对泰国也很有利呀!
于是还是让郑国将渠修好了,就命之曰“郑国渠”。至于韩国最后还是让秦
国消灭了,这就不多说了。除了修大型水利工程外,相应地还配套修建了纵
横密布的农田灌溉网,由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引水渠、排水沟组成,将农田分
成一块一块的,形如“井”字,即所谓“井田”。关于井田制,现在人们争
论很多,其实井田最初就是一种农田水利设施。
    至于施肥,在锄耕阶段仍然无此必要。因为当时人们刚从山地迁到平川
地带不久,有大量肥沃的荒地可以开垦。一块土地衰竭了,换一块土地来耕
种,那是很方便的。这时候如果有那么一个人放着旁边肥沃的荒地不去开垦,
却死守着自己那块经过几年耕作,地力已经消耗殆尽的土地不放,千方百计
要通过施肥保持它的肥力,岂不是十分可笑?这就好比一个人从小受到教
育,绝不偷拿别人家任何东西,这是对的。但是当他出门远行的时候,却宁
肯忍饥挨饿,也不敢去摘野外树上的野果子吃,岂不是太迂腐了吗?从文献
记载来看,欧洲中世纪时各国盛行一种三圃制,就是将土地分为三部分,每
年只种其中的一部分,其他两部分休闲,依次轮流,通过这个办法来保持地
力。欧洲中世纪,已是封建社会,尚且如此,可见在更早的奴隶制锄耕农业
阶级就更不需要什么施肥措施了。另外从当时的几个文明古国,包括古埃及、
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的情况来看,锄耕农业大多分布在大江大河冲
积平原上,有河水从上游携带大量的泥沙下来灌溉农田,岂不是一种很好的
肥料?哪里还用得着专门的人工施肥措施!所以,从本质上,一般地讲,在
奴隶制锄耕阶段是不需要施肥的,也无施肥措施。
                    
        农业与其他行业
                    
    在日益发展的锄耕农业直接推动下,首先是各种手工业迅速崛起。例如
酿酒、磨面、榨油、纺织等农副产品加工,一一得到了发展。史书上常记载
奴隶主贵族们花天酒地,穷奢极欲,肆意享乐,可以想见当时农副产品加工
一定已有了相当水平的发展。至于饮食炊事行业的发展,自然更不在话下。
适应农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各种农具和生活用具的加工制造是绝对不可或
缺的。如我们前面提到的青铜器的冶炼和加工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此外还有
各种木器、石器、陶器的加工制作,实在难以一一备述。相应地金属采矿业
的发展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农业和手工业之后,继之而来的就是商业的发展。最初是在氏族公社
后期,出现了一些偶然的礼物式物品交换,以后这种交换越来越经常,便渐
渐成为一种以劳动价值为基础的等价商品交换。到奴隶社会时,商品交换的
规模已经相当可观了。其标志之一是城市的出现,另一个标志是金银作为货
币进入流通,并推动金银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古埃及“哈里斯”大纸草中
记载神庙臣民每年交纳的货币税即达黄金 569 得便 6 凯特,白银 10964 得便

9 凯特。当时商品交换规模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农田水利是不可或缺的,而人们定居生
活和手工业生产又总离不开一定的房屋和场所,还有商业的发展离开道路运
输就会立即瘫痪。由于这些需要,建筑业也从此大放异彩了。
    此外还有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各行各业,包括医疗、理发、修理等等,都
莫不在农业这一时代的火车头带动下一一登上人类历史舞台。农业真乃“万
业之母”,难怪我国古代总是把农业列于九职之首,诚有其理也。
                    
       农业与文字的发明
                    
    我国古代相传是仓颉发明了文字。仓颉何许人也?有的说他是黄帝手下
的一个史官,又有的说是黄帝以前的另一位古代帝王,也是说法不一。据说
他一生下来就喜欢拿起笔来东涂西抹,居然很象那么回事。长大以后,更是
十分聪慧,善于观察万事万物,用心体会,反复琢磨,终于发明了文字。说
来有趣,当仓颉创造了文字的时候,天惊得下起雨来,连鬼都吓得半夜啼哭。
据说是担心人们从此不务农耕正业,专事写写画画,弄到没吃没喝的地步,
所以预先警告一下,所谓“惊天地,泣鬼神”是也。
    传说究竟不大可信。让我们大胆地设想,文字的发明竟是锄耕农业带来
的一项最可宝贵的伟大成就,你相信吗?
    试想,文字是作什么用途的?不就是一种信息载体吗?当然是首先人们
有了交流思想,交流经验,互相学习的需要,才有了文字这种信息载体。而
这样一来,文字的发明就不能不与锄耕农业的发展发生联系了。肯定地说,
正是锄耕农业,以及由锄耕农业的发展发生联系了。肯定地说,正是锄耕农
业,以及由锄耕农业带动起来的各行各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社会交往活动,
才有了创造文字的需要。一般认为,最初的文字就是简单的图画,以后几经
演化,才逐渐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不但汉字是这样,外文也是这样,都是由
最初的象形文字逐步发展而来的。这样伟大的发明创造,当然不是任何个人
所能独揽的,说是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共同创造,比较符合实际。
    文字的发明,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实在难以估量,总之是非常
非常大。我们现在把奴隶社会以后的人类历史叫作“文明时代”就是以文字
的发明为标志的。
                    
         农业与科学文化
                    
    农业既然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同时也就必然会带动科学文化的发
展。一方面是农业及各行各业在发展中提出了许多新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另一方面是生产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大规模的奴隶集中劳动使生产效率空前
提高,这就有可能使一些人脱离直接的生产劳动,专门从事科学研究活动,
从而推动科学文化向前发展。
    我们知道,农业生产是有季节性的,大体上一年为一个周期,春种夏管
秋收冬藏,如此循环往复,永无止尽。要想不违农时,丰产丰收,就需要十
分注意掌握好季节。在古代埃及,由于尼罗河水定期泛滥,季节的掌握尤其
重要。于是人们结合观察天上的星象,制定了最初的历法。又由于反复丈量
田地,几何学也应运而生。我们现在初中所学的平面几何内容,就是古希腊

的欧几里得(约前 330 年~前 275 年)总结前人经验创立的。此外还有著名
的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大约就是为了解决航运方面的问题而研究发现的。
    值得特别提一下的是经济学和农学。我们在开场白里曾经提到过古希腊
经济学家色诺芬,他在他那本被人们公认为历史上第一本经济学著作的名著
《经济论》中明确提出,财立管理,也即经济学,如同医药、金工、木工一
样,也是一门学问,也能用来挣钱。由此可见,当时社会生产已经达到了相
当高的水平。在国民经济诸行业中,他又极力推崇农业,认为是一种最有利
的事业。在该书的末尾部分,他详细介绍了许多农业生产知识。例如,他说
“要做一个成功的农人,首先必须知道土壤的特性”,就是我们常讲的因地
制宜的意思还讲到要在春天犁地,要在盛夏除草,要用麦秸麦茬肥田等等,
可见当时的农学已有了初步的发展。
    此外,还有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也都随着农业及各行各业的发
展兴盛起来,呈现百花齐放的喜人景色。我们就不一一详述了。
    写到这里,我们不由再次感叹,奴隶制农业,你是那样残酷,然而你又
是如此进步!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奴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