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先秦倾世美人 >

第13章

先秦倾世美人-第13章

小说: 先秦倾世美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分人相来。萧史就是抱着这种观念来凑热闹的。
  果然不多时,笙声起,那悠扬的音韵,在静谧的黄昏下,在雍地大郑宫上空萦绕开来,极其空灵动听。萧史禁不住拿出他的赤玉箫,合着笙的音调,来一首旷古绝有的笙箫和鸣。
  天边的晚霞气象万千,时而如万马奔腾,时而如松涛阵阵,时而如天女临凡。
  人们在这悦耳的音乐中,在这美丽的幻境中如痴如醉……
  萧史悄然隐去,在少华山结庐为家,酌酒吹箫,怡然自得。
  
  【二】
  
  弄玉是秦穆公的掌上明珠,不假,但她绝没有民间传说的那样神奇,那样不食人间烟火。她只是通晓音乐,擅长吹笙,喜欢风轻云淡的生活,喜欢把周遭的环境拾掇的干净雅致,喜欢让自己的生活如诗如画。所以外人看来,她就是一个纤尘不染的下凡仙女。
  秦穆公是个胸襟开阔的君王。音乐是自然界万物之音的精髓。他是一个懂得欣赏音乐的人。音乐里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征战杀伐,只有纯净和美好,而弄玉就是能给他带来美好的人,因此他溺爱这个女儿。让她在自己丰满的羽翼保护下过单纯快乐的生活。
  这样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弄玉已然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姿容秀美,轻盈灵动,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国内和邻近的国家的王公贵族都久慕弄玉的美名,希望把她娶回家,更希望成为秦穆公的乘龙快婿,得到他的赏识和荫庇。
  秦穆公每每提起此事,弄玉总是顾左右而言他,托辞是,希望常伴君父左右,不希望嫁给一个不懂得欣赏和疼惜自己的人,活得不自在!
  一日穆公病倒,怕自己一病不起,担心爱女的终生还没有着落。他把爱女召来询问:
  “弄玉,你已年近十五了,君父该为你考虑终身大事了。你坦诚的说,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君父,自古帝王家的儿女都背负着政治婚姻的责任,她们都过得很辛苦。姐姐怀赢先嫁给公子圉,又嫁给重耳,现在在晋国的深宫里孤单度日,忍受别人的歧视。夫人穆姬一辈子夹在娘家和夫家之间左右为难。王公贵族三妻四妾,平白糟蹋了多少女儿的心,他们中有谁会懂得怜惜女儿这样的人。君父若是疼爱女儿的话,就让女儿自己挑一个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白首偕老。不然女儿情愿在王宫里陪伴君父,至死不嫁。”
  “你这孩子,君父已经老了,还能陪你多久。已经长大的女儿家长留在闺阁中,也不像话。可是将你随意许与别人,君父也着实不放心。”秦穆公沉思片刻说:
  “这样吧!我给你两年的时间。两年内,你若留心上合适的,君父尊重你的选择,如若不然,就有君父为你做主,替你选个合适的人出嫁。你看怎么样?”
  弄玉起身轻轻地飘至窗前,凝神望着窗外,过了良久,才开口说道:“就依君父所言。”
  至此,王宫贵胄中许多人都来向弄玉讨巧、献媚。
  弄玉只是留心,并不上心。
  秦穆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18

18、弄玉(下) 。。。 
 
 
  【三】
  
  百里奚的儿子孟明,心慕弄玉,别出心裁,命门客中颇有文采之人,做诗一首,赠与弄玉,取其首字名曰: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坁。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此诗情境朦胧,对伊人的渴慕又苦苦追寻的凄婉缠绵情致,写得荡气回肠!
  弄玉读后非常喜欢,觉得完全贴合了自己的心境,就将它谱成曲子,时常在凤楼吹奏。
  弄玉知道孟明深得秦穆公的赏识,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却肯定写不出这么缠绵悱恻的诗。但从此孟明却得到弄玉的好感,在父亲面前夸赞孟明也是常有的。
  秦穆公只道是弄玉私下瞧上了孟明,心里暗自高兴,却不表露。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弄玉的凤楼里,柳树吐绿,百鸟啾啾,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们轻巧的身姿,优美地在空中掠过,“唧”的一声,已经由远处的屋檐上,飞到了清池边的高柳之下。还有几只燕子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剪刀似得尾巴或翼尖轻点水面,那小圆圈就一圈一圈的荡漾开去。一对燕子在弄玉的阁楼前垒起了窝,两只燕子像两只飞梭,一会儿飞出去,一会儿闪进来,一只嘴里衔着一根干草枝,另一支衔着软泥,一点一滴耐心细致的营造它们自己的温暖小窝,
  弄玉喜欢燕子的轻巧灵动,羡煞了它们双宿双飞的自在生活。想想自己拘束的生活,少不得叹息、伤感。
  是日黄昏,在凤楼吹笙,幽怨婉转的笙声引起了萧史吹箫和鸣。弄玉登时内心一阵狂喜,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乐声转而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深沉凄婉。未曾谋面,却像跳过千万人,只为他等待了千万年。笙箫和鸣在意犹未尽中停下,余音在大郑宫上空缭绕,不绝如缕。弄玉急忙派人出去寻访吹箫之人,可萧史早已悄然而去。下人们回禀时告知弄玉,确实有一人在人群中吹箫,可他走了,围观的人都不知道他是谁?
  下人们把打听到的萧史的身高相貌仔细地向弄玉描述一番。
  弄玉心下悲喜交加,觉得此人一定是自己苦苦追寻的意中人。随即按下人的描述,画了一张像,私下悬于楼中,经常呆立,注视,出神。做梦与他山高水长,情意绵绵,遂相思成疾,日渐消瘦。
  
  秦穆公怜惜爱女,一再追问,弄玉只得说出自己的心事,秦穆公感喟不已,不忍爱女饱受相思的折磨,即刻派遣孟明率众按画像,在秦境内,明察暗访,搜索此人。
  三个月后,孟明在少华山下,听一老者说。三个月前,有一男子,与画中人很像,在少华山中结庐为家,每日黄昏下来沽酒独酌,而后必吹箫一曲,箫声非常悦耳,附近一带的青年男女,对他趋之若鹜,想拜他为师,他都婉言谢绝。
  孟明心中又是欢喜,又是惆怅。
  
  孟明一伙软硬兼施,总算是把萧史请到了雍地大郑宫。
  秦穆公在偏殿召见了萧史,见他仪表堂堂,气质超然,与弄玉堪称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心下很满意!吩咐下人唤出弄玉。弄玉终于见到了萧史,见面来得如此猝不及防,原来他真的玉树临风,白衣翩翩;他真的磊落光明、文采风流;他真的双手温润细腻。似象牙经过切磋,似美玉经过雕琢。他如梦般真实,只是眉眼更加明朗。
  相视的那一瞬间;眨眼间的那一恍惚。弄玉的双眼醉了。 
  弄玉嫣然一笑,浅浅的红晕从若隐若现的酒窝发散开,一股空谷幽兰般清澈凛冽的芳香气息,沁入萧史的心脾,清澈而意味深长的眸子,含着欲说还休的温柔。萧史的心化作了水,就像他吹奏出的箫声一般缠绵。
  择吉日,萧史和弄玉在凤楼成亲。凤楼笙箫之声,撩拨着秦都附近无数青年男女的幽幽情思。
  
  秦在今天的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秦地迫近戎狄,环境迫使秦人修习战备,高尚气力,而秦人的情感也是激昂粗豪。战国乐谚:激哀之音,莫大秦筝。秦人喜欢弹凑秦筝这种乐器,秦筝是驰驱马背的老秦部族所发明,因其激越悲怆而又急促浑厚似兵争之象,故名之为筝(争),时人称为秦筝。而笙箫之声过于缠绵粘腻,为儿女情长之音,与秦人剽悍,粗犷的民风相去甚远。
  国人深怕萧史弄玉的靡靡之音消磨掉国人好战尚武之风,遂有人向秦穆公进谏,秦穆公左右为难。萧史弄玉都是情感细腻之人,自然能洞悉秦穆公的隐衷。萧史虽位列大夫,却并不上朝议政,纯粹只是陪弄玉吹笙鼓乐。萧史一向是个心高气傲之人,总是窝在凤楼受弄玉的庇护,总感到受拘束,受世人轻视,有了离去之意,只是不舍得弄玉。
  这样一晃半年过去了,萧史越发觉得苦闷,经常在窗前凝神远眺,眉头紧锁。
  萧萧飒飒,西风送晚,一轮落日冷了千山。
  是夜夜,大约三更时分,一道黑影穿梭过连绵的屋顶,悠然飘到了凤楼屋顶。
  此刻,除了宫门的风灯,宫中灯火已经全部熄灭。一弯浅月,淡淡的月光透过树木在地上留下婆娑的树影,凤楼窗前萧史矗立在黑夜中,一袭白衫在月黑之夜分外鲜亮。萧史敏感地感到屋顶有细微的声音,遂转身点灯,在这片隐隐光亮之中,似乎看见一个身影从屋檐上闪过,飞快地淹没在黑夜中。那人在凤楼盘旋片刻,被卫士发现,疾速翻身逃走。
  第二天,朝野震惊!不怀好意之人乘机制造谣言,说萧史是别国的奸细,刺客是来与他接头的。萧史心下懊恼,烦闷。他肃然倚靠在亭子的台柱边,手中拨弄着赤玉箫,时不时长长地一声叹息。心中似有百般愁结。弄玉以为他平素喜欢自由,王宫的生活不免单调而拘束,对萧史很是歉疚。这样两人互相变得小心翼翼,却反而生疏了。萧史不忍心眼看着与弄玉的感情在这样憋屈的环境中被消磨殆尽。他向弄玉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希望与她一起去过清山碧水为伴,明月清风为伍的无拘无束的日子。弄玉也清楚,王宫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生活并不适合两个性情高洁的人生活。弄玉只是不忍心抛下已近古稀之年的君父。
  一边是爱人;一边是亲人。如何抉择,弄玉的内心有了一番痛苦地纠结。
  弄玉心很慌,很乱。时常偷眼看坐在对面的萧史。萧史的愁绪不加掩饰的在脸上显现,仿佛若有所思,某个瞬间两人眼神相碰触,竟然流露出些许尴尬,仓皇,一双星目竟带了闪躲,急急忙忙地把视线错开去,一颗心,仿佛凌乱地飘摇在风雨里,无所适从。
  弄玉担心他有一天会不辞而别。如果没有了萧史,弄玉觉得自己的生活将黯淡无光,以后的日子将生不如死。
  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弄玉最终决定与萧史出奔,过两人自由自在的逍遥生活。
  他们进行了周密的谋划。
  
  【四】
  
  是日,出城巡查回来的秦穆公,回到雍地大郑宫。得报,弄玉和萧史留书离去。焦急和担心让这位年迈的父亲,病倒了,他召见孟明,下令封锁消息派孟明带几路精兵,以巡查为名在雍地搜查,无果。
  秦穆公担心弄玉忍受不了风餐露宿的生活,又派孟明到少华山寻找弄玉和萧史的下落,务必要找到他们的行踪。
  孟明带着弄玉和萧史的画像,谎称是找亲戚,沿着少华山一路打听。
  有人说:见过一对年轻的夫妻从这里经过,两人衣衫褴褛,神情疲惫。
  有人说:有见过,这对年轻的夫妇还在我们家歇息过,后来就走了,没说去那儿。
  有人说:见到打这里经过的一对夫妻,因为女的长得很漂亮,被一伙官兵抓走了,男的被抓走服兵役了。
  有人说:有对夫妇长得有点像画中人,听说在入山的道上被强盗劫持了。
  更多的人说不知道,还反过来问孟明好好的夫妻为什么要离家出走。是为感情私奔?是遭到公婆虐待?是为乡人不容?其实这个问题,孟明也很想在找到弄玉他们时好好问清楚。是秦穆公薄待萧史了?是朝野不容他们了?他们何以一心只想过逍遥自在的生活,而不顾秦穆公的父女情分?
  孟明夹杂着担忧和焦虑,一路打听,越是打听,心越发变得沉重。
  他们一行往少华山腹地继续打探,翻山越岭,时常整日,不见人影。
  一天碰见一个猎人,连忙向他询问。那人说:
  “你说的这对夫妻,我倒是没见过。不过前些时候,倒是经常听见山里传来极其动听的箫声。我那娃儿一听那声音就不哭了。”
  孟明听了,一扫几日的阴霾心情,问道:“他们现在在什么位置?”
  “这个不太清楚,有两天没听见那箫声了。你说这深山老林的,不说没吃没喝的,到处还有猛兽出现。保不准,他们早离开了。”
  “那你告诉我们,你听见的箫声是来自那个山头,我们去寻寻。”
  孟明带人沿着猎户所指的路径往深山中走去。到达一个僻静的山谷,此处松涛阵阵,溪水潺潺,环境很清幽,在半山腰突出的一块岩石上,有一间茅屋。孟明一伙欣喜异常。沿着小路向上攀爬,见茅屋内有简单的石头摆设,还有用树枝茅草搭设的一张床,床上还挂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