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古梦 >

第3章

古梦-第3章

小说: 古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忽然想到了偷窃富户银两的张行,他的软刀颇具功力,且轻功了得,他攻我防是可以切磋的。但张行是NPC,他能跟我切磋吗?
  当我找到张行告之来意后,张行显得很高兴,他也同样为没有切磋对手而烦恼。他练武是暗中进行,不象我还能找玩家切磋。他相信如果跟我切磋一段时日,刀法必有进境。于是,张行随我来到山边湖畔。
  我们往往切磋一阵,遇到疑难就停下来,等想明白了再继续。有时只想象着对招的过程,等把难点想通了再验证。且根据具体情况对剑招做一些改变,不再中规中矩地使用。
  桥牌界有一句话:“不按规矩出牌难成高手,只按规矩出牌难成冠军。”剑法亦然。有时我不按剑诀来,而是有所变通。渐渐地,我发现剑诀也不重要了,甚至成了束缚。
  终于,我能在切磋中使出最合适的要诀、招法。去芜存精后,我的剑法看去朴实却威力巨大,已臻楚梦寒刀法之境。
  张行的进步也很大,他已融会贯通了自己的急风刀法,且受我所述楚梦寒刀法及我练剑的启发,渐渐领悟了刀法的要诀,在某些地方也能化繁就简的运用最合适的要诀、刀招了。
  正因为张行也有大进,所以在切磋中我们互有攻守,这对彼此的提高大有助益,我们对切磋的成效都感到满意。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彼此间的了解加深了许多,我知道张行是条血性汉子,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分手之日,张行送至十里长亭,饮罢送行酒,折下一根柳条相赠。我亦吟了王勃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我上马后,张行对我道:“一尘兄,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江湖险恶,多加保重。他日若有缓急,传书一封,必来相助。”
  我点点头,道声:“张兄保重,我去也。”言罢,催马而去。。。。。。
  我坐在公园的长亭里看着书,呼吸着新鲜空气令我感觉颇为惬意。
  古云:玩物丧志。网络游戏显然是不好的,可社会逐渐地发展到了这一步,这种娱乐方式便应运而生。古人讲清心寡欲,现在的社会物欲横流,浮华躁动的心使人们进入游戏,而游戏使心更加浮华躁动。
  古梦运营已逾百日,玩者日众。古梦自有其优势,内蕴丰富的历史人文。中国人受外来思想影响很大,文化和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族特性日益丧失。但中国人的根还在,这条根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历数千年继承下来的中华史哲,中国人便是在这条根中汲取养分孕育成长的。古梦把中国人的根发掘出来,人们骨子里的因素便将他们带了进来。。。。。。
  

第七章 题写匾额
更新时间2006…11…17 13:42:00  字数:759

 我一路上接了不少难度较大的任务,所得报酬和声望很多。有时在乡村宗社接的任务不给金银给物品,甚至给珍稀物品。
  所谓乡村宗社,宗者,祭奠祖先之家庙,社者,供奉土地神之所。乡村皆是聚族而居,以辈分声望高者为长,有事聚长者共议之,宗社也就成了行使族权之所与代名词,乡村任务便张贴于宗庙与土地庙。
  一番游历后我来到苏州府,苏州园林闻名天下,自不免四处赏玩。
  这日,我来到字画店,将书法、印章交给掌柜后,正要离去。
  旁边有人唤道:“这位兄台,请留步。”
  我寻声望去,只见唤我的是一身着白衣的青年文士,圆圆脸,眉眼较细,面目和善。
  我问道:“请问兄台有何见教?”
  那白衣文士道:“在下秦白衣,敢问兄台名姓?”
  我通了姓名后,秦白衣笑道:“蔽庄不日落成,尚缺一匾额,然题匾者多是神韵级玩家,大师级玩家着实难觅。今见兄台卖字印,想必是大师级玩家,故恳请一尘兄为蔽庄题匾。”
  玩家在古梦中可买地建庄,如今已是山庄林立。
  凡事道义为先,若是一伙行为不端者组建的山庄,我可不能为其题匾。
  我问道:“敢问贵庄大名?庄主何人?”
  秦白衣笑道:“蔽庄名唤‘归云庄’,蔽庄主乃是白云客。”
  白云客以一路断魂枪法威震古梦,乃是与楚梦寒齐名的人物,其人颇负侠名,为其题匾自是无妨。
  我拱手道贺,秦白衣亦含笑还礼。
  我取出龙墨凤笔麒麟砚,一边磨墨,一边凝神净心、平稳呼吸。待墨磨好、气定神凝,便提笔在纸上写下“归云庄”三个隶书大字。字写在纸上,自有制匾匠按字制作。
  秦白衣将字拿在手中观赏了一番后,赞道:“大师级作品果然不凡!”
  他道谢几句后,取出黄金十两相谢,且邀我于山庄落成之日前往观礼。然后收起题字,告辞而去。

第八章 结识老中医
更新时间2006…11…17 19:55:00  字数:2894

 我去药店买药时,见到药店门口贴着一张告示,内容是求购一些珍稀药草,署名“老中医”。所列药草我有一味,是做乡村宗社任务所得。
  我向老中医发出交友请求,说有所需药草,很快便通过了认证。我问他何处见面,老中医让我去医馆。
  我先回客栈取了药草,便来到医馆。医馆中站着一位老者,脸庞圆润,须发略白,眉目和善。
  我问道:“老先生可是老中医?”
  老者道:“正是。不知小哥有何药草?”
  我取出带来的药草送过:“便是这灵花。”
  老中医取药在手,仔细看过后说道:“正是此物,不知小哥欲以何价出让?”
  我问道:“老先生是打算配制珍奇药物吧?”
  老中医笑道:“诚如小哥所言,我日前得了本珍方,颇感兴趣,想试配些丸药。”
  我道:“此药晚生不收钱,待配制出药物后,请老先生分我一份,不知可好?”
  老中医道:“如此亦好,请小哥跟我来。”言罢,带我进了后院制药之所。
  老中医一边制药,一边跟我聊着,一会儿我便知道了事情原委。
  原来,老中医在生活中便是一位中医,祖传的医术,一直独立开业,如今年事已高,便由儿子打理。闲来无事,便上古梦来玩玩,干的还是老本行。
  古梦中学医的可以学两种技能,一是行医,一是制药。至于辨药和采药那是制药技能的初期便须掌握的。老中医除了加少许力量、体质外,将点数全加在了灵性上。本来对这一行便极熟,灵性加得多悟性又高,所以进境颇快,很快便达到了高级。行医的高级是名医师,制药的高级是名药师。
  前些时,遇到了一个疑难杂症,老中医凭数十年的经验,细心揣摩,精心医治,终于使病人好转,也因此得了一本药方,皆是古时珍方。药效奇特,所需药物亦颇珍稀。老中医见猎心喜,故而贴出购药告示。
  老中医道:“此等药方,往往只一、两味药很珍稀,余者亦颇寻常。”
  我笑道:“药方所谓一君二臣三辅,所需的这味药,估计便是君药,缺了它也就不成方了。”
  老中医也笑道:“正是此理,不想小哥也颇明药理,这些珍稀药草实难寻觅。”
  我笑道:“老先生家学渊源,想来医术高明。”
  老中医正色道:“医术高明万不敢称,但也对得起祖上。如今那些中医别说能深明经络与诸脏腑之间的关联,便是真懂切脉者也寥寥无几。”
  我深知老中医所言非虚,这脉象算来有二十八种之多,且往往诸脉象兼见,左右寸、关、尺所主又各不相同。以切脉识人体细微之变,实非一朝一夕之功。现代人心浮气燥,焉能察之?
  我叹道:“中医博大精深。可叹人世浇沃,医道不振,国粹日衰。”
  老中医亦叹道:“小友所言甚是。中医源自养生,古人深明养生之道,尊尚无为、合于自然,清心寡欲、积德行善,如此方为寿世之本。吹捧保元药物,实为舍本逐末。”
  我道:“老先生,现代人有个误区,认为比古人普遍活得久是生活环境好的结果,所以不注重养德而讲究营养。其实现代的生活环境远不如古代,从吃喝的到呼吸的都充满了毒素。之所以比古人寿命长,不过是天定的寿龄延长了而已。”
  老中医点头道:“诚如一尘兄所言。古代很多人都是身体康健无疾而终,有据可查的历史名人很多,现代人也有。何谓疾?小病也。现代医学认识不到肉体之外有元神,认为人死一是年老体衰,一是大病难愈。一个身体健康的人连小恙都没有怎么会死?有的人平日无病却突然重症暴毙,按西医认识哪怕癌症都有一个扩散的过程,癌症患者有的能挨好多年,一个无病的人怎么一夜之间就机体溃烂?仔细想一下,现代医学根本就解释不通。其实无疾而终就是到寿走了,重症暴毙就是作恶多端遭报应了。”
  二人越谈越投契,老中医提起某些人竟然叫嚣取缔中医,气得须发皆张、浑身颤抖。
  我赶紧安慰他:“老先生且莫生气,那些人都是些不学无术的痞子,凭着敏锐的政治嗅觉,打着反伪科学的幌子捞取私利,对中医气功特异功能等统统都要一棍子打死的。象钱学森这样真正搞研究的大科学家被骂成伪科学的保护伞。老先生实在犯不着跟这种人生气。”
  我一席话把老中医给说开了,不知不觉间,药物配了出来。同时,老中医的制药经验也增加了许多,配制这种珍方所获经验比寻常药物要强胜许多。
  老中医拿起一粒药丸对我道:“此药唤做百灵丸,能解百毒,且能于一个时辰内不受毒物侵害。”
  我接过药丸细看,只觉其色淡绿、清香淡淡。
  老中医包了一半药丸大约有十数颗给我,我道谢收下。与老中医又聊了一会儿,便告辞离去。
  回到客栈,我取出百灵丸把玩,忽然想起配制百灵丸的灵花的来历。当日完成任务族长赠送灵花时,我曾问起药草来历,那族长道:“离村数里有一山,谷中遍长奇花异草,只是谷口瘴气弥漫,人蓄难进。”
  我当时便有心进谷,然古梦中虽有解毒药,却抵不住这烟瘴不间歇地致毒,只得作罢。今日得了百灵丸,正合使用。
  我打定主意,做了一番准备,便骑马往该谷而去。不一日来到谷前,我下马取出一粒百灵丸服下,进入烟瘴之中。这百灵丸果然不凡,一路无事进入谷内。
  这谷内与谷口若同两个世界,里面飞泉清溪,花草繁茂。我在谷中四处走动,很快便发现了一些奇花异草,取出一只口袋,将采得的药草放入。这口袋也是做宗社任务时得来,它可装等容量的物品,只占道具栏的一格。当然,如果东西太重,那也背不动。不过此时用来装这此药草甚为合适。
  我将山谷走了一便,每样奇花异草都采了些,满载而归。
  回到苏州,我找到老中医,取出口袋让其观瞧。老中医看到花草中有不少是珍方中所需药草,乐得嘴巴都合不拢。
  数日后,我接到老中医的信息:“已制得药物数种,来医馆相见。”
  我来到医馆制药房,老中医取出四颗药丸,对我道:“此四种药丸便是第一批制得的药物,一名壮骨丸,服用后可大副增加生命与体力。一名轻体丸,服用后可大副增加敏捷。一名生力丸,服用后力量大增。一名益智丸,服用后悟性可提高不少。”
  老中医分了一半药丸给我,每样皆是五粒。我试着服了一粒壮骨丸,生命与体力增加许多,又服了一粒,这回增加的要少些,再服一粒,效果又差了不少。看来服多了效果便差了,但算了一下我的生命值与体力值约为以前的三倍,即相当于增加了两倍的体质属性点。
  我再试着服用了三颗生力丸,感觉效果与壮骨丸差不多。
  服用轻体丸时,头一粒效果便比不上那两种,服用第二粒增加数值更少,我便只服用了两粒。服用益智丸时也是如此。
  我明白了,这四种药丸是根据玩家自身的属性点来增加数值的,该属性点越多,药效越差,增加的越少,该属性点越少,药效越好,增加的数值也越多。这四种药丸功效实用、效果显著,可谓奇货可居。
  我提议道:“老先生,此四种药丸功效颇大,我等若制作此药出售,必大有赚头。”
  老中医道:“我实不愿赚取玩家钱财。”
  我听了暗自惭愧,老中医当真仁厚。我知道老中医每月虽赚了不少金子,但只换取了月卡钱。受了老中医的感召,我觉得该放厚道些,买卖东西无须太过计较,剩下的十颗药丸留着送人。

第九章 保镖任务
更新时间2006…11…18 7:49:00  字数:1437

 我见到有户人家招人护送财物去金陵,便打算随同返回。
  我来到招人的齐府跟看院门的家丁道明来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