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进击的武大郎 >

第202章

进击的武大郎-第202章

小说: 进击的武大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腊月十三,京畿附近的各国守护纷纷率军,总兵力近六万之众,以压倒性优势将平安京团团围住,只是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发起进攻。

    腊月十四,林登万释放皇室庶出旁支十数人,分别送至援军各大势力手中,并暗中令倭人带路党造谣,宣称有人意图害死天皇、法皇,然后拥立手中的皇室旁支,以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野心。

    这种事一贯是做得说不得,被提前挑明了之后,即便真有人有这等野心也不敢贸然暴露出来,于是此后十几日,局势便陷入了僵持当中。

    随着时间往后推移,来援京城的各地联军已经突破十万之众,局势也越发纷乱起来。

    腊月三十,大年夜。

    红巾军忽然在平安京各处点起大火,并驱使近万倭人百姓为前锋,自西北方突围,沿途又丢下无数金银器皿,引得倭人军民竞相争夺。

    因倭人未料到红巾军竟然放弃原路南返,而是逆其道北上,重兵都屯驻于平安京西南,使得红巾军成功突出重围。

    此后一连数日,每当有倭人与红巾军接战,林登万便下令斩杀天皇宗亲若干,并弃尸于路旁!

    到得第六日,鸟羽天皇的长子崇德亲王被杀,倭人惊惧,唯恐担上害死天皇、法皇的罪名,不敢威逼过甚。

    二月初三,林登万所部在倭人的围追堵截下,跋涉近千里,终于突出重围抵达出云。

    经此一役,整个日本最繁华的平安京被大火烧成一片白地,死伤军民自崇德亲王以下不可计数,原本以天皇、公卿为基石的统治变得四分五裂,京畿地区更是直接陷入了乱战之中。

    而身为罪魁祸首的林登万也被倭人冠以第六天魔王之名,提前五百年抢了织田信长的风头!

 第33章 明太祖武大郎

    古代日本所谓的城,大多只是一个堡垒,有的附近会伴生一些村镇,有的干脆孤零零的耸立在山上,周遭几里都见不到普通百姓的影子。

    出云国境内的松江城就是这样一座山城,约莫占地一里方圆,天守阁依山而建,共分三层,每一层都可以领略不同的景致尤其是位于第三层右侧的观景台,正下方是陡峭的悬崖,附近山石上,又有一株不知是人为栽种还是天然生长的樱花树。

    武凯是三月初四到的松江城,这株立足山巅的樱花还未完全绽放,但也已经露出了些许媚态,在此地凭栏煮酒、登高望远,似身在桃源世外,又如会临人间绝顶,当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倭人久慕汉唐,连官方书用的都是汉字,所以有一批倭人精英很是亲近咱们按照您的说法,就是天然的倭人带路党,不过这些人之中也不乏首鼠两端、甚至包藏祸心之辈,是否要重用他们,还得佛爷您来决定。”

    林登万坐在武凯对面侃侃而谈,声音中却透着几分虚弱感。

    打从突出重围回到出云之后,他便病倒了,养了这一个多月,也才堪堪恢复几分元气,而这也是武凯千里迢迢,从对马岛赶过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他虽然体虚气短,但那一身精气神看着却比往日强了数个台阶,尤其言谈举止间,透出一股自信的风采显然帅师伐国、执其君长问罪于前的经历,已经让得他完成了一次重要的人生蜕变。

    “还有就是那两个天皇,如果佛爷您要择其一而用的话,属下建议选白河法皇而不是鸟羽天皇,虽然倭人都说鸟羽天皇是白河法皇的傀儡,但以属下观之,鸟羽天皇的野心怕是远在老迈的白河法皇之上!”

    一直安静的听到这里,武凯终于忍不住摇头失笑道:“果然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能有这番见识,怪不得能在平安京立下偌大的功劳。”

    林登万被夸的略有些不好意思,正好见武凯面前的酒盏空了,忙拎起酒壶帮其斟满,嘴里谦虚道:“属下不过是躺的发闷,整天胡思乱想罢了,那算得上什么见识。”

    “呵呵,过分的谦虚就不必了。”

    武凯笑着抿了口酒,道:“说实话,当初听说是你去突袭平安京、而不是鹏举,我还有些提心吊胆,如今看来,却是我小瞧了你”

    抬手示意林登万先不要插嘴,他又继续道:“不过那两个什么鸟天皇你就不用再惦记了,我路过九州的时候,已经让袁朗带人取了他们爷孙的项上人头鸟羽是白河的孙子。”

    “这”

    虽说林登万也曾亲自下手杀过崇德亲王,但那是为求活路不得已而为之武凯却是谈笑之间,便杀了两个一国之君!

    “既然占下了这片土地,我就得保证它千百年后,依旧以汉土自居。”便听武凯不容置疑的道:“既然是汉土,哪里容得下什么日本天皇?!”

    说着,他长身而起、扶栏而立,铿锵有声的道:“半年之内,我要让这片土地上的汉人达到五万以上,如果童贯哪里凑不够,我就去金人哪里买!然后再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扫平倭人在本州、四国的所有势力!”

    “等整个日本基本平定之后,我会颁布法令,一年内学会汉话者可以享受田税减免,两年内学不会汉话者苛以重税,三年后如果还不能用汉话进行简单交流的阿弥陀佛,那也就没必要浪费粮食了!”

    “另外,以后倭人常用的复姓统统取缔,无论是武士还是庶民,必须都改成华夏名姓!”

    “令制国什么的,统统改为县!原来的郡降格为村镇当然,名字也要以我汉人的习惯重新取!”

    “祭祀、节日”

    滔滔不绝的狂言,只听得林登万目瞪口呆、汗流浃背,半响忍不住支吾道:“佛爷,这这般做法若是激起民变”

    “民变?”

    武凯霍然回头,笑而露齿:“敢闹事的,统统杀掉就好了,反正我想要的只是土地,又不是这片土地上的倭人!”

    说着,他大手一挥,像是要把什么东西从人世间抹去一般:“这几年京城和聚贤庄那边的实验就一直没断过,已经出了不少的成果,只要有了日本的资源,最多用上两三年,我就能够让火器的威力再上一个台阶届时别说是什么倭人土著,便是宋金两国联合起来,我也照样不惧!”

    “日本、高丽、金国、大宋、西夏、大理、南越,到时我都会一一打下来,建立一个远超汉唐的帝国!”

    林登万听了他描述的前景,也忍不住有些热血沸腾,但又隐隐觉得似乎有什么不妥之处,皱着眉头琢磨了半响,最后终于憋出了一句:“主公,纯粹以霸道压人,似乎似乎不是长久之计,倭人倒也罢了,本来就非我族类,但若是要取大宋而代之,怕是还要杂以仁政。”

    原本武凯这番野心,也只是模模糊糊提过几次,这次彻底挑明之后,就不好再叫什么佛爷了,叫皇帝又显得早了些,便干脆改称为主公。

    “仁政?哈哈哈”

    武凯伸手在他肩膀上拍了拍,哈哈大笑道:“放心吧,就算再怎么样,我当上皇帝之后也不会比赵佶做的更差!”

    林登万一想也是,以武凯的见识胸襟,再怎么说也不会逊色与那赵画家。

    心下松了口气,他便忍不住八卦起来,好奇的打听道:“主公,不知等您开国登基时,准备用什么国号?”

    国号?

    这玩意儿武凯还真没琢磨过。

    要不就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妥

    自己搞的是封建帝制,又没有搞无产阶级革命的意思,还是别往共和国脸上抹黑了。

    “明!到时候就叫大明皇朝好了!”

    武凯一丝剽窃别人的羞愧都没有,昂然道:“届时我便做这大明王朝的开国太祖!”

 第34章 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武凯在日本整整住了半年,直到本州攻略展开前夕,才乘船返回了大宋,以示对武松、林登万、岳飞等人的信任与信心。

    回到大宋境内,已是宣和五年的冬天,此时张俊已经顶替韩世忠出任了登州水师副指挥使,至于他留下登州兵马提辖一职,则由李邦彦的乡党接任——这是个善于溜须拍马的无能之辈,武凯也就懒得记他的名字了。

    汴梁城内依旧是繁花似锦,幽云十六州也已经成功交付,童贯因此积功做了大宋第一位太监王爷,却也因‘分赃不均’与西军旧部离心离德,再不复当年那般如臂指使。

    也正因此,童贯不得不愈发倚重于郭药师的怨军,借以制衡西军旧部。

    对了,听说幽云十六州交付的时候,宋徽宗还特地给金国送去了一大堆补品,看样子是巴不得完颜阿骨打长命百岁。

    另外一件大事,就是蔡京终于卷土重来,坐回了首相之位,不过这次他可比以前低调了许多,听说进京之后就闭门谢客,除了例行公事之外,甚少与朝中大臣私会。

    倒是他那四儿子蔡绦,一改这几年在大哥蔡攸阴影下瑟瑟发抖的形象,整日里上窜下跳,俨然成了京中最亮眼的政治新星,风头甚至盖过了刚刚越级晋升为御史中丞的秦桧。

    “秦桧已经是御史中丞了?”

    刚跨过客厅门槛的武凯脚步一顿,颇有些疑惑的问:“我记得春天时,他不是刚升任左司谏嘛,这么快就又升官了?”

    时迁瘪嘴道:“还不是因为抱上了太子的大腿!您也知道,如今太子对您颇有些芥蒂,所以才故意扶持那秦桧,来制衡您——毕竟那秦桧明面上不是一直在参劾您嘛。”

    想不到当初邢秉懿惹出的麻烦,却让秦桧平白得了好处。

    不过当初,秦桧貌似也曾替康王鼓吹造势的,现在武凯被视为康王同党,遭到赵恒的打压,他这个康王的吹鼓手却摇身一变,成了太子力捧的红人——不得不说,这遗臭万年的汉奸果然是有些本事的。

    “你待会儿用暗号通知秦桧一声,让他晚上过来见我。”说起来武凯也有日子没见过秦桧夫妇了,很有必要找他过来好好敲打敲打,免得这厮太过得意忘形,真个倒向太子赵恒那边儿。

    时迁利落的应了一声,又禀报了些京中琐事,这才躬身退出了客厅。

    话说武凯昨天一到京城,就先找宋徽宗汇报了‘海外寻灵药’的进展,并展示了几种日本特有的植株,表示自己并非一无所获——然而宋徽宗对他的态度,却明显不如以前亲切。

    一来是武凯长期在外逗留,君臣之间难免有些生疏感;二来,武凯宣称法力受损,无法进行卜算,也让他在宋徽宗面前失分不少。

    好在武凯也并不在意是否圣眷如昔,只要保证这一两年内不彻底失势,不影响到向日本大规模移民的计划,就已经足够了。

    却说从皇宫回来,他就回了后宅与吴月娘等妻妾团聚,讲了些在日本的经历——当然,纵兵攻略九州,杀死天皇、太子的事情,他是不会透露出来的,说的大多是些奇闻轶事。

    别人倒也罢了,不过就是支着耳朵听个稀罕,庞春梅却是听的极为认真,还特意问了许多日本的风土人情,那样子可不仅仅能用‘好奇’二字来解释。

    当时人多嘴杂,而且按照宋时惯例,归家第一天晚上武凯必须得在吴月娘那里过夜,也就没能细问缘由。

    此时左右无事,离饭点也还有一定的时间,武凯便干脆去了庞春梅的小院,想要看看她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结果还没等进到堂屋,便听里面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声音,旁人也许难以分辨,但刚从日本回来的武凯,怎会听不出这是在用日语对话?

    他当时眉头就皱了起来,自己在日本搞文化灭绝,结果这日语反到在自家后院复辟了?!

    重重的推开房门,庞春梅和宗由美正在地上相对跪坐,看到武凯进来,慌忙起身相迎。

    武凯沉着脸向宗由美发问:“方才,你是在交她日语?”

    那阴沉的口气,当即吓的宗由美慌跪回了地上,支支吾吾半响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还是庞春梅脆声道:“老爷莫要怪她,是奴主动求她教的。”

    武凯转头与她对视了半响,见她竟是坦然自若的很,便冲宗由美挥了挥手,让她先回自己的住处。

    等宗由美离开之后,不等武凯发问,庞春梅便主动道:“老爷的志向,我和夫人都已心知肚明,若是不成倒也罢了,若是一旦成事,终究还是要定鼎中原,届时哪倭国孤悬海外,让外人挟制如何能放心的下?”

    听到这里,武凯那还不知她打的是什么主意?

    不由皱眉道:“二郎还不满周岁,我也还远没到称孤道寡的地步,你现在就开始琢磨分封藩王的事,是不是太早了些?”

    庞春梅嫣然一笑,坦然道:“从小便教他做个藩王,总比让他与大郎去争那天下之主的位子要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