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推理电子书 > 点精记 >

第14章

点精记-第14章

小说: 点精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七章 地下石室

小道的尽头要比两人猜想的都要安全,那里是一间幽静的石室。陈书翔踏进这间石室的第一步,就明白为何这里似曾相识——在前天晚上的噩梦里,他所在的就是这间石室,只是幽暗的绿光,换成了他手中的火把。

黄晓君见陈书翔呆呆地站着,拍拍他的背,说笑道:

“怎么,想住这儿了?”

“我到过这里。”陈书翔自言自语。

“这里?什么时候?”

“在梦里。”

黄晓君咯咯笑起来,不去管他,自顾自环视这间石室。石室呈现规则的四方形,中央有块凸起的圆形石板,周围似乎雕刻着什么东西,看上去像个祭坛,也可能是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器物。左右两侧各有两扇石板,像道门一样,中轴线正前方是一排台阶,上头似乎有更高一层的石室。

“你看,这里像座庙似的。”黄晓君推推愣神的陈书翔,“东西两个侧室,前头还有九重天呢。”

陈书翔回过神来,顺着黄晓君的指点,观察石室。

“你看,石门上好像开着。”陈书翔往左边的石门走去。

石板就像普通木门一样,很容易就推开了,里头果然是一间较小的石室。但没有庙里供奉的那种神像,只有一堵平平的墙壁。

“等等,墙上好像有东西。”黄晓君似乎发现了什么,“你看,这里也有火把。”

陈书翔点燃了插在墙上的火把,石墙上的雕刻,一瞬间展现在他们的眼前,令人目瞪口呆。这壁画由一根根刻凿在墙上的线条组成,像是用传统白描法绘出的版画,只是更大更传神。

陈书翔问道:

“这墙上画的什么。”

黄晓君借着火把的光芒,仔仔细细看了一会儿,随后娓娓道来:

“你看这图,其实是张连环画,讲的是一段故事。只是要从右往左看。这墙上的故事应该是‘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陈书翔有些惊讶,“是那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治水吗?”

“是同一件事情,但讲得却不是‘不入家门’的故事。”黄晓君的注意力一直没有移开过壁画,“和我们熟悉的三过家门不同,这里讲的是大禹和妻子涂山氏的另一段故事。”

黄晓君指着最右边的第一幅图说道:

“你看第一幅图,坐在上面的是帝舜,下面跪着的是大禹。舜命令大禹治理洪水。一旁倒着的人是大禹的父亲鲧。他用土屯法治水失败,被舜处死。”

“为什么鲧的身上长着那么多毛?”陈书翔问道。

“我也不知道。通常传说里,都是说鲧临死前腹部裂开,诞下大禹。这可能是上古关于遗腹子的神话加工。但浑身长毛的鲧我没有听说过。这个得问研究神话的人。”

陈书翔接着问道:

“那第二幅图呢?”

“第二幅图上画着一只熊,这就是大禹。讲的是大禹变成熊,将堵塞洪水的巨石一一推开,疏浚河道。”

“熊?人变成了熊?”陈书翔刚想说这不过是神话传说,但昨晚发生的事情从脑中一闪而过,竟一时语塞。

“嗯,大禹又称有熊氏,和轩辕黄帝一样,可能他们有着相同的父系血统,也可能是后世夏王朝为了增加自己统治的合法性,而攀附上黄帝的。总之夏部落和熊应该有着不同寻常的联系,熊可能就是夏部落的图腾。这种动物图腾在原始人类社会中非常普遍。比如华夏族的图腾可能是蛇,后来演变成了龙,殷商的图腾是玄鸟,而熊图腾在朝鲜半岛的韩民族中也有出现。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婴儿阶段,几乎都有这种动物崇拜的现象。有一种解释,是说原始人利用‘交感巫术’,让自己获得图腾的某种能力。就像大禹,希望获得熊一样强壮的力量,所以把部落图腾定位熊,也把自己描述成熊的模样,以求完成治水的任务。”黄晓君的肚皮里似乎永远有用不完的知识。

“那有没有可能是大禹真的变成了熊?”

陈书翔一问完,两人就陷入了沉默。他们都想到了昨晚发生的一切。

还是陈书翔率先打破沉寂:

“说说第三幅图吧。”

“第三幅图,是说大禹的妻子涂山氏,也就是这个妇人,来看望治水的大禹。但大禹没有来得及变回熊的模样,就来见妻子。涂山氏见到一头大熊,受到惊吓而昏死过去。后边第四幅图,大禹见到妻子昏倒,连忙变回人类的模样,唤醒妻子。涂山氏被刚才的意外所惊吓到,受感而孕,生下大禹的儿子,起名叫启,也就是汉族的第一个世袭王。”

黄晓君把石壁上的故事讲完,陈书翔依然有不解的疑惑,问道:

“为什么在‘狼道’里会雕刻这么一个故事?”

“这个确实很奇怪。因为禹陵远在江南,离这里很远,不应该有大禹崇拜的风俗。况且祭祀作为人文始祖之一的大禹,理应放在中轴线的正殿上,而不是这里的偏房。除非大殿上祭祀的是炎黄二帝。”

“那我们看看对面的房间里有什么吧。”陈书翔没等说完,就跑向对面的侧室。没几步又折回来,“对不起,我忘了你脚还没好。”

黄晓君摇摇头,并不介意陈书翔的鲁莽。陈书翔扶着黄晓君,走进到另一间石室,里头的布置和对面如出一辙,只有一面硕大的石墙。陈书翔点燃火把,看到刻着另一番图像的壁画,手法则和另一间里的一模一样。

“这里又讲的是什么故事呢?”陈书翔迫不及待地问道。

“奇怪了。”黄晓君有些疑惑,“这里刻的和大禹根本不对等啊。我想应该至少放的也是成汤、周文王、武王才对,为什么低了那么多档次?”

“上面究竟刻的是什么?好像不止一个人。”陈书翔不明白困扰黄晓君的到底是什么,反而更加想要知道答案。

“这里画的是梅山七怪。”黄晓君说道,“讲他们协助商纣,抵抗周武王的进攻。你看那只巨大的猩猩,就是梅山七怪的大哥——白猿袁洪。”

陈书翔顺着黄晓君手指的地方看去,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这墙上画的袁洪,竟活脱脱像那天在格林达公司里见到的白猿,只是这画上的白猿身形巨大,赛过电影里的金刚。

“怎么?这你也在梦里见过?”

陈书翔摇摇头,沉默不语。他不想让黄晓君卷入更多的麻烦中。

黄晓君继续说道:

“在《封神榜》里,梅山七怪是七个能变化成精的动物。白猿袁洪,猪精朱子真,牛精金大升,羊精杨显,蛇精常昊,狗精戴礼,蜈蚣吴龙。七怪被杀后,西岐军队就一路开进朝歌,灭亡了商朝。而梅山七怪也被封为天上的星神,不算邪神,有些地方的风俗也会祭拜他们。但奇怪的是他们却和大禹对面而拜。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安排。”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潘蕙会被带到这里来?”陈书翔突兀地问了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

黄晓君好像恍然大悟般地大叫一声:

“啊!难道是这样?”

陈书翔轻轻地点点头,又轻轻地摇摇头。他不知道这个猜测是不是正确。

黄晓君似乎琢磨出什么,说道:

“无论是大禹,还是梅山七怪,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能够在人跟动物的形态间来回变换。这里可能是为那些能变成动物的人、或者是得道成精、具有人形的动物所供奉的场所。如果是这样,那前面大殿上,一定供奉着更加厉害的变化者,法力远超大禹和梅山七怪。”说罢,黄晓君就往阶梯上跑。

陈书翔想要叫住她:

“那潘蕙是不是也是动物变的?”

“别瞎说!”黄晓君猛然回头,脸上突然变得异常严肃,眼睛里饱含愤怒,冲着陈书翔吼道,“小蕙不是妖精,也不是怪物,她是我的朋友,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不相信什么成精化人,也不相信人会变成畜生,这只是神话传说的无稽之谈,小蕙的事,一定能用科学来解释,而我一定要找到这个原因。”

不知为什么,陈书翔被突然变得坚毅的黄晓君所感染,勇气和冲动再度占据他的心灵。不管这条“狼道”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他都要把朋友救出来。他走出侧室,忽然看到他们刚才进来的入口上,也有着不同寻常的东西。

陈书翔把刚要走上阶梯的黄晓君叫过来,火把将小道的入口照亮,上头好像也有刻凿过的痕迹,却不似侧室里清晰,看上去平时没什么人打理。陈书翔抹去上头厚厚的尘土,一幅相同手法刻凿的壁画呈现在上头。

黄晓君看着壁画,一一读出上头画的东西:“酒杯……书生……蛇……”

“白蛇传!”两人异口同声喊了出来。

“那就对了。”陈书翔说道,“这里画的是白娘娘的故事。刚才我们走的不是‘狼道’,而是‘蛇道’,怪不得那么细长,还弯弯曲曲的。”

“端午喝了法海的雄黄酒,白娘娘现出原形。但这里的酒杯好奇怪,好像和其他壁画上的材质不一样。”黄晓君说着,就去把酒杯上的杂物拂去。

墙上画的酒杯确实和其他壁画不一样,并不是用凿刻的线条白描而成,而是用了一小块绿色的石头镶嵌在上头,显得与整个风格很不协调。

“这颗石头,和你戴的那颗好像啊。”黄晓君仔细端详酒杯,说道。

陈书翔也上前观察,果然和黄晓君说的一样,无论是色泽材质,都仿佛是那块挂饰的孪生兄弟,只是这酒杯上的石头要小很多。一想到这块绿色挂饰,那晚酒后的情景又浮现在陈书翔的脑海里,为什么不愉快的记忆总是那么容易就被勾出。

“我们赶快去大殿看看吧。看能不能找到出去的路。”陈书翔想要尽快挥去脑中不舒服的回忆。

石室内的台阶冰冷湿滑,即使隔着一双鞋,也能感受到底下冒出的寒气。台阶并不长,不似名山大刹里那参天不见的阶梯。没几步就到了上层。那里有一间凿穿石壁作出的大殿。

“你说上头的大殿墙壁上,会画什么厉害的人物呢?”陈书翔走完最后一节阶梯,对着已经走在前头的黄晓君问道。

“大殿里画的,要比大禹更出名,变化能力比梅山七怪还要强,就只有那位了……”黄晓君已经走到大殿门口,推开石门,跨过高高的石头门槛,走进大殿。

“果然是他,不出所料……”

第十八章 别有洞天

陈书翔抬起疲惫的脚,踏入石头做的大殿。

这里的空间比下面的大堂还要大,更令他吃惊的是,半圆形的大殿里,竖立着一块巨大的花岗岩,呈弧形挺立在大堂的正中央。依着大殿形状延伸到两边的弧形,有点近似故宫里的九龙回音壁。在花岗岩壁上,密密麻麻雕刻着数十幅图画,各自独立成章,排列有序。

陈书翔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花岗岩石头,更没有见过石头上,会刻这么多的复杂图案。

“这……这上头刻的是什么?”

“你自己看吧。”已经将花岗岩上图画扫过一遍的黄晓君说罢,又仔仔细细地从头看起。

陈书翔走近巨石,点燃大殿另一侧墙上的火把,那一幅幅图案在火光的映衬下,呈现在陈书翔的眼前。他伸手去抚摸深深刻在巨石上的线条,按着从右往左的顺序一幅幅阅读。

“这是……西游记!”陈书翔大声叫道。

“没错,就是西游记。”黄晓君已经看到最底下一层,“能够拥有比大禹、白娘娘和梅山七怪更强大变化能力的,只有……”

“七十二变!”陈书翔又叫道。

“七十二变,几乎能够变成世界上的任何东西,这是西游记里的描述。其实即便是猪八戒的三十六般变化,也已经是非常厉害的能力。”

“那么这里供奉的就是孙悟空了?”

“不一定。”黄晓君看完了所有的图,转头对陈书翔说,“这里供奉的可能是去西天取经的四人。你看这图上画的不全是孙悟空的故事。孙悟空和唐僧来到高老庄之前的故事,也在上头。“

陈书翔沿着黄晓君所指看过去,在第三排中间的那副图上,画的猪八戒变成壮汉,与高家小姐大婚的场景

“这里是供奉师徒四人的吗?”陈书翔问,“不,不是。唐僧并没有变成动物的能力。这里供奉的,应该是三个有变化能力的徒弟。”

黄晓君点点头,说道:

“确实没有唐僧的份,因为这里没有找到描述唐僧身世的‘江流儿’图画,而其他图画上的唐僧,应该只是为了说明故事必须画上的人物。但是,这里供奉的,应该还是四个人。”

“四个人?”陈书翔说,“还有个是谁?”

“就是他。”黄晓君一指。

“噢!白龙马!”

黄晓君点点头,说道:

“白龙马,相比七十二般和三十六般变化,他可能差了点。但他可以在龙、人、马三个形态之间变化,也算是能力高强的变化者。”

陈书翔草草看完所有图片,若有所思,说道:

“从刚才我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人在这里供奉神话传说里的人物呢?”

“可能是某种本土宗教吧。中国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