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4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守敬还是个水利工程专家。他曾主持了若干重要的水利工程,如修唐
来、汉延等渠,增辟大都水源。其中唐来渠、汉延渠等都在黄河上游,唐来
渠长 400 里,汉延渠长 250 里,加上其他大小渠道,共溉田 9 万多顷,对西
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发挥了重大作用。他在渠口设滚水坝,又设若干退水闸。
这是一套比较完善的闸坝设计方式。郭守敬还在大都西北设计修筑了长 30
公里的白浮堰以解决通惠运河的水源问题。在这些水利工程活动中还充分表
现出郭守敬也是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他的水利工程设计都是以他自己的实
际地理勘测资料为基础的,他曾对今河南、山东一带黄河的区域进行过细致
的地形测量,并制成多幅地图。他还发明了以海平面标准来比较大都和汴梁
地形高下之差的方法。这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海拔”的始创。他
在通惠河上游河道路线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地形测量的精确性至今还引
起学者们的赞赏。
中医四大流派的形成
宋、元时期,中医分科增加一倍甚至二倍以上,由唐代的 4 科(医科、
针灸科、按摩科、咒禁科)发展到宋代的 9 科,到元代增至 13 科(大方脉科、
风科、针灸科、小方脉科、眼科、产科、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金疮肿
科、杂医科、祝由科、禁科)。这时医书的编纂、临床经验的总结都有了新
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医学理论有较大的发展,并产生了金、元时期的四大
医学学派,即所谓的“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以刘完素、张从正、李杲和朱震亨为代表,他们的总出发点
都是我国传统的《内经》的医学体系,但又各从不同的侧面继承并发展了《内
经》的医学理论,使我国医药学的体系发展到新的高度。
刘完素(1110—1200 年),字守真,金代河北河间人。他精研医学,拒
绝做官,在民间行医,很受欢迎。当时传染病流行,他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
重视致病原因中的火、热因素,主张从表里两法以降心火、益肾水为主,提
出了一整套治疗热性病的方法,对寒凉药物的应用有独到的研究,被称为“寒
凉派”。
张从正(1156—1228 年)字子和,金代河南考城人,主要著作《儒门事
亲》15 卷。他继承和发展了刘完素的医学思想,主张用汗、吐、下 3 法,指
出凡风寒初感邪在皮表者应用“汗”法,继而风痰宿食在于胸膈上脘的用“吐”
法,寒湿痼冷或热在下焦的用“下”法。他对此 3 法的临床应用确有精到之
处,遂有“攻下派’”之称。
李杲(1180—1251 年)字明之,金代河北真定人,师承刘完素。完素重
视脏腑虚实,能根据气候、体质而灵活用药,对药物的性质又有新的阐明。
这对李杲很有启发。李杲以《内经》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践,形成独创的见
解,强调脾胃的作用,并认为“元气”是人生之本,元气充足与否决定了人
体健康与病变。后人称之为“补土派”或“温补派”。
朱震亨(1281—1358 年)字彦修,号丹溪,元代浙江义乌人,是刘完素
的三传弟子,又旁通张从正、李杲之学,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
等医药著作。他结合三家学说,倡泻火养阴之法,进一步发展了刘完素火热
学说。后人称之为“养阴派”或“滋阴派”。
法医学著作《洗冤录》
到宋代,法医方面的知识有了比较迅速的进步,有无名氏的《内恕录》,
1200 年郑克的《折狱龟鉴》,1213 年桂万荣的《棠阴比事》以及赵逸斋的《平
冤录》、郑兴裔的《检验格目》等有关法医检验的著作接连问世。在这样的
基础之上,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洗冤录》,
它也是世界上比较早的法医专著。过了300多年以后,意大利人菲德里于1602
年写成了西方最早的法医学著作。
宋慈(1186—1249 年)字惠文,曾四任提刑。他综合了《内恕录》等数
种专书,再参以当时执法检验的现场经验,于 1247 年写成《洗冤录》一书。
全书共 5 卷,卷 1 载条令和总说,卷 2 验尸,卷 3 至卷 5 备载各种伤、死情
况。《洗冤录》记述了人体解剖、检验尸体、检查现场、鉴定死伤原因、自
杀或谋杀的各种现象、各种毒物和急救、解毒的方法等十分广泛的内容。书
中对于自杀、他杀或病死的区别十分明确,案例详明。如溺死与非溺死、自
缢与假自缢、自刑与杀伤、火死与假火死等都详加区分,并列述各种猝死情
状。这部书中所记载的如洗尸、人工呼吸法、夹板固定伤断部位,以及银针
验毒、明矾蛋白解砒毒等都是合乎科学道理的。13 至 19 世纪,《洗冤录》
不仅在我国沿用 6 百多年之久,成为后世各种法医著作的主要参考书,并且
广泛外传,被译成荷兰文、法文、德文以及朝、日、英、俄等各种文本。
名闻中外的瓷器
宋、元瓷器在工艺技术上达到了新的更高水平。这时瓷器的重大发展还
是在青瓷和白瓷上。它们体现了当时制瓷技术的纯熟程度。宋代青瓷十分精
致。南方青瓷以龙泉窑为代表,而北方青瓷则以汝窑(河南汝州,今临汝县)
为代表。开封的官窑模仿汝窑又有进一步发展,均窑在均州(今河南禹县),
更是后起之秀。青瓷到宋代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青瓷发展的高峰。
白姿也进一步发展,并由北向南,分布更加广泛。白瓷以定窑最为有名。定
州窑(今河北曲阳县)称为“北定”,色白而滋润;南渡以后,则以景德镇
为主,称“南定”,南定以其白度和透光度之高而被推为宋瓷的代表作品之
一。白瓷比青瓷进步,景德镇“影青”白瓷更是一种特殊的发展。元代有名
的青花瓷就是在白瓷上画青花。宋代白瓷已高度发展,元代在宋代白瓷基础
上,更逐步向彩瓷过渡。
到目前为止,全国 16 省和一个自治区、134 个县市发现了大量宋代瓷窑
遗址。当时形成了有影响的八大窑系,即:北方的定窑、磁州窑、均窑、耀
窑;南方的景德镇窑、越窑、龙泉窑和建窑。宋元时期也还有另一些著名的
瓷器生产基地。它们各具特色,彼此辉映,构成了瓷器工艺技术繁花争艳的
绚丽图景。
《营造法式》与建筑
李诫字明仲,管城县人(河南郑州),生年不详,卒于 1110 年。他在任
将作监期间,用了 6 年时间于 1100 年编成《营造法式》一书,1103 年刊行,
全书共有 36 卷,357 篇,3,555 条。该书对历代工匠传留的经验以及当时的
建筑技术成就做了全面的系统的总结,是当时中原地区官式建筑的规范。李
诫任职将作监期间主持过十几项巨大的建筑工程,又能亲自和工匠们一起逐
项地进行比较研究。所以,《营造法式》一书的编写,对当时和后世建筑技
术的进步,都有相当大的贡献。
图文并茂是该书的一大特点。它用 6 卷的篇幅绘出详图,共有房屋仰视
平面图、横剖面图、局部构件构造图、彩画、雕饰图、施工仪器图等多种,
让使用者一目了然,便于施工的顺利进行。
该书是宋代建筑技术向标准和定型方向发展的标志,表明这时的建筑工
程更加严密、完善化了。
古代科技的缓慢发展——明清时期
郑和下西洋与造船技术
郑和率领舰队自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 年)将近 30 年的
时间里,先后 7 次抵达了亚洲和非洲的 30 多个国家,在促进我国和亚、非人
民友好往来,通商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都做出贡献。从航海史的角度来看,
郑和下西洋的重大意义在于他和他率领的舰队首创了我国横渡印度洋的记
录。
郑和 7 次远航的时间所到达的地区如下:
远航次别 时间(公元) 所到地方
第一次 1405—1407 年 占城、爪哇、苏门答腊、南巫里、古里等地
第二次 1407—1409 年 占城、爪哇、暹罗、苏门答腊、南巫里、古里、
柯枝、锡兰等地
第三次 1409—1411 年 占城、爪哇、满刺加、苏门答腊、锡兰、柯枝、
古里、甘巴里等地
第四次 1413—1415 年 占城、爪哇、旧港、满刺加、苏门答腊、锡兰、
柯枝、古里、溜山忽鲁谟斯等地
第五次 1417—1419 年 占城、爪哇、满刺加、苏门答腊、南巫里、古
里、彭亨、锡兰、溜山、忽鲁谟斯、阿丹等地
第六次 1421—1422 年 占城、暹罗、满刺加、苏门答腊、榜葛腊、古
里、祖法儿、阿丹、木骨都束、卜腊哇等地
第七次 1431—1433 年 占城、爪哇、旧港、满刺加、苏门答腊、锡兰、
古里、忽鲁谟斯等地,分■(即分一部分部船)从古里到默加
从上表可以看到郑和在第五次和第六次远航时都到达了非洲东海岸赤道
附近的地区。我国与非洲东海岸国家虽然早在唐宋时期已经有了来往,但在
郑和以前的来往,都是沿阿拉伯海的航路航行的。
空前的冶金生产规模
直到明末以前,我国的冶金技术,在采矿、冶铁、制钢、铸造、锻造和
锌的冶炼等方面一直处于世界先进地位。
明代冶金生产,主要是是铁、铜、锡、银、金、铅、锌等,产量和规模
大都较宋元时期有所增长。洪武末年,朱元璋取消了限制民间开采铁矿的禁
令,促进了民间炼铁业的发展。这时期炼铁的规模也是空前的,如遵化铁场
的大鉴炉高 1 丈 2 尺,一炉可容矿砂两千多斤;正德四年(1509 年)投入生
产的炼铁炉 10 座,年产生铁 49 万斤,炒钢炉 20 座,年产熟铁 21 万斤,钢
铁 6 万斤。铁场多设在矿山、林区附近。有些铁场包括开山采矿、伐木烧炭、
矿石冶炼、器具制造以及相互间的运输等,有科学合理的安排与布局,已经
初具联合企业的雏形。生产的铁制器具有铁锅和农具等。广东佛山是明代的
重要产铁地之一,这里的铁矿品位高,质量好,致有“铁莫良于广铁”之说。
佛山铁锅,驰名中外,远销南洋各地,是当时广州出口货物中的重要商品之
一。
江西德兴、铅山的铜场和云南的铜场又有很大发展,据记载“大场丁六
七万,次亦万余”。最大的汤丹铜场,产量最高年产 1,300 万斤,可见其规
模之大。
明代铸造的万钧钟(永乐年间,即 1403—1424 年间铸的大钟,现存北京
西郊大钟寺内,钟身高 5.9 米,外径 3.3 米,内径 2.9 米,重约 42 吨)和锻
造的千钧锚,不论从铸、锻技术和生产规模看,在当时世界上都是比较先进
的。
“一岁数收”农业技术和新作物的引进
“一岁数收”耕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这一阶段农业技木的主要特点之
一。它是人们在对农作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基础上,综合运用各项生产
要素,通过间作、套作、混作、轮作等技术措施,合理安排种植,充分利用
天时、地利,使一年内的收获次数由一次增加到二次、三次乃至更多次。清
代,关中地区一般是二年三收,运用了套种技术后,有的地方一年可达到“三
收”。轮作倒茬,合理安排前后农作物也能提高产量,《甘薯疏》说:“若
高仰之地,平时种蓝,种豆者,易种薯,有数倍之获。”为实现“一岁数收”,
除了要重视农作物品种的选择和加强田间管理外,特别要求土地肥熟,那就
是要深耕、多耕和多施肥料。
“一岁数收”需要多施肥,这也就促进了肥料的蓄积和施肥技术的发展。
肥料的蓄积,这时除就地取材以扩充肥源外,还强调肥料的“酿造”。肥料
种类已扩大为人粪、牲畜粪、草粪、火粪、泥粪、骨蛤粪、苗粪、渣粪、黑
豆粪、皮毛粪十大类。同时,讲究提高肥效,重视因时、因地、因物制宜地
使用。由于“一岁数收”带来了较多的病虫害,这也给人们提出了除虫灭病
的新课题。
玉米、甘薯和烟草等都是起源于美洲的农作物。15 世纪末,哥伦布开辟
了欧洲和美洲之间的航路之后,这些作物很快传播到了欧洲,并逐渐遍及全
世界。我国引进这些新作物是从 16 世纪初、明代中叶开始的。
最先引进的美洲农作物是玉米。玉米在我国明代的许多地方志中已有记
载。最早见于安徽《颖州志》(正德六年,1511 年),玉米很可能是在 16
世纪初经由海路传入我国沿海和各省的。
甘薯是万历年间引进的。福建人陈振龙从事海外贸易,在吕宋学会甘薯
栽培技术,万历二十一年(1593 年)回国时设法带回薯藤,并且试种成功。
甘薯是高产作物,一般沙质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