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是并排前进的,可即将靠岸的时候,那个名叫亨利的海盗头子一看自己
已经落到了别人的后边,在情急之下拔出刀来砍下了自己的右手,用力把断
手扔到岸上。这样,他就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爱尔兰的国王。
这个故事在爱尔兰民间流传广泛。所以爱尔兰共和国独立以后,它也就
作为一个民族的特征在国徽上体现出来了。
比马粪更臭的东西
1959 年,当时任美国副总统的尼克松出访前苏联。在此之前,美国国会
通过了一项关于被奴役国家的决议,这项决议重申了对被前苏联控制奴役的
国家人民的正当意愿的支持。不料,赫鲁晓夫在与尼克松会谈时却突然怒不
可遏地抨击起这个决议来,最后,他还余怒未消地嚷道:
“这项决议很臭,就像刚拉过的马粪一样,再没有什么东西比这更难闻
的了。”
面对这种极不礼貌而又赤裸裸的挑衅与攻击,尼克松强压怒火,决定以
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好好地回敬他一下。他记起在为他准备的背景材料
中介绍说赫鲁晓夫小时候曾当过猪倌,于是就逼视着赫鲁晓夫的眼睛,用平
静的语气回答说:
“恐怕主席说错了。还有一样东西比马粪更臭,那就是猪粪。”
显要人物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抓工作非常严厉。他对首都莫斯科的交通秩序混
乱非常恼火,曾严令交通部门加强管理,说过“就是我开车违反了交通秩序,
也要进行处罚和教育。”于是交通安全部门不敢掉以轻心,对车辆严加检查。
一次,戈尔巴乔夫要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他见时间很紧,怕赶不上,就
叫司机全速前进。司机害怕违章,不敢猛开。戈尔巴乔夫便命令司机坐到后
座自己的座位上,而他亲自当司机去开车。车速立刻快了起来。
不到 10 分钟,戈尔巴乔夫的车就被值勤的警察截住,并把违章开车者拘
留起来。
几分钟后,交通警察拨通了给上司的电话,报告说他们截住了一辆违章
车辆,并说:“车上坐的是一位显要人物,不好究查法办。”
上司在电话里十分恼火:“戈尔巴乔夫总统亲自说过,就是他本人开车
也要处罚,何况别人呢?”
“我说不准这人的身份,”警察小心地说道,“这人地位一定很高,因
为戈尔巴乔夫总统是他的司机。”
巧戒迟到者
拿破仑是个时间观念极强的人,他最看不惯那些不知道爱惜和遵守时间
的人,经常找机会教训他们。
有一次,拿破仑邀请手下的几位将军一起用餐,可是左等右等,还是有
几个人没有赶到。这时,聚餐的时间已经到了。拿破仑果断地挥了挥手:“不
等了,开席!”接着,便旁若无人地大吃起来。他们刚刚吃完,那几个迟到
者也赶到了。拿破仑用手帕揩嘴,笑容可掬地招呼道:“几位,吃饭的时间
已经过了,现在咱们开始研究事情吧!”
顿时,那几个人被窘得下不了台,以后再也不敢无故迟到了。
骗来的拥抱
寓居国外的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一个人在巴黎的街头散步。突然,
一位老年妇女在他的身边晕倒,看样子是个美国人。
于是,阿方索见义勇为,把那老妇人抱起来送到附近的萨伏伊旅馆,并
一直守候到她完全清醒过来。
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意外地获悉了那位美国女士拍给纽约家人
的一份电报:
“如愿以偿,那位西班牙国王终于拥抱了我。”
《圣经》与土地
南非大主教图力毕生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事业,为此他获得了诺贝尔和
平奖。
在纽约的一次礼拜仪式上,他发表了一个著名的演说,以其特有的幽默
和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揭露了殖民主义者的传教是幌子、是魔术、是骗局,而
对非洲人民贪婪的掠夺和无止境的占有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他说:“当传
教士最初到达非洲时,他们拥有的只是《圣经》,我们拥有的是土地。他们
对我们说:‘让我们来祈祷吧。’于是我们便天真地把眼睛闭上了。等我们
睁开眼睛时,情况却倒过来了。结果我们拥有的是《圣经》,而他们拥有的
却是土地了。”
勇敢机智的故事
晏子不辱使命
晏子姓晏名婴,春秋时期齐国人。他博学多才,聪明过人,是齐国著名
的政治家,为齐国的富强做了很多好事。他还经常用巧妙的方法劝说齐国的
国君——齐景公宽待百姓,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由于他能说善辩,所以齐景公经常派他出使各国。一次,晏子要出使到
楚国去,楚灵王知道了,就召集众大臣说:“听说晏子是齐国能言善辩的大
臣,名气虽然很大,但他身高却不足五尺(春秋时期尺子小,一尺合现在的
7 市寸左右)我想当面羞辱他一番,叫他知道知道咱们楚国的威风,你们谁
有什么好办法?”
这时,一个大臣在楚灵王耳边,嘀咕了半天,楚灵王一边笑一边连说:
“好,好,这个办法好。”
于是,那个大臣马上叫人在城门旁边挖了一个五尺高的小洞,等晏子到
来时,他们故意把大门关了,想让晏子从小洞进城。
晏子到楚国那天,走到小洞前边,看了看,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
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今天,我是出使楚国,不是出使狗国。请问我
是来到了狗国呀,还是来到了楚国?”这一问闹得楚国的大臣们,谁都说不
出话来,只好打开城门,迎接晏子进城。
晏子见到楚王,楚王笑嘻嘻地说:“怎么,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子知道楚王是在讽刺他个子矮,但他却不动声色地回答说:“您这是
什么话!单是我们齐国首都临淄,就有七八千户人家。街上的行人挤得肩膀
挨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您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要派你这样的人出使到我们堂堂的
楚国来呢?”
晏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噢!这您就不知道了。我们齐国派遣使臣有个
规矩:对方要是个上等国家,就派一个有本事的人去;对方要是个下等国家,
就派一个无能的人去;我就是个无能的人,所以才派我到你们楚国来。”几
句话说得楚王张口结舌。
不久,晏子又要出使到楚国去,楚王又和左右的大臣们商量:“我想再
当众耍笑他一下,你们准有什么好办法?”一个大臣又在楚王跟前如此这般
地说了一番,楚王听了连说:“好,好!到时候咱们试他一下。”
没几天晏子到了,楚王安排了酒席招待他。大家正喝得高兴的时候,只
见两个吏卒绑着一个犯人来到楚王面前。楚王故意问:“这个犯人是哪国人?
犯了什么罪?”吏卒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盗窃罪。”楚王看了看晏子,
笑嘻嘻地问晏子:“齐国人都善于偷盗吗?”
晏子轻轻地站了起来,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听人家说,桔子生在江南
一带的叫做桔,又大又甜;假如把它移到江北一带,就变成枳了,又小又酸。
它们的叶子很相似,果实的味道可完全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因为两个
地方的水土不同啊!现在这个人,生活在齐国的时候并不偷盗,到了楚国就
偷盗,是不是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盗啊?”
楚王听了,脸羞得通红,心想:“晏子真了不起啊!我想耍笑他,没想
到,反叫他给耍笑了。”
弦高智退秦师
公元前 627 年,春秋诸侯国中的郑国国君文公去世了,举国哀丧,穆公
刚刚继位。
这一年冬天特别冷,二月里北风刺骨,寒气袭人。郑国商人弦高赶着 12
头肥牛缓缓走在通往洛阳的大路上,一边走一边算计着:快春耕了,牲口一
定特别抢手,再说天这样冷,大家也会吃点牛肉御寒,所以这 12 头牛肯定能
卖个好价钱。等拿到了钱,我就……
还没等他盘算好,迎面就见一个人慌慌张张地跑过来。等跑近一看,原
来是相熟的一个贩布同乡。那同乡一见弦高,一边抹着额上的汗水,一边气
喘嘘嘘地说:
“弦高,大事不好啦!秦国派兵攻打咱们来啦!我亲眼看见秦国大将孟
明视率 300 辆兵车浩浩荡荡向这里急行军,真吓死人啦!我连布都不要了,
回去带上老婆儿子到别国躲躲。你也别卖牛了,快回去准备一下吧!”说完,
转眼跑得无影无踪了。
弦高也大吃一惊,心想:“文公刚刚去世,丧事才办完,新国君也才继
位,哪有心情准备防御敌人偷袭呢?该死的秦国,太狡猾了,竟趁人家国难
时派兵进攻,不行,我不能让他们阴谋得逞。”可转念一想,“兵贵神速,
秦军为了这次偷袭一定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我现在赶回去送信,恐怕话还
没说完敌人就到跟前了,想准备抵抗也来不及了!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此时忽听“哞”的一声牛叫,弦高扭头一看,不由计上心来,“有
了!就这么办……”
再说秦国大将孟明视指挥着 300 辆战车日夜兼程,企图突然发动攻击,
攻下郑国。只见他端坐在高头大马上,威风凛凛地下达命令:“全军听令,
飞速前进,不得停顿。攻下郑国,人人论功行赏;贻误战机,杀无赦!”
雄雄铁骑卷起滚滚尘烟迅速向前奔腾,转眼就到了郑国边邻的滑国地
界,却见到前队先锋派人来报;郑国使者路旁相迎,前来奉旨犒军。
孟明视闻报一愣,心中琢磨:郑国怎么会这么快知道消息,难道其中有
诈?于是他下令全军不得扎营,就在队列中接见郑国使者。
原来郑国使者就是弦高,他急匆匆改道来到这里,赶着牛,买了酒,假
称是奉郑国国君命令前来犒劳秦军。一见孟明视,他镇定自若地先施一礼,
然后清清嗓音说明奉旨犒军来意,同时假装十分热切地说:“这只是国君的
一点小心意,算不得什么!等将军到了敝国,我们国君亲自要为您接风敬酒,
还要大宴三军将士。”
孟明视仔细地观察着弦高,见他彬彬有礼,气度轩昂,没有一丝惊慌之
色,不由泄了气,心想:看样子郑国早就有了准备,居然跑这么远来警告我
一声;而我军连日急行军,又累又困,以劳待逸,非战败不可。于是他假意
说:“哪有此事?我们根本不打算去贵国。”
“那怎么行!”弦高装出一脸急切的样子,“我们郑国大将军率全军正
在前面国界上等着欢迎您呢!您可不能不去啊!”
一听这话,孟明视越发相信郑国军队已做好了战斗准备,决定马上收兵
撤退。可他又十分好面子,只好装模作样凑近弦高耳边故作机密地说:“不
瞒您,我们此行是要攻打滑国的。”
弦高离开秦军队伍后,急忙火速赶回郑国,把情况报告给国君,集合军
队作好一切战斗准备。而孟明视根本没料到这个郑国使者是冒牌的,只好灭
了滑国后垂头丧气地领兵回国了。
郑国百姓躲过了一场可怕的灾难,无不奔走相告,称赞弦高是一个机智
爱国、见义勇为的大英雄。
孙叔敖锄打两头蛇
春秋时候,楚国斯思(今河南淮滨东南)的一个小村庄里,生活着一个
叫孙叔敖的少年。他敦厚质朴、聪明能干,又很乐于帮助他人。
有一年盛夏,天热得叫人透不过气,毒辣辣的太阳烤得人头晕眼花。许
多村里人干了一天农活回家后都中暑躺倒了。听着大家痛苦的呻吟声,孙叔
敖心里难过极了,怎样才能帮帮大伙儿呢?对了!他突然记起一本药书上讲
到,有一种草药煮了可以解暑,村边山上正好就有这种草药,自己何不去采
一点回来试试。
想到这儿,孙叔敖马上戴上斗笠,扛起长柄药锄,急匆匆向村外的高山
跑去。
山势崎岖,孙叔敖顺着山脊的背阳处,踏着高低不平的山路搜寻着。突
然,他双眼一亮,前面大石旁正长着一些要找的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