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灵,1957,第229页。
②阿里耶斯,Ph。
:《死亡和葬仪》,第129—140页。
③杰宁蒂,A。
:《近代人的时间感(法国和意大利)
》,第81页。
…… 129
自 我 论521
成了生的意义的问题。
正如后来斯宾诺莎所说:“一个自由的人很少考虑死,他的英明就在于不考虑死而考虑生。”
①
生的意义的问题一旦带有世俗的色彩,立即被移植于实践的土壤:怎样生和做什么?在早期资产阶级社会中,与个人成功、成就需要有关的动机大大加强。中世纪思想完全不能容忍超出“本分”的想法。例如,13世纪德国有个说教故事,讲一个名叫赫姆布莱希特的青年农民,他起初摹仿贵族青年,留了淡黄色的披肩长发,戴了漂亮的无檐帽,后来又讨厌父亲的劝告,不喜欢过农民的生活,一定要象贵族那样讲排场,结果当了土匪,最后上了绞架,连父亲都不肯收尸②。
故事的寓意是明显的:癞蛤蟆莫吃天鹅肉。
资本主义推翻了封建等级秩序,也推翻了非礼勿求的自我限定原则。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崇拜出类拔萃的精神。乔瓦尼。庞塔诺问道:“如果不能出人头地,为人又有什么意思呢?”
③他们自己都是个人多面性的范例。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全才是众所周知的。本文努托。切利尼不仅是天才的首饰匠和雕刻师,而且精通城防工事和炮兵术,善奏长笛和黑管。切利尼写道:“所说的这些种艺术各都极不相似;所以谁若专擅其一而后再转攻其它,则几乎无一可能兼善;我的做法是力求一律对待、同时并进,并且现身说法以证明其可
①《斯宾诺莎选集》,两卷本,莫斯科,1957,第一卷。
②高夫,J。
:《中世纪早期文明》,第336页。
③引文据巴特金,。
M。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第P53页。
…… 130
621自 我 论
行。“
①
成就需要同指望灵魂得救或斯多葛主义的“平静生活”
理想相对立,在早期资产阶级社会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系统中占据了中心地位,给人提出一个新的和非常重要的自我评价标准。
据麦克莱伦德的统计,在他所研究过的英国剧本、游记和民间史诗中,自1400年至1500年平均每100行有4。
6行表现成就需要,自1501年至1575年为4。
79行,自1576年至1625年为4。
81行,自176年至1830年为6行②。
社会道德基本概念的涵义和相互关系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在封建社会中,与“高尚”这个观念密切联系的“荣誉”是一个中心概念。人文主义者打破了这种联系,认为“高尚”不是天生和世袭的素质,而是自己努力取得的素质。
一个中世纪和古代都没有过的概念(和问题)
产生了,这就是个人形成。中世纪思想根本没有发展的概念。中世纪思想认为“年龄阶段”
象一年四季一样自然和不可更改③。
人的生长象树的生长一样自然,人的生长阶段和最终结果都是预先“给定”的。封建社会使个体牢牢附着于家庭和阶层,严格划定了个体“自我确定”的框框:职业、世界观以至妻子都不由他自己选择,这一切都由他人即长者包办。
在近代,人由于自己本身的努力而成为某种人。发达的
①《本文努托。切利尼生平》,莫斯科,1958,第77页。
②麦克莱伦德,D。
C。
:《进取的社会》,纽约,1961,第135页。
③参见阿里耶斯,Ph。
:《年龄期》,载《哲学与历史方法论》一书,莫斯科,197。
…… 131
自 我 论721
社会分工和强化的社会机动性扩大了个人选择的范围和规模。在封建社会,“本分”如果不是直接从上帝“蒙召”而来,被当作授予的东西,往往就是与生俱来的东西。
13世纪有个辗转流传的寓言,讲一个学生“天性无常”
,忽而经商,忽而务农,忽而放牧,忽而研习天文法律等等不断改换职业,尖刻嘲讽了改变场所和职业的癖好。按照文学史家别尔科夫斯基的说法,“旧制度按照人的阶层、财产资格和祖传职业安排人的一生。一般的情况是一个人只有一条出路。现在出路多了,于是人有了内心斗争:从自己的多种个人倾向、多种可能性中,他究竟应该发挥那一种。”
①
本分的概念逐渐脱离了宗教的来源,成为根据个人爱好选择自己的活动领域。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如何正确理解和评价自己的才能?
对于中世纪的人来说,“自知”首先是“知道自己的位置”
;在中世纪,个体才能和可能性的高低同社会等级是一致的。在文艺复兴时代情况开始发生变化。由于人类平等的假定和改变自己地位的可能性,“认识自己”
首先就是认识自己的内在可能性——建立“生活计划”的基础。自我认识成为自我确定的前提和组成部分。
个体的、特殊的、纯自己的东西的这种扩展不能为旧的社会观念所见容,同旧的社会观念发生激烈冲突,这种冲突无一例外地渗透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一切领域。哈姆莱特及其划时代的“时代联系断裂”感,罗密欧及其不顾一切的
①别尔科夫斯基,H。。
:《德国浪漫主义》,列宁格勒,1973,第54页。
^
…… 132
821自 我 论
爱情,在封建关系的封锁世界中都不能存在。
塞万提斯的短篇小说《吉卜赛姑娘》的女主人公坚决抵制了法律和族长支配她的命运的权利:“虽然这些立法者大人按照他们的法律决定我属于你,把我这个人交给了你,可是我要按照我内心的法律——比一切法律都更强大的法律宣布,要我属于你,除非你先满足我们说好的那些条件……这些大人当然可以把我的肉体交给你,但是他们不能把我的灵魂交给你,我的灵魂是自由的,它生来就是自由的,只要我愿意让它自由,它就永远是自由的。”
①吉卜赛人公社承认了她的自我支配权利。
在封建社会,出身重于一切。
出身是人的世袭社会本质,同出身相比,人的一切个体品质都毫无价值。
年轻的朱丽叶在自己的爱情支配下发现,一切恰恰相反:与爱人的个性相比,世袭的名字一文不值:我的仇敌只是你的名字,你是你,你不是蒙太古。
蒙太古——这是什么意思?
它又不是手,又不是足,不是脸,不是你身子的任何一部分。啊,你换一个名字,名字有什么?我们叫做玫瑰的,换上一个名字岂不照样吐露芬芳!有什么关系,罗密欧
①《塞万提斯作品集》,五卷本,莫斯科,1961,第3卷,第51—52页。
…… 133
自 我 论921
就不叫罗密欧,不用名字,岂不照样高贵可爱,那就丢了它吧!
它同你一点也不相干。
①
认识自己与自我交流
已经好几年了,我一心思想我自己,我只研究和检验自己,如果我还研究什么别的,那也只是为了有朝一日把它用于自己,或者更确切些说,为了使它归于自己。
蒙 田文艺复兴时代的积极生活理想是积极实践的理想,尽管在具体目标上可能有种种不同。它打破了消极的沉思和自我沉思。但是,个体在强调自己与别人不同的同时,也在自己本身寻找和肯定着某种内在的、私向的、自主的东西。
世界的“私向化”和对个人“内在”因素的肯定,在不同意识形态中和不同思想家那里各有不同方式的表现。在宗教中,这种倾向最明显地表现在新教主张中。新教认为,人与上帝的交往不是仪式性质的交往,而是个人内心深处性质的交往。在新教看来,个体不单纯是教会超个人共同性长链上的一个环节,而是宗教体验的自主主体。个人信仰同外在(仪式、教会)权威相对立,宗教虔诚不是服从教会法规,而
①《莎士比亚全集》,八卷本,莫斯科,1958,第3卷,第43页。
…… 134
031自 我 论
是个体的内在信念。
“仅仅‘个人信仰’这个词本身就已说明,这是指人与上帝之间的一定关系。新教没有把上帝说成一个‘形而上的’范畴,它对上帝的说法首先是着眼于上帝对人的积极态度;新教对人的说明也是主要从人对上帝的态度着眼;上帝对人的态度是纯洁和无限的爱,人对上帝的态度是积习难改。”
①把上帝变为交心的对象和朋友在17—18世纪的虔敬派那里达到高潮,虔敬派对德国浪漫主义文化有过巨大的影响。
思维的“私向化”和把个人“内在”世界看得重于“外在”世界,在语言史上有很明显的反映。据牛津词典,古英语只有13个以self(自)为词冠的词,而且其中半数是表示客观关系的。|Qī…shū…ωǎng|从16世纪下半叶起,亦即宗教改革以后,这种词(自爱、自尊和自知等等)数量激增。
②其中一些词甚至有个人出处。例如self—control(“自我监督”)是舍弗茨伯里首先使用的,self-regard(“自尊”)
是边沁首先使用的,self-conscious(“腼腆的”
、“自虑的”)
是柯勒律治首先使用的。
与此同时,描述内在情感和体验的词语也陆续进入语言。在古英语中,person(“人身”)或sorl(“灵魂”)这些词,主要是在有关社会、教会或宇宙的语境中使用。在17世纪,出现了与人的个性相关的“性格”一词。“心绪”(N ‘ L F A E)
、“情绪”
()和“气”质()等M A _ ‘ L M _ D G A E a _ D B _ D L F G ‘ E _ D B _ ' _①米特罗欣,。
H。
:《新教人的观念》,见《现代哲学中人的问题》一书,P莫斯科,1969,第356页。
②巴尔菲尔德,O。
:《英语词汇史》,第165—171页。
…… 135
自 我 论131
过去具有客观天文物理涵义的词(例如N ‘ L F A E——“星辰分布”)
,现在有了主观心理的词义。
许b E a _ D B _ c d e c A多道德术语有了新的涵义。
“义务”
一词在诗人乔叟的时代仍具有客观关系、法律责任的涵义(在词源学上与“赋税”
、“赋役”这些概念相关)
,在莎士比亚那里已经成为内在的道义责任。
在中世纪,对人的各种体验一般似乎只是“从外部”来描述,强调其结果或道德意义。在人的描写上占主要地位的性格特征是忌妒、贪婪、幸运、仁慈、狡猾和反悔之类。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语中出现了“内省”
术语:aversion(“反感”)
,disatisfaction(“不满”)
,discomposure(“不安”)。
在18世纪,与感情(felings)一词连用的词语获得广泛使用。一些从前具有客观涵义的概念有了心理的涵义。例如outlok(“观”)这个词,原指观赏景色的最佳地点(“望楼”
、“景观”)
,这时开始在现代意义上使用。如果说,过去是用“物的”术语描述人,那么现在则反过来,人们开始按照物所引起的心理联想来描述物:引人入胜的,枯燥的,诱人的,等等。
subjective(“主观的”)一词从“自在的”向“在人意识中的”词义变化很能说明问题。在18世纪,senti-ment(“感情”——但非心理生理上的涵义,而是道德上的涵义)和sentimental(“感伤的”
、“敏感的”)这两个词获得广泛使用。后者的词根来自法语,1753年为理查逊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而自斯特恩的《感伤旅行》(1768)问世之后,实际上已进入一切欧洲语言。
其它语言也在同一方面发生演变。
例如,在17世纪的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