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318章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318章

小说: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世界冠军。
    这场决赛与其说是一场实力战,不如说是一场心理战。中国队抓住了西
多对杨瑞华的恐惧心理,对他展开了心理攻势。那么,西多的对手是容国团,
不是杨瑞华,他为什么会在比赛中心理失衡,情绪不稳呢?这就是“潜意识”
在作怪,西多屡次败于杨瑞华,对杨本能地有一种否定性的情绪体验。这种
实际上起作用的刺激,在他不知不觉的、没有意识到的、也控制不住的时候
就使他产生了恐惧心理。

           摄影师的本事
                  
    有个 13 口人的大家庭,来到一家照相馆,要照一张“全家福。”
    摄影师给 13 口人按长幼男女顺序排好了位置,等要照时却发现他们都板
着脸。摄影师要求他们笑一笑,但是这家人似乎不会笑,勉强笑出来比哭还
难看。摄影师说一句常用的笑话,但也无济于事,这家人看来有些紧张。
    摄影师看着一位约 6 岁的小男孩站在一位老太太的身边,于是有了主
意。他对那位小男孩说:“你能不能再靠近你妈那边一点?”
    小男孩马上嚷道:“她不是我妈,她是我奶奶!”话一出口,他们 13
口人全笑了,摄影师立刻摁下了快门,他拍出了一张很好的“全家福”。
    人们在出乎意外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感状态,心理学上叫做“应
激”。这 13 口之家照相的紧张表现就是一种应激状态。摄影师的本事就在于
随机应变,创造一个自然情境,使这家人摆脱心理紧张,放松神经,松弛表
情,就在大家笑得自然时,摄下一张成功的照片。

           考  试
                
    某电影制片厂要在两位考生中通过考试选取一名见习演员。工作人员告
诉他们:“一进这个房间,我们的考试就开始了。”甲被指定进甲室,乙被
指定进乙室。
    甲敲了两下门,里面便传出清脆的“请进”声。甲推门进去,室内一位
正在理妆的少女,从穿衣镜里看到进门的甲,便惊喜异常地扭过身来,快步
迎上,亲昵地喊:“哥哥。”这位考生一楞,脸红至脖,连连后退:“你—
—,你——,你认错了吧!”
    乙连敲几次门,屋里才传出细声的“进来吧”。乙推门进去,见一位老
太太模样的人,正戴着花镜对光穿线。他一下子扑上去,离老太太约一米左
右,便跪着前进,扑进老太太怀里,双手捧着老太太的脸庞端详,眼泪涮涮
淌下:“妈妈!妈妈!”出色地演出了一场游子归来的戏。
    当然,乙被录取了。
    这两位考生的明显差别在哪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在于他们的思维品
质截然不同。甲属于迟钝、固执型,乙属于敏捷、灵活型。思维的敏捷性就
是善于在很快的时间里回答问题、做出反应,而且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判
断准确;思维的敏捷、灵活性是建筑在思维的深刻性、独立性与批判性基础
之上的优良思维品质。思维敏捷的人不同于耍小聪明的“机灵鬼”,他们的
分别就在于广阔、深刻性和独立、批判性的不同。思维敏捷的人能全面地看
问题,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而耍小聪明
的人就显得缺少大智、大才;思维敏捷的人善于独立思考,善于根据客观事
实和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而那些耍小聪明的人,往往盲从领导、迷
信权威,看别人眼色形事,千方百计地接受暗示,游来摆去地钻空子,玩诡
变术。

           时间的体验
                  
    甲、乙二人约定时间于某展览馆入口处相见,一同参观展览。甲按时到
达;乙在路上遇上一位故友,寒暄了一阵,赶到约定地点时,迟到了半小时。
乙说:“迟到了一会儿。”甲说:“我等了老半天,腿都站酸了。‘一会儿’,
一会儿有多久?”乙说:“最多不到 10 分钟。”甲说:“起码 1 小时。”
    客观时间是半小时,乙估计“最多不到 10 分钟”,甲估计“起码 1 小时”。
是甲有意夸大、乙有意缩小吗?不。他们说的都是自己内心体验的实话。那
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就是时间知觉的特点:相对主观性。
    据说,有位青年去拜访爱因斯坦,请求他简单地阐述相对论。爱因斯坦
想了一下说:“当你伸手向你的父亲要钱时,10 分钟你会觉得太长;当你和
女朋友携手游玩时,10 个小时你会觉得太短。这就是相对论。”可见,爱因
斯坦也是把时间看做是相对的。
    在同样一段时间里,人们为什么会有长短不同的感觉呢?这首先是因为
人们所从事的活动的内容影响着人们对时间的估计。在我们上面举的事例
中,甲腿都站酸了,干等着,乙与故友久别重逢,寒暄说话。一个活动内容
枯燥,一个活动内容热烈有趣,难免造成时间知觉上的差异。其次,情绪和
态度影响人对时间的估计也是明显的,在上面的举例中,爱因斯坦指出的就
是这种因素。这正如人们常说的“欢乐恨时短”、“寂寞嫌时长”、“光阴
似箭”、“度日如年”等话的含义一样。总之,从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有
许多因素影响人们对时间的知觉。但实际上,客观时间并不会因为人们的主
观感觉而变快或变慢。然而人们却可以运用心理学知识,掌握时间错觉,利
用时间错觉,使某些实践活动,产生特殊的心理效应。

           批评与表扬
                  
    星期日,小红一家人逛公园,看了虎豹,上了游艇,很痛快。回来后,
父母让她写篇记叙文,这是父母第一次出题目让女儿写作文。小红很高兴,
一口气写完送到了爸爸的手里。爸爸拿到手后,首先指出了第一行上的两个
错字,又告诉女儿标题不宜过长。接下来指出标点应当写进格子,随后又告
诫她一件事没说完不能分段,不规范的简化字别用……最后说,当然,记事
还是确切的也是生动的。
    爸爸指出的这些缺点和优点都很实在,也很正确,只是不足的地方举了
七八处,而主要的优点放最后,也只讲了一条,口吻也少了些老师那种赞赏
味。女儿听后,原先满怀喜悦变成了一脸扫兴。以后,再好玩再有感受,爸
爸妈妈也别想让女儿写一篇给一家人品评的文章了。
    表扬和批评都是一种行为评价方法。表扬是肯定的评价,批评是否定的
评价。古人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教育应贯彻激励和表扬为主的原
则,这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是很有道理的。人人都有成就感,都希望自己的行
为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别人的赏识。表扬正符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需要,
表扬使人在心理上体验到一种成功感,表扬带来的是自尊心、自信心的增强,
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强化”。批评则是一种消极“强化”,过多的批评会使
人产生焦虑、自卑、兴趣降低、逃避以至完全丧失信心的消极心理。一些家
长常常不自觉地指责、贬斥自己的孩子。比如,当孩子拿着 90 分的成绩单兴
冲冲地交给自己的父母时,有的父母却严肃地批评道:“90 分就把你乐成这
样,真没出息,人家考 100 分都不满足,你太没有雄心大志了……”一盆冷
水劈头盖脸地浇下来,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学习的兴趣当然也就越来越
小了。

             乖孩子
                  
    小军今年 5 岁了,他有个跟大人上街总爱要东西的习惯。
    一次爷爷带他上街,临出门时叮嘱他:“到了街上不许乱要东西!”小
军答应了。到了街上,小军开始还沉得住气,可后来就有些忍不住了,但他
还记得答应过爷爷的话。在水果摊前,他跟爷爷说:“爷爷,我不要苹果。”
爷爷很高兴,说:“真是个乖孩子。”走到副食店,小军说:“爷爷,我不
要饼干。”爷爷又表扬了他。又走到百货商店玩具柜台前,小军说:“爷爷,
我不要小汽车。”爷爷终于忍不住了,给小军买了一辆玩具汽车,还有饼干
和苹果。
    别看小军只有 5 岁,但他要东西的方法还是很科学的。首先,他运用以
退为进的思维方法,从“不要”中逐渐创造条件,进而实现“要”的目的。
他“不要”这个,“不要”那个,“不要”多了,就给爷爷装出一副“可怜
相”,从而博取了爷爷的同情和怜悯。爷爷在这种情感的刺激下必然产生不
买心里过意不去的滋味。

           买戒指
                
    一对颇有名望的外商夫妇,在我国某商店选购首饰时,对一只标价 8 万
元的翡翠戒指很感兴趣,却因价格昂贵而犹豫不决。一个善于察颜观色、揣
摸顾客心理的营业员便故意介绍说,某国总统夫人曾来看过这只戒指,而且
非常喜欢,由于价格太贵,终于没有买成。这对外商夫妇听后,为了证实他
们比总统夫人更富有、更阔绰,当即毅然决定,买走了这只价值 8 万元的翡
翠戒指。
    显然这位营业员用虚荣心煽动起这对夫妇的购物“激情”。激情在心理
学上是指一种爆发强烈而暂短的情感状态。有些激情能够促使人们不怕艰
险,这便是积极的;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激情,多为消极的。表
现在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控制力,往往容易说出错话、办出错事,产生不良后
果。所以,一个人要善于控制激情,保持理智的头脑,不要感情用事。

             以诈售诚
                  
    1982 年广州交易会期间,湛江家电公司参加了该交易会的生意洽谈。虽
然这家企业的产品质量不错,但是由于知名度较低,几乎不为人知。因此,
在洽谈业务时,交易会上几乎无人问津,门庭显得格外冷落。现做广告宣传
吧,一是时间来不及,二是竞争不过人家。眼看着大好的机会都被那些有名
气的公司或厂家抢去了,一时间急坏了湛江家电公司的决策者们。
    这时,该公司总经理决定采取“以诈售诚”之计。
    第一天,他们在订货办公室门前挂出了“第一季度订货完毕”的牌子;
第二天,他们又挂出了“第二季度订货已满”的牌子;第三天,挂的牌子上
写着“请订购 1984 年的货”。结果,总经理这“以诈售诚”的办法发生了奇
效。一时间,湛江家电公司洽谈处的门前挤满了人,客户们都争先恐后地前
来订货。该公司 1983 年、1984 年的货额真的全部订满,不仅如此,香港的
一位客商原来每年从日本订购的 80 万支光管支架的大宗买卖,也转给了湛江
家电公司。湛江家电公司生产的“湛江牌”光管支架出乎意料地打进了香港
市场。该公司,很快便名声大振、闻名遐迩了。
    湛江家电公司实施“以诈售诚”之计,客户争先恐后来订货,他们的心
理是:别人都订了他们的货,他们的货肯定质量好、价格便宜,因此我们也
得赶紧订,不然就订不到了。心理学上把这类受他人影响,有意无意地跟着
做的现象叫做“从众行为”。从众行为是由从众心理造成的。从众行为究竟
好不好?要具体分析,要看从的“众”究竟对不对。

       波斯太子起死回生
                  
    古时候,波斯帝国有一位年轻的太子,聪明过人。一次,他率波斯大军
与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王的军队交战时,不幸兵败被俘。军士们把他押送到
倭马亚王的面前,国王二话没说便下令推出去杀头。太子一听,马上装出一
副可怜的样说:“慈悲的国王啊,我渴极了,您让我喝点水再走吧,那我也
就死而无憾了。”国王点点头,随后命令左右给太子递了一碗水,太子接过
来却不喝,而是左顾右盼起来。“你怎么不喝,看什么!”一名军士喝道。
太子扑通跪在地上,说:“我担心,不到这碗水喝完你们就会举刀杀我啊!”
国王一听,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心想:堂堂的波斯国太子也不过如此。于是,
倭马亚王说:“笑话!我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你尽管喝好了,我向全能的
真主起誓,在你喝完这碗水之前,肯定不会杀你。”太子一听,迅速把手中
的这碗水泼在地上,然后对吃惊得张口结舌的国王说:“陛下,我没喝这碗
水,这水已经滋润了您的土地。我肯定是无法喝到它了,请您履行您的誓言
吧。”国王有言在先,此刻无话可说,只好放了太子。
    波斯王子在应激态下,面对人头落地的危险情境,他保持了清醒的头脑,
急中生智,语言准确,行为从容,果敢有力,终于靠智慧转危为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