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6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 1910 年左右,石油用途主要是照明,而不是动力能源。1913 年,
美国根据威廉·伯顿提出的石油热裂变理论,把每吨石油提炼成汽油的产量
翻了一倍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汽车和航空事业,向石油提出了
新任务。从那时起,石油工业开始飞速发展。
化学工业的崛起
化工厂
在 18 世纪末机械工场发展成大企业,纺织工业作为所有工业之母促使漂
白、洗涤以及染色材料的需要量急剧增加。当时建立的首批硫酸工厂使用
1763 年于伯翰发展的铅室法。纺织工业需要稀酸来加工纺织纤维,因此首批
化工厂只是纺织工业的辅助行业。此外,硫酸不久在冶金工业用作矿砂的分
离剂,之后又为炸药工业以及肥料工业所需要。对纺织工业很有意义的是:
当时硫酸还是生产纯碱的初级产物。纯碱与硫酸同是工业化学品中最重要的
产品,对织物的漂、染、印都不可缺少。就是在今天,硫酸也是除了煤、石
油、岩盐和石灰外整个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之一。
纯碱在欧洲几百年来都是从某些植物中提取的。由于生产玻璃和肥皂不
可缺少纯碱,它的需要量在不断增长,这促使法国科学院用奖金去激发人们
进行实验。化学家尼古拉·勒布朗(1742~1806 年)发明了一种生产方法,
用此方法几十年内满足了世界对纯碱及其副产品氯及盐酸的大部分需要。
1791 年在奥尔良公爵的财政支援下,第一家制碱工厂投产了,但在法兰西大
革命风暴中被没收歇业。但勒布朗法不久又被重新采用。第一帝国时期,在
巴黎附近的圣德民以及在圣康坦创立了第一批大型碱厂。但这位陷入极端贫
困的发明家,不久却在贫民窟内悲惨地自杀了。
工业上努力前进的英国于 1814 年在其纺织工业中采用了勒布朗法,建造
了很多碱厂。这些工厂几乎都向欧洲市场提供产品,从而加强了英国在经济
上的领先地位。纯碱,“白色金子”,首先大量用于棉纺织品的漂洗。此外
人们还用纯碱来软化蒸汽机的锅炉用水。造纸以及化学工业的各个部门都需
要碱。最后在家庭中,碱用作漂白及清洁剂。法国虽然是第一个发展化学工
业的国家,除了硫酸和制碱厂以外,还有其他化学分支行业,但它却不能保
持其领先地位,在 19 世纪中叶,这领先地位让给了英国。拿破仑一世在 1810
年 10 月的皇帝诏书中,就对 30 种化学方法颁布了行业政策,阻碍了工业的
发展。
在德国,也如同在法国、英国那样,1820 年出现了一些硫酸厂,1843
年兴建了第一家制碱厂。但它的发展受到了食盐专卖、关税壁垒、运费高昂
以及资金不足的阻碍。而外国的大企业,在一个统一的经济地区内市场不受
阻碍,通过相应扩大销售量,得以降低价格。德国生产厂商因此居于劣势。
德国化学工业的先驱者是尤斯图斯·冯·李比希(1803~1873),他是
化学教学的组织者,是农业化学之父。李比希是达姆施塔特一个药商的儿子,
21 岁已当教授。他指出,植物生长要从地下吸取化学成分。这种成分慢慢会
枯竭。除了施厩肥以外,向土地施加适当的矿物肥料,会提高亩产量。他为
科学种田做出了贡献。那时,为日益增长的人口解决饮食营养问题的意义还
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他的经典著作《有机化学在农业化学上的应用》一书
被译成多种语言,1841 年甚至在北美发行。英国从 1842 年起生产化肥。同
一时期,在德国也兴建了制造磷酸盐化肥的第一批工厂,在 50 年代又有所增
加。
李比希的示范实验室——德国第一个这样的实验室——设在规模较小的
吉森大学内。在那里他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这儿成了各国无
数青年化学家朝圣的地方。他为这些国家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很多
学生为科学以及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李比希开展的土壤
研究为肥料工业开辟了前景。从上世纪 60 年代起为农业提供的氮肥、磷肥在
世界上都有广泛的意义,这得归功于李比希。当人们有办法利用含磷很高的
鲕铁矿时,碱性炉渣作为冶金工业的一种废渣,在炼钢同时被制成矿渣磷肥。
由于李比希的促进,提高作物产量的含氮化合物,如硫酸铵、硝酸钾、石灰
氮,以及诸如磷酸盐、过磷酸盐的钾盐和炉渣磷肥都能大量生产。它们是自
然科学研究中的光辉篇章。
化学工业在日益广阔的特殊领域中,由于有效的结合新的发现与经验而
逐步从纺织工业的一种附属辅助工业,发展成为一个新的规模很大的工业部
门,从而促进了技术与工业的进步,赢得了巨额利润,给企业提供了进一步
深入研究及扩充设备的资金。大学的研究所由于国家预算拨款有限,没有象
化学工业的大型企业那样有充足的资金可以利用。
正如电气工业那样,化学工业也是从实验室的科学试验开始发展的。19
世纪化学工程只是由于利用了机械工程的进步,利用了冶金工业、机械、制
造业和陶瓷玻璃工业的产品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可以说,化学工业是科学研
究的结果与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各种工业技术进步成果互相结合的产物。
染料和药业
在有可能大规模炼钢以后,焦炭的需要量大大增加。有臭味的煤油是炼
焦厂和煤气厂的副产品。对它作了化学分析后,发现它是一种有价值的原料。
在进行研究之后,很快就出现一个有利可图的生产行业:焦油染料工业。它
开始于年轻的英国化学家威廉·亨利·珀金(1837~1907 年)的一项发明。
他于 1856 年首次合成生产了一种苯胺染料,紫红色的苯胺紫。而在这之前,
染料多半是从植物或动物中提炼生产的。英国的这种新的染料在 1842 年伦敦
的世界博览会上获得普遍好评。但英国的纺织印染工业起初对此兴趣不大,
因为大不列颠能从它的殖民地获得任何数量而价格又合理的天然植物染料。
1884 年以前,德国不占有殖民地。但从海外输入靛蓝以及染色木本植物,每
年得耗费数百万英镑。因此德国对生产苯胺染料有较大的兴趣。
英国和德国染料工业的先驱者是李比希的一个学生廉·霍夫曼(1812~
1892 年)。他在 1862 年举行世界博览会时,已在伦敦化学学院当了 17 年教
授。珀金是他在那里的一个学生。霍夫曼对英国年轻的焦油染料工业的成就
印象很深,看到了这一前途无量的工业部门的发展可能性。1864 年他返回德
国。最初在波恩,后来在柏林大学他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
成为德国染料工业的伟大先驱者和泰斗。
19 世纪中叶以后不久,德国的焦油染料工业有一些企业,开始时规模很
小,现在则居于领导地位。这些工厂度过开始成长阶段中的困难,在德意志
帝国建立以后发展成为有影响的企业,今日已成为德国最大的企业之一。
它们之中最古老的,要数过去的弗里德里希——拜耳公司染料厂。该厂
于 1850 年在埃尔伯菲尔德建立。1891 年它已发展为一家举世闻名的厂家。
后来,它在勒弗库森建立了一座新厂。勒弗库森今日是一座拥有十万人的工
业城市。城市的中心是拜耳工厂。由于工厂不断发展,这一城市直到 1930
年才算真正建成。它是 4 个乡合并成立的。企业的首脑在 20 世纪初期是化学
家、工业家兼教授卡尔·杜伊斯贝格(1861~1935 年),他曾八次获得荣誉
博士称号。从 1899 年起他一直是公司的董事会的成员之一,为发展染料工业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25 年他担任全德工业协会的主席。
从 1861 年起在曼海姆创建的焦油染料厂,于 1865 年发展成为巴登苯胺
和苏打工厂。创办人弗里德里希·恩格尔霍恩于 1848 年在曼海姆创办了一座
煤气厂,之后转归曼海姆市所有。他的兴趣从照明煤气转向煤气副产品煤焦
油的利用。当时在专业界已谈到煤焦油多方面利用的可能性,因此一开始就
很重视了对煤焦油的研究,从而促进了竞争。李比希在慕尼黑的继任者阿道
夫·冯·欠耶尔于1880 年对最重要的一种天然染料靛蓝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
析,这为人工生产靛蓝打下了基础。在 20 世纪末前后,巴登苯胺和苏打工厂
首先生产出合成靛蓝。当时该厂已有 6000 名职工。该厂生产的多种染料中最
著名的是茜素、曙红和阴丹士林。
在 19 世纪最后 1/4 时间内,以及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的焦
油染料工业空前繁荣。已无必要进口昂贵的植物染料,天然染料工业在国民
经济中远远失去了意义。此外,德国的焦油染料成为一项重要的出口项目。
1877 年,世界合成染料的产量中德国占一半。在世界普遍的工业化过程中,
对德国染料工业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居领先地位的厂家,开始时厂房都很小,只是些简陋的木屋,不到几十
年,换成了巨大的厂房,大楼林立,管道纵横,宽广的工厂大道和运输轨道,
辅以巨大的供电装置与专用码头。有机产品的日产量已不是以公斤计,而是
以吨计,可装满数节车皮。除了专用生产设备外,巨大的研究实验室具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不断适应市场变化需要以及在大型染料厂之间开展激烈
竞争的中心。
为了使新的发明能得到利用,需要有巨大的资金作长期投资。发明日新
月异,因而在 20 世纪初,就有企业集中的趋势。早在 1904 年就已有一个染
料工业的利益集团建立起来,到 1916 年参加集团的有上述 3 个厂以及另外 3
个厂。
比利时人欧内斯特·索尔韦(1832~1922 年)发明的一种新的氨苏打法
一度使制碱业受到震动。勒布朗法代价昂贵,逐渐受到排挤。在法国,勒布
朗方法直到 1910 年才最终放弃不用。在萨勒河畔贝恩堡巨大盐矿,德国第一
座苏打厂兴建起来,根据索尔韦专利从事生产。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当时居于领先地位的德国染料工业带来了严重后果。
1913 年,德国的产量占世界产量的 80%。战争使德国不能再向很多国家提供
产品,并促使这些国家建立它们自己的工业,没收德国厂商在敌对国的子公
司的财产以及德国专利。由于炸药与焦油染料的生产设备和原料是同样的,
美国在战争期间建立了一个大规模的炸药工业,在战后,这些工厂转而生产
染料。1914 年以前,美国的染料是由德国供给的。美国化学染料公司就是这
样发展起来的,以后又与世界最大的企业杜邦化学康采恩合并。
在英国,一战后也创立了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它把最大的英国化工厂组
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康采恩。康采恩避免了国内企业的相互竞争,
促进了通力合作,查清了生产规模,形成了名牌产品。这样大大降低了成本,
形成国际竞争能力。染料的使用范围当然不只是纺织品,皮革、油漆、皮毛、
造纸、印刷、粉刷以及贴面装饰都使用染料。
早在焦油染料工厂建厂之初,工厂生产就不片面地集中于染料一项。除
了硫酸和苏打之外,还经常生产无数其他品种的化学产品。除了大量生产的
染料和肥料外,还生产中间化学产品和制剂。除了大企业外,各国还有为数
众多的中小企业,它们主要是对中间产品继续进行化学加工。
由于很多化学工厂是从药铺或从大的药房发展起来的,不难看出,制药
业这一特殊行业主要是从这些药厂或药房发展而成的。它在德国 20 世纪的下
半叶获得繁荣昌盛,在有名的医生和药物学家的紧密合作下,生产药物和疫
苗。赫希斯特染料厂从 1833 年起也从事药物研究,大量生产合成药剂。药物
引进市场并被介绍后,其产品品种日益扩大,例如匹拉米董、结核菌素、奴
佛卡因、胰岛素等。特别是病理学家保罗·埃尔利希(1854~1915 年)的发
现被证明成绩特别巨大。埃尔利希是化学疗法的创始人以及“六六六”的发
明者。在埃尔伯费尔德及勒弗库森的拜耳染料厂也创建了制药部门。阿司匹
灵与佛罗那在工业上的意义并不逊于赫希斯特的药制品。制成这一种或那一
种药品,经常事先需有长年累月、耗资很大的准备工作以及临床试验,才能
进行大规模生产,并带来利润。今天德国制药工业共有大、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