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妖物志 作者:殷德杰 txt-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你不喜欢我,我长得丑。”
“喜欢。不丑。”
“真丑,脸烂完了,你瞅不见。”
“我能瞅见。我看见你——
杏子眼儿,
柳叶眉儿,
脸蛋赛似鸡蛋二层皮儿,
南京官粉净了面,
红丢丢胭脂抹嘴唇儿。
好似九天仙女临凡世,
月里嫦娥下了云儿……”
“你骗我!你骗我!”
“我不骗你,鹤,在哥眼里,你是世界上长得最漂亮的姑娘。”
“那你为啥不想跟我结婚呢?”
“等你长到18岁。那时,爹在阴间会高兴的。”
她幸福地遐想。忽然又问:“哥,咋着才算结婚呢?”她15岁了,还有许多朦胧;哥18岁了,肯定什么都明白。
但哥把她推了一下,背过身子去了,骂她:“傻妞!不害臊!”
她吃吃地笑,然后低声地唱:
我女子好比花心蕊,
三哥哥好比采花蜂。
鲜花初放他来采,
采去鲜花无影踪……
哥忽地翻转身子,在她脸上狠狠亲了一口,然后躲得远远的,赌咒说:“谁再说话是个狗!”
但是,第二天上午,就“猛然间,一声枪响打落一只……”
那个白鹤——
为寻伴侣哀哀地叫哇,
一声一泪绕天飞。
叫罢了南,叫罢了北,
叫罢了东,叫罢了西,
叫罢了深山叫平地,
月初叫到月末尾,
年头叫到年除夕,
叫秃了尾巴叫丹了顶,
叫哑了喉咙叫破了嘴。
一十二载天天叫哇,
一十二载无有消息!
尊声老少爷儿们你们心肠好,
可知那枪打的白鹤落在哪里?
是死是活报于我,
瞎眼的白鹤我作大揖!
流罢一通寻鹤泪,
咱书归苏三唱正曲……
啊!他是哥!哥没有死,他在到处寻找自己啊!鹤妞猛地站起来,就在哥停弦落板、扯起衣袖擦眼泪的时候,她不顾一切地扑过去,抱住了哥瘦弱的身子。
“哥!”
“你是……”
“我是鹤!”
“你是……鹤?鹤!鹤!我的妹呀!”哥啜泣起来。
“我的哥呀!”鹤妞哭得更伤心。
“鹤,你成家了吗?”
“成了,哥。”
“过得好吧?”
“好。”
“哥来跟你认个亲戚。”
“不,妹要跟哥去。”
“不,妹,你好好地跟人家过,哥知道你过得好就放心了。”
“哥,我已经成了5个家,过了5个男人。你嫌妹丑了吧?”
“不,妹不丑,没眼的哥看得见。”
“不嫌丑,妹就还跟哥去,给哥牵棍引路,摇板配曲……”
“不,妹,傻妞!你男人会不依你。”
“不,哥,你才是我的男人!世界上只有瞎哥看见丑妹长得好,世界上只有丑妹爱瞎哥。哥,妹的路已经走绝了,你今晚要不来,妹今夜就打算到黄泉路上去找哥……”
这天夜里,李长范没有回来。第二天早上,鹤妞给两个孩子穿好衣裳,目送着他们消失在上学路上。然后走进里间,将婆婆扶起,用梳子给婆婆细心地梳头。她每天都给婆婆梳头。婆婆平常别着一根竹簪子。现在,鹤妞把那根竹簪子拔下来,悄悄地扔了,从口袋里掏出一根银簪别在婆婆头上。
“妈,我要走了。”她说。
“嗯,忙去吧。”婆婆说,“天热,5九贰早些儿收工回来。”
鹤妞鼻子一酸。她想把话给婆婆说明了,但又怕婆婆受不住这打击。
她从婆婆屋里出来,走到正间,对着那巨大的穿衣镜梳理自己的头发。二十多年没照镜子了,她也嫌自己丑,不愿照。小时曾恨死了那个发明镜子的人。梳头时总是那么一挂拉就算了。可是今天,却在镜子里仔仔细细、大大方方地端详自己,打扮自己。这穿衣镜真好,穿上白涤良布衫一照,从头到脚都照出来了。她觉得自己很像一只白鹤,她很想变成一只白鹤在天上飞。
天快晌午的时候,李长范回来了。汽车熄了火,进屋一看,鹤妞已经走了。他心里感到说不出的轻松,同时又有点空落落的。唉,结婚的时候没有正式登记,离婚的时候也不用找法院的麻烦,河南到河北——两省了。
“长范,你过来!”妈喊他。他走进里间,妈从头上拔下一根银簪,说:“娃,你看,这不是那年我送给救你那个妞的簪子吗?你媳妇原来就是救你的那个妞啊!我说她心眼儿恁好哩!以后你可要好好心疼着她!”
李长范接过银簪看了看,匆匆地跑到外边。向北一望,只见升龙崖北边的山坡上,晃动着两个白点,像两片白色的云。两个白点顺着山坡往卧龙山上移动。突然,两个白点竟真的像两片云一样,从苍苍的山坡上飘了起来,飘到了蓝色的天幕上。再看时,哪儿是两片云?而是两只鹤,翩翩地在天上飞,一飞一飞就飞过了山尖,淡入到山的那边。
站在李长范家门口一起望着那鹤的,还有雷大妮儿。她惊奇极了,好好的两个人,怎么会变成鹤呢?莫非两个人成仙了吗?或者两个人本来就是仙?她突然就对鹤妞的瞎哥起了疑心。他不分明死了么?死了12年了,怎么又跑出来了?她就跑到狼洞沟里去看。她找到了那瞎子的坟,荒草萋萋,从坟顶正中炸开一个洞,洞呈梅花状,并有金色的花蕊,是从坟墓深处射出的一支金箭花。
村上的人听说后都来观看,无不骇然。此事就越传越远,水北日报、水北电视台的记者们也来采访(后来均未报道)。再后来地区科委和文明办的人也来调查。为弄清真相,就把坟墓扒开了,发现是座空墓。又向各乡发出通知,寻找一个瞎男、一个丑女两个江湖艺人。但始终没有找到。政府无法,只好任这迷信到处传播。
如果没有其他隐情,此事为真的话,这是怪屯自明朝成化年间人变狼之后,又一个人变兽的奇事。
半年以后,在卧龙山南面一片海浪似的丘陵中,出现了一个架着双拐的瘸子,常常伫着独足,仰望那高高的山梁。他就是李长范。他跟鹤妞离婚不到10天,就跟谷屯那位花枝招展的姑娘结了婚。那姑娘夜里在床上恋着他,白天在驾驶室里恋着他,家中一切事不做。婆婆没人伺候,不几天便死了。两个孩子饿得黄皮寡瘦。李长范也感体力不支,精神恍惚,一天终于把大东风开到了沟里。那姑娘没等他解开腿上的石膏绷带,就跟他说了拜拜。他望着那山梁,望着那山梁上飘着的云朵,嘴里不停地喃喃着:又一只白鹤飞过去了,又一只白鹤飞过去了……
第二十一章 侠骡
怪屯人淳厚善良,这从以上的灵异事件中可以看出来,那么多的当事人,基本都是好人。可是从怪屯移居别处的人,却善者无多,其中不乏大恶。真让人有淮南淮北之慨。比如李道范,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其实,李道范父辈才迁走。迁哪儿了?迁到哇唔眼儿了。哇唔眼儿在怪屯东北角,虽然距怪屯仅里把地,且与怪屯李姓同宗同族,却民风迥异。
李道范下面4个妹子,1个弟弟。可是弟弟长到7岁时,叫老苍狼背走吃了。他的父亲和母亲都已50来岁,觉得儿子太孤单,怕长大受人欺负。50出头,生个小猴。所以,他的母亲就赶紧又给他生了个小弟弟,弟兄俩相差26岁。其时,李道范已是两个儿子的父亲了。李道范的妻子叫胡八妮儿,一边给坐月子的婆婆做鸡蛋面疙瘩,一边咬着牙恨勃勃地骂:“白头丝窝的坐月子,老没成色!”
怪屯一带,称动物最后下的一个崽叫“垫窝”。村上人于是都喊李道范这个小弟弟叫小垫窝。他没有大号。
那时,十人九秃八疙痨(疥疮)。小垫窝也是一个秃子。父母在时,头上整天抹硫磺、香油、皂角灰。父母死后,哥嫂就不再管他,任他秃着,秃疙痂子和脓水像屙了一头鸟粪,臭不可闻。李道范和胡八妮儿只怕给他们的儿子染上,所以,那种对弟弟的厌恶和疏远可想而知。民国二十三年,冯玉祥的部队过水北,许多人报名参军。小垫窝年仅15,哥哥就把他送去了,给辎重队喂马。
小垫窝喂的实际上不是马,而是两匹骡子。他是秃子,在家哥嫂不把他当人看待,到部队后人们仍然瞧不起,他自己就也自卑成一头牲口了。所以他是把两匹骡子当作自己的同类来伺候的。他两天给骡子洗回澡,别的牲口皮癞毛脱,他的两匹骡子却总是毛光水滑。他买个牛角梳子,每天都给骡子浑身上下梳一遍,梳得骡子抿着耳朵,把头往他脸上贴。下雨天别人喂的骡马让雨淋着,他却把一柄伞绑在骡子头上。有一次行军,北风呼啸,他把自己的军大衣和行军毯披在骡子身上。冯玉祥看见了,竟从吉普车里钻出来,大声问道:“这是谁负责的骡马?”小垫窝以为将军会认为他不爱惜大衣和毛毯,要发脾气,很害怕,抖抖索索地回答:“报,报告,是是是我……”谁知将军也不嫌弃他头上脏,拥抱了他一下,说:“你是我最优秀的士兵!”然后脱下自己的将军服就给他披上了。
军用骡马像战士一样,都有编号的。小垫窝喂的这两匹骡子,一匹胯上烙的号码是31856,另一匹胯上烙的是31857。小垫窝平常就叫它们老六和老七。
垫窝所在这支部队,跟蒋介石打过仗,跟阎锡山打过仗,跟张作霖打过仗,日本人来后,又跟日本人打过仗。一次正行军,日本人的飞机突然飞到了头顶上,炸弹就跟羊拉屎似的往下掉。一颗炸弹就掉在了两匹骡子拉的炮车上,“轰隆”一声,小垫窝就啥也不知道了。
小垫窝醒来的时候,只看到周围到处都是死人、死马,这儿一只胳膊、那儿一条腿的,还有炸得七零八落的大炮和其他辎重。但他没见他的骡子。这说明他的骡子没有死。他心里感到特别的欣慰。他自己是负伤了,头上流了很多血,但并不重,感到特别疼的是腿上,低头一看,卜罗盖下边有块炮弹皮,一半扎在胫骨里边,一半跷在外面,像腿上长了只耳朵似的。他咬咬牙把它拔了出来,流血却并不多。
从此,他就开始了两年的乞讨生活。他不识字,不会给家里写信;写信也不会寄,寄也收不到。他也不知道家在什么省,只知道在水北县。可是一问水北县在哪里,被问的人比他还茫然。
但他想家,很想家。想他的哥哥,还想他的侄儿和侄女。他当兵走时,哥哥又给他生了一个侄儿,他已经4个侄儿了,还有两个侄女。侄儿和侄女们都问他喊“小大”,喊的可亲了。可是哥哥和嫂嫂不让他抱他们,不让他跟他们玩,连他逮的蚂蚱、蛐蛐儿、黄鳝、泥鳅、螃蟹也不让他们要。一见侄儿和侄女们靠近他,就大声地骂。他知道自己有秃子,他也怕传染给侄儿和侄女们,所以看见侄儿和侄女们就主动躲得远远的。但他心里好亲他们啊!他好想背他们,好想抱他们,好想陪他们一起玩。离家已经五六年了,大侄儿还比他大4岁哩,不知结婚没有,媳妇长得什么样,待哥哥嫂嫂孝顺不孝顺?
其实,这时小垫窝是在内蒙古一带。他记住当兵走时,是向北出发的,所以他就看着太阳,一边讨饭,一边往南走。他要回家。但在广袤的大地上,水北县只是一个点而已,他从这个点的旁边走过去,一直走到了贵州。直到有一天遇到一个在大学读书的学生,才把那个点的坐标标出来了,给他写了一张纸条,是:XX省,XX府,水北县,安铺镇,怪屯村。于是,他又看着太阳往北走。
一个难以让人置信的事就发生了。
这天他走到贵阳北边的一个小镇上。他沿街讨要。突然听见“啾啾”的鸣叫声。是骡子叫,他熟悉骡子的叫声。他扭头寻找,看见街口起围了一群人。他走近人群去看,看见两匹骡子拴在一个木头架子上,4条腿被竹丝绳扯在4根木柱上。木架旁边放一个宽板凳,板凳上放一个大磨石,一个身上系着皮围裙的人骑在板凳上,嚯,嚯,嚯,磨一柄一尺多长、明光闪闪的宰刀。显然,他要宰这两匹骡子。
小垫窝一看见这两匹骡子,就想起了自己喂的那两匹军骡,老六和老七。已经两年了,不知现在怎样了,是不是还活着,活得好不好,有人给它们梳毛没有?有人给它们洗澡没有?他压根儿就没想到眼前这两头骡子就是他的老六和老七。蒙古,贵州,兵荒马乱,几万里呢,咋也组合不成一个相交的点儿。而且眼前这两头骡子又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