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770章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770章

小说: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友一样把它们认出来,而这种熟悉感能够给予你信心并提高你的理解力。
    (2)通读章节可以提供事前的组织者。对章节一般内容的熟悉,能够形
成学习上的事前组织者。熟悉的标志可以充作标题或类目,将思想、事实以
及细节都集中在里面。所谓的“磁力中心”,把事实、思想和细节像磁铁吸
铁屑一样吸在它的周围。
    下面是一种如何纵览课本章节的有效方法,可一试:
    首先花两三分钟试图从每一章的题目中来了解这一章的完整的意思。简
略地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题目,随后就撇开这个问题对自己说:
“让我们来瞧瞧对这个题目他说了些什么?”
    其次,再用正常的方法将开头的几个段落读一下。如果不这样做,那就
好比从半中间插入别人的谈话。
    然后,根据印刷字体的不同来读。目光投向以粗体字写的大小标题上。
这些标题像报纸上一则新闻的小标题,它们等于小摘要。然后再读一读这些
小标题下面的一两个句子。再后,浏览着其余材料,找寻其它部分的信息,
它们可能用斜体字、划线字或改变铅字大小等不同的标记。
    不要略过插图、曲线图以及图表,只要读读图片下的解说词,弄明白图
表和曲线图上线条的含义就能够很容易地学到许多东西。
    注意去阅读最后的一个段落或标有“摘要”的最后一个部分,在这一部
分,作者常常将所有他在章节里讲述的思想汇集在一起。
    最后,在开始阅读这一章节并记笔记之前,再花上几分钟把从略读中所
获得的各种片段知识拼凑起来。有时为了把这些材料汇集起来,要再回到一
章开头的地方,只是翻翻书页,看一看已经看过的地方。
    纵览这一方法的重要一点是能够帮助克服惰性。许多学生觉得打开书本
学习是件很困难的事。如果你也是这样的学生,那么就可以试用纵览这个方
法,因为它不是涉及实质性问题式的阅读。用这个方法可以使你学习得轻松
些。
    在略读的时候,不能偷懒,要集中注意力。但要读得慢一点以便你能正
确地理解事实、思想以及原理。一旦你吸收了一个错误,就很难再将它除去。
    第二步:圈点勾画
    预习时,应该边读边划,边读边批,边读边写。“划”就是划层次、划
重点。读了一段如果看不出层次,抓不住要点,那就没有读进去,要再读几
遍。“批”就是把自己的体会、看法写在旁边。这些体会、看法究竟对不对,
可以在听课中验证。“写”就是把自己不懂的问题简单地整理出来。
    “划”、“批”、“写”这是阅读的“犁铧”。思考的种子,只有在耕
耘过的土地上才能更好萌发。
    第三步:提问
    在读完书后,能够回答问题的人,一般在阅读前和阅读时就能够提出各
种问题。这是获得高度理解的令人惊奇和有价值的技能。
    提问行之有效的一个主要原因:提问能迫使你集中注意力以及敏锐、直
接和有选择地注意你所阅读的字句。如果脑子里没有任何问题,那么你的眼

睛只是略过段落中所有的字句却不会认识到就是这些字句包含了各种答案。
没有提问题,也就不会有答案。
    在阅读和钻研课本内容的时候,如何预先提出问题呢?有一个众所周知
的办法是将每一个标题都变成问题。例如,主标题为“记忆的几个基本方面”,
那么就立即可将它变为“什么是记忆的几个基本方面”,听上去很简单,事
实上也很简单——但却起作用。
    下面是另外的一些例子:
    小标题             问题
    记忆的踪迹         什么是记忆的踪迹?
    遗忘率             我们遗忘得有多快?
    回忆的组织         如何组织回忆?
    衰退理论           什么是衰退理论?
    把标题变成问题后,就会为了回答问题而阅读标题下面的材料。一遇到
标题就将它变成一个问题。这样,在读完一页时,就会有新的收获。
    还有一些对几乎任何标题都能适用的一般问题,有的读者喜欢通过提出
这些一般问题来引出具体的事实和思想。有的读者喜欢通过提出问题与回答
问题的方式来与作者交谈。不管哪一种方式都产生一种积极探索的态度。下
面是一些一般问题:
    这一段落告诉我什么?
    这一段落在这一章中起什么作用?
    对于这个段落,我能提些什么问题呢?
    重要的论据是什么?
    这个例子是不是能够把主要问题讲清楚?
    如果这个事实或思想是真实的,那么按逻辑说,接下去应该谈些什么呢?
    如果这是对的,那么对我已经接受的知识有什么影响呢?
    第四步:预习后想一想
    预习后,自己关上课本想一想:下节课老师要讲什么?自己懂不懂?与
这个新问题有联系的旧知识是什么?自己是否已经掌握?还有什么不懂的问
题需要上课时听老师讲?这样检查,可以看出自己预习的效果怎样,以便进
行调整、改进。
    第二种课前预习实用方法:回顾法。回顾法主要是在预习新课文的时候,
要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以发现自己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
    本来,已经学过的知识是应该记住的,可是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学
过的知识或者忘记了,或者记不全了,或者记错了而不自知,从而变成了对
新课文理解的“绊脚石”。有的同学感到听课效果差,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
原因,就是没有扫除这些“绊脚石”,缺少听好新课所必备的知识,对课堂
上老师讲的新课很难立即理解,课堂上某一处卡壳,后面就更听不懂了。
    通过回忆,查一查不懂的概念在哪一章哪一节中讲过,如果还回忆不起
来,就找出旧的课本或笔记本认真看看,直到弄懂为止。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和新课内容不同,新内容不懂可以搁着,到课
堂上听老师讲;而已学过的知识,老师在课堂上是不会讲的,如果预习时没
搞懂,就会影响听课了。
    4。预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预习时不要全面铺开。一方面时间不够,另一方面预习的质量也无

法保证。最好选择一二门学科进行试点,这一二门学科最好是自己学起来最
吃力的。从这一二门试点,取得经验后,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再逐步展开。
    (2)预习的时间,要根据学习计划可以提供多少实际时间来安排。不能
因为过多地抓了预习,而挤了别的学科的学习时间。时间多时,预习内容可
以多一点,钻得也可以深一点。预习时间少,则可以少预习一点,钻得浅一
点。预习时,留点问题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是正常的,所有的问题要想在预习
中全解决,对多数同学来说,是很困难。
    (3)对于自己擅长的学科,可以不预习或少预习。如果预习了,那么就
应当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在听讲时和老师的思路进行比较,从而把学
习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循环学习法
                  
    学习成效与记忆能力切切相关。不同的人的记忆能力有差异,但除了极
少数智力存在缺陷的人外,差异是不大的。只要我们合理地安排时间和复习,
是能取得好的效果的。那么怎样根据人的心理特点合理地安排时间呢?
    1885 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为材料进行了保持记忆程
度实验。发现并绘制了第一条保持曲线或遗忘曲线(又称艾宾浩斯曲线)。
实验的结果是:在学习材料刚刚能记住的一小时后,受试者对他所学的材料
仅仅保持 40%左右,第一天,保持仅三分之一,到第六天逐渐地下降到 25
%。他认为:尽管各人的保持曲线不尽一致,但总的趋势却是相同的。
    根据艾宾浩斯曲线,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复习必须及时。有关实
验还表明:在复习时间和其它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分阶段复习比集
中在一起复习效果要好。如果集中复习是在学完全部内容后,集中复习是五
小时,那么分阶段复习则应在整个学习中分四次复习,第一次半小时,第二
次一小时,第三次一个半小时,第四次复习是两个小时。每次除复习本单元
的内容外,还复习前几个单元的内容(第一次除外)。
    综上所述,只有合理地进行信息的整理,才能达到牢固记忆的目的。所
谓“循环学习法”就是以上述原理为基础的。在新的信息传入大脑后,印象
还没有渐消之前,及时地进行整理,接着又在不同的时间多次加以复习,使
印迹不断强化,以求把传入的信息变成牢固的记忆。具体方法是:在学习某
门知识的过程中,采取学习——复习——再复习的方法,即学习某一内容后,
花少量时间进行一次复习,接着学习下一部分内容,结束后再进行一次学习
(包括前面学习的内容),如此下去,直到学完全部内容为止。
    例如,某本书一共有四章:第一章分为四节,第二章分三节,第三章分
六节,第四章分三节,若将每两节作为一个单元,其步骤是:
    (1)初学和复习第一章第一、二节。
    (2)初学和复习第一章第三、四节。
    (3)复习第一章第一——第四节(小循环)。
    (4)初学和复习第二章第一、二节。
    (5)初学和复习第二章第三节、第三章第一节。
    (6)复习第二章及第三章第一小节(小循环)。
    (7)复习第一、二章全部及第三章第一节(中循环)。
    (8)按上述同样方法处理第三章及第四章各节。
    (9)复习全部内容(大循环)。
    这样每项内容均有四次强化印迹的机会,并且这四次是在学习过程中不
同阶段进行的,满足了及时巩固、不断巩固的要求,因而有利于记忆。
    例如,该方法可用于记忆英语单词。首先,将若干单词分成单元。无论
是使用词汇表、生词本,或者采用单词卡都应根据单词的特点分类,力求将
相似的以及可以比较的单词放在一起,每小组的单词数不一定相等,一般选
6~8 个为宜。其次,根据所分的组数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循环记忆。请注意:
记忆外语单词时单元数应适当地增多,一般选 8~16 组为好,这样可以增加
单词的见面次数以及每次记忆的单词数,提高记忆效率。另外,随着发音水
平、词汇量和使用该方法的熟练程度的提高,可逐步增加各组的单词容量。
    该方法表面看来,似乎很繁琐,需要很多的时间,其实不然。因为每次

复习的时间不需要太多,只要能够根据你所学的内容,结合你自己的具体情
况,按照该方法合理地组织内容、合理地安排时间,便能事半功倍。该方法
对边工作边学习、记忆能力稍差的同志尤为实用。
    采用循环学习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单元的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所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本
人的接受能力、记忆能力以及时间来确定。对于那些内容较难的章节,而本
人记忆能力又较差,每单元应适当地少划分一点,对于那些较容易的内容,
可适当地多划分一点。一般说来,所分单元数(n)应为偶数,最好能是:n=2r
(其中 r=1、2、3……)。
    第二,记忆保持的程度取决于对材料的熟记程度,但是应该注意到:当
学习内容达到某种熟练程度之后,再增加复习次数,对记忆已无大的益处了。
因此,在学习某项内容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应该学习以后的内容。甚至在某
一内容难于理解时,也可以暂时放下来,先学习后面的内容,因为往往后面
的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前面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学习与复习的时间安排应该适当。初次学习新内容无疑是最多。
中间的复习不需太多,能够达到回忆的程度即可。最后的总复习时间要稍安
排多一点,以便对全部内容进行一次总的回顾,而且应该注意到,其中的重
要内容应该重点地复习、巩固。

       “螺旋上升”学习法
                  
    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呢?是“步
步为营”的“金字塔”式,还是“孤军纵深”的“电线杆”式?
    所谓螺旋上升的学习法,就是用一系列的循环知识单元,来代替平铺直
叙的知识积累和阐述。每一循环都比前一个循环更高一层,更进一步。与“金
字塔”式的学习方法相比,它能够更迅速地理解和获得知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