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 >

第5章

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第5章

小说: 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重新审查。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5页。

    ②参见:《列宁全集》,第38卷,第228页。

    ③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123页。

…… 33

    03自 我 论

    在19世纪下半叶,探讨意识和个人问题的哲学理论得到心理学研究的补充。

    把哲学问题转译为一门经验科学的语言,初看似乎只是一种具体化而已。在个人心理学和社会学中,很难说有哪些思想是从前哲学家们基本上没有讨论过的,而这些思想的“接地”有时还显得有些庸俗。可是,向另一抽象层次的转移并不是原有问题的解体,而是它的转换,这种转换显示出新的侧面和角度。

    在对待个人和自我意识的问题上,19世纪下半叶的心理学有过两个极端。人格主义心理学家肯定了“自我”的实体性、非物质性和不可移易性、不能客体化,认为“自我”是心灵或自由意志的体现,这种自由意志只能在内省活动中和直接体验的基础上显示出来。持此说者如利普斯认为,“自我”是一切自觉行动的始因,而自我意识则是人格的基础。

    与此相反,心理学中的决定论者摈弃了“自我”具有实体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认为“支配我们行为的不是形形色色的我的幽灵,而是思想和感觉”

    ,强调“人的行动绝对取决于内外环境条件……”

    ①

    但是,这种决定作用的本性是什么,个体形成本人的“自我”

    观念又以哪些心理过程为基础呢?

    19世纪的心理学家虽然强调了个体经验的各个不同侧面,但是也和感觉论哲学家一样没有超出个体经验的范围。例如,约翰。斯图亚特。

    米尔认为,“自我”的确立同对既有行动的记忆相关联。查理

    ①谢切诺夫:《哲学与心理学著作选》,莫斯科,1947,第308、327页。

…… 34

    自 我 论13

    。皮尔斯认为,婴儿产生“自我观念”是因为把物体的移动同自己身体的运动相联想,把自己身体的运动当作物体移动的原因。威廉。冯特把“自我”解释为各种个体心理体验的联系感,特别重视自我动觉(原动)对“自我”观念发生所起的作用。

    对自我意识同自意动作、自我感觉等等个体发育的联系的了解,奠定了发展心理学这个重要学派的基础。但是,这种方法忽略了个人发展的社会前提。

    早期那些鲁宾逊故事的作者以至19世纪的心理学家虽然已经都很清楚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和有赖于社会的,可是他们心目中的社会却仍象牛顿物理学中的空间一样,只是个人发展的条件、框框、外部环境。

    “自我性”的实质或者被认为是自然天成的,或者被认为是经过自我观察形成的。

    可是,什么东西引起人的自我反思,什么是人的自我评价标准,人又为什么会特别注意自己经验的某些方面而忽略其它一些方面呢?

    这些问题,正象先前在哲学家们当中已经发生过的情况那样,也逐渐促使心理学家去理解“自我”的社会本性。在这方面,首先迈出的一步就是承认“自我性”除了自然肉体成分(随着机体自我感觉的发展,个体逐渐“从内部”意识到它们)以外,还包括来自同他人相互作用的社会成分。通过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鲍德温、库利、米德,法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理学家让内,苏联学者维戈茨基和鲁宾施坦等人的研究,在“自我性”这个问题上发现了许多新的侧面和角度。

    每一种特殊研究方法都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和向量去考

…… 35

    23自 我 论

    察和模拟研究对象。根据研究背景、课题和方法论取向的不同,“自我性”被分别描述为:一、意识和活动的主体,或者客体、产物和反映;二、实体性的、本体论的实在性,或者研究者说定的假想结构体;三、统一的系统整体,或者要素、特征、维度的总和;四、结构,或者过程;五、个体内部的东西即个人内在的东西,或者主体之间的东西即在主体与主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教养,等等。

    这些形式方法方面的参数同相应各派心理学理论的具体变式紧密相联,同时,每一个变式的背后不仅有各种不同的答案,而且有各种不同的问题①。

    行为主义认为,“自我性”

    是一个行为范畴,只能在行动、行为中把握。认知心理学认为,“自我性”是一种认识模式,个人通过它来处理有关自己的信息,把信息组织为特殊的概念和形象。心理分析学和自我心理学认为,“自我性”是以欲望为基础的动机现象。相互作用论(interactionism,源自inNteraction即“相互作用”一词)认为,“自我性”是人际相互作用和交流的产物。存在心理学认为,“自我性”的本质就是自我实现的过程,不断创造的过程,等等。

    同“自我性”的这些理解差异相联系的还有各种特殊术语。例如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中,“我”

    、“超我”

    、“理想的我”这些范畴虽然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并未被当作个人的结构要素。

    “自我性”这个概念,“我”

    、“超我”和“它”这

    ①详见拙著:《心理学中的“自我”范畴》,载《心理学杂志》,1981年第3期,第25—28页。

…… 36

    自 我 论33

    三个概念,还有“个人”和“认定性”这两个概念,三者分别属于不同的抽象层次①。

    “我”

    、“超我”和“它”是弗洛伊德所谓的“心理器官”要素,属于心理内部的结构。

    “个人”

    和“认定性”这两个概念不是心理分析学的用语。

    “自我性”

    则是表示心理实质。弗洛伊德一般很少使用“个人”和“自我性”这两个词,“我”与“它”的关系在他那里只是说明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联系,不说明个人的一切过程。

    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感到需要突破这种关系框架,他不得不大大扩充概念编制,并且重新规定了一些原有的心理分析学概念。除了作为意识主体的“我”

    (ego)

    ,荣格又提出作为“总体心理”

    (包括意识与无意识这两者)主体的“自我性”。

    荣格和弗洛伊德一样很少使用“个人”

    这个术语;但是,他采用了几个新概念以强调“自我性”的多态性和多层次。

    “阴影”说明“自我性”的负面——沉睡在心灵底层的一切低级的、动物性的、原始性的东西。

    “面目”

    (persona)是个人戴给别人看的面具,是隐蔽真实个性的纯表面姿态。

    “灵魂”

    是个人的内在方面,与外在方面即“面目”

    (persona)

    相对立,其阴柔的部分为“灵魂”(阿尼妈,anima)

    ,阳刚的部分为“精神”

    (阿尼姆斯,animus)

    ,前者多体现厄洛斯(爱神)

    ,后者多体现逻格斯(情理)。

    新弗洛伊德主义的术语也不尽一致。

    例如,“人际精神病学理论”创始人沙利文认为,“人格”是“形成人生特征的各种不断重复的人际环境的相对稳定模式”

    ,它不同于参与“支

    ①柯哈特,H。

    :《“自我”分析》,纽约,1971,第14—15页。

…… 37

    43自 我 论

    持人际安全感“的动态”自我性系统“

    ①。同时,沙利文也不认为“自我性”是类似“我”或“它”的特殊结构。埃里克。埃里克森提出,在“认定性”或“自我认定性”的形成上,有与“自我”综合功能形成相关的深层因素奇Qīsūu。сom书,有与各种“自我性形象”的整合相关的因素②。

    如果避开各种理论和术语的犬牙交错关系,“自我”

    心理学的主要问题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一、本体论的客体问题:个体存在的恒定性何在和以什么为支持?二、活动主体的问题:自我调节的各种心理机制是怎样形成和发生作用的,以及个体积极性的根源和潜能是什么?三、认知和认识论的问题:个体的自我意识即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观念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它的功能是什么?还有一个价值论的问题,但是已经超出心理学的范围:自身认定性、主体性和自我意识这些现象对个体和社会有什么价值?

    由此种种可见,分析“自我性”要从各个不同层次、不同剖面进行。认定性这个术语最好地表达了“自我”恒定性、同一性的观念,在研究人的各门科学中它有三个主要形态:一、生理心理认定性,指身心过程和结构的统一性、继承性;二、社会认定性,指个体借以成为社会个体即一定社会或群体成员的特性系统,以按照社会阶级归属、社会地位和社会准则信念区分个体(分类)为前提,这种区分如果来自外部即来自社会,就叫做客观区分,如果由主体自己进行即用

    ①苏利文,H。

    S。

    :《心理学的人际理论》,纽约,1953,第109、11页。

    ②埃里克森,E。

    H。

    :《认定性:青年期与危机》,纽约,1968,第21—212页。

…… 38

    自 我 论53

    “我们”和“他们”的说法表示,就叫做主观区分;三、个人认定性(或自我认定性)

    ,指个人自我信念明确的个人生命活动、目标、动机、生活宗旨的统一性、继承性。

    身心认定性和社会认定性是一种给定或限定的东西,可以客观地描述。对于个人认定性就已不能运用这种方法,因为这一现象主要关系到主观实在。

    “自我”与“非我”

    、意识与体验、实际与愿望的区分,只可能在考虑到生命环境特点的前提下在个人内在世界范围内才有具体意义。

    研究“自我性”的内部结构必须进一步区分概念。活动主体的因素即对个体存在起组织调节作用的原则,叫做积极的、能动的、存在的“自我”或“私我”

    (ego)。个人的种种自我表象即个人的“自我形象”

    或“自我观念”

    ,叫做反思的、现象的或概念的“自我”。为了表示不构成概念形态的“自我性”感觉,有时也使用体验的“自我”这一术语。

    “自我性”

    的结构可以列表如下:“自我性”结构模型

…… 39

    63自 我 论

    上述每一要素各有相应的一定特殊心理过程:与存在的“自我”相应的是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与体验的“自我”相应的是自我感觉;与概念的“自我”相应的是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等等。不过,这种区分当然是假定的。即使概念的“自我”

    ,尽管看似纯认识的现象,也最容易研究,但若脱离“自我性”的其它形态和要素,也是不可能理解的。

    概念的“自我”

    研究在现代心理学中占有一席主要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意义,但是也存在着一系列方法论上的困难。

    当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没有严密的理论;基本概念和术语含糊不清;经验主义;方法混乱和纯描述性的专著充斥于市;牵强附会地把相关联系升格为因果依附关系;缺乏根据地从假定前提和条件推导“自我形象”

    的实质;缺少考察自我意识对行为反作用的专著;用一般日常思考判断代替科学结论等等,不一而足。

    “自我”

    实验研究的困难不仅来自方法论和具体方法上的错乱。在“自我”心理学的背后,潜在着“物”与“人”

    、“社会”与“个体”

    、“给定”与“创造”的相互关系的哲学问题。片面的、非辩证的思维把握不了“自我”的双态性即同时属于“两个世界”的特性,必然会把“物”与“人”变为绝对的对立。

    “社会物质”思维和“生物物质”思维试图把个人和自我意识归结为限定的社会和自然属性总和,而“宗教人格”

    思维和“浪漫人格”

    思维则视精神素质为独立存在,忽视精神体现为个人日常生命活动的实际方式。

    实验心理学把个人作为客体固定下来,不由自主地把个人变为一种亲在,忽略了哲学、伦理学以及日常意识视之为

…… 4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