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 >

第29章

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第29章

小说: 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长、成熟、衰老和死亡的连续性过程。个人接受、充当、继而逐渐放弃一定的社会角色配套(劳动角色、家庭角色、父母角色)

    ,然后由它的后代再来重复这一周期。

    社会中一代人接替另一代人,也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发展的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的类比,不乏启发价值。但“生命周期”这个概念把过程的某种封闭性、完成性作为前提,认为过程的中心就在这一过程本身之中。

    然而个人的发展是在同其他人以及同各种社会成规的广泛相互

    ①参见拙著:《关于人和社会的科学中的年龄范畴》,载《社会学研究》》1978年第3期,第76—86页。

…… 209

    402自 我 论

    作用中实现的,而这却套不进周期性的刻板公式。即便个人的某一个别侧面或要素构成某种周期(生物学的生命周期、家庭周期、职业劳动周期)

    ,那么个体的发展也绝不是一组同工异曲的总和,而是一部具体的历史,其中有许多事情都是通过尝试、过失而从头做起的。

    生命全程(生活历程)概念恰恰是指许多独立发展线索的统一,这些线索或重合、或分歧、或相交,但如果把它们彼此孤立起来,把它们同社会历史条件割裂开来,它们就会变得不可理解。

    对生命全程的研究,必然是一种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的跨学科研究,绝不可只局限于旧心理学的个体发育理论模式。如果单从字面意义来理解“个人的本体发育发展”这一用语,那么它本身就包含着用词矛盾。个体之由社会活动的客体或媒介向社会活动的主体转化(个人的形成和发展即指这种转化)

    ,如果绕过和离开个体本身的社会活动,那就无法实现,这种转化并非储存在个体机体之内的程序,因此研究它就需要更为复杂的调查方法和分期原则。

    生平与命运

    一切人的命运都形成于偶然,都取决于周围人的命运……我青年时代的命运也是这样形成的,而青年时代决定了我整个的命运。

    布 宁

…… 210

    自 我 论502

    前面我们从个人的个别特征是守恒的还是可变的这一角度考察了个人恒定性,现在让我们再从另一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阐明个人以及个人自我意识的个体发展的一般分期原则。这里有三种方法。

    生物学和心理生理学中有所谓各个危机期或敏感期的说法。在这些时期,机体对某些特定的外部因素和(或)内部因素极为敏感,而这些因素的影响恰恰在发展的这一个点(而不是任何其它点)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不可逆转的后果。

    社会学和其它社会科学中有个人发展的所谓各个社会性转变即转折点的说法,指个体的身分、地位和社会活动结构的各种根本性转变(如上学,取得公民权,结婚)

    ,这种转折点常常伴有社会礼仪即所谓转变仪式(典礼)。

    由于危机期和社会性转变通常伴有某种心理状态的改变,所以发展心理学还有一个专门的概念,叫作年龄期常规生命危机,这一概念强调指出,这种心理状态的改变尽管看上去象是病态,但对发展的这一阶段来说,它是合乎规律的,从统计学角度看是正常的。只要了解相应的生物学规律和社会性规律,就可以十分准确地(就平均值而言)预测出某一社会个体在多大年龄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着什么样的相互联系,危机的深度和持续时间受什么制约,以及解决这一危机的典型方式有哪些。

    如果我们感兴趣的不是一个平均个体的生命全程结构,而是一个具体个人的经历(生平)

    ,那么仅有这样一些客观的数据就不够了。

    每个个人的生活,正如一部人类历史,一方面是一个自

…… 211

    602自 我 论

    然史的、合乎规律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一部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戏剧,其中每一场戏都是许多具有个体独特性的性格和情况交错纠结的结果。

    任何一种生活情境都是具体的、多元的、可变的,而“事件”一词则表示一次性变故。无怪乎历史科学的逻辑方法论特征恰恰是同说明事件,而不是同说明发展规律或趋势的课题相关联。

    当然,生平事件(传记事件)如同历史事件一样,可以分门别类,可以用过程术语或结构术语加以描述①。

    事件根据所属生活领域,可分为身体事件、生理事件、社会事件和心理事件。根据其发生于个体周围、个体本身或个体内心又可分为外部事件(环境事件)

    、行为事件(所作所为)和内部事件(精神事件)。发生在个体自己生活中的事件叫做个体事件,个体受历史情况决定的事件则叫做社会文化事件。根据事件次数多寡、重复程度和可预料程度。又可分为一般事件(正常事件)和偶然事件(非常事件)。

    除了对生平事件进行一般性分类外,学者们还归纳出事件的下述结构特性:

    ①参见洛吉诺娃,H。

    A。

    :《个人发展和个人生命历程》,载《心理学中的发展原则》一书,莫斯科,1978,第156—172页;赫尔奇,D。

    F。

    和普莱蒙斯,J。

    K。

    :《生活事件和生命历程的发展》,载《生命历程的发展与行为》一书,第2卷,第1—37页:丹尼士,S。

    J。

    、斯迈耶,M。

    A。

    和诺瓦克,C。

    A。

    :《发展对生活事件进程的干预和增进》,载《生命历程的发展和行为》一书,第3卷,第340—366页。布里姆,O。

    C。和拉夫,C。

    D。

    :《论生活事件的特性》,载《生命历程的发展和行为》一书,第3卷,第367—388页。

…… 212

    自 我 论702

    事件的发生时间——事件是否符合常规的社会预期,对于生命全程的某一阶段它是适时的还是不适时的。在今天看来16岁初婚为时过早,18岁初婚是早婚,40岁初婚则是晚婚。

    事件的持续时间——有的事件是有时间跨度的变化(性的成熟,专业学习,公民性的形成)

    ,有的事件则是一瞬间的、非连续性的变故(飞机失事)。

    事件的顺序性——指该事件在其它生平事件序列中的位次。劳动生活的开始可以在普通教育完成之后,也可以与其同时或在它之前;亲昵行为有的发生在婚后,有的则发生在婚前。如果不了解生平事件的实际次序和常规预期次序,则无法理解生命全程的结构,从而也无法理解具体生平(传记)的特征。

    代群特点——某一代人和其它几代人相比,其生平事件的典型结构特性(持续时间、先后次序)有何异同。

    事件背景纯度——某一事件与其它生平事件的联系紧密程度如何,联系方式如何。大多数生平事件都不“纯”

    ,因而不可对它们进行以偏盖全的解释。例如,一些少年开始谈情说爱,与其说是在生理上达到了性成熟期,无宁说是受了同龄人和周围人的常规定势的影响。

    事件发生概率,即用统计数字表示的事件普遍程度——类似现象是发生在所有人身上,某些人身上还是只发生在个别人身上。这不仅取决于事件的一般性或非常性,而且还取决于这一个体的特点及其职业、所属群体等等(专业学者在科学上作出的新发现远远超过自学者)。

…… 213

    802自 我 论

    一般人在评价各种生平事件“决定命运”的程度,亦即事件对个人的影响时,多半首先着眼于事件的鲜明性、戏剧性;事件发生时间接近预期的个人转变时间的程度,事件规模的重大性(“事件”一词系指某种重大的、异乎寻常的事情)及其相对统一性——正因为有这种统一性事件看起来才象是一次性的。

    然而深刻的个人变化并不总是产生于最鲜明、最富有戏剧性和不久前发生的事件。这种变化在颇大程度上是一些细小的事件在一定时间内积累的结果,而且各种类型的生活事件都具有潜在的蓄积相互作用效应。例如,为了了解一个少年的“自我形象”的变化,不仅要考虑到他的体貌变化和青春期变化,而且还要考虑到即如转校这种看来似乎是外在的事件,因为这种事件使他必须去适应新的集体,并激起他通过新同学的目光观察自己的需要。

    研究个人形成的“事件”方法,不是把个人视为一个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完成的、封闭式的系统,也不是把它视为各个发展阶段的序列,而是把它看作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一部表现更新、进取、克服的戏剧。

    我们回顾自己的生命流程时,不是按照无人称性的心理生理周期和社会性转变来划分生命流程,而是根据发生在生命“外层”和“内层”交叉点上的实际骤变情况来划分的。

    这些交叉点打破生命的和谐流程,在人的感受中成为压力、挫折、冲突和危机。不过,这是人人都有的情况。正是为了帮助概括这一切,传记法(生平法)便应运而生。

    这个概念具有多方面的涵义。

    在19世纪的史学中,把那种将历史过程的本质归结为其参与者个人生平特点的最原始

…… 214

    自 我 论902

    的、非理论的历史叙述文字叫作“传记体历史”。

    20世纪前25年的社会学中,传记法即对个人文件(书信、日记等等)的研究,被用于阐释社会过程的主观方面,阐释历史过程参与者赋予这些事件的意义(托马斯,兹纳涅茨基)。在20年代的心理学中,传记方法转变为日记方法:日记和自传成为再现个人生命世界的主要资料来源(比勒)。在精神病学中,“生活史”

    和临床检查结合起来,目的在于查明病因即最初的“心理创伤”。

    传记作为文学史、艺术史、政治史和科学史的一种常见的有认识价值的形式(样式)

    ,虽然还不具有理论的性质,但是到20世纪初,它本身已经形成分明可见的两极——诠释学和精神(心理)分析学。

    诠释学作为一种从历史角度认识、诠释、破译人的活动及其产物的隐秘内在涵义的方法,把传记视为最高级、最有教益的人文科学研究形式。

    但是,在狄尔泰和米什的著作中,传记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广义的自传,亦即成为从主体本身的角度观察主体精神成长的历史。诠释学派的传记作者,力求最大限度地与自己的主人公认同,用主人公的目光观察世界,竭力避免从旁观者角度对主人公的行动、观点作任何批判。因此也给人造成一种印象,“仿佛自我实现、完成自己这一课题古往今来一向是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而人的具体历史努力只不过是认识和实现这个内容的形式。”

    结果使各种不同传记作品中的人物变得彼此雷同。

    “传记作品竞相在自我完成上作文章,结果千篇一律,形成一幅描述某种不属于任何

…… 215

    012自 我 论

    人的、无人称性的、世世代代重复不穷的苦难图画。“

    ①

    在精神分析学中也有某种类似现象,虽则它的出发点与诠释学的出发点是针锋相对的。

    索洛维约夫写道:“如果说在诠释学中,对待他人的自我解释是以崇敬作为假设前提,那么在精神分析学中,这种态度则是以怀疑作为假设前提。对于虔诚的忏悔,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并不是无可挑剔的真情流露,而恰恰是自我欺骗的高级形式,是患者的‘自我幻觉’发展到了他无法自拔的程度,但却因此可使医生识别出被排斥的心理能源、力量、情结和创伤等等。对于各种异己的心理力量的类型和种类,精神分析学家们总是成竹在胸的。因此他们对忏悔材料所作的破译,都具有把个别归结为普遍、把稀奇归结为平常、把独特归结为典型的特点。

    ②他们把千差万别的历史个性塞进一张表格,表的横栏开列着心理创伤和心理异常的项目,而竖栏里开列着典型的反应方式。

    这些缺陷再加上要对内省资料作科学解释会遇到许多困难,而且回顾往事的答卷材料又往往不可靠,从而使“传记方法”在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们看来至少是缺乏说服力的。

    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传记不仅是大众文学的一个最受人喜爱的样式,而且在关于人和社会的一切科学中都牢固地占据了一席地位。首先,对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