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宅男的大明 >

第64章

宅男的大明-第64章

小说: 宅男的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铎刚开始做陈永福的劝降工作,写了四五封信,派人送入城中,陈永福皆不启封,置之火中烧毁。

  多铎等待清军的红衣大炮,同时继续劝降,写到第七封信的时候,清军红衣大炮运至,开始攻城,太原城危机,十万火急!


第八十六章 残暴的清军


  陈永福招纳了流民之后,调整了太原的作战部署,整饬队伍,加强防御,祭旗发令,使多铎的镶白旗清兵数次攻城未能突破,使战局向有利于守城一方发展。

  作为努尔哈赤的嫡出幺子,多铎在满清的政治地位是很高的,他六岁被封为和硕额真,十二岁成为正黄旗旗主,领有十五牛录,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按照女真族未分家幼子享有继承权的习俗将努尔哈赤领有的十五牛录分给多铎,在改换旗号后,多铎所领的镶白旗是八旗中最强大精锐旗之一,战斗力仅次于多尔衮的正白旗。

  多铎久攻不下太原,多尔衮的辎重部队到了太原之后,他亲自上阵前喊话:“太原的百姓三百年来吃大明的粮食,踏大明皇帝的土地,深戴国恩。你原乃大明朝的忠臣,应生为大明皇的人,死为大明皇的鬼。我等八旗大军入关,吊命伐罪,追杀弑君逆贼李自成,若你肯受降,不仅太原百姓能转祸为福,你还能做大官,决不会低于你现在的官位。如何?”

  “哈哈,本官不信,你们满人会如此好心?”陈永福在城头道:“我等大顺乃是义军,为天下百姓之主。你们满人无须多言,我们宁死也不会投降。”

  多尔衮骑马上前,挥着马鞭,指着阵前的红衣大炮,说:“将军身拥重兵,你还是好好想一想,你何必这样自己苦自己呢?否则,太原城破,本王一个活口不留!”

  “你们就是一群饿狼!闯入我们的家园,我们必然血战到死!”陈永福知道多尔衮不是戏言,大声呵斥多尔衮——清兵屠城,是有传统的,清朝进入中原,首先靠的是武力,而且是灭绝人寰的武力。为了杀一儆百,他们对抵抗较为顽强的地方,一律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在入关前,努尔哈赤就对汉人实施民族压迫,稍有反抗,便大肆屠杀,残杀了一百多万辽东汉人。后金军队多次入寇山东、河北。仅济南一地,就杀了十三万汉人。后金军撤退时,还将被掠走的汉族妇女载在马上,施以浓妆艳抹,一路吹拉弹唱,侮辱她们。

  “找死!”多尔衮一声令下,命炮兵炮轰城墙,派甲士爬城,但被守城士民一次次击退。

  为了筹措军粮,清兵大肆掠夺太原周边的乡镇,凡有反抗者,清兵格杀勿论。

  抢到钱粮后,多尔衮调整作战部署,改变战术,先用重炮轰击,再派弓箭手射箭,最后命清军的甲士向城内发起攻击。

  陈永福下令数千身穿普通百姓服装的青壮,手持竹尖和身穿甲衣的士兵一起守城,石块、滚木、热油都用上了。

  但是那些壮丁慢慢就到了满清弓箭手的射程之内,清军开始朝城墙上射箭,不时有守军倒霉被射中。

  城墙上也有成百上千支箭支飞射而下,十几个清军的弓箭手被射死。但是明显他们这些射手水平跟满清射手有明显差距,那些青壮明显是普通百姓,被活生生射死了很多。

  陈永福看着这一幕眼睛都红了,但是没有办法,经过数天激战,在守城士民粮尽弹绝的情况下,陈永福仍然不投降。

  不久,多尔衮下令重炮集中攻城,弹重十斤四两,满城惶悚。

  当天夜里,清军连续攻城,炮落雉堞二堵,城上鼎沸,渐渐受不住了。

  攻打愈急,炮火强劲,铅弹大者如罍,堞堕不能修,陈永福下令以大袋沉泥填之。

  后来,清军的巨炮摧毁了太原北隅,崩声如雷,城里遂陷。

  最终,清军是踩踏着城下堆积如山的尸体,才得以登上太原城头的。

  陈永福的士兵伤亡惨重,退守城中。早已怀着必死之志的他带头持刀与清兵搏战,身负重伤,握刀僵立,倚壁而亡,其妻其妹投井而死。

  接连三天,太原城里的巷战不停,上万流民没有一两个投降,血战到底。

  为报复守城士民,多尔衮后来命令屠城,大汉奸范文程极力劝阻:“摄政王,万万不可屠城,这并非是仁义之师所能为!我等的眼光要放长远,江南各地的老百姓都盯着我们看呢!”

  “范文程,你少放屁!”多铎说:“屠城乃是为我们攻城死去的八旗勇士报仇!去你妈的仁义之师!”

  “多铎,你退下!”多尔衮厉声喝道。

  “哥,若不屠城,以儆效尤,谁还会怕我们?今后我们每遇到一座城池都像太原这么费劲,那我们什么时候能杀到西安?”多铎不服气,说:“而且你亲口跟陈永福说过,若不屠城,人家还以为你言而无信!他们是自寻死路!”

  范文程不好再继续说话,看了身边的洪承畴一眼。

  洪承畴会议,也站出来表态,不同意屠城,说:“仁义之师,不是让人害怕,而是要收服人心……”

  多尔衮有点头疼,用手指上的玉扳子顶了顶发亮的额头,然后抬手示意洪承畴不要再说话,他咳嗽了一下,说:“你们不必多言。多铎说得对,如果我大清不屠城,汉人必定是不会怕我们。而且本王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了陈永福机会,他自己不珍惜,那就不要怪本王心狠!”

  范文程说:“陈永福该死!但不代表太原数十万百姓该死……”

  “够了!本王没心思听你讲大道理!”多尔衮怒了,一声厉喝,抛弃了往日温和的假面,露出了本来凶残的真面目,道:“本王说到就要做到!多铎,你去办吧,一个活口不留。”

  多尔衮一发怒,范文程和洪承就吓得两腿直哆嗦,不敢再多说一句话。

  多铎得令,开始屠城。太原城里二三十万人,在守城时就战死了一半,剩下听说清军要屠城就早往江南跑了,剩下的是有一些家产不愿意走的,都被多铎杀了,城中仅剩下躲在寺观塔里少数人。

  清军在太原屠城的消息传到了江南,吴应熊下令将清军屠城的消息在《新江南日报》上予以充分揭露,大造声势,揭穿了清军入关伪善的面目,让国人看清了满清丑恶的真实嘴脸,江南士子群情激奋。

  “血债血偿!我们一定要让残暴的清军付出代价!”吴应熊将南京的防务交给了阎应元,下令整顿军备,集结十万大军,战船两千艘,准备北上讨伐清军!


第八十七章 离别泪


  吴应熊将南京的防务交给了阎应元,要和郑成功一起率领大军北上驱逐满清鞑虏。

  “感谢丞相的信任,不过小人原本只是江阴小小的典吏,金陵城里将军如云,若是众人不服,属下怎么办?”阎应元有一些惶恐。

  “丽亨,你不必担心,这是一把尚封宝剑,本丞相留给你,江南二品以下官员,都归你节制,如果有谁胆敢作乱,你可以凭此剑先斩后奏!”吴应熊将一把明帝朱慈烺御赐他主政江南的漓泉宝剑赠给了阎应元。

  “下官,下……官一定效死力!你们安心北伐!”阎应元对吴应熊的信任,十分感激,一激动竟然有点口吃结巴,跪下行大礼,接过尚封宝剑。

  离开南京之前,吴应熊跟阿九公主道别,他主政江南这一段时间,江南莺歌燕舞,他也和秦淮八艳相处得很不错,但吴应熊觉得,温柔乡虽好,但不能成为英雄冢。

  相爱的人别离,是最舍不得的事。

  “驾!”那天,吴应熊骑马带着阿九公主微服出了宫,他们骑在一匹白色骏马上,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少年吴应熊先翻身上了白马,然后拉阿九公主上马,然后,一鞭子抽在马屁股上,骏马向北方疾驰而去,达达的马蹄后尘土飞扬。

  这一刻,时间仿佛变得很慢,天地间仿佛只有这一对少年少女在策马狂奔。

  吴应熊用手搂住了阿九公主的细腰,闻到了她头发上的香味,心里能感受到她内心里那种强烈的感情。

  马儿跑到了静谧的秦淮河上游,那里太阳渐渐西斜,天空飘过一片灿烂的晴霞,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

  河边的芦苇都开花了,白色绒花迎风胜雪,阿九公主像是要跟吴应熊经历生死离别,下了马,她的头依靠在吴应熊的肩头,静静看着河边的落日,然后,突然哭得像一位小女孩:“吴公子,你要去很久么?将来再见,不知是何年?”

  “傻瓜,怎么会呢?放心,我已经有了破敌之策,很快就会回来。”吴应熊帮阿九公主擦拭干了离别泪,认真说:“我答应你,很快回来。”

  “你一定要说话算话,我等你们胜利归来!”阿九公主握紧吴应熊的手心,直到两人的手心有了汗珠。

  好一会,阿九公主抬头,将一封信交给吴应熊,吴应熊打开一看,竟然是一首楷体的古词,抄写十分工整: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吴应熊知道阿九公主比较害羞,将信收好,说:“你跟柳如是、李香君他们相处久了,也喜欢起这些古诗词来?”

  “算是吧。自两宋之后,已经很难见到这样的好词了,我自昨夜读到之后,心里久久难以平静,竟然一夜辗转难眠,今天又独自品味,觉得十分切合我此时的心境。”阿九公主小声说。

  “爱情若梦,要是一辈子不醒,那该多好。”吴应熊笑道,“对了,大木兄弟和李香君怎么样了?”

  “他们的感情,也应该是极好的吧。听香君姑娘说,郑公子还送给香君姑娘一把画扇和一首诗: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阿九公主这时也一脸幸福,说:“不过,郑公子也太老实了,他已经跟香君姑娘说了,这首诗的作者是你啊。”

  “这个郑成功,真是木头脑袋。”吴应熊笑着说。

  原来,这时候,吴应熊已经和郑成功结为异性兄弟,有时帮他出主意,去追李香君,这首诗就是吴应熊给他的,说了让他说是自己写的。

  “他们两个,倒是天生一对呢。”阿九公主这时也擦干了眼泪:“不过,郑公子确实有点不解风情。”

  阿九公主说起他们相处的轶事,脸上不经意间露出了笑容,她跟吴应熊说起郑成功和李香君相处得一些事:

  侯方域投河自尽之后,李香君内疚了很长一段时间,意志也很消沉,郑成功一直陪伴着李香君,这让她很感动,也感觉很温暖。

  在吴应熊和阿九公主的撮合下,两人都答应尝试交往一下。

  但没想到,自从正式交往之后,郑成功就像变了一个人,变得特别木讷。

  那天傍晚时分,郑成功赶到秦淮河时,已经是初冬的薄暮。

  两人在河边走,李香君那天化着淡妆,头插八宝攥珠飞燕钗,上身穿樱紫霓裳心字罗衣,下身一袭钗白色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容辞闲雅,似云出岫,她那火辣的身材尤其是半胸就原形毕露!

  郑成功惊呆了,眼前这位丽人仿佛十八九岁,身材窈窕,风姿绰约。他们走着走着,月色如练,银辉笼纱。走累了,郑成功和李香君坐在河边一条木凳上,时断时续的交谈着。

  李香君双手支撑着下巴,亮而大的眼睛专注地凝望着郑成功的山羊胡,饱满的嘴唇略略抿动。

  “你的胡子,好特别呀,是不是为了表明你那方面的特征和能力?”李香君打破了两人的沉默。

  “这……这是我们老家那边的风俗,女人留长发,男人留山羊须。”郑成功还是处男,没懂李香君说的那方面是哪一方面。

  “原来是这样呀,你胡子好感性哦。”李香君脸上泛起了红潮。

  “哪里性感?”郑成功不好意思,他的脸红了。

  聊着聊着,李香君就把手搭在郑成功的肩膀上,若隐若现的束胸一不小心就碰到了郑成功宽阔的胸膛,这是李香君的必杀技。

  郑成功的脸顿时更红了,两只眼睛也通红通红的,他竟然扭过头去,不为所动。

  李香君只好使用绝招了,她把自己冰凉的小手悄悄伸到郑成功的手中,边摩擦还边说:“我冷。”

  “我冷”在交往男女中通常是带着强烈的暗示性词语,诸如此类的还有,“好冷呀”,“太冷了”,”这么冷”,可惜李香君这话,对郑成功竟然也没有任何效果。

  只见郑成功抬头一看,李香君确实冻得直打哆嗦,瓜子脸白里透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