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174章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174章

小说: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轮的旋转,船便如离弦的箭,破浪而去,而在西方,直到 15 世纪,才有这
种形式的船出现。很显然,比中国晚了 700 多年。
     李皋之后,宋朝的大将李纲,也曾效法他,在湖南省长沙造了一些轮船。
只是到了杨么时,轮船的建造技术和规模,才达到了鼎盛阶段。
     公元 1130 年,钟相、杨么因为不堪忍受南宋封建王朝的残酷压迫,在洞
庭湖畔率领农民举起了起义的大旗。杨么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起义军将
领,一次战斗中,起义军俘虏了当时为朝廷效力的造船高手高宣,杨么把高
宣当作贵宾看待,并请高宣帮起义军造一种新船,高宣设计的这种轮船不用
篷帆和桨橹,只在船舷两旁安装对称的车轮,让水手用脚踩踏,用车轮来替
代桨橹。
     大的战船装有 24 个车轮,船长二三十丈,甲板上建有三层楼,底层是水
手们踩踏车轮的工作间;中间一层是箭楼,为射手们的射击场所:最上一层
则是战士们投掷石块、鱼叉、铙钩、木老鸹等战斗武器的岗位。
     有了这先进的战船,杨么队伍的军事实力更强了。他率领着起义军,焚
烧官府,镇压豪绅,扫荡恶势力,以不可阻挡的气势,直逼南宋王朝。
                    
        最早的海陆变迁理论
                   
     大家知道,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所撰写的《梦溪笔谈》,是一部集前人
和他本人科学业绩之大成的辉煌巨著,被人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在这个“坐标”上,沈括不仅标示着天文、历法、物理、化学、数学、生物
等方方面面的科学成就,还镌刻有地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
     首先,他在世界上最早科学地论证了海陆变迁现象。关于海陆变迁,我
国的先人对此早有认识,大家熟知的“沧海桑田”一语,便是对这种现象的
生动概括。晋代的医学家、炼丹家葛洪,还在《神仙传》一书中,以神话故
事的形式,表达了这种认识。
     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海陆变迁的认识,也
有一定的深度。
     白居易对沧海变桑田的过程作了合乎科学的解释:海浪对陆地泥沙的不
断冲刷,是使大海淤填成陆地的主要原因。
     沈括率先对这一现象作了科学的论证,从而把海陆变迁的认识推向了一
个新的阶段。1074 年,沈括奉命到河北西路,也就是现在的河北西部、河南
北部等地区巡察。当他沿着太行山向北行走的时候,在山崖间,他常常看到
含有螺蚌壳和鸟卵形的砾石,像一条长带,横贯在石壁中间。经过观察分析,
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指出:
     “由此可见,这里过去曾经是海滨。然而现在东面距海已经近千里了。
今天所称的大陆,都是淤泥沉积而成的。尧杀鲧的地方在羽山,按过去的说
法,羽山在东海中,而如今的羽山却在陆地上了。黄河、漳河、滹沱河、涿

水、桑干河等河流,都是含有大量泥沙的浑水。今天,函谷关、陕县以西的
地带,河水都在地面以下流动,河道低于地面不少于一百余尺。这些河流携
带的泥沙年年向东流,全都沉积为大陆的泥土,这是必然的道理。”
    沈括的这段话,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海陆变迁学说。他不仅非常正确地阐
释了华北平原形成的原因,还很科学地论证了海陆变迁现象,把古老的沧海
桑田说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之上了。这比西方意大利人达·芬奇(1452~
1519)最早理解亚平宁山中的螺蚌壳化石为海中古生物遗迹要早 400 多年。
                    
             地震预测
                   
    有文字以来的最早地震记录,据查,是在《竹书纪年》中。该书记载了
公元前 1831 年的一次地震。《吕氏春秋》、《诗经》、《左传》等先秦古籍
中,也都保存了许多古老的地震记录。
    张衡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在许多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他创造了
世界上第一架用水力发动的天文仪器“水运浑象”;发明了机械日历;写出
了著名的数学专著《算罔论》;制造出指南车、记里鼓车等机械。
    张衡一生中就遇到过多次地震。据记载统计,从公元 92 年至 139 年间,
京城洛阳和陇西就连续发生 20 次地震,其中有 6 次还是破坏性极强的地震。
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郡,以致地裂山崩、江河泛滥、房倒屋塌、物毁人亡。
面对这深重的灾难,张衡的心被强烈地震撼着,他决心制造出一架观察地震
的地动仪,为抗震救灾服务。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张衡终于造出了他日思梦想的地动仪。他为这架仪
器取名为“候风地动仪”。
    候风地动仪用青铜铸造而成。它的外形很像我们日常用的带盖凸肚茶
杯,直径大约有 189.4 厘米,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8
个方位等距离镶铸着 8 条龙。龙垂直向下,翘着头,嘴里含着一颗小铜球,
若吞欲吐的样子。每个龙头下的地上,都对准龙嘴蹲着一只仰头张口的铜蛤
蟆,在那里等着接龙嘴里的小铜球。
    那么,这地动仪是怎么测定地震的呢?原来,它的中央竖着一根上粗下
细的大铜柱,铜柱的旁边通着 8 条道,每条道上都设有发动机关,连着龙头。
一旦某个方向发生了地震,大铜柱就倒向那边,并触动发动机关,使发生地
震方向的龙张开嘴巴,吐出铜球,落到铜蛤蟆口中,而其他的龙则不动。球
落时,还能发出激扬的声响。观测人员根据铜球落入铜蛤蟆口中的响声,就
知道了在什么时间什么方位发生了地震。
    汉顺帝永和三年,也就是公元 138 年二月初三的这一天,地动仪的一个
龙机关突然发动,一个小铜球落到了铜蛤蟆嘴里。按张衡的说法,落球的方
向当有地震发生。3 天后,陇西(今甘肃省东南部)有人飞马来报,说是那
儿发生了地震。这正是地动仪标示的方向。
    张衡地动仪的制造成功,是世界地震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利
用物体的惯性来拾取大地震动波,进行远距离测量。这一原理直到现在仍为
人们所使用。在国外,直到 1000 多年后的 13 世纪,古波斯才有类似的测震
仪;而欧洲,就更晚了,在 18 世纪才出现利用水银溢流来记录地震的仪器。
    张衡虽然很早就创造出了地动仪,但由于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对于科学技
术上的发明创造不予重视,所以,他的研究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地动仪制造

出来后。不仅没有推广使用,最后竟连这一科学硕果也因没能很好地保护而
丧失了。这无疑是科技史上的巨大损失。近代的科学家复制了张衡创造的候
风地动仪模型。现在这一模型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内。
                     
             煤的开采
                    
    公元 1275 年的夏天,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由于受到
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马可·波罗还在元朝廷里当了官员,并在中国整整住
了 17 年。公元 1295 年底,马可·波罗返回了威尼斯。他的邻里乡亲除了欣
赏他带回去的丝绸瓷器外,还请他讲他在中国遇到的新鲜事。马可·波罗对
他们说:“在中国,有一种黑石头,能像木柴一样燃烧,但火力却比木柴强,
从晚上烧到早上还不会熄灭。”马可·波罗把这件新鲜事写到了他的《马可·波
罗游记》中。
    其实,马可·波罗说的这种奇怪的“黑石头”,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煤。
在马可·波罗见到煤时,我们中国人用煤作燃料已经有 1000 多年的历史了。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也就是在马可·波罗之前五千多年前,就认识了煤。
    煤,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曾被称为石涅、石墨、石炭等。成书于战国时代
的《山海经》,便有这样的记载:“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
女床山就是“陕西凤翔的岐山”。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女床山的南面多产赤
铜,山的北面多产石涅,也就是“煤”。这是古籍中有关“煤”的最早记载。
    早期拿来作为雕刻材料使用的煤,都是取之于露天的。有资料记载和考
古发现证明的我国开采煤矿和用煤作燃料,则是西汉的事。司马迁曾著有千
古绝唱《史记》。《外戚世家》部分,司马迁在为窦皇后和她的胞弟窦少君
作传时,选择了窦少君为人挖煤,又赶上旧煤坑崩塌,100 多人皆死于非命,
而唯独他侥幸逃生的典型事例,来反映窦少君的不幸遭遇。然而,司马迁却
没有想到,他的这段记载,竟是中国乃至世界采煤的最早记录。1958 年至 1959
年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巩县铁生沟发掘了西汉中后期的冶铁遗址。结果发
现,当时的人们炼铁是用木柴、原煤和煤饼作燃料的。唐宋以后,我国煤的
开采和使用更为普遍,而且采煤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河南鹤壁市北
宋晚期煤矿遗址中可以知道,当时是先由地面开凿圆形竖井,然后依地下自
然煤层的变化开掘巷道。除考古发现外,记载最详的,要算明代宋应星的《天
工开物》,书中写道:有采煤经验的人,根据地面上的土质颜色,就能判断
出地下是否有煤,然后往下挖掘。挖掘到五丈左右的时候,才能得到煤。刚
见煤层的露头,毒气冒出能伤人。但有一种方法能排除毒气。就是将大竹子
的中节凿通,削尖竹筒的末端,然后把它插进煤层中,那毒气就能通过竹筒
排出了。这样一来,人便可以在煤井下用大锄挖煤了。若井下发现煤层向四
面延伸,可随着煤的分布,横打巷道挖取。但巷道要用木板支护,以防崩塌
伤及挖煤人。凡是煤层挖采完以后,都要用土把煤井填实。
    宋应星的这段话,不仅记载了怎样找矿、采矿,而且记述了排除毒气和
防止塌陷的具体措施。这种措施是很科学的。
    西方关于煤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公元 315 年,比我国晚了近 800 年;而
英国则直到公元 13 世纪,才开始采煤,比我国晚了 1400 多年。
                     
         黑色金子——石油

                    
    石油在我国古代又称石漆、石液、石脂水、石脑油、猛火油。据有关资
料记载,我国古代较早发现石油的地方有 3 处:陕西延安、甘肃酒泉和新疆
库车附近。其中以延安地区为最早。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在他所撰的我国
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汉书·地理志》中说:“高奴,有洧水,可以燃烧。”
高奴在今天的延安附近。洧水是延河的支流。这种可燃之物,就是石油。北
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便详细地说明过这“高奴石油”。
更有意义的是,他还在文章中首先使用了“石油”这一名称。
    西晋的张华在他所著的《博物志》中指出,在酒泉镇延寿县以南的山里,
有一种会流出“泉水”的山岩。流出来的“水”用火一点,它就能燃烧。张
华这里所说的“泉水”,就是从岩石缝中渗出来的石油。北宋时,都城汴京
的兵工厂里,还设有“沥青作坊”和“猛火油作坊”,专门生产石油火器。
曾公亮在《武经总要》中说这种武器,若是击中了人,没有不糜烂的;若是
水战,还能烧浮桥、战舰。明朝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里,
还对石油进行了药理分析,提出了新的药用见解。
    《元一统志》记载:“在延长县南迎河有凿开石油一井,其油可燃。……
又延川县西北八十里永平村有一井……”《元一统志》是公元 1303 年的著作,
这表明,至少在 600 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钻井采油了,而在国外,直到
1859 年,美国才打出了第一口石油井。而且,这也是西方国家的第一口石油
井。不言而喻,我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的国家,还是世界上最早
开凿石油井的国家。这足以让我们为我们的先人感到自豪。
                     
                先进的青铜冶铸技术——司母戊大方鼎
                    
    夏朝至春秋这 1600 多年的时间,称为“青铜时代”。青铜是相对红铜来
说的。红铜是纯铜,而青铜则是铜、锡、铅等元素的合金。为什么把铜、锡、
铅的合金称为“青铜”呢?这是由于它以铜为主,而且合金的颜色发青绿色,
所以,人们就称这种合金为“青铜”。
    成书于春秋战国的《考工记》,便对工匠们在长期的冶炼实践中,逐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