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恶明 >

第212章

恶明-第212章

小说: 恶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名在后面清点人数的夏家子弟小步跑了过来,施礼过后,恭敬的说道:

“禀报大人,岛上夏家丁口,共有一千六百户,四千二百人,尚有五百人行船在外,还有方才损伤的,实有三千一百人。”

这些子弟都是夏翠玉的亲随,也是一直追随着江峰去了仁川,平日里面也很有些思乡之苦,不过今日却有些志得意满的意思,平日里面不管族中辈份多高的人,都得陪笑恭敬的跟自己说话。

想必自己以后在这些人也是颇有地位了,所以人人脸上都有些高兴的颜色,张亮听到三千一百人这个数字,看看场中还剩下的一千左右的俘虏,在那里有些低头盘算了一下,笑呵呵的说道:

“师傅,咱们这次卖出去,不管怎么说也有三万两银子进帐!”

听到张亮的这番话,周围的人特别是夏家的人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气,脸色难看了起来,大凡这等贩运奴隶的事情,若是贩运朝鲜人的时候,大家无所谓还是兴高采烈的计算着赚到的银子,不过牵扯到自己的身上谁也不会好受。

几个夏家的子弟正要咬牙说上几句的时候,江峰的脸色就沉下来了,怒叱道:

“荒唐,这些人怎么能卖,还要留着种地,还要留着给咱们开船赚钱,你脑子糊涂了吗?”

这番话虽然是听着颇为别扭,不过夏家的人还是松了一口气,张亮显然是不把这样的训斥当回事,嘿嘿的笑着,江峰转头脸色变得严肃,正式的说道:

“所有夏家民户都要放下武器,从隐秘各处走出居住在民居之中,若有藏避着以倭寇论处,今晚为限,去办吧!”

听到命令夏家子弟马上跑着去办这件事情了,得到了允许之后还叫上民户中相熟的子弟,一起去搜寻,看到这里的事情差不多已经是办完,俘虏被向着岸边驱赶过去,江峰招呼了张亮一声,准备带着卫队回到船上过夜,晚上在岛上谁知道会发生事情。

卫队跟在两人身后,江峰走在前面,张亮手持铁枪跟在后面,两个人的穿着打扮看不出和普通的士兵有什么大差别,可是身上却有一股血煞之气散了看来,江峰脸上甚至还是挂着笑容,环顾四周,跑进山中的那些夏家族人都是回到了靠着港口的民居之中,知道这些人实收留夏翠玉的登州江家军,心里面倒也不算是太害怕,海上人家的胆子总是大些,换个主子也就是换个地方居住罢了。

不过看到江峰的眼神看过来之后,每个人都是不由自主的跪在地上,甚至不敢抬头看,江峰走过的地方,地面上全是跪伏的人群,整个正面安静异常,只有在腹地江家军军官大声喝骂俘虏的声音隐约的传过来。

剩下的就是卫队身上盔甲走动的碰撞声音,到了港口的时候,江峰竟然是有一种醺醺欲醉的感觉,走上兵船的时候他还是在想,怪不得无数人为了上位刀剑厮杀,血流成河,这种凌驾于众人之上的心动,怎么说那,很让人愉快。

在惠风号的文书和帐房已经是在开始计算,目前的船只怎么把岛上的人都带走,因为这次的船只主要是运兵。

不管是怎么计算,江峰这次派来的船只都只能带走五百人左右,而且海上的给养也是问题

文吏都在那里发了一晚上的愁。

结果到了第二天,江峰压根没有下达出发的命令,只是命令各艘船在岛上补充淡水和给养,到了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开始有船只出现在大门岛的周围,顺风号和惠风号两艘大船都是停在最外围,也是最先发现的。

在桅杆上面瞭望的士兵大惊失色,还以为是朝廷的水师,结果自己冲着下面喊道一半的时候,也觉得有些不对,朝廷禁海自己还是做的不错,早就是没有什么海船了,果然他的喊话传到军官耳中的时候,并没有进行什么紧急的动员。

这都是京师商团的船只,不过船只的数量倒是让江峰吓了一跳,居然是纠集了一百多条船,而且如果不和江峰的船队比的话,这些船可以说是大船了。

京师商团的这次是三十个人代表各家来的,为首的是一个叫陈磊的中年人,据说他家的买卖背后是司礼监的支持,现在大家都是知道关外的垦殖庄园就好像是无边的宝盆,只要是有人劳作,多少的金子都能挖出来。

不过很少使用奴隶劳动的人,都是掌握不好尺度,先前那些垦殖商团掳掠来的女真奴隶,已经是死的差不多了,朝鲜奴隶的伤亡也是颇大,而且反抗之类的事情此起彼伏,和在沿海懦弱的好像是绵羊的官兵不一样。辽边各卫此时就是虎狼,在京师勋贵和官宦集团的默许下面,辽边的各卫都是缺额严重,不过卫所的军官们毫不担心,军饷比起以前来可是足了好多,自己有更多的空额可以吃,而且不用担心有人清查。

士兵们也是愿意,去地方上吃香喝辣,据说女人也是不缺,大批的官兵都是摇身一变变成了各个垦殖庄园的护卫民壮,他们杀起人来毫不手软,而且庄园主和他们背后的商人们明白,为了保持劳动的效率和强度,护卫团和原来的那些垦殖团男丁不能用在劳动上了,只有越来越军事化才能驱使奴隶们劳作的更好,可以防止劳动成果不被反乱毁掉。

当然,这种变化的后果就是对奴隶的数量进一步加大,每年在江峰这里固定的获得朝鲜奴隶总是有些不够分,在山东之乱那时候搞到的那些难民更是杯水车薪,现在大明的许多衙门都是严酷异常。

对于地痞无赖和犯有轻罪的人往往都是处以流放的大刑,当然流放的地方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去了可不是什么好事,一时间,各地风气整肃,堪称大治,蓟镇的上下兵丁都是觉得他们面对的鞑子最近好像是没有什么动静了。

连小骚扰也没有了,实际上长城北面的鞑坦几个可汗也是纳闷,为什么草原南边的部落有些莫明其妙的就是失去了联系,可是最近也没有听说什么明军出来的消息啊,事实上,在关外的各个垦殖庄园为了劳动力苦闷到了极点,各个庄园都是拼凑了人手到草原上掳掠人口。

很多无辜的小部落就是这样的遭殃了,但是这些人也就是塞牙缝的事情,根本不够使用。

可见也不光是资本家为了巨大的利润敢于铤而走险,地主和商人们为了利润一样是从绵羊变成了豺狼。所谓历史的洪流在已经是在惠风楼出现之后,开始偏离他应该的流向…。。

江峰并不了解自己造成的改变,不过他从前和文人们也是打过一些交道,比如他的老丈人刘顺,虽然尽量的用白话交流,但是之乎者也,也是有些头疼,京师商团的这些代表虽然都是商人,不过大多是有个读书人的底子,开始交流的时候,也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总得来说就是对方吊文,江峰听不懂,不过一次次的交道下来,发现这些人越来越是赤裸裸起来,撕去了脸上的文雅,毫不客气。

“江大人您来信上说,让我们带船过来,但是这一千人如何够分,那四千人您又不答应卖,行船也是要本钱的,这一百多艘船在海上走一次要多少银子……”

陈磊的话得到了身边那些商人们的大力赞同,为了银子,江峰的威严和酷烈谁还会在乎,他们的意思其实也是明白,不能白跑,咱家银子带的足,江大人你就再去什么地方抢点人吧……

----------

正文 第三百三十七章 拐弯了

峰知道,自己到了朝鲜的仁川,到现在朝廷还没有做的反应,京师商团和他们背后的主子着实的功不可没。

明朝的经济一方面有繁华的商业和手工业,一方面是地方上土地兼并的越来越厉害,而且这种土地兼并的后果不是产生大量的流浪人口,而是要把破产的农民改变为自己的佃户和农奴,加强人身依附的关系。

关外的垦殖庄园建立起来之后,尽管里面利润巨大,但是所需要的劳动力的数量太过巨大,如果在关内朝着关外迁徙的时候,这可是历朝历代都极为忌讳的流民,而且现在垦殖庄园现在还是一个半公开的情况。

何况乡土观念极重的农民在没有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不会考虑去至今仍然被描述为苦寒之地的关外讨生活,所以奴隶就成为最大的需求。朝廷的禁海令摆在那里,各个豪门大户出海作些生意还是可以,若是派出军队到处掳掠奴隶可就是自己嫌自己活的长了,若是被人告上一状,杀头灭族都不过分啊。

不过江峰这个异数出现了,胆大包天,在这些人看来毫无理由的就从经营的很不错的登州跑到了朝鲜那个穷乡僻壤去,本以为在那里之后也就是一个山大王之类的存在,谁也没有想到此人在海上继续做的风声水起,而且还拓展了奴隶买卖这种大买卖,这种买卖几乎就是为了垦殖庄园设置的。

尽管京师商团和江峰也有这样那样的利益冲突,可是为了这个奴隶劳动力的来源,京师商团背后的那些勋贵和官宦们,也都是尽力的给与遮掩,反正对于明朝朝廷来说,最重要的永远是大明自己内部的事情,海外的一切都是细枝末节。

上面的事情也可以反过来的说,江峰现在也是需要京师商团的存在,很多东西还是需要内陆的人运输出来,有这样一个关系,最起码可以通过银子和贸易取得,而不是完全的闹翻后对自己形成封闭的状态,既然如此,江峰也不得不对京师商团的那些人有几分客气,所以这些级别颇高的商人并不害怕江峰,反而是敢于争辩几句。

夏青蛟在岛上的住处现在被江家军的卫兵清理了干净,用作议事厅,不过里面现在根本不是在议事,而是在争吵,陈磊看起来虽然是好像一个教书先生,此时差点却和江峰拍了桌子的模样,边上张亮和卫兵居然都是忘了发火,只是觉得颇为有些哭笑不得,财帛这个东西居然有如此无敌的威力,这些商贾们什么也不怕了。

现在的江峰感觉到非常的头疼,当时自己一时愤怒,所以派人去给送信,可是来到大门岛上发现能卖的也就是一千人左右,夏家的人对于自己来说也是可贵的水军资源和人力基础,当然不能随便就让出去,现在总不能去浙江抢些贫民来给商团的船只吧,虽然江峰知道自己的道德观不是什么好人,但是真的掳掠无辜汉人为奴,那可就是禽兽了。

在议事厅的墙上,按照江家军的规矩,都是摆放着海图,经过海商们和白人们的不断完善,现在东亚一带的海图有个差不多的轮廓了,江峰的目光投注在上面,却看到了一个区域。

在那里琢磨一下,突然伸出手狠狠的一拍桌子,在那里大喊道:

“不要吵了!”

屋子里面马上就是安静了下来,这时候那些满心不愿意的商人才是脑筋清醒了过来,想起来面前的这个人是个杀人不眨眼的煞星,难道是恼羞成怒准备杀人了!个人都是心里面打鼓起来。

江峰先是跟着自己的卫兵说了一句什么,然后开口问道:

“各位,此次的银子可都带足了吗?”

众人都是心中一松,连连的点头,这次本来都以为会有大批的人口,各家都是把银子带了不少,江峰看到周围的人的反应,呵呵一笑又是说道:

“那就请各位把江某的船队给养补充齐全,我定然给各位充足的人手,绝对不让各位空手而归!”

这话说完之后,商人们都是有些糊涂,不过补充给养对他们来说很是简单的事情,也不为难,不过江峰的船队都是战船,而且现在没有任何合法的成分,所以只能在大门岛上就地的补充,也不敢直接去大陆上补给。

看着商人们答应了下来,江峰只是一抱拳,承诺道:

“各位梢待,最多不过一天,我给各位一个答复,送客!”

商人们迷迷糊糊的走出院子的

看着几个穿着江家军水军服饰的洋人急匆匆的朝着屋来。

现在的大明京师,户部衙门号称是天下财赋汇集与此,是最有油水的部门,在里面当差的官员们各个的都是油光满面,舒服的很。不过这半年多来都是有些焦头烂额的模样,大明各个衙门基本上都是因循成例,没有什么独创的东西,官员们也是没有多少的创新精神,若是没有想要革新的大太监和内阁首辅——比如说刘瑾和张居正,这些官员们绝对不会有什么主动革新,提高效率之类的举动出来。

之所以不变,主要是没有什么新变化出来,一百多年下来,除了天下的工商提供的税赋越来越多之外,其余的按照几十年前的做法就是了。

可是负责粮食的官员却知道,京师和北直隶对漕运的依赖降低了许多,因为莫明其妙的在天津卫所那里有大批的粮食出售,而且价格居然比南方运来的还要便宜,垦殖庄园的事情他们也是知道。

不过谁也没有想到居然会有这样的情况,垦殖庄园各种出产迅速的形成了价格上面的优势,而且数量也是不低。

单凭运河官粮是不能满足北方的实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