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5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儿早上鸡刚刚叫鸣,太子就咽了气,到现在还不到半天的工夫。”扁鹊
又问:“收殓了吗?”中庶子鼻子里哼了一声,答道:“死了不到半日就收
殓,不太了草了吗?自然还没呢。”扁鹊略一沉吟,对中庶子说:“麻烦您
进去通报一声,就说有个齐国秦越人求见,能够使太子死而复生。”那中庶
子一闻此言,惊讶得张大嘴巴,半天合不拢来,盯着扁鹊上上下下打量了一
会儿,才结结巴巴地说了一句话:“你,你,先生该不是在开玩笑吧?”扁
鹊正色道:“这是什么时候,谁还顾得上开玩笑?如若不信我的话,你可去
仔细看看太子的鼻翼是否还在微微颤动,听听他耳中有无声响,再摸摸他大
腿根是不是还有一点温气?”
那中庶子立马跑进宫中,按扁鹊所言忙乱了一阵子,果然句句言中,不
差分毫!他这才相信是真的碰见了“神医”,又忙不迭地回报虢君。虢君正
为爱子夭折痛不欲生呢,忽听有神医相救,真是大喜过望,跌跌撞撞赶出来
迎接扁鹊,呜咽着说道:“寡人久闻先生盛名,只是无缘会见。如今先生来
到我们这偏远小国,真令寡人感到三生有幸。先生就是寡人的救命恩人
呀……”说着,那堂堂一国之君已哭成了泪人儿。扁鹊忙劝慰道:“大王不
必忧虑。太子的病,实际上就是医学上所谓的‘尸阙’症,其实并没有死。
待我给他治来。”
虢君一听说太子“没有死”,什么也顾不得了,一把拉住扁鹊直奔太子
宫室。扁鹊又细细地观察了一会儿,命子阳用银针先在太子的头顶、前胸扎
了几针,又在手上和脚上扎了几针。不多时,太子长长地叹了口气,双目微
睁,似大梦初醒,望着众人发愣。虢君见状,猛地抱住爱子,又哭了个不亦
乐乎——自然,这是喜极所致。扁鹊让人把虢君扶起,又叫子豹如此这般地
配了药,拿去煎好,轮换着热敷太子的左右两胁。刚刚敷罢,太子已经支撑
着坐将起来。虢君大喜,拉着扁鹊师徒千恩万谢。扁鹊道:“别忙,别忙,
还没有完全治好哩,等太子痊愈后再谢不迟。”接下来的 20 天中,扁鹊师徒
每日悉心诊治,再以汤药调理阴阳,太子终于康复如初。从此,扁鹊能使死
人复生的奇迹传遍了天下。后来人们赞颂医道高明的大夫所用“起死回生”、
“扁鹊再世”等成语,就出自这个典故。
扁鹊精通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是我国医学最初实行合理
分科的先驱者。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时时处处为病家着想,随机应变,深
受人民敬仰。然而,扁鹊生活的时代,巫术迷信盛行,害得不少病人命归黄
泉。为此,扁鹊与巫师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巫医的气焰,
维护了科学的尊严。他们对扁鹊又怕又恨。加之扁鹊的威望日高,又引得那
些昏庸的官医嫉恨不已。于是一个卑鄙的阴谋就在一片诅咒声中酝酿成熟
了。
那时秦国的太医令名叫李醯,是个不学无术的庸医。他惟恐扁鹊有朝一
日会取代目己,为保住名声地位,决计收买刺客杀死扁鹊。
一天,扁鹊师徒行医途径函谷关,看看天色已晚,便在客店歇息。深夜,
扁鹊正在灯下记录多年的行医经验,忽听有人敲门,出来一看,原来是一个
农夫打扮的男人,见了扁鹊,那人声泪俱下,喘息着说:“我妻子病重,求
神仙定去看看!”扁鹊想到弟子们连日劳累,不忍将他们叫醒,便独自拿了
药箱随那人出诊去了。
走出镇子,不远就到了一片黑森森的树林。林中道路因天黑分辨不分明,
扁鹊只顾埋头朝前赶路,冷不防从背后猛地刺来一剑,正从胸膛穿过。扁鹊
没来得及叫一声,就像一座山似的倒下了……
老百姓心中的一盏明灯熄灭了。秦国人民恨透了李醯。一次,李醯乘着
马车从咸阳近郊经过。一群小伙子认准是他,便一齐挥舞棍棒将他团团围住,
高呼着要向李醯讨还血债。李醯吓得面无人色,浑身哆嗦着躲在车帷中,要
不是保镖随从拼死保驾,这个坏蛋早被群众剁成肉泥了。不过,尽管他暂时
逃过了人民的惩罚,但终究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扁鹊一生行千里路,医万人病,起沉疴,拯危急,不愧是我国早期一位
杰出的医学家。他对医学事业的伟大贡献,他为开创传统医学教育所做的巨
大努力,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都为后世树立了杰出的榜样。
人们怀念他,至今,那些为扁鹊而立的数不胜数的祠堂、庙宇、陵墓、衣冠
冢,那些以扁鹊名字命名的城、村、桥、山,都在无言地述说着人民对扁鹊
的景仰和永志不忘之情。
张衡
在距今 1900 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我国科学史上曾升起过一颗璀灿的明
星,他就是天文学家张衡。
张衡,字平子,公元 78 年出生在河南南阳西鄂(今南召县南)一个大户
人家。祖父张堪曾做过蜀郡大守,可惜到了张衡出世时,家道已经逐渐衰落。
贫困艰辛的生活、翻云覆雨的世态,造就了张衡从容淡静而又勤奋刻苦、勇
于探索的个性。少年时代的张衡,非常喜爱读书,凡是能够到手的书籍,不
论是经书,还是文史、自然科学,无不细细研读。其涉猎范围之广,理解程
度之深,都远远超过周围的同龄人。老人们夸他“焉所不学,亦何不师”,
意思是说“没有他不愿学的知识,也没有他不想请教的老师”。在学馆里,
张衡论年龄最小,论成绩却数他最优秀。
除了读书,这个沉稳的孩子还有一个特殊的爱好——观察星空。每当夜
幕降临、万籁俱寂之时,小张衡常坐在院里,痴痴地抬头仰望,一动不动。
那广阔浩渺的天宇,那幽静神秘的夜色,特别是那些镶嵌在墨蓝色夜幕上、
宝石般晶莹闪烁的星星,引起了孩子多少奇妙的遐想!说起来,小张衡心灵
上的这扇窗户还是奶奶给打开的呢。那还是在他很小的时候,常像个小尾巴
似的跟在奶奶身后,缠着奶奶讲故事。老人家见多识广,又十分喜爱这个聪
明乖巧的孙儿,当然不会拒绝孩子的要求。每天吃罢夜饭,老人就抱着孙儿,
坐在葡萄架下,给他讲起那永远也讲不厌的、老辈人传下来的故事。其中,
小张衡最感兴趣的要数北斗七星和月亮的传说了。什么“天狗吃月亮”啦,
什么“牛郎织女”啦,听得他连觉都不想睡。从奶奶那儿,他学会了辨认北
斗星,明白了世界上还有那样一片神奇的天宇,而且,为了奶奶永远回答不
出的那些个“为什么”,他越发对那浩渺的夜空心驰神往了。
一次,少年张衡偶然在一本书名为《鹖冠子》的诗集中发现了一首小诗:
“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
指北,天下皆冬。”他不觉心中一动:小时候,奶奶讲北斗星的时候,光说
凭着它可以辨认方向,并没有说起它和季节有关呀。而这首诗分明是在告诉
人:北斗星既然能在不同的季节指着不同的方向,那它肯定是在不停地运转
着!
这个发现使少年张衡兴奋极了。他马上找来几张纸,根据诗中描述的情
形,分别画成 4 张图。从那天开始,只要是晴空,他夜夜都要拿着图站到院
里,目不转睛地观测北斗星的运转情况。有时候望着望着,把什么都忘记了,
直到东方泛出鱼肚白色,他才猛然发觉,已经站了整整一夜!就这样观察了
一年,这个倔强的少年,终于弄清楚了“斗转星移”的道理。原来,北斗星
是绕着一个中心转的,每年转一圈。正因为如此,我们四季见到的北斗星的
位置才各不相同。接着,他又在书中查到这样一条资料:北斗星绕着转的那
个中心,就是北极。北极上空有颗小星,叫做北极星;北斗和其他星都在绕
着北极星转。而且,继续观察下去,张衡还发现:即使在同一季节中,北斗
星的位置也不完全相同。比如,早春时节,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北,而到晚
春就指向东南了。
时光荏苒,在浩瀚的书海和有趣的观察实验之中,张衡不知不觉度过了
他的少年时代。17 岁的张衡,身材挺拔,面目清秀,加之满腹才学,俨然是
一个风度翩翩的英俊才子,在四里八乡享有很高的声誉。县上的官员见他德
才兼备,特别是写得一手好文章,便要举荐他做秀才。这在一般人看来,是
求之不得的事,然而张衡的反应十分冷淡。他不想踏入仕途,而志在做学问。
这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梦寐以求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增广见闻,
扩大知识范围。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官员的好意,离开生活了 17 年的
故乡,踏上了外出游历的旅途。
公元 95 年,张衡来到京都洛阳。这里毕竟非县城可比。在张衡看来,除
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繁华喧闹而外,更能展示都市风采的是文人荟萃、风
尚高雅。他可谓如鱼得水,一面到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里听讲,向一些
有名望的学者请教,一面以文会友,结识了许多志向远大、学识渊博的年轻
学子。他们常在一起读书论文,指点江山,评论时政,研究学问。这些风华
正茂的年轻人,探讨问题范围之广、程度之深,都使人慨叹不已。他们研究
数学、天文、历法等等,每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令一些老前辈自愧弗如。
其中,张衡的见地往往又在一般人之上。尽管如此,他却无一丝骄尚之情,
所以大家都愿意和他在一起研讨问题,张衡也从中获益匪浅,学问更加丰厚
扎实。史书曾记载他“通五经、贯六艺”,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无所不知、
无所不能。
从洛阳学成归来,张衡因南阳郡守鲍德再三相邀,盛情难却,只得到郡
中当了几年官员,官职相当于今天的文书,后来鲍德进京任职,早已厌恶在
官场周旋的张衡如获大赦,乘机辞去官职,返回家中潜心钻研学问去了。
这段时期,张衡专心致志地精读了许多学术典籍,其中最使他心醉神迷
的当数扬雄的《太玄经》。这是一部内容广泛、 文字艰深的哲学著作,其中
的一些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内容,深深地触动了张衡的灵魂,为他以后在探索
宇宙奥秘的征途上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战果,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导向和理论
基础。
公元 111 年,汉安帝向天下广招人才。在京城任职的鲍德,再次向朝廷
举荐张衡。张衡再三推辞,无奈他“通五经、贯六艺”的大名早已为安帝所
知。安帝便亲自颁旨,任命张衡为太史令,主管天文历法,预报天象气候。
张衡一来不好抗旨,二来考虑到这个职务还有利于自己继续钻研学问,于是
便打点行装,到太史令府上任了。
当时,关于天体,人们还停留在初步认识的阶段,最流行的观点有二:
持“盖天说”的人认为,大地是平的,天像一只巨大的碗,反扣在大地上面;
而持“浑天说”的人却主张,大地就好比是蛋黄,天像蛋壳似的包在地的外
面。张衡是坚定的“浑天说”派。为进一步证实自己的观点,他利用职务带
来的得天独厚的研究条件,决定制造一个天体模型,把天地的构造以及日月
星辰的运行情况,都用仪器显示出来,这样,就能直观而形象地说明那复杂
的天文现象了。
然而,要把抽象的思维变成一个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谈何容易?
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不知翻阅了多少书籍资料,一张精致的天球图
终于绘制出来了。
一天深夜,张衡带着天球图轻轻地走到正在灵台(即天文台)观测天象
的工作人员背后,倒把几个人吓了一跳:“咦,太史令怎么到这儿来了?”
“别慌,别慌,我是来和大伙儿商量一件事情的。”张衡一边说,一边
打开手中的图纸,“你们看,这是我刚刚画好的天球图。我打算照这张图制
作一个天体模型,好为浑天说作个证,要不,两派争论不休,谁也不服谁,
对的东西,毕竟只有一个啊!”
张衡以炯炯有神的目光扫了众人一眼,见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便
接着说:“可是,如果不准确地掌握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这个天体模型做
出来也没有什么价值。往后我会天天来这里,和诸位一起观测,还请多多帮
忙。”
张衡的人品学识,早已博得大家的尊重,这番话,更说得众人怦然心动,
马上就分工干了起来。他们在张衡的指导下,把天上的星星分成几个区,一
颗一颗地数。那一份细致,那一份耐心,真无法用言语形容。就这样,他们
硬是数出了 2500 颗星星,其中有名字的有 320 颗。这些星星的名字,有不少
还是张衡给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