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花香满园巧种田 >

第202章

花香满园巧种田-第202章

小说: 花香满园巧种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之前,林玉岫回了一趟自己的老宅子里,就在当初她撬开的那块石板下面,她再次将那小小的古朴的精美的匣子拿出来。
  没错,多年前就是在这个匣子里,让她找到了手上的这枚蔷薇花戒指,从而拥有了一个空间。
  当初那个被她以为是鸡肋的空间,创造出了属于她的盛世田园。如果不是这个匣子她的人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虽然再次看见这个熟悉的匣子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当初那份悸动的心。可是她还是小心翼翼的擦拭干净匣子上的土才慢慢的打开匣子上面精致的雕花红漆盖子。


431 非同寻常
  又在土里面埋藏了这么多年,匣子却依然与当年一模一样的熠熠生辉,丝毫看不出来岁月在上面留下的痕迹。
  看起来,这匣子也是好东西啊,到底是自己有眼不识金香玉。当初居然没有看出这果真是个好东西。
  匣子里躺着的还是那小小的两个十分精致漂亮的看起来也就只有八分银子的银锞子。
  貌似这匣子里的银锞子比之前靳言拿来给她赏人的宫中的银锞子还要精致些呢。当初她还嫌弃这两个小银锞子不值钱呢,现在拿起来把玩,却察觉出了差别。
  林玉岫想着摸出一个小小的银锞子做了一个对比,果然就是如此。
  原谅她之前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丫头,根本就不认识好东西,毕竟,那时候她都不曾见过银锞子,自然以为古人的手艺就是这么好。现在经历了这么多,才知道,原来并不是这样。
  这时候的林玉岫算是懂了这小小银锞子的真实价值,凭着这做工,也能买出个好价钱来。
  不过与两个小巧的银锞子相比,林玉岫更看重的却是这里头的几件精致的灼人眼睛的首饰。
  最早看的时候,觉得就是做工稍微好一点,并没有别的想法。现在再看来,这几样首饰做工不是好,而是非同一般。
  简简单单的一根牡丹花簪,一个折枝菊花银钿,一对镂空梅花银镯子,上面的花纹脉络就如同活着的一样。
  不管是赵家的工匠,还是郑家的工匠,乃至于是京城里的工匠,林玉岫都不曾见过有这样的手艺,最起码,她在大越生活这些年,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精巧的手艺。
  倒是不知道,宫里头有没有这样精湛的手艺,回头去了一定找靳言要两样仔细对比一下。
  此时,再看这些东西与当年看的时候,却又有些不一样的感触,当年只想着这些有多少银子,掂量着分量轻就觉得华而不实,根本没有仔细看工艺到底有多好。
  好在她当年不知道这些东西是真好,所以才留在现在了,若是知道了,只怕这些东西当年就被她典当还债了。
  最值钱的应当就是这些手艺了,凭着这手艺,这些东西也会引人瞩目,不过,若是在这小小的桑梓镇,怕是买不上好价钱。
  对了,她记得当年似乎还发现了一本已经发黄的小册子,也不知道是不是还好。
  林玉岫在匣子的最底部拿出那已经发黄到就要折断的小册子小心翼翼的翻动,唯恐不小心就将这册子给扯破了。
  对此,她还是不能看的十分明白,但是比起当年看天书一样,现在却好了许多。毕竟这些年画出来的首饰图样不少,对于首饰多少有些了解了。
  这册子上面的专业知识她确实不懂多少,可是只看上面的图样,确实很精巧,若是真能打制出来,不会次于自己手中这几样首饰。
  林玉岫瞬间脑洞开了,莫非自己祖上有人就是银匠?所以才留下这些册子和首饰?意图让后人领悟通透?
  下意识的,林玉岫就去看自己中指上的那枚蔷薇花戒指。
  真是很奇怪,这个蔷薇花戒指自从她带上这么多年了,她的手指也变粗了不止一点两点,可是,当初就挺合适的戒指怎么就一直都不觉得勒?
  莫非,这戒指随着自己手指头变粗也在一点一点的变大?
  林玉岫忽然之间意识到了这么多年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留心看去,银色的蔷薇花戒中透出樱色的光芒,恰如一朵颜色淡淡的蔷薇在手上绽放开来,美的惊人。
  似乎,这戒子比起多年以前又漂亮了许多,到底是人温养了戒指,还是戒指造就了人?
  林玉岫花了不少时间也没想明白,到了最后,只能将石板重新盖回去,然后清扫了一下周围的痕迹,大概弄的与原来差不多,这才离开了屋子。
  有些事情,需要时间去沉淀,就没有必要在这一刻一定要弄明白。
  第二天就是起程的日子了,林玉岫与五婶子一同动员了乔氏大半个晚上的时间。
  只是不管林玉岫与五婶子花费多少口舌,从多少个出发点去劝她,乔氏都一直没有点头。
  若是说的多了,只说自己老了,不愿意四处奔波,若是有人回来的时候,让林玉岫给她捎个信回来报平安就成。
  林玉岫苦劝不成,只能按照预计的时间依依不舍的离开西河村,离开这位在她生命中十分重要的老人。
  乔氏看着林玉岫渐行渐远渐的身影,硬生生将眼中的泪水憋了回去。
  好孩子,我不是不愿意跟着你去京城,而是我这一辈子,只能留在西河村!这是我不能更改的宿命啊!
  回京城的时候可不是来时的三个人了,而且这里头有好几个小孩子,自然不能骑马了,林玉岫就与大家一同乘车。
  除了之前已经确定的那七户人之外,又有几家的少年说要跟着林玉岫去京城闯荡。林玉岫统计了一下,拖儿带女的大大小小差不多要有四十口人。
  这么多的人还带着不少的行礼,又有小孩子,可走不动。因此林玉岫就找了林发贵,让大家伙的车都帮忙送一下人。
  西河村的人之前最艰难的时候,那几头牛也没舍得卖出去,现在果然就有了用场,犁地拉车好的很,周围村子里才度过灾年买不起牛的就来租用西河村的牛,村子里的人也小赚了一点钱。
  因是林玉岫要的,再加上都是村子里的人,他们也不要钱,只笑着说还能顺便去一趟府城看看,见见世面,挺划算的。
  他们可以不要,林玉岫却不能不给,她将钱都留在了乔奶奶这里,让乔奶奶等大家都回来以后送过去。
  到了府城,已经到下午了,林玉岫估摸着要找车什么的也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就先找了客栈让大家都住下来,连村子里来的那六辆车带着主人也都住了下来。
  毕竟,就像是他们说的,来一趟府城不容易,总要转转,见见世面,然后给家里的孩子和老人都买一点东西回去才好。


432 会更美好
  林玉岫自然也不会管他们的行动,不过还是细心的说了要注意安全之类的话,又细细的说了要怎么找回来的路,这些人也都听了自去。
  打算要跟着林玉岫去京城的这些人却明显对于这个叫做府城的地方不感兴趣,他们可是要去京城的,京城那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皇帝住的地方,怎么也比这定远城要好上不少吧?
  林玉岫倒是也乐意见这样的情况,毕竟一路上体力消耗可不少,要是现在浪费太多,一路上怕是不会很顺利。
  以后还是要多说说路上行走时候的规矩,要是有人病了什么的,可不好办。
  难怪人常说穷家富路的,这在路上就是不如在家里方便啊。这一次带来这么多的人走远路,她送算是明白了。
  第二日一早,西河村的汉子们带着给家里人买的东西欢欢喜喜的回去了。
  而周强也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七辆马车,一家一辆马车,连人带行李都能容得下。五婶子是一个人,带的东西也不多,就负责照看那几个大人没跟着的半大小伙子。
  都是十几岁的孩子,最是让人不放心的时候。乡下的孩子又皮实,不过,林玉岫相信,五婶子总能有办法制住他们。
  这么多的人,行程自然被拖的慢了不少,好在有周强来来回回的操心。
  林玉岫都觉得,周强简直就是个无所不能的万事通,什么事儿交给他都能办的漂漂亮亮的。
  因为人多不能错过宿头,一定要早早投宿才成,又耽误了不少时间。
  如此,一行人总算是在二十多天差不多一个月的时候平安的到了京城,比起他们骑马去的时候,多了近一半的时间。
  到了京城郊外的时候正是中午,林玉岫看着远处那巍峨的城楼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马车停下来,周强拱手告辞。按照以往的惯例,周强依旧是先回宫复命。
  林玉岫让他先回去,自己与梨花则带着人直接去了新购置的已经被林玉岫命名为花海的庄子里。
  进了庄子门,林玉岫才觉得总算如释重负,以前她走路也都不带什么人,最起码是没带过小孩子,现在才知道,带着这么多的人行路还真是不容易呢。
  之前她还想在路过的时候去看看郧县的地瓜长的怎么样了,一路走下来,才知道,根本没办法抽时间去。
  这么多的人呢,一举一动都受到不小的掣肘。要是她走了出事儿了怎么办?
  罢了,还是这边安顿好了抽时间再去吧,目前没有听到有人说出现问题的,还是工坊开张比较要紧。
  桃花与林永泰两个都在,林玉岫等人来的时候动静也大,所以很快就出门迎过来了。
  庄子里现在在的人不是很多,西河村过来的人也就是林永泰与桃花二人。
  二人早就知道林玉岫此次要带一些人来,因此已经预备了不少的房子。这些人到了之后,很快就按照人口分到了能住的屋子。
  林玉岫觉得,这些人愿意背井离乡的跟着自己来闯,就是很值得鼓励赞赏的事情了,可不能让他们受太多的委屈。
  因此,现在每家人都能分两间房子,这样可以确保两代人不至于同住一屋。至于做饭的灶,只能在屋子外头搭个小棚子先凑合了。
  既然这些都是一家家来的,自是不能像是以前一样吃大锅饭了,容易出问题。
  最后还剩下的一间房,正好就给那四个单身来的小伙子,让他们自己去分配床铺。
  桃花对这些都打理的清清楚楚,林玉岫来了之后,几乎没有费心。对此林玉岫很满意,颇有些吾家有女初长成的自豪和骄傲。
  五婶子看着将这么大一摊子打理的利利索索的桃花,不觉又多了两分喜欢,暗自想着以前倒是没看出来,这桃花还真是个能干的。到底是二小子有眼光,找的这媳妇不光漂亮还能干,又是跟着玉岫见过大世面的。
  林玉虚瞧着五婶子越看越开心的样子,会心一笑,继续忙自己的去了。
  “暂时咱们就先这么住着,等以后条件好了,争取让家家都能有个小院子,到时候就像在咱们西河村过日子一样了。”等众人都收拾的差不多了,林玉岫笑着道。
  这些人对林玉岫的了解可不像是京城里的人这样,他们清楚的很,只要是林玉岫说了的,将来总能做到,做不到的话,林玉岫是绝对不会说的。
  “玉岫,咱们信你哩。”
  “就是,要是不信你能带着咱们过好日子,我们也不能来。”
  “这里与咱们西河村可不是差不多么,就是少了一条河,要是再有一条河,也就没啥差别了。”五婶子爽朗的笑着说道。
  五婶子没想到这里果然与西河村没什么差别,不光有农田农舍,还有一个比西河村还大的工坊。
  最最重要的是,还有许多的花,漫山遍野的都是花儿。
  要不怎么说玉岫这娃能干呢,瞧瞧,这才到了京城多少时间,居然就有这么大的一片产业了,西河村那么多的人呢,也没见谁有这么大的本事。
  她一直悬着的心也算是放下了,只是觉得,这里虽然好,但到底不如自己家里舒坦。
  不过玉岫也说了,现在是困难时期,只能将就了,等将来玉娃这边发展的好了,他们这些人也不会吃亏就是。
  “五嫂子,你说说,你咋就只想着西河村哩?”
  “咱们来这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过上比西河村更好日子的!”
  “我可没总想着西河村,我就想着能好好的干些事儿。”五婶子乐呵呵的笑道。
  众人七嘴八舌的闹了一场,等休息的够了,才继续收拾带来的东西。
  五婶子是个很有精神的人,虽然长途跋涉却依然神采奕奕的,自己家里的活计早就做完了,这会子就开始帮着别人家料理了。
  毕竟,这些家里就她家人口单纯,没有孩子什么的,不需要太操心。再加上儿子和老头子都在京城,也没带太多的东西来。
  有了五婶子的大力帮忙,很快又有几家也归置好了带来的行李。


433 靳言送人
  倒是几个少年人看着这里与西河村没有什么差别,有些后悔了,都说京城好,这里也没见什么好的。早知道还不如去府城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