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受八戒的劝说,走出圈子,很快遭了青牛怪的毒手。悟空的说法在事实上倒真成立了。
悟空说师父“没甚坐性”,这根本不是事实。此时他们离开车迟国不久,在车迟国,虎力大仙提出与唐僧师徒比坐禅。悟空自认没有坐性,说“坐禅我就输了,我哪里有这坐性?你就把我锁在铁柱子上,我也要上下爬蹅,莫想坐得住。”而三藏却有好坐性,而且自小就如此,他“幼年遇方上禅僧讲道,那性命根本上,定性存神,在死生关里,也坐二三个年头。”悟空的说法,显然是冤枉了师父,或许他是另有所指吧。
当我们从全书的角度理解这段话的时候,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寓言。这里的圈子所指的是社会规范、社会规则,当我们遵守它时,什么事情都没有。如果我们不自量力,走出这个圈子,在社会规则与规范的外面行事,就难免要碰得头破血流。孙悟空到达西天时,他对社会的认识,他心性的修炼都很成熟了,可以说是常年坐在圈子中了。
◆从心所欲不逾矩
对于到达西天时悟空的心理精神状态,可以借用孔子的一句话“从心所欲,不逾矩”来形容。孔夫子这话很有意思,一方面要“从心所欲”,心中要有想法,而不是做思想上的奴隶,什么都不敢想。只有自由地去思想,才能说是“从”心所欲。另一方面,又能做到“不逾矩”。“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种境界就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怎么对怎么干,怎么干怎么对;心里想什么就做什么,都不违反规矩;虽然有规矩,并不妨碍思想和行为的自由。换个文雅的说法,是“顺心而为,自然合法,动念不离乎道”。
从心所欲不逾矩(4)
到达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后,行为不再需要意识去引导,而是顺乎自然。我们有时做正确的事情,需要通过自己的意志力、毅力来实现,需要下很大的决心,克服一些不利的情绪。这个境界就差了很多了。人活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份上,那真是活得明白透彻了,对于世间生活是游刃而有余,做什么事情心里也不会觉得别扭、难受、有牵挂了。
这种境界的关键在于“欲”与“矩”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如何对之进行有效的平衡。从心所欲不逾矩不是通过调整“矩”,使“矩”内的空间增大,或者使“矩”更有弹性而达到的。它是通过调整“心”来实现的,或者说是通过调整自己的欲望,使之适应“矩”而实现的。适应的结果,欲望在规则、规范的界限内活动,社会的规则与规范被完美地内化到人心中。它可能也是这样一种状态,即身体有约束,心灵无约束,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是结合自己的欲望与理性思考之后认为最该做且最愿意做的事,没有勉强的成分在里面。
小孩子往往喜欢“从心所欲”。孙悟空闯龙宫、闹地府、大闹天宫之时,是“从心所欲,处处逾矩”,结果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不得自由,更无法随心。与悟空相反,唐僧虽然能做到“不逾矩”,却是通过随时压制自己的所思所想、压制自己的欲念来实现的。
“欲”与“矩”的辩证法比较玄妙,在人生中又普遍存在。其实,这在孙悟空的唯一法宝如意金箍棒上也有体现。这个棒名为“如意”,能大能小,变化无方,“要大弥于宇宙间,要小却似针儿节”,棒子两头用“金箍”包裹,这金箍与唐僧套在悟空头上的“紧箍”或许有相似的寓意。譬如说,有了紧箍,唐僧可以指挥悟空,有了两端的金箍,这个棒子也就能如悟空的心意。
在第七回,孙悟空从八卦炉中逃出来时,有诗云:“一点灵光彻太虚,那条拄杖亦如之。或长或短随人用,横竖横排任卷舒。”那条拄杖不就是金箍棒吗,吴承恩在这里清楚地点出了悟空与金箍棒的相似之处。
非常难得的是,孙悟空没有因为五行山下这个巨大的挫折,而从此消沉。他没有因为清楚地知道有“矩”,而从此束手束脚、畏首畏尾,只看掌权者的眼色行事。而是在保唐僧往西天的路上,逐渐了解社会的运行规则,体悟自然之道,最终达到了更高的人生境界。
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对矩有深刻的认识,包括明的矩,暗的矩,成文的矩,不成文的矩,都要有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地适应它,才能够知道自己有没有逾越它。要深刻地认识矩,又要以丰富的社会经验为前提,所以年轻人很难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也是到了七十岁才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高度。
大闹天宫时的孙悟空,在心理与人生智慧方面是非常不成熟的,而到达西天之时的孙悟空,法力虽无大的提升,人生的境界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像孔子评价自己时所说的那样,逐渐达到了“知天命”、“耳顺”与“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他也成为天界的一支建设性力量。“从心所欲,不逾矩”代表了心灵修养上最后阶段的造诣。当然,达到这一点后,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但那主要只是程度的差别了。
从现实人生的角度讲,特别是在变迁速度较快的现代社会,我们还面临着一个悟空不曾遇到的难题,就是这个“矩”是在变化中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在变化的过程中把握“矩”,不逾“矩”,这确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对孙悟空来说,这已经是题外话了。
妖精菩萨,总是一念(1)
◆菩萨妖精与妖精菩萨
孙悟空在取经的早期阶段,已经历了一个观念上的变化,就是不再认同自己的妖怪身份。对此,我们要思考的是,神与妖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孙悟空是在什么意义上不再认同于妖怪的身份。
在第十七回观音院收黑熊精一节,悟空建议观音菩萨变成凌虚子,攻黑熊精一个出其不意。观音变成凌虚子后:
行者看道:“妙啊,妙啊!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菩萨笑道:“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行者心下顿悟。
悟空的话很有意思:妖精可以变成菩萨,菩萨可以变成妖精,当菩萨变成妖精时,她到底是妖精还是菩萨?如果妖精代表恶,菩萨代表善,那么妖精菩萨是不是意味着好坏、善恶集于一身?既然高手都可以变化如意,改变自己的形象,那妖精与菩萨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如何透过妖精与菩萨的假象看到其真实的形象?
观音对此提供了一个简单明了的回答:判断菩萨和妖精的唯一标准,在于看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它取决于心中的一念,即心中存的是善念还是恶念。如果心存善念,无论表面看起来是菩萨还是妖精,都是菩萨①。观音进一步说,其实就连妖精和菩萨本来也都是没有的。有了念想,才有了妖精、菩萨的区别。心念是可变的,因此,是妖精还是菩萨就不是固定的。心正魔可为神,心不正神就成了魔。观音这话,说得多高、多透啊。
①观音这话,似乎也是对“以貌取人”和形象包装的反对。
听了观音的话,行者“心下顿悟”。他悟出了什么,大可琢磨。难道悟空听了观音的话,就真的像佛门公案中说的那样,见心明性,心地空明、瞬间成佛了不成。从悟空此后的表现看,他还真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因为此后他很快又偷吃人参果,打倒了人参果树,还回到花果山杀了一千多猎户。
我的感觉是,孙悟空总体来说比较实际,他至少悟到了一点,那就是,我以前虽然犯了诳上之罪,做了大逆不道之事,被判处过有期徒刑,但佛家是不太在意这些的,只要你改过自新,就可以既往不咎。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与我们现在的法律观念是不同的。因此,我今日是妖精,明日依然可以成菩萨,对过去的行为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由于观音强调心中的“一念”,因此以后要注意自己的所思所想,要重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改造成功了,就是菩萨,改造不成功,还是妖精。
正因为妖精菩萨的分别,只在一念之间,所以,观音菩萨可以把八戒、沙僧收在取经人的队伍中。
你看收沙僧时的光景。沙僧一开始跟木叉打得不亦乐乎,后来知道木叉是观音菩萨的弟子,马上放下兵器,见观音纳头下拜,告道:“菩萨,恕我之罪,待我诉告。我不是妖邪……”此时,沙僧做的是妖邪之事,在流沙河吃人无数,还吃了九个取经人。不过他的内心中,却以做妖为耻,流露出做妖怪的痛苦。一听说菩萨要收留他,立即表示“我愿皈正果”。反过来说,也正是沙僧心有此“念”,菩萨才给他指了一条明路。送走菩萨后,沙僧也在流沙河“洗心涤虑,再不伤生,专等取经人”。
八戒的情况与此类似,不过,他比沙僧更狠一些,是主动撞上来,“不分好歹,望菩萨举钉钯就筑”。后来见到菩萨的莲花,心中惊悚,知道来的是观音后,撇了钉钯,纳头下礼道:“老兄,菩萨在哪里?累烦你引见一引见。”木叉说菩萨不就在那吗。于是八戒朝上磕头,厉声高叫道:“菩萨,恕罪,恕罪!”不过,八戒的皈依稍微困难一些,当观音说他不应伤生造孽时,八戒说,“前程前程,若依你,教我嗑风!常言道,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去也,去也!还不如捉个行人,肥腻腻的吃他家娘!管什么二罪三罪,千罪万罪!”说得很凶,其实八戒的意思不过是,如果我不吃人,难道去喝西北风,那不就饿死了。观音说,可以吃的东西很多啊。八戒听了这话,似梦方觉,是啊,有很多方法可以填饱肚子,何必为了填饱肚子而把命送了呢。但又觉得,即使我改正,又有什么用?反正也不会有什么出路。于是观音为他指点一条出路,说“我领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你可跟他做个徒弟,往西天走一遭来,将功折罪,管教你脱离灾瘴。”意思只有一条,跟着唐僧走,大有好处。八戒听了这个情况,连忙说,“愿随,愿随!”
妖精菩萨,总是一念(2)
从八戒、沙僧皈依前的情况看,他们并不特别高尚,但从内心讲,也不愿为妖,吃人只是为了度日,并不以吃人、为非作歹为乐。这与取经路上很多妖怪的情况不同。这里核心的问题,不在于外界环境的好坏,而在于你内心的想法,在于你内心的意向。也就是说,如果条件许可,你是否想往“善”的方向发展。八戒、沙僧都自称不是妖邪,就是其意向的一种表达。相似的话,唐僧在出发之前也说过,他说:“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这也可以解释很多从天界下来的妖魔,他们此时为妖,是因为有了魔心,被心魔所主宰了。
◆二心的争斗
孙悟空能经过西天的路途而成佛,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因为他在这个过程中,心性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第五十八回,当真假美猴王打上灵山之时,佛祖对大众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假悟空一方面是六耳猕猴,是另一个独立的存在;另一方面,他作为悟空心魔的寓意也很强。在这个意义上,假悟空所做的正是真悟空潜意识中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假悟空是怎么想的呢,你看他对沙僧说的:“我打唐僧,抢行李,不因我不上西方,亦不因我爱居此地。我今熟读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教那南赡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这个想法多么合理,我又不是要做妖,又不是冒充他去干坏事。我只是想自己到西方拜佛祖,把经书取回来送往东土,让南赡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取经的任务我自己去完成有什么不好呢?这个做法只有一个困难,正如沙僧对假悟空所说的,“自来没个孙行者取经之说”,“兄若不得唐僧去,那个佛祖肯传经与你!却不是空劳一场神思也?”沙僧这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了:你这猴头怎么不明白呢?取经行动是如来为了让弟子金蝉子成正果而专门设计的,你自己去西天,如来能把经传给你吗?
有这二心的争斗,是因为孙悟空到此时有一点还不明白。对于要去西天、取经回东土、路上斩妖除魔这几件事,他都能理解,唯一让他无法理解的是,去西天就罢了,为何非得要保唐僧去。这个道理,不管他想得通、想不通,都是必须接受的。
另外有个佐证,可以说明六耳猕猴其实是悟空的潜意识。在三星洞,当悟空打破盘中哑谜,深夜求菩提祖师传长生不老之术时说,“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已经说了此间没有六耳(即没有第三人),而这个变做孙悟空的偏偏是“六耳猕猴”,显然有前后照应之意。真是“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