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投降的道理?先前所说的,不过是想试探二位的态度。其实我自离开鄱阳湖,
便有北伐之心,就是刀斧加头,也不改其志。望孔明助我一臂之力,共破曹
操!”诸葛亮慷慨答应:“若蒙不弃,愿效犬马之劳,早晚听凭驱使。”周
瑜说:“明天见了主公,便商议起兵。”事既谈妥,鲁肃便同诸葛亮告辞。
诸葛亮这次激将,目标是年轻英武、足智多谋的周瑜,难度是相当大的。
周瑜最后自称早有北伐之心,是实话,但不完全。是战是降,开始也还在观
望动摇。这场对话,完全是一场智力的角逐。周瑜同鲁肃的争辩,诸葛亮对
鲁肃的揶揄,都是在演戏,他们通过鲁肃互相探底。只有鲁肃是老实人,实
话实说,显出一种憨直。但鲁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没有鲁肃,这场戏就
无法开场。应该说,开始时周瑜是掌握着主动的,他直言不讳的投降言辞,
表现着他的气魄和机谋。他想诱使诸葛亮站在鲁肃一边,与自己展开争辩,
那样的话,诸葛亮的游说必败无疑。诸葛亮及时地识破了这一点,也巧妙地
抓住了这一点,他在反对鲁肃的言辞中,安下了尖利的钉子,直刺周瑜。周
瑜开始还能强忍刺痛,佯装不觉。但是渐渐地随着话题的深入,诸葛亮把鲁
肃排挤出了谈话的圈子,紧紧钓住了周瑜,在不知不觉中把他引入了预设的
圈套。曹操下江南是为了掳取二乔,构成了诸葛亮激周瑜的核心武器。这个
武器完全利用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可以说是百发百中,足智多谋的周
瑜也无力逃脱,被一击而中。但是这个武器却是个道地的假货,完全是诸葛
亮处心积虑伪造的。他先探知了孙策、周瑜的妻子是二乔,然后篡改曹植赋
中的句子,把“览二桥”,改成“揽二乔”,再歪曲成是曹操命令按自己的
意志写的。实际上,诸葛亮说词中的破绽是很大的,然而周瑜却并未识破,
信以为真,这并不是周瑜愚昧,而正是诸葛亮的胆量和算度精确。智激周瑜
的辩术比舌战群儒、义激孙权都更加高妙,简直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解缙机敏吟趣诗
明朝初年的大才子解缙,幼年时就聪明过人。据说他 14 岁居家读书时,
门前正对着一位财主的成片竹林,他便在自家门口贴了一幅对联:“门对千
竿竹,家藏万卷书。”受到很多人的称赞,传诵说这对联写得有意境、有豪
气。那位财主听了,心里不大高兴,想,我的竹子倒替他长了才气,真是岂
有此理。便派人把竹子都砍了,料想这回对联不对头了,他该撕去了。谁知
解缙看了满坡的竹碴子,反倒又把对联加长了,变成了“门对千竿竹短,家
藏万卷书长。”这一改,不仅仍符合实景,而且下联的意思更好了。四乡的
人都跑来看对联,笑话财主小肚鸡肠。财主一气之下,干脆派人把竹子连根
挖起,狠狠地说:“我叫你们对竹长、对竹短,这回连竹根子也没了,非把
对联撕了不可。”解缙看到财主满头大汗地指挥人挖竹根,知道又是冲着对
联来的,没等他们挖完,回家又写了两个字,加在对联的下面,这回成了“门
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财主看了,哭笑不得。
一位告老还乡的曹尚书听说了解缙三写对联的故事,便邀他到家里,要
他当面吟诗,想看看他的才华。曹尚书出了题目《鸡冠花》,解缙随口就吟
出:“冠花本是胭脂染。”首句刚出,曹尚书忽然从衣袖中取出白鸡冠花,
说:“不是红的,是白的。”解缙不慌不忙吟出下面的句子:“今日为何浅
淡妆?只因五更贪报晚,至今戴却满头霜。”曹尚书听了,连连叫好。
永乐年间,解缙科举高中,明成祖朱棣钦授翰林学士,命他主编《永乐
大典》,解缙经常随侍皇帝左右。朱棣见他学识渊博,吟诗联句对答如流,
便经常出些难题考他。一次,朱棣对解缙说:“爱卿,寡人有位后妃夜里生
了个孩子,你为朕做首诗吧。”解缙立即吟诗恭贺道:“吾皇昨夜降金龙,”
朱棣说:“是个公主,不是太子。”解缙马上改吟:“化作嫦娥下九重。”
朱棣又说:“可惜已经死了。”解缙接口道:“料是人间留不住,”朱棣道:
“已命太监抛入金水河里去了。”解缙续吟道:“翻身跳入水晶宫。”朱棣
听了哈哈大笑道:“爱卿真会随机应变啊!”
谭鑫培随机应变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先生,不仅有精湛的演技,而且有临场不乱、
善于巧妙应付舞台变故的才能。
有一次,他饰演《黄金台》中的田单,因为赶戏匆忙,出场后才发觉忘
了戴乌纱帽。台下观众看见,甚感诧异,不料他灵机一动,在唱词前加了两
句吟白:“国事乱如麻,忘却戴乌纱。”作引子,不但摆脱了窘境,还针砭
了时弊。
道具有时也会出现混乱。那是有一次唱堂会,谭鑫培在《过昭关》中饰
演伍子胥,管道具的人误将宝剑换成腰刀挂在谭的腰上,直到上场后手按剑
柄才发觉,又不能下场再去换剑,可唱词中偏偏有这剑的内容。由于是堂会,
看的人离得近,还不好蒙混过关,怎么办?谭鑫培略一沉思,将原来的唱词
“过了一天又一天,心中好似滚油煎,腰中枉悬三尺剑,不能报却父母冤。”
临场改成了“过了一朝又一朝,心中好似滚油浇,父母冤仇不能报,腰间空
挂雁翎刀。”观众听出了他的改动,顿时叫好不迭。
还有一次,谭鑫培在《辕门斩子》中饰演杨六郎,他上场后,饰演焦赞
的演员匆忙中忘了挂胡须出来。谭鑫培一见,假装生气地指着这个演员唱道:
“你父哪里去了,快快与我唤来。”那个演员也很警觉,赶忙下去挂了胡须
再重新出场。
孙中山妙解“爱女人”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897 年侨居日本时,与日本著名的
政治家犬养毅相识了。有一天,犬养毅问孙中山:
“我真敬佩您的机智——不过,我想问问您,孙先生,您最喜欢的是什
么?”
“革命!把清朝政府推翻!”
“您喜欢革命,这是谁都知道的。但除此之外,您最喜欢什么?”
这样的提问,显然带有斗智的意味。
孙中山停了片刻,用英语答道:“Woman(女人)。”
犬养毅忍不住哈哈大笑。他嚷道:“这是很老实的话。我以为您会说最
喜欢书,结果您却把女人排在书的前面。这是很有意思的。您这样地忍耐着
对女人的爱而拚命看书,实在了不起。”
犬养毅兴致勃勃,他以为发现了孙中山的一个秘密。不料孙中山稍作停
顿,接着说道:
“不是这样!我想,千百年来,女人总是男人的附属品或玩物,当母亲
把乳汁喂给孩子的时候,当妻子把她真诚的爱献给丈夫的时候,她们的牺牲
是那样无私和高尚,这难道不值得爱吗?可惜,我们好多人却不珍惜这种爱,
践踏这种爱。”
孙中山的一席话,说得犬养毅连连点头,因为从这里,更显出了孙中山
作为一个革命者的情操和胸怀,激起了他对孙中山的敬佩。孙中山这样说明
自己的“爱女人”,无论如何,要比局限于男女私情的“爱女人”高尚和伟
大。
郭沫若妙语救姑娘
1962 年 10 月,郭沫若在游览普陀山焚音洞时,拾到一本日记,只见扉
页上写着这么一副对联:
“年年望年年失望,处处寻处处难寻。”
横批是:“春在哪里?”
翻过第二页,却是一首绝命诗,落款处署的是当天的日期。郭沫若看后
很焦急,急忙派人四处去寻失主。终于在海崖上找到了日记本的主人——一
个神色忧郁、行动失常、准备自寻短见的姑娘。经过了解,姑娘叫李真真,
参加高考三次落榜,爱情上又遭挫折,于是决心“魂归普陀”。郭老用巧妙
的言词,对姑娘进行了开导。
郭老用轻松而风趣的口吻说:“我看了你写的对联,觉得这对联反映出
你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不过论调有点消沉,我给你改改好不好?”姑娘点点
头,郭老说道:
“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横批写:春在心中。如何?”
姑娘赞成了。郭老又道:“我再送你一副对联,是《聊斋志异》的作者
蒲松龄科考落第后的自勉联。上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
秦关终属楚;”下联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郭老说完,又讲了对联中的两个典故,以及蒲松龄写作此联的用意。姑
娘听了,很受启发,心胸开阔多了。她请求郭老写出这副对联。郭老欣然提
笔,写完又署上自己的名字:“郭沫若,六二年秋。”姑娘看到这位长者竟
是心中久仰的文坛巨匠郭沫若时,惊喜万分,表示要永记教诲,重新扬起生
活的风帆。最后姑娘大胆地作诗一首,敬谢郭老。姑娘的诗是:
“焚音洞前几徘徊,此身也欲付汪洋。妙笔竟藏回春力,感谢恩师救迷
航。”
侯宝林巧设小偷谜
一次,在大陆的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休息时,各与会人员看到著名相声
艺术家侯宝林,纷纷要求他说个段子,活跃活跃气氛。侯宝林皱了皱了眉说,
我的老搭档郭启儒先生不在,我就说段单口的吧。大家齐声赞成,侯宝林便
抑扬顿挫地讲开了:
“从前,有个老太太,无儿无女,靠每天给人浆洗衣裳赚几个钱。钱虽
不多,老太太生活俭朴却还有节余。剩下的钱放哪儿呢?老太太自己有个小
银行——就是她住的破屋子的墙窟窿。每天她把钱卷成一卷,回家就往墙窟
窿里一塞。过了半年多,老太太想把钱点点数。用手往墙窟窿里一摸——糟
了!连个钱毛也没有。老太太急了,前后查看,屋门每天锁得好好的,不像
有人撬过。再往窗户上一瞧,嗯,毛病在这儿哩!原来这墙窟窿靠近窗户,
窗户格子下面有个地方磨得油油亮了。显然是每天有人从窗户中伸进手,把
钱掏走了。老太太这个气呀!憋闷了半天,想了个狠主意。她先找了把锋利
的牛耳尖刀,藏在家里。然后出去洗衣服,回来照旧把钱一卷,塞进了墙窟
窿。吃完饭,老太太放好被子,吹熄了灯——好像是睡下了,其实她紧握尖
刀,在窗户一侧等着呢!过了半个多时辰,黑影中果然有一双手,从窗户洞
里伸进来,准确地摸到墙窟窿,熟练地把钱用两个指头夹出来。老太太一看,
好毛贼,就是你!正当这贼手要抽出窗外的刹那间,老太太双手握刀,咬牙
切齿,狠命一扎——嚓!刀尖子竟扎透了贼的手背,插到了窗台的木头上。
这一下,小偷想逃,手却被扎住了,逃不掉;想赖,钱还在手心里,赖不掉!
就等喊人来捉贼吧。可就在这时候,却出现了个意外情况,什么情况?小偷
说了一句话,老太太“噌”地又拔起了刀子,而小偷乘机一溜烟儿逃走了。”
大家正听得入神,候宝林却戛然而止,等了好一会儿,不见有下文,纷
纷提问。侯宝林说,我的段子已经说完了,只是这里有一个谜:小偷究竟说
了一句什么话,使老太太又拔起了刀?
于是人们各自推测,有的猜:“小偷说:‘我是你儿子。’”有的猜:
“小偷说:‘我是你丈夫。’”有的猜:“小偷说:‘我也穷得很,饶了我
吧!’”有的猜:“小偷说:‘不放了我,改天杀了你!’”侯宝林只是笑,
大家一想,都有破绽,哪种说法老太太都不会拔刀子。
眼看开会的时间到了,侯宝林说:“告诉你们吧,小偷当时喊‘没扎着’,
由于天黑看不太清,老太太信以为真,拔起刀子想重新扎,小偷才乘机逃走
了。”
李准三句话说哭常香玉
报载大陆作家李准有“三句话叫人落泪”的本领。但没有亲眼见过的人
便不太肯相信。大陆著名的电影导演谢添就表示一定要当面见识见识。
一次,在大陆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舞台生涯五十周年庆祝会”
上,谢添碰上了李准。谢添一把拉过李准来,说:“李准,今天我得当众试
试,你说三句话,能让常香玉哭一场,我才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