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进击的武大郎 >

第46章

进击的武大郎-第46章

小说: 进击的武大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虽然胆小怯懦,却是个会说话的,他故作惊讶的打量了那文书几眼,然后站起来与有荣焉的拱手道贺:“恭喜二郎,贺喜二郎!从吏员到官员,简直难如一步登天啊!”

    武松原本的都头职务属于吏而不是官,虽然也受国家承认,却算不得正儿八经的公务员,只能算是县里委派的临时工头目,多少人辛苦一辈子,都想从临时工转正而不可得。

    武松这次能升任县尉,虽然只是区区的九品芝麻官【宋代知县是八品、或者从八品】,确也算是迈进了一大步。

    当然,这里面倒有一多半,是大名府梁中书的威名起了作用。

    武松也道了几声‘同喜’,两人这才又各自落座。

    而这一次,李达天也终于坐稳当了——既然这武二已经升了官,那么武大自然不会再胡乱闹事。

    武凯又指了指栾廷玉,道:“知县大人想必也听说过了,这位栾教头昨日和我家二郎比武,那马上的功夫还在二郎之上,以他的本事继任二郎的都头之位,岂不是正合适吗?”

    “合适,真是再合适也没有了!”

    李达天毫不犹豫的便应了下来,一来这都头没有自家小命值钱,二来他也知道自己这县令当不了多久,此时再不做顺水人情,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栾廷玉也忙站起来,冲他一拱手,道:“多谢大人抬爱!”

    “好说、好说。”

    这次李达天却没有站起来,方才他恭维武松,一是对方也成了正儿八经的都头,二来也是给武凯面子——真要论起来,武松给他这上官磕头见礼,也是应该的。

    栾廷玉不过是小小都头,和武凯的关系也差了许多,所以他便习惯性的轻慢了些。

    好在栾廷玉也不在乎这些,得了都头的职位,便已是心满意足,转头又向武凯道了声谢,这才稳稳的坐了回去。

    这一声谢却让武凯很是满意,因为这代表栾廷玉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官职到底是谁给的。

    于是他便留下两人在这里,与李达天交接相关事宜,自己先一步回了武府,查看那香皂的效果如何。

    

 第65章 打广告的好‘灯会’

    【收藏、收藏、收藏,重要的事情继续说三遍。】

    啧~

    望着李瓶儿窈窕远去的背影,武凯心中赞叹不已——当然不是赞叹她的身材,即便再怎么好色,武凯也不至于对兄弟的女人起歪心思。

    他赞叹的,却是这李瓶儿的商业头脑。

    却说那香皂试用过后,虽然比预料中稍微软了些,导致一些花纹在脱壳的时候有些磨损,但整体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用庞春梅的话来说:便如同一块玲珑剔透的软玉般。

    于是武凯立刻找了李瓶儿这个药铺东家,想尽快让香皂上架销售。

    没想到这李瓶儿平时一副花痴的样子,谈起生意来竟认真的很,先后用泥土、锅灰、油脂、化妆品等测试了香皂的效果,她在肯定了这东西的优点长处的同时,又给出了以下两条意见:

    首先是成本。

    按照武凯的初步估算,以宋代瘦猪的产油量,每块香皂的成本价,差不多得七钱银子左右,而同等大小的皂团售价也才五钱银子。

    再考虑到运输成本、人力成本等等,这香皂至少要卖到一两五钱银子,才能保证可观的利润——与那皂团高达三倍的价差,肯定会导致相当一部分客源的流失。

    当然李瓶儿也表示,若是能把东西卖到东京汴梁等繁华之地,便不愁找不到买主了。

    不过这就又涉及到了第二个问题:规模化。

    如果出货量不够大,打通外地销售渠道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偏偏根据法海进行的市场调查,阳谷城内外散养、圈养的活猪,最多也不会超过三百头,而且还都是瘦肉型的,想要靠这点猪搞什么规模化制造,怕是只会涸泽而渔。

    如果派人去外地收购的话,运输费用又会大大拉高成本。

    总之,不解决这两条难题,想用香皂发大财绝对是痴人说梦。

    于是武凯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对策——办个养猪场!

    自己养猪,成本就不用说了,多派人在各地收购些猪仔,只需过个一年半载,这出栏的规模自然也就上去了——而且武凯养猪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反正都要搞酿酒厂了,正好拿酒糟来喂猪!

    于是武凯当场拍板决定,暂时先小规模在东平府、阳谷城投放香皂,赚些零花的同时也试一试水,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等到自己的养猪场初见规模之后,再想办法把香皂销到外地去。

    送走了李瓶儿,武凯正沉浸在酿酒、酒糟、喂猪、香皂的一条龙商业构想中,肩膀忽的被人拍了一下,抬头看时,却原来是武松回来了。

    武凯忙让他坐下,又招呼庞春梅上了茶,这才问道:“怎么样,和那李知县谈得如何?”

    武松也不管那茶水还在腾腾的冒着热气,仰头先灌了一口,这才咂嘴道:“他现在还敢说什么?俺把哥哥那些要求一提,他便一股脑都答应了!”

    自从确定武松要升任县尉之后,武凯便琢磨着,该怎么利用这个官职捞些好处——当然,这好处指的不是贪污银子,而是打算借县尉的名义扩大自家势力。

    县尉主要的职责便是维护治安、抓捕案犯,和现代的公安局长差不多,而那‘都头’则等同于刑警队长——也就是说,现在阳谷城所有的衙役、兵丁,都在武松、栾廷玉二人麾下。

    所以武凯认为,两人上任之后首先要做的,便是先汰换一批不堪用的、不好用的衙役,反正除了少数几人之外,都是一些没编制的临时工,更换起来连基本程序都不用走。

    至于他们被砸了饭碗之后,会不会聚众闹事什么的,武凯是完全不担心的——武松加上栾廷玉,还怕镇压不了几个废柴衙役?

    其次,便是让李县令和武松联名向上面申请组建民团,名义上自然是为了避免再一次被贼人攻破城池,实际却上武凯想要一个名正言顺扩充实力的借口。

    这一点,他还是从祝家庄得来的灵感,既然祝朝奉能组织地方武装‘保卫家园’,那他武凯为什么就不可以?

    当然,这民团的建立恐怕还要往后拖一拖,毕竟眼看再有十来天便要过年了,这时候征兵根本不靠谱。

    听二郎说,自己的两条要求都已经得到了知县的首肯,武凯满意的点了点头,却听武松又补充道:“不过哥哥,俺也在李知县哪里领了个任务。”

    “任务?”

    李知县竟还敢给武松下任务?

    这武凯倒真有些好奇了,挑眉道:“是什么任务,说来听听。”

    “其实也没什么,这不是快过年了嘛,每年上元节都是要举办灯会的,前两年一直是西门庆负责承办,今年……”武松顿了顿,撇嘴道:“俺想着,咱们兄弟总不会比哪西门庆差吧?所以俺便拍着胸脯保证,一定把这上元灯会弄得热热闹闹!”

    顿了顿,二郎生怕自作主张会让武凯不高兴,忙又补充道:“李知县说了,若是咱们能继续承办这上元节灯会,便把另一个都头的位置也给咱们!”

    【却说这县里原本有两个都头,一个是武松,另一个却已经死在了这后院门口。】

    上元灯会?

    武凯眼前忽的一亮,二郎看重的是热闹和都头,他想到的却是‘广告’——在这大宋朝,还有比上元灯会更适合打广告的机会吗?

    若是趁着女人们都出来赏灯时,好好进行一番营销,把香皂炒成象征女人身份的高档货,到时候别说是一两五,便是卖到三两也完全有可能!

    还有白酒,在灯会上寻个由头把名声打出去,以后便也不愁销路了!

    想到这里,武凯不由的兴奋起来,站起身来回走了几步,忽然道:“不光是这阳谷的灯会,东平府的灯会咱们也得想办法插一脚——过几日你便和我一同去府城拜会吴都监!”

    武松见他如此亢奋,不由得有些莫名其妙,挠了挠头,迟疑道:“哥哥,阳谷的灯会也就罢了,府城的灯会要是想承办下来,可是要花上不少银子的,你不是说最近坐吃山空,银钱有些不凑手么?”

    “卖地!”

    武凯伸手在空中虚劈了一记,毫不犹豫的道:“这个机会绝对不能错过!便是把西门庆的田地都卖光了,也再所不惜!”

    顿了顿,他又道:“时间有限,也不用慢慢找买主了,明天我就让法海散播消息,尽快搞一场拍卖会出来!”

    看他这雷厉风行的样子,武松更是惊的目瞪口呆——这年头,田地往往被认为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像武凯这般不在乎的抛售田地,若是在那些大家族里,非被长辈当败家子打死不可!

    当然,武家就这么孤零零两个人,武松也不是那看重身外之物的人,所以也只是稍稍劝解道:“哥哥,要不要再考虑一下,如此急着出手,怕是卖不出好价钱啊。”

    “放心,只要咱们的香皂和白酒能闯出名堂,还怕赚不到银子吗?”

    武凯正自顾自的说着,却没注意到武松一听到‘白酒’二字,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

    他不由分说,上前一把抱住武凯的肩膀,垂涎欲滴的叫道:“哥哥不说,俺险些忘了这事!快快快,取一坛出来让俺先尝尝,看看和旁人酿的有何不同!”

    等知道武凯还没来得及把酒酿出来时,他便跟急了,不管不顾的催促着,非要连夜把那‘蒸馏白酒’搞出来。

    看他这副亢奋的样子,怕是比娶媳妇都……

    对了!

    说道娶媳妇,武凯忽然想到了李瓶儿身上,这女人可是难得的商业人才,而且又是大名府豪商出身,以后少不得还要她娘家帮衬,自然是越快娶过门越好。

    “哥哥说她作甚?俺……俺其实……”

    一说起李瓶儿,武松顿时久蔫了,支支吾吾的完全没有平时的爽利。

    要说这李瓶儿生的青春貌美,二郎私下里其实也有些动心的。

    可他却又总觉得李瓶儿和花子虚和离,马上就又嫁给自己做妾,实在是不合妇道,于是就越想越纠结。

    “别‘其实’了!我做主,年前先让她们夫妻和离,等上元灯会一过,你就把李瓶儿迎进门!”

    

 第66章 悲剧了的高度酒

    第二天晚上,武府后院客厅。

    “哈哈……痛快、痛快!这酒真是够劲儿!”

    武松畅快淋漓的笑着,然而与之对应的,却是栾廷玉、法海、慧能、庞春梅、李瓶儿等人尴尬的表情。

    啧~

    一共七人试酒,倒有五个当场喷了出来,就连栾廷玉也是一脸痛苦不堪,好不容易才强咽了下去——这简直就是一场悲剧啊!

    在众人尴尬的沉默声中、在武松再来一碗的催促声中,武凯端起自己面前的酒碗,小心翼翼的抿了一口。

    辛辣中带了些醇香,约莫有四五十度的样子,虽然只有廉价散白酒的程度,可也不至于像栾廷玉他们表现出来的那么差劲吧?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武凯正沉吟着,李瓶儿却以为他是受到了打击,于是忙堆笑道:“大伯莫要灰心,这私下酿酒本来就犯了王法,还不如专心经营那‘香皂’生意,反倒省心省力。”

    这话虽然是在安慰武凯,却也表明李瓶儿确实不看好白酒的销路。

    武凯不死心的追问道:“你们真觉得这酒很难喝?”

    “怎么会!”武松伸手抢过武凯面前的酒碗,一仰头干掉了三分之一,嘶哈嘶哈的喷着热气,道:“俺倒觉得这酒当真痛快,而且痛快得紧!”

    武凯完全无视了他的表态,将目光转向了栾廷玉,除了武松之外,栾廷玉是唯一一个把酒喝下肚的,所以武凯更想听听他的意见。

    栾廷玉面上露出几分迟疑,然后又端起酒碗抿了一口,皱眉品评道:“这酒实在是太烈了,饮入腹中,便如同灌了一口烈焰似得,若是如平日那般豪饮,怕是没几个人能消受得了,但若是细品,唇齿间的味道却比其它酒要香醇些。”

    这番话倒是中肯,即便放在现代,又有几个人敢直接把一碗白酒灌下肚?

    武凯又希冀的盯着他问道:“栾都头,那依你所见,这酒有没有搞头?”

    栾廷玉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搞头’是什么意思,略略沉吟了片刻,却摇头道:“大官人,如今上至公卿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便是那些文人雅士,饮酒也以豪放为荣,似这般小心翼翼的细品,反倒为人所不齿——所以这烈酒要想流传开来,怕是没那么容易。”

    顿了顿,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