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177章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177章

小说: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还有用竹筐装着的彩绸。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则早有了“丝”、“桑”、
“帛”等字样,这表明,丝绸的织造,在那时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些古代的文献记载,已被出土的大量文物所证明。1926 年春,考古工
作者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发现一个用某种工具切割开
来的蚕茧,它的样于很像半个花生壳。1958 年,在远离西阴村几千里之遥的
浙江吴兴钱三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考古工作者竟发掘到一些丝织品,其中
有绢片、丝带、丝线筹。这些丝织品织制得还相当不错呢! 1950 年,在河
南安阳殷墟遗址,考古工作者还发现,有的青铜器上还粘附着织造精美的细
绢。由此可以断定,早在五千多年前,我国的蚕桑丝织事业便兴起了。
    那么,是谁最早创造这一技术的呢?不用说,那是我国勤劳、智慧的人
民,嫘祖不过是当时劳动人民的集中代表。
    在五千多年前,人们都是靠打猎、采集野果和捡鸟蛋来维持生活。有一
次采摘桑椹时,有人顺手把野蚕结的茧摘了回来。他把茧放在嘴里咀嚼着,
茧里的蛹被他嚼碎了,蛹汁被他吸食了出来。“真是太香了,味道好极了。”
嚼茧的人心里说。他实在舍不得扔掉这美味,就像现在的人们嚼口香糖一样,
不停地一个劲地咀嚼。终于什么滋味也没有了,他才恋恋不舍地把它吐了出
来。由于唾液的浸润和牙齿的研磨,他放在口中那坚韧的茧壳已经变得又松
又软。因此,当他把茧壳从口中取出来,用手一撕扯,茧壳便成了一小团散
乱的丝纤维。这奇怪的现象给了人们很大的启发,他们便上山摘来野蚕茧,
放到锅里煮,然后用木棍搅和。于是,白白的细丝便被抽取了出来。再往后,
他们又开始饲养家蚕,用家蚕结的茧来缫丝织绸,制作衣裳。
    最初的丝线尽管非常粗糙,但却为后来利用蚕丝线开了一个大大的好

头。当你现在身穿轻盈飘逸舒适的丝绸服装时,你该不会忘记我们祖先的开
创之功吧?
                    
     首创的动植物分类图示法
                   
    提起《尔雅》,人们都说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解释同语的著作。其
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还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动植物分类的工具书。全书
19 篇,其中有 7 篇是《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
《释兽》、《释畜》。这 7 篇不仅著录了 590 余种动植物及其名称,而且还
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做了一定的分类。
    《尔雅》是秦末汉初时的著作。因它保存了中国古代早期的丰富的生物
学知识,所以,自它问世之后,人们研究动植物,都把它当作必读的教科书。
    由于《尔雅》成书年代较早,在辗转相传的过程中,有许多文字脱落,
甚至写了错字、别字,所以给后人的阅读,带来了很多困难。再加上文字古
朴,后人就更难理解了。为此,一批为《尔雅》作解释的人便应运而生。其
中最有名的注释家便是晋代的郭璞。
    郭璞注解《尔雅》,并非简单的注释,而是广征博引,解释各种动物、
植物的通名和别名,并根据自己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对多种动物或植物的
形态与生态特征,作了形象而生动的描绘,从而丰富了《尔雅》的内容,推
进了生物学的研究。
    例如,“鼯(wú)鼠”,《尔雅 释鸟》仅记其别名为“夷由”,但郭璞在注
释它时,则描述道:“鼯鼠,形似蝙蝠,肉翅。翅、尾、项、肋部等处的毛为
紫红色,背上的毛为青灰色,腹下的毛为黄色。它的嘴边颌下杂缀着白色。
脚短爪长,尾巴长三尺左右。会飞而且还能喂养小鼯鼠。飞翔时,能从高处
往下滑翔,但却不能从下往上起飞。”
    又如,“柱夫”,《尔雅·释草》也是只记了它的别名“摇车”,并没
有多加说明,而郭璞却解释说:“蔓生,细叶,紫花,可食用。现今俗称翘
摇车。”
    郭璞的这些描述,虽然还不够精细,但它却大大发展了《尔雅》的分类
描述,并为后来的动植物分类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表明了当
时的人们对动植物的认识水平。
    郭璞不仅发展了《尔雅》的分类描述,还开创了动植物分类研究的图示
法。这在生物学史上,是有重要意义的。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是我国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撰写的一部科学巨著。它颇
为详尽地记录了我国明朝中期到明朝末年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状况,其
中有许多记载是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工艺措施和科学创见。因此,它被
外国研究者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明万历十五年(公元 1587 年),宋应星出生在江西奉新一个名门望族家
庭。他自幼聪慧过人,学习十分刻苦。因而,年纪很小时,宋应星就名闻乡
里。中举之后,宋应星曾先后担任了江西分宜县教谕,福建汀州府推官,安
徽亳(bó)州知府等官职,但他对做官兴趣不大,他醉心的是对农业、手工

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天工开物》就是他在分宜县做教谕时撰写的。所以,
在明崇祯十七年(公元 1644 年),他干脆弃官还乡,专心从事于著书立说了。
所著的著作,除《天工开物》外,还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
色文》、《原耗》等,可惜,这些著作多已失传。值得庆幸的是,前些年,
人们在他的家乡发现了他的 4 部佚著的明刻本:《野议》、《论气》、《谈
天》和《思怜诗》。这是了解他的思想的重要文献。
    《天工开物》一书共 18 卷,依次为:乃粒(五谷)、乃服(纺织)、彰
施(染色)、粹精(粮食加工)、作咸(制盐)、甘嗜(制糖)、陶埏(制
陶)、冶铸(铸造)、舟车、锤锻、燔石(烧炼矿石)、膏液(制油)、杀
青(造纸)、五金(冶金)、佳兵(兵器)、丹青(朱墨)、曲蘖(酿造)、
珠玉。
    从上列标题不难看出,《天工开物》一书几乎涉及到当时中国所有重要
的产业部门,是一部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内容广博,但最具重要价值的,还是它记述了工农业生产
中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并用技术数据给以定量的解说,用图画给以形
象的说明,同时,它又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概念,从而使它成为一部完整的
科学技术著作。
    在水稻栽培技术上,它指出,水稻育秧后,30 天就可拔起分栽;1 亩秧
田培育的秧苗,可以移栽 25 亩;早熟的水稻品种 70 天就能收获,晚熟的要
200 多天才能收获。这些技术数据对水稻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是以
往农书所未曾记载过的。另外,它还首次记述了再生秧技术,以及冷浆田中
用兽骨灰蘸秧根技术。这兽骨灰蘸秧根技术,是我国施用磷肥的最早记载。
除此而外,还应特别指出的是,它又最先记述了早稻在干旱条件下变异为旱
稻问题,这种物种发展变异观念的提出,在世界上也是首次。这是宋应星对
世界生物学物种变异理论的最大贡献。
    在养蚕技术上,它最早记述了利用一化性雄蚕蛾(一年孵化一次)与二
化性雌蚕蛾(一年孵化二次)杂交来培育良种的方法,并指出了养蚕过程中
要注意的问题。其中所说的烧残桑叶烟来抵挡臭气的“熏烟换气法”,也是
以往的书籍从未记载过的。
    在金属冶炼方面,它首次记述了今天俗称为“焖钢”的箱式渗碳制钢工
艺,最早记述了火法炼锌的操作方法。
    在造纸方面,它则详细地介绍了当时制造竹纸和皮纸的设备和方法。其
中所记的用石灰浆处理竹穰,用柴灰处理纸浆和在纸浆中加纸药水汁的 3 项
关键性工艺,直到今天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天工开物》不仅内容丰富,还图文并茂,书中附有 123 幅插图。这些
插图能形象地帮助后人了解到当时的生产技术。其中有些珍贵的插图,如提
花机、钻井设备、轧蔗机、大型浇铸锤锻千斤铁锚、阶梯式瓷窑、玉石加工
磨床等,还是世界上较早的科技图录呢!
    毫无疑问,《天工开物》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科学巨著。但你却想不到,
这部科学巨著还差一点没能同世人见面呢!
    原来,早年的时候,宋应星的家境还比较好,但慢慢地,他家的生活变
得困难起来。尽管他身为官吏,可他从不捞取不义之财,仅靠一点微薄的俸
禄养家糊口。因此,《天工开物》这部书写好之后,竟因为没有钱而迟迟不
能出版。后来,幸亏他的朋友涂伯聚慷慨解囊,这部书才得以刊印。

    最后,我们补充说明两点:
    一是《天工开物》这一书名的含义。“天工开物”这 4 个字,是用“巧
夺天工”和“开物成务”两句古成语合并而成的。前一成语的意思是说,人
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技艺,可以生产出胜过天然形成的精美物品;
后一成语的意思是说,如果掌握了事物的规律,就能办成事情。那么,这两
句话合并后,总的精神又是什么呢?它就是:只要丰富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
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辛勤劳动,就能生产制造出生活所需的各种物品,其
精美的程度胜过天然。
    二是宋应星的去世年代。宋应星这颗科技之星到底是哪年哪月陨落,史
书未见详细记载。后人推断,他大约逝世于清朝初年顺治年间,也就是 17
世纪的 40 或 50 年代。
                    
       李诫与《营造法式》
                   
    李诫,字明仲,北宋郑州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
大约只活了 40 多岁。
    他出身于官吏家庭,在将作监(主管土木建筑工程的机构)供职,前后
共 13 年,主持营建了不少有名的大型土木建筑工程。
    绍圣四年(1097),李诫受命编《营造法式》,元符三年(1100)完成。
《营造法式》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李诫在主持工程的工作中,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个工程主持者,如不
懂建筑技木,怎能做好本职工作?于是,他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成为建筑工
程的行家。
    为了编好《营造法式》,李诫一方面广泛参阅前人的有关建筑方面的史
书和专著,认真吸取前人的成果;一方面向有丰富经验的工匠们学习。经过
辛勤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部书的编修工作。
    《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建筑工程中的经典著作,也是当时世界上关于
木构建筑的最先进的典籍。
    全书正文 34 卷,加上编修说明、目录各 1 卷,共 36 卷。正文有 357 篇,
3555 条,其中除解释名词的 2 卷 283 条外,其余 308 篇 3272 条,都是根据
工匠的实际经验总结提炼而成。
    《营造法式》体系严谨,内容丰富,是当时建筑科学技术的一部百科全
书。书中几乎包括了当时建筑工程以及和建筑有关的各个方面,是进行建筑
工程不可缺少的手册。
    《营造法式》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虽然基本上是一部经验性的总结,但它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在一些重大的建筑科学问题上,它远远地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书中对
于各种木构建筑部件的大小尺寸,都给出了具体而明确的数据。
    这些数据,有许多与现代的建筑学、材料力学的原理相符,而在时间上
则要早得多。例如,一根圆柱形的木头,如何从中截取矩形的梁,使其既坚
固又不会浪费材料呢?
    李诫把技术要求和艺术要求加以综合考虑,规定了梁的横断面高度与宽
度的比为 3∶2。
    对于这个问题,比李诫晚三四百年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达·芬奇,比

李诫晚四五百年的近代力学的奠基者伽利略,都曾加以研究,但均未达到李
诫的水平。
    直到 19 世纪初,英国科学家汤姆士·杨才提出合乎科学的数据。即当截
面高度与宽度为 3.46∶2 时,梁的刚性最大;而当比值为 2.8∶2 时,梁的强
度最大,而它们相等时,弹性最大。
    这个结论的提出,比李诫晚了六七百年。把这个结论与李诫的结论相对
照,可以看出:3∶2 正是 3.46∶2 与 2.8∶2 的中间值,说明李诫的结论,
既考虑了梁的强度,又考虑了梁的刚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