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先秦倾世美人 >

第36章

先秦倾世美人-第36章

小说: 先秦倾世美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仲权衡利弊,觉得齐桓公的气也该消了。再说,两大国兵端一开,彼此报复,势必使齐楚两国深陷兵灾,南北方从此不得安宁。以齐桓公的睿智肯定认识到:为了一个女人这样做,代价未免太大。还是算了,反正齐国此次出兵也占到了便宜,足以夸耀诸侯,于是就此罢手。遂与楚王签订盟约后,班师回国。
  
  这就是成语“风马牛不相及”典故的由来。这里的“风”不是指大风,是指牝牡相诱的意思。
  
  




54

54、季槐 。。。 
 
 
  季槐:用青春赌一把
  
  ——成语“行将就木 ”的出处
  
  晋献公五年,晋国讨伐骊戎,掳得骊戎戎主的两个姐妹,姐妹俩美得让整个晋国人都发愁。献公非常宠爱他们。不久,姐妹俩个都生下了儿子,昔日的战争奴隶一跃成为这个国家的女主人。
  骊姬害怕自己有朝一日失去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就试图让自己的儿子登上国君位,以保自己永远富贵尊荣。
  
  骊姬设计诬陷太子申生要下毒谋杀国君,申生选择自杀以示清白。
  骊姬怕太子的两个弟弟重耳和夷吾报复,就又诬陷他们两个是太子的同谋。之后,重耳逃回封地浦城,夷吾逃往屈地。
  
  第二年,晋国军队到蒲城去讨伐重耳,蒲城人打算迎战,重耳不同意,说:
  “我倚仗君父的恩赐才享有今天的富贵尊荣,得到所属百姓的拥护。现在我有了百姓的拥护就同君父对抗起来,实在不应该。所以我还是逃走吧。”
  
  于是,重耳带一帮随从逃到了翟国(狄人所在的地方)。狄人对他很好,当时狄人征讨一个部落,俘获了这个部落首领两个漂亮的女儿,一个叫叔隗,一个叫季隗,他们把两个女子都送给了重耳。重耳娶了季隗,把叔隗嫁给了随从赵衰。后来鼎鼎大名的赵盾就是叔隗生的儿子。
  
  重耳一行在翟国一住就是十二年。之间,晋献公逝世,骊姬姐妹的儿子奚齐、悼子相继即位,都被晋国大夫里克等杀害。里克欲迎回重耳为国君,重耳害怕国内凶险的情势,怕遭不幸,谢绝了邀请,里克等迎回了夷吾,立他为国君,即晋惠公。
  夷吾即位担心重耳的存在,对他是巨大的危险,重耳被迫离开翟国,准备带随从去齐国。伺机回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重耳把妻儿留在翟国。临行前,他对季隗说:
  “请你等我二十五年,那时如果我还不回来接你,你就再嫁人吧。”
  季隗含泪答复道:
  “我现在已经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我就是个要进棺材的人了(行将就木),还嫁什么人呢?不过你放心地去吧,我会等你回来。”
  
  于是重耳舍下妻儿前往齐国。经过卫国,卫文公对他不礼貌。一行人往东走,经过五鹿,饥饿难忍而向乡野百姓乞讨食物,那人抓了一把土递给他,重耳发怒,赵衰阻止道:“土块象征着土地,你应该跪拜着接受它。”
  
  到了齐国,齐桓公厚待重耳,赐给他财产,把宗室女嫁给他为妻,名为齐姜。重耳宠爱齐女,在齐国呆了五年,期间齐桓公过世,齐国陷入内乱。齐女得知赵衰等人想往秦国求助秦穆公让重耳重回晋国夺权。已过耳顺之年的重耳贪恋齐国的安逸生活,不肯离去,齐女和赵衰等人设计把重耳灌醉,坐马车离开。重耳酒醉醒来后,举戈追着要杀他舅舅狐偃咎犯。咎犯绕着马车跑,重耳恨恨地说:“如果大事不成,我吃了舅舅你的肉。”
  咎犯说:“如果大事不成,我可能被扔到野外喂狗,难道你要跟野兽争食不成;如果大事成了你天天吃山珍海味,我的肉有腥臊味,你还会吃吗?” 
  咎犯一席话风趣至极!
  
  重耳经过曹国、宋国、楚国,来到秦国,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了晋国当上了国君。
  狄人听到重耳即位的消息后,就将季隗给他送了回来,他们夫妻二人终于团圆了。
  季隗愿意等重耳二十五年,时光飞逝,青春易老,女人有几个二十五年?可季隗无怨无悔,这种守候真可谓感天动地。
  
  齐女不眷恋儿女情长,送重耳离开齐国,真是深明大义!
  
  




55

55、蔡氏 。。。 
 
 
  蔡氏:闺阁中的“奸贼”
  
  ——成语“人尽可夫”(人人都可以成为丈夫)的由来  
  
  蔡氏是春秋时代郑国权臣祭仲的女儿。成语 “人尽可夫”,就是从她的事迹传来的。但是这个词的原意,与现在人理解的意义,大相径庭。
  
  祭仲很受郑庄公的宠信,庄公让他做上卿;庄公在位时,派祭仲去迎娶邓国的美女,后来邓女生太子忽(就是以“齐大非偶”的理由拒绝娶文姜的那位仁兄。)庄公死后,祭仲拥立太子忽继位,这就是昭公。
  
  庄公后来又迎娶宋国雍氏的女儿,生了历公突。雍氏女很受宋君宠信。宋庄公听说祭仲拥立太子忽,就派人以诱骗的办法召来,并逮捕了祭仲,说:“如果不立公子突,就杀了你。”同时也逮捕了公子突,索取财物。祭仲被迫答应了宋国的要求,和宋国订立盟约。随后,祭仲带公子突回到郑国,立为郑君即厉公。 
  
  昭公忽听说祭仲受宋国要挟扶立他弟弟突,为保命逃亡到卫国。
  郑厉公时祭仲专擅大权。历公暗中和祭仲的女婿雍纠谋划要除掉祭仲。
  郑厉公和雍纠达成了协议,二人商议着要找个机会把祭仲骗出城去,设宴把他毒死。雍纠回到家,面对着漂亮的老婆蔡氏,心中老觉得不安,眼神也躲躲闪闪。聪明的蔡氏就起了疑心,便问他:
  “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了?” 
  雍纠回答说:“没有。”
  蔡氏又说:
  “看你的样子不对劲,我们是夫妻,有什么事,你不能跟我说吗?”
  
  雍纠见妻子逼问,只轻描淡写地说道:“主公打算派遣你的父亲到东郊去安抚当地遭受战乱的平民,让我到时候在东郊设宴款待犒劳你的父亲,没有别的什么事了。”
  蔡氏觉得事有蹊跷,留了个心眼。她把丈夫灌醉,从他口中套出了历公和雍纠的阴谋。
  蔡氏稳住雍纠,借故回娘家。一面是自己的丈夫,一面是自己的父亲,蔡氏很纠结。
  她问母亲道:
  “父亲和丈夫哪个亲?”
  母亲回答说:
  “父亲只有一个。所有适合的男人都可以成为丈夫(人尽可夫)。”
  
  蔡氏就把雍纠的阴谋告诉了父亲祭仲。祭仲随即杀死雍纠,并在街上暴尸示众。
  郑历公对祭仲无可奈何,只能心里怒骂雍纠说:
  “把密谋告诉妇人,真是死得活该!”
  
  厉公最后被祭仲赶出郑国,忽又回国即位。
  至于蔡氏,后来是否再嫁,典籍中无从得知。但她的事迹在当时却流传很广,由于她出卖了丈夫,所以她被当时的人称为“闺阁中的奸贼。”
  
  现在还有女人喜欢问她的男朋友或丈夫:要是我和你母亲掉到水里,你会先救谁?这个问题对现代男士来说,可能有点纠结,母亲和爱人谁都不好得罪。若在古代,男人就不需要这么痛苦,封建的礼教就已经帮他们做好选择:母亲只有一个,天下适合的女人都可以成为妻子(人尽可妇)。于是,《孔雀东南飞》的刘兰芝和焦仲卿要想在一起,只能双双殉死。陆游因为唐婉不见容于母亲,硬是休妻,一对璧人活活被拆散,陆游照样娶妻生子,活到八十多岁。唐婉却在盛年抑郁而终。
  




56

56、哀姜 。。。 
 
 
  哀姜:上辈的恩恩怨怨,下辈的是是非非
  
  哀姜,鲁庄公同的夫人,齐襄公的女儿,文姜的侄女。
  文姜因与齐襄公私通,导致鲁桓公被杀,文姜之子鲁庄公同继位,文姜为巩固与齐国的友好关系,让庄公虚位以待迎娶当时还尚在襁褓中的齐襄公之女——哀姜。
  
  庄公早有心仪之人,曰孟任,庄公曾与她割腕盟誓,要娶她为夫人。然而鲁庄公终难违母命,负了孟任,迎娶哀姜。
  
  不幸的是,庄公和哀姜最终成了一对怨偶。文姜死后,庄公顾念自己的杀父仇人就是哀姜的父亲——自己的舅舅。且母亲与舅舅的一段畸恋,一直是一段丑闻困扰着他,因此他对哀姜至始至终都没有好感。哀姜没有生子,原因有二:要么哀姜没有生育能力;要么庄公就根本没有和哀姜共同生活。于是庄公没有嫡子,按照继承礼制,没有嫡子,要么从庶子中选择,要么有兄弟继承,叫做“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庄公宠爱孟任,想要立孟任的儿子公子斑。
  
  鲁庄公同有三个弟弟:庆父、叔牙和季友。庆父野心勃勃;叔牙懦弱;季友贤德。
  叔牙主张立庆父,季友顺从庄公的意愿想扶立公子斑。庄公死后,季友毒杀了叔牙,拥立公子斑。
  
  长期遭庄公冷落的哀姜与庆父私通。二人共同谋杀死了尚未继位的公子斑,立随哀姜陪嫁的妹妹叔姜的儿子,年仅八岁的公子开,这就是鲁湣公。
  
  季友出逃国外。庆父为避嫌也出逃至齐国。可齐国仰慕季友的贤德,协助季友回鲁国为相掌权。庆父心不甘,随即回国,又伙同哀姜杀死湣公,自立为君。
  
  季友惶恐,携公子申逃到邾国,并发出文告声讨庆父,国人纷纷响应,庆父慌忙出逃至莒国,哀姜见情势不妙,逃到邾国。
  
  公子申回国当上国君,庆父被押回鲁国途中自杀。哀姜被召回齐国,齐桓公下令杀死哀姜,将尸体送回鲁国。在庄公死后的几年,庆父与哀姜勾结,弑君夺位,造成鲁国社会动荡。齐国的仲孙到鲁国访问回去后,曾感慨地说:“不除去庆父这个祸患,鲁国的灾难就不会停止。”
  
  哀姜的命运是可悲的,青春年少嫁给年长自己十几岁的表兄鲁庄公,一直饱受冷落,成为上一辈人恩恩怨怨的牺牲品。她与庆父私通,她可能是出于感情饥渴,而野心勃勃的庆父可能完全只是利用她,让哀姜成为他谋取权力的工具。
  
  




57

57、卫共姬 。。。 
 
 
  卫共姬:齐桓公不得善终的始作俑者
  
  卫共姬,齐桓公的如夫人,受齐桓公宠幸,与小人雍巫、竖刁为伍,在管仲逝世后,左右着齐国的政局。
  
  齐桓公先后有三位夫人,分别是王姬、徐姬、蔡姬。王姬和蔡姬相继早亡,蔡姬被齐桓公送回蔡国。这三位夫人即正室都没有留下儿子。齐桓公又有六个受宠的侧室,各有一子,因受齐桓公恩宠,享受夫人的待遇,称作如夫人。她们分别是长卫姬(又称卫共姬)、卫少姬、郑姬、葛赢、密姬、宋华子。
  卫共姬之子最年长,卫共姬受齐桓公宠幸时间最长。卫共姬与雍巫、竖刁勾结形成政治势力,把持齐国政权。
  
  《列女传》里记录一则关于卫共姬的故事。齐桓公称霸后,各国诸侯皆来朝见,就是唯独卫国没来。所以齐桓公与管仲密谋伐卫。齐桓公罢朝之后来到卫共姬寝宫,卫姬见到齐桓公,素衣简装跪下请罪,齐桓公大吃一惊,装作很惊讶的样子,问爱姬所为何事。
  原来卫姬看到齐桓公忽然对自己声色俱厉,趾高气扬,猜到是卫国得罪了他,齐桓公是要把气撒到自己的身上,然后再去找卫国算账,故此卫姬先向齐桓公给卫国请了罪,要求赦免卫国。
  
  第二天上朝,管仲见齐桓公绝口不提征伐卫国之事,而且见到自己脸有愧色,知道齐桓公改了主意,就给齐桓公一个台阶,主动提出放弃伐卫。齐桓公欣然答应。  
  
  冯梦龙对这个故事的评价是“桓公一举一动,小臣妇女皆能窥之,殆天下之浅人欤?”冯梦龙的意思是齐桓公就是个肤浅的男人,一举一动都被一个妇人洞悉。其实更大的可能是卫姬提前从亲信那里得知齐桓公要伐卫之事。才有此举动。 
  
  卫共姬很宠信一个叫雍巫(也叫易牙)的小人,雍巫很会阿谀奉承。齐桓公说没吃过人肉。雍巫把自己的儿子杀了,做肉给齐桓公吃。一帮禽兽!
  
  齐桓公和管仲曾把仁孝的郑姬之子昭,托付给宋襄公,要立他为太子。易牙、竖刁与卫共姬关系很好,要求齐桓公立她的儿子无诡为太子,齐桓公没有拒绝。
  齐桓公患病时,五位公子各自拉帮结党争立太子。齐桓公死后,雍巫、竖刁作乱,追杀公子昭,冲进宫中,杀了很多不从的大夫,拥立公子无亏(卫姬的儿子)为国君。其他公子不服,各自立起军营,相互攻击,致使宫中空虚,齐桓公的遗体无人装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