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讲演录-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④“形而上学”
,第一卷,第八章。
…… 230
622哲学史讲演录 第一卷
消了水这一元素的个别性。
他的客观原则看来并不是物质的,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思想看待。
不过显然他所指的不是别的,就是一般的物质①,普遍的物质。
普鲁泰克对阿那克西曼德作了一种谴责,说“他没有讲出他的‘无限’是什么,究竟是空气,是水,还是土。”因为只要他的原则是物质的,他就马上从原则里去掉了性质了,“物质既不能存在,也不能有现实性”
,除非它有一种性质。但是性质正是那种变灭的东西;被规定为“无限”的物质,就是建立各种确定的性质,并扬弃各种确定的性质的对立的那种运动。
真正的、无限的“有”
应当建立在这种运动中,——而不应当建立在否定的漫无界限里。然而这种普遍性、对有限者的否定,只不过是我们的运动。他在把物质描述成“无限”时,似乎并未曾说过这就是物质的无限性。
此外他更说过,相同的是由“无限”中分出来的。因此“无定者”是一个混沌,而在这混沌中,“有定者”——即规定——只是混这一团。分离的过程是这样发生的,即:相同的结合在一起与不相同的分开②。
然而这是一些贫乏的规定,只表示需要从无定者过渡到有定者而已;但是这种需要是以不能令人满足的方式在这里出现的。
至于进一步的规定,即无限如何在其分离过程中发展出
①斯托拜欧(StobaJus)
:“自然的牧歌”
,第十三章,第二九四页;黑伦(Heren)本。
②辛普里丘注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第六页,b。
“在无限者里面,相同者与相异者分离开,而与相同者结合;因此,在全体中的金变成金,在全体中的土成为土,因此一切都已具备于全体‘无限者’中,严格讲来,没有东西产生”。
…… 231
二 阿那克西曼德72
对立,似乎阿那克西曼德也与泰利士一样,同持凝聚和稀薄这种量的差别的理论。后来的人们把这种从无限里分离出来的过程描述成“产生”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人类是由鱼变成的①,从水中产生而到了陆地上。
近来发生说又流行了。
这种发生是一种时间上的先后连续,是一种单纯的公式,人们在采用这种公式的时候,常常以为自己是在讲一种了不起的东西;但是这里面并没有必然性,也没有包含思想,尤其是没有概念。
但是斯托拜欧②在后来的记载里,把热(形态的分解)
和冷的规定也归之于阿那克西曼德,到亚里士多德③才把它归之于巴门尼德。
欧瑟比④曾从普鲁泰克一部已佚的著作中,给我们尽力辑出了一些关于阿那克西曼德宇宙构成论的材料,这些材料很晦涩,欧瑟比自己也许没有正确了解。意思大约是这样的:“从‘无限’中分出无限个天体和无限个世界,但是它们自身中却带着它们的毁灭,因为它们只是藉着不断的分离而存在。”因为“无限”是本质,所以分离就是建立一种差别,也就是建立一种规定或一种有限者。
“大地的形式是一个圆柱体,它的高是宽的三分之一。热与冷这两个永恒地孕育的原则,在地球产生时分裂了开来;以后一个火球形成了,包围着围绕地球的空气,正如树皮包围着树一样。当这火球
①普鲁泰克:“宴会问题”
,第八卷,第八节。
②“自然的牧歌”
,第二十四章,第五○○页。
③“形而上学”
,第一卷,第五章。
④“论福音之准备”
,第一卷,第八章;布鲁克尔:“批判的哲学史”
,第一卷,第四八七页。
…… 232
822哲学史讲演录 第一卷
爆裂时,它的破片结成一些圆圈,日、月、星辰就是这样生成的。“因此阿那克西曼德也把星辰称为”输形的、充满着火的空气的包裹物。“
①
这个宇宙构成论简直就是地质学上关于地壳爆裂的假设,或者是毕封的太阳爆裂说,毕封倒转过来由太阳开始,认为行星都是由太阳迸裂出来的块片。古人把星辰都放在我们的大气范围之内,而我们与之相反,把星辰与地球分开,而且把太阳说成是地球的本质和产生地,因为古人是反转过来认为星辰是从地球发生的。星辰对于我们是静止的,好像伊璧鸠鲁派所崇奉的神灵一样,对于我们完全没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在发生的过程里,太阳诚然下降为“普遍”
,但是在性质上说,它却是一个较后的东西;地球是总体,而太阳是一个抽象的环节。
三 阿那克西美尼
剩下的还有阿那克西美尼。他生于第五十五届和第五十八届奥林比亚赛会之间(纪元前五六○——五四八年)
,也是一个米利都人,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同时代人和朋友。他没有什么特出之处,我们对他知道得很少。第欧根尼。拉尔修很不经心而且矛盾地说②:“据阿波罗多洛说,他生于第六十三届奥林比亚赛会时,死于萨尔地被征服之年”
(于第五十八届奥林比亚赛会时被居鲁士征服)。
①斯托拜欧:“自然的牧歌”
,第二十五家,第五一○页。
②第二卷,第三节。
…… 233
三 阿那克西美尼92
“他使用了简单朴质的伊奥尼亚方言。”
他以一个确定的自然元素,(具有一个实在形式的“绝对”)
,来代替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的物质;——不过不是泰利士的水,而是空气。
他深知物质必须要有一种感性的存在,而同时空气却有一个优点,就是更加不具形式;它比水更加不具形体;我们看不见它,只有在它的运动中我们才感受到它。
“一切均由空气中产生,一切又都消失于空气之中。”
①他也规定空气是无限的。
②第欧根尼。拉尔修说:“原则是空气和‘无限’”
③,好像是有两个原则似的。只有辛普里丘④明白地说:“他认为根本本质是‘一’,是一个无限的自然,正和阿那克西曼德的看法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阿那克西曼德的是一个不定的自然,而他的是一个有定的自然,即是空气”
,不过他似乎把空气理解成一种有灵魂的东西。
普鲁泰克把阿那克西美尼的想法,即一切事物由空气产生而又消失于空气中的想法(这空气后来的人叫以太)
,更进一步规定如下:“正如我们的灵魂——灵魂就是空气——与我们结合在一起一样,整个世界也与一种精神(πμα〔按即嘘气〕)和空气G C F结合在一起;精神和空气是具有同等意义的。”
阿那克西美尼很明白地指出他的本质具有灵魂的性质;
①普鲁泰克:“诸哲学案”
,第一卷,第三章。
②西塞罗:“论神的性质”
,第一卷,第十节:阿那克西美尼把空气……规定……为不可量的、无限的、常在运动中的。
③σαρηαραιπαπρη——然而可以把αρηαιαπρ连起来B F D B I G C D B C O B I G I C B G当作主词,把αρα当作宾词。
C④西里士多德:“物理学”
,第六页,a。
…… 234
032哲学史讲演录 第一卷
他仿佛标志着自然哲学之过渡到意识哲学,或原始本质之放弃客观形式。
这个原始本质的性质,以前是以一种外在的、与意识相背的方式加以规定的;一、不论它的实在性是水,还是空气,二、还是“无限”
,都是要意识不相干的东西。但是灵魂(空气亦然)
却是一种普遍的中介,它是一大堆观念,是观念的生灭,但是统一性和连续性是不中断的;灵魂既是主动的,也是被动的,它把观念从它的统一中彼此分开,加以扬弃,并且在它的无限性里呈现于自身,——这是否定中的肯定意义。
说得更确切一点——不只是为了比较——,原始本质的这种性质,乃是阿那克西美尼的学生阿那克萨戈拉的学说。
我们且放下这些,进而讨论毕泰戈拉。毕泰戈拉是一个与阿那克西曼德同时的人;但是自然哲学的发展中的联系却需要把阿那克西曼德与阿那克西美尼放在一起讲。
我们见到,他们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把原始本质放在一种物质的形式里:先是空气和水,然后是(如果阿那克西曼德的物质可以定义成这样的话)一种比水细而比空气粗的本质。不久就要讲到的赫拉克利特,第一个把原始本质规定为火;但是,像亚里士多德①所说的那样,“从来没有人称土为原则,因为土好像是最粗糙的混合元素”。
因为土看起来很像是许多个别元素的集合体。
水则与土相反,是统一体,是透明体;我们很明显地看得出它表现着统一的形式,空气、火、物质等也是这个样子。原则应该是一个,所以必须在自
①“形而上学”
,第一卷,第八章。
…… 235
三 阿那克西美尼132
身中具有统一性;如果它像土一样显示出多样性,那就不是自身同一体,而是杂多的了。
这便是我们对古代的伊奥尼亚哲学所要说的①。这些贫乏的抽象思想的重要性就在于:一、理解到一切事物中有一个普遍本体:二、这普遍本体是无形的,不带着感性的观念。
对这一类哲学的缺点,没有人比亚里士多德知道得更清楚了。
他对于这三种规定“绝对”
的方式,提出了两点批评:②
“这些把原则规定为物质的人,是有多方面缺点的。一、他们所指的只是有形体的元素,不是无形体的元素,虽则事实上也有无形体的事物。”
在研讨自然的时候,要指明自然的本质,研讨是需要周详的,并且所有的方面都必须注意。这是经验的阶段。亚里士多德认为无形体的是相反于有形体的另一类事物:那些哲学家的原则只是物质的,“绝对”决不能这样片面地加以规定。换句话说:他们没有把“无形体性”
、把对象当成概念建立起来,而把物质性的东西与非物质性的东西对立起来了。物质本身诚然是物质的,——是进入意识的一种反映;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所说出来的原则乃是一个意识
①毕泰戈拉的老师费雷居德也应在这里略提一下。
赫尔米亚(Hermias)
在他的irisione
gentilium第十二章中(引法布里修引自塞克斯都。恩披里可著:“皮罗学说概略”
,第三卷,第四章,第三十节)说道:“费雷居德断言宙斯或火、土和时间是世界的原则——他认为火是主动的,土是被动的原则,而时间是万物所赖以产生的原则”。阿波罗尼西的第欧根尼、希巴索(Hipasus)和阿尔克劳(Archelaus)也都被称为伊奥尼亚的哲学家,但我们对于他们除了名字以外别无所知,他们只是附和这一个或那一个原则。
②“形而上学”
,第一卷,第八章。
…… 236
232哲学史讲演录 第一卷
的本质。所以第一个缺点是:“普遍”被表示在一个特殊形态里。
二、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第二点是①:“由这一切可以看到,原因(原始本质)只是被他们表示在物质的形式里。但是当他们这样继续进行时,他们的工作本身就为他们打开了更远的道路,使他们不得不往前探索。因为不管生和灭是从‘一’还是从‘多’而来的,都会发生这样的问题:这个东西是怎样发生的?
它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本体(作为基础者)
是不能使它自身变化的。“
按照变化的原则,人们立即发生了问题。
“我说,木头既不是木头变化的原因,铜块也不是铜块变化的原因,既不是木材作成一张床,也不是铜块作成一尊雕像,而是有另外一个东西作为变化的原因。然而去追求这个东西,也就是追求另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就是我们将要讲的运动的原则。”
②
亚里士多德说,从物质自身,从不能推动自身的水,是不能理解这样的变化的;因此他认为泰利士和别人一样,没有对绝对的本质作更进一步的规定,因为他只把它当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