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念娘归录 >

第216章

念娘归录-第216章

小说: 念娘归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念娘一愣,这是什么意思?
  她撩起车帘子,可是池朗宜已经骑着马车离开了神武门走出一大截了。
  余念娘摸着下巴觉着池朗宜是不是要送给自己。
  她拿起玉镯子看了看,是和田玉,整只手镯温润坚密、莹透纯净、洁白无瑕、如同凝脂,这是珍贵的和田羊脂白玉。和田羊脂白玉乃是玉中极品,非常的稀少。而且这一对和田羊脂白玉手镯打磨极好,手镯轻巧而灵活,颜色清新、淡雅、活泼,充满青(春春)活力,明显是一对年轻女子配戴的手镯。
  余念娘讶然,难不成这真是池朗宜送给她的?


第385章 大朝拜
  大年初一,按照十年如一的惯例,皇帝要在太和(殿diàn)接受百官朝拜,京城所有官员要在这一天行礼如仪。往年只有文武百官,今年特殊,天道院也在行礼如仪之列。天道院所有的天师都要参加,当然包括余念娘三个新进天道院的。
  故,天还未亮,余念娘便起来,着装当然是天师袍,素袍宽袖。男天师头发要挽成个簪,余念娘则将头顶一部分的头发挽成簪,后脑勺及下部份的长发留着。有点像双平簪,但头顶两边的两个簪改成了一个簮。
  与双平簪似像非像,发式不同,将人显得更加沉稳。
  待余念娘用过早膳后,五彩便驾着马车载着余念娘出了余府,直接朝着午门方向而去。
  大年初一的大朝会文武百官由午门而进。
  余念娘到的时候许多人都到了,天道院来了好几个,杨凯也到了,看见余念娘,还朝她招手。排列不分前无后,余念娘站在了较后的位置,杨凯则站在她后面。
  前面和左边全都是文武百官。
  看见天道院今年也在朝拜行列,百官眼神不由复杂起来,但也只一眼,众人便将目光收回。
  排列位置按照品阶而站,大天师站在最前面,而余念娘等人在队伍的最末。
  对于从不进朝堂的天道院来说,能被安排在大朝会上,已是极大的荣幸了。
  拂晓时分,天刚蒙蒙亮,仪式正式开始。
  由一名乐手敲击奉天门侧大鼓,一重一轻,节奏由慢转快再快转慢,声音由弱转强,再由强转弱,接着另一个乐手重击奉先门的大钟,发出嗡嗡庄严肃穆的声响。
  人人噤声,目露庄重。乐响声后,百官们这才开始在午门外列队。
  二通鼓,再击鼓,完了再吸敲击钟声两响,百官人人面色肃然,神(情qíng)庄重,开始由左、右掖门入。
  当击三鼓,三响,皇帝在保和(殿diàn)穿戴好衮服龙冕,端坐于大(殿diàn)上,执事进(殿diàn)行五叩之礼,接着皇帝驾出了保和(殿diàn),亲临太和(殿diàn)。音乐起!
  余念娘跟在队伍后面缓缓前行,长长的队伍从午门一直通向太和(殿diàn),所有人表(情qíng)严肃,态度认真,直到进入太和(殿diàn),外面四名鸣鞭者开始鸣鞭。
  赞礼官高喊“鞠躬!”,奏乐开始,百官朝北向端坐于大(殿diàn)上的皇帝行四叩礼,起(身呻)后,典仪官再高喊“进表。”
  内赞官高喊“宣表目!”
  大(殿diàn)内文武百官哗啦齐齐跪下,余念娘等人也跟着跪下。跪聆“表目”。宣表结束后,众臣齐呼万岁。如此反复三次,跪听,高喊。
  经过一系列繁冗的仪式,皇帝这才起(身呻)返回保和(殿diàn),百官此时可以休息。
  整个仪式下来差不多两个时辰,不管是皇帝还是百官,还是兵士宫女太监都累得够戗。
  本来余念娘(挺挺)好奇宫中大年初一的百官朝会的,终于有机会体验一番,她却觉得(挺挺)没意思。等她回到余府的时候已经巳时中。
  孙妈妈和玲珑忙伺候她靠在榻上,马车上虽然有手炉,不过,在大(殿diàn)上站了两个时辰,又跪又喊的,两只脚几乎都要冻僵了。
  余念娘用厚毛毯将两条腿整只裹在毛毯里,连喝了两杯(热rè)茶,这才觉得(身呻)体里有了些暖意。
  孙妈妈早就熬了燕窝,余念娘一口气没停喝完,然后才觉得(身呻)上完全暖和了。
  玲珑看着心疼,直叹气:“本来听说姑娘能去参加大年初一的大朝会,大家都觉得羡慕又新奇不已,没想到姑娘却受了这么些罪,早知道还不如不去呢!”
  “胡说!”孙妈妈立刻喝斥她:“大过年的叹什么气。姑娘能参加大朝会这是多大的荣耀。这是皇上的旨意,哪是你什么想不去就不去的?”
  玲珑吐吐舌头,低声道:“我就这么说说。”
  “说也不能说。”孙妈妈绷着脸。
  玲珑一脸知错的点头。
  孙妈妈看向余念娘又换上一幅和谒的面容:“姑娘要不躺会儿吧?”
  “不用。”余念娘摆手:“只是站的时间长了,脚冻得厉害,倒也不累。”
  “哦,那好,如果姑娘累了就躺下休息一会儿。”屋里烧了碳,十分暖和,孙妈妈接着又道:“本也不是大事,原想着姑娘累了等您休息了再说,既然姑娘不乏那妈妈就先跟姑娘禀了。”
  余念娘点头,好奇孙妈妈要说什么。
  “是这样的,姑娘走后就有人来拜年,还送了东西,奴婢想着既然别人诚心来跟姑娘拜年,怎么能拒人以千里之外,于是就将东西收下,每个来拜年的下人都打赏了”
  余念娘意外,没想到竟然还有人来跟她拜年,也不知道是谁?
  “刑部侍朗的段太太第一个派人来,送了一些自己府上做的糕点,看着(挺挺)精致的;还有大理寺卿夫人,也派人来给姑娘,送了一些庄子上的水果;还有武候世子夫人也差人向姑娘问好;还有光禄寺卿府上、宣统理尉使司副使太太等等”
  都送了礼,全是一些(日rì)常用的,要不就是自己府上或者庄子上的,东西都不贵,不过,看着都是用了心的。
  比如说段府,段府的厨子是段太太刚从江南请回来的,听说做糕点很有一手,在京城小有名气。大理寺卿夫人送的水果也是时令新鲜水果,还有一些是京城还没有的
  上从候爷府上,下到六七品小官。送的礼放在桌上堆成了小山。
  玲珑一脸自豪的道:“咱们家姑娘就是厉害!”
  孙妈妈也是一脸高兴:“那是当然,朝中许多大人家里都派人送礼过来了,可见咱们姑娘多得皇上看重。想必恐怕连大天师那儿也没有这么多人吧?”
  “对呀”玲珑连忙附合。
  不过,孙妈妈的话让余念娘一下想起昨天夜里,王国安对她说的话,睡了一觉,脑子似乎也开了窍,她凝了凝眉,将王国安昨天夜里的话回想了一遍,猛然一下就明白王国安的意思了。
  “原来是这样”余念娘凝神喃喃。
  “姑娘,您说什么?”听到余念娘嘀咕,孙妈妈笑着问道。
  “没说什么。”余念娘道:“我只是突然明白户部尚书是什么意思了”


第386章 邀请
  ,念娘归录最新章节!
  王国安特意与余念娘闲话,然后扯到余道生,又说什么人要知足。意思就是要委婉的警告她,做人要知道分寸,懂得进退,要知足。
  想来她进京也没做过什么,之前做的那些事都是帮着皇后和大皇子,与她个人自己是没有多大利益的。王国安的话就只能是针对一件事,那便是余道生的事。
  难道是王国安知道她一直在调查余道生的死?
  余念娘面露疑虑。
  她与王国安无私交,所以,王国安也不会是因为什么关心她的前途来跟她说这些。但是她查不查这些和王国安又没有关系。难不成余道生的死和王国安有关系?
  马上,余念娘又否定这个想法。王国安明明就说余道生已经追封为天演大师,有名声了,也算是告尉,让她就不要再惹事端。
  这个意思如果不是王国安在帮着谁,那就是听了谁的意思特意来告诉她?
  可是一个户部尚书会听谁的?
  余念娘心中一惊,难不成是皇帝?
  思来想去余念娘也没得到确切答案。她躺在榻上没一会儿就有种昏昏(欲欲)睡的感觉。没过一会儿,杨凯就过来了,还带了一小篓的蟹。
  “这个时节你从哪里买到的?”余念娘双眼放光的看着蒌里的蟹。
  自从来到这个地方后她再也没有吃过那种美味的蟹,那熟悉的味道就像老朋友一般。
  余念娘立刻对孙妈妈道:“快拿到厨房去让厨房今儿响午做来吃,记得,要辣些,咱们不是有好些佐料吗?现在都可以派上用场了!”
  “师妹会做?”杨凯笑呵呵看着余念娘。
  “一点点。”余念娘抿嘴笑着道:“自己没做过,但见别人做过。”
  “我娘倒是(挺挺)会做蟹,蒸吧,味道又鲜又美味!”杨凯建议道。
  余念娘更喜欢吃辣的,她担心厨娘不会,于是又将法子写下交给孙妈妈,让孙妈妈到时候盯着厨娘做。孙妈妈心中虽然奇怪余念娘什么时候会做蟹,只当她是在哪本杂记上看到过,也没怀疑什么。
  然后余念娘留了杨凯一起用午膳。响午的麻辣蟹当然做得很好吃了,又香又辣又麻,味道十足。
  杨凯也吃过这种炒蟹,可是却和余念娘的这个味道差太多,。
  等到用过午膳,杨凯便离开了余府。余念娘这会儿才想起自己原本是打算正月初一的响午吃汤圆的,自己和面,做汤圆更有意思。
  孙妈妈三人觉得这主意(挺挺)不错,还能消磨时间,纷纷赞成。
  于是,到了差不多申时中的时候,孙妈妈亲自和了面,又做了各种馅料,有花生芝麻的,有甜的,有(肉肉)的。
  花生芝麻馅和甜的还好,看到(肉肉)馅,玲珑和五彩脸上都闪过怀疑的表(情qíng)。
  “汤圆也能有(肉肉)馅?这能吃吗?”
  “怎么不能吃,我的家乡就有(肉肉)馅的汤圆。”孙妈妈解释道:“一般的汤圆都是甜的,这(肉肉)馅咸汤圆可是另一种特别的口味,保你们喜欢吃。”
  余念娘不喜欢吃(肉肉)馅的,这种汤圆馅料很少见,不过,她曾经有幸在一个小地方见过。
  然后主仆几人便坐在厨房里开始自己包汤圆,厨娘站在旁边打下手。晚上,余念娘吃了十个汤圆,(肉肉)馅的汤圆她尝了尝,油腻腻的,果然不太喜欢。
  大年初二,对于已经出嫁的姑娘来说,便可以回娘家了。
  余念娘没有地方可去,依然待在府里。
  直到大年十五,上元节到了。
  余念娘收到池朗宜的请贴,请她去看花灯。
  余念娘拿着信左看右看许久,还拿帕子在上面擦了擦,检查自己是不是幻觉。然后又问送信的十一:“这真是你们世子爷写的?约我去看花灯?”
  十一心里正替自家公子悲哀呢,两人相处这么长时间,余姑娘竟然一点儿没看出公子爷的心思,反倒是接到请贴是这么个反应。这原因总究还是自家公子的问题,话太少,不会表达。倒是天道院的杨天师听说和余姑娘走得(挺挺)近,三天两头不是去卦相馆,就是到余府,两人的关系似乎还很好。
  他笑呵呵的道:“姑娘没看错,的确是我家公子爷给姑娘的,请姑娘明晚去看花灯。”
  “这大过年的,你们家公子又遇到什么麻烦了?”余念娘疑着眉头。
  十一笑呵呵的脸顿时变成苦瓜:“姑娘,你看我们家公子对你……不薄,你怎么能这么咒他呢?”
  “我哪有咒他,我不过是实事求事问问。”余念娘一脸认真。
  十一苦笑,好吧。
  “我们家公子的确是想请姑娘去看花灯,也没遇到什么麻烦。姑娘你只(身呻)一人在京城,上元节很(热rè)闹的,姑娘可以去逛逛,人多龙蛇混杂,多个人陪着也要安全些。”
  余念娘看他一眼,觉得他说得没错,这才点头:“好吧。”
  十一脸上立刻溢满笑容,拱手告辞。
  等十一一走,余念娘便从柜子里拿出一只匣子,里面装着一把精巧的匕首。匕首做工很好,小巧,刀刃锋利,在木头上轻轻一削,就削掉一大块。她把匕首插进刀鞘里。然后在自己腰间和袖笼里比划。
  孙妈妈三人看着奇怪,便问:“姑娘您这是干嘛呢?”
  余念娘头也没抬:“没瞧见我这是在藏东西呢!”
  五彩讶然:“姑娘干嘛要藏把匕首在(身呻)上?”
  余念娘白她一眼,那意思就是说,亏你还是个练武的,带个匕首当然是防(身呻)。
  “姑娘是想上元节晚上用?以防万一?”还是孙妈妈最懂余念娘:“可是,有宁安候世了保护姑娘这东西应该用不着吧!”
  余念娘一脸不以为然:“谁说用不着?我可没忘记咱们是怎么来京城的。”
  不过是随口一句话,没想五彩三人纷纷变色,你一句,我一句,脑子比余念娘转得还快,几句话就重新做了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