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宅男的大明 >

第13章

宅男的大明-第13章

小说: 宅男的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会明白我的良苦用心和雄心!“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京城一片凄风苦雨,日月无光。城外战鼓如雷,城根下布满了云梯,李自成的大军又从木架上升起大炮,向外城猛烈攻击,一时间京城的墙上硝烟弥漫,内城也有几处起火,随后,李自成亲自指挥大军重点攻击彰仪门、德胜门、阜成门。

  一夜没合眼的崇祯皇帝,强打精神,穿上金黄的衮龙袍,头戴二龙戏珠的翼善冠,习惯性跑到皇极殿上早朝,殿中还有三个臣子来上朝,他们是首辅内阁大臣魏藻德、兵部尚书张缙彦、左中允李明睿。崇祯和他们开会商议怎么突破贼军的包围,这时,负责守外城的襄城伯李国桢跑进皇极殿来,边跑边哭道:“皇上,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守城士卒不听命令,一个个躺倒在城,用鞭子打起来一个,另一个又躺下去了,怎么办?”

  崇祯这时也哭道:“诸臣误朕到了如此地步!朕到底该怎么办?”

  魏藻德和张缙彦见崇祯哭了,也跟着哭起来,还有王承恩和一帮小太监。一时间,皇极殿里哭声震天,崇祯哭累了,一拍龙椅,道:“都别哭了,不许哭!”

  魏藻德当即止住了盈框的热泪,问道:“皇上难道有了御敌之策?”

  崇祯叹息道:“不如大家一起去奉先殿完事!”

  崇祯说的“完事”,即指的自尽,意思让君臣一起到奉先殿自杀殉国去。魏藻德等人面面相觑,对崇祯的提议毫无反应,突然间君臣没有了言语,皇极殿里,安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

  见魏藻德等人又是沉默不语装君子,崇祯皇帝知道他们其实不愿意殉国,哈哈大笑,痴人说梦一样给王承恩下达了一道匪夷所思的诏书:“立即停止朝廷辽饷等一切新旧加派,赦免除李自成以外的一切造反者!官民有人能擒住李自成来献者,封侯!”

  王承恩把崇祯这道痴人说梦的圣旨送到内阁时,竟然发现内阁空空如也,内阁大臣大多在农民军包围京城前逃南京了,王承恩只好把圣旨放到内阁办公桌上,回去向崇祯复命。

  崇祯大笑道:“这些狗奴才,当初说什么也不让朕走,自己倒跑得比兔子还快!”

  退了朝,崇祯觉得大臣们彻底靠不住了,得找人护送自己出城。太监也大多上城楼了,还有谁可信呢?满朝文武,宗室外戚,或软弱无能,或各怀心思,竟没有一个可用的人手,崇祯想了半天,想起了自己的妹夫、乐安公主的驸马巩永固,迅速召进宫!

  巩永固是冀宛平人,身上流淌的是燕赵侠士舍身奉主的热血。他的身材英挺,也懂一些国政军事,擅长骑射。崇祯皇帝出行或骑马打猎时,总是让他在近旁跟随,巩永固此前也建议过崇祯迁都南京,说自己可以招募数万人相随。

  见到巩永固后,崇祯皇帝单刀直入地问道:“爱卿现在能召集多少人手?朕现在想迁都南京。”

  “现在?”这问题让巩永固立刻呆住了,他跪地连连磕头,道:“现在人心涣散,只有臣一人!但祖制,亲臣不藏甲,臣难以赤手博贼呀。”

  闻言,崇祯皇帝放声大哭:“驸马家中难道没有家丁么?那让他们护送我们去南京吧!”

  巩永固哭道:“驸马不许招募武丁,和亲王不许私出藩地一样,是祖制,违者乃是谋逆死罪呀。现在臣家里也是人心浮动,逃得只剩下臣一人而已!”

  崇祯皇帝半天没有说话,便让巩永固去守内城了。然后,他问王承恩道:“前几天朕曾发秘旨给直隶巡抚冯元彪,让他火速派兵来接朕南征,现在怎么样了?”

  王承恩扑通一声跪倒在崇祯皇帝面前,哀声诉道:“万岁爷,锦衣卫昨晚送来密报,冯元彪已召集手下文武,商议投降闯贼了!昨晚臣看皇上精神恍惚,不敢告知!”

  很快,京城外城的城门也被农民军攻陷了!就在崇祯绝望之时,城外的炮声渐渐平息了,农民军突然全部停止了进攻。

  在中军大帐,农民军的军师宋献策也不明白怎么回事,急忙跑问闯王李自成:“主上,京城唾手可得,这是怎么回事?”

  “是本王下令停止攻城!”李自成面色沉重,道:“崇祯并非是昏庸之主,只是他志大才疏,又生不逢时,北方十旱九涝,才让大明走到了亡国边缘。本王应该给他一个机会,这也是给本王自己一个机会,本王想带弟兄们回陕北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日子了!自古以来,弑君者如不能统一天下,则天下共讨之,往往凶多吉少!现在我们虽然占了陕北,但吴三桂、左良玉、高得功等明将还割据一方,手握重兵,本王不愿做弑君之人,所以下令停战,派投降大顺的太监杜勋去和崇祯议和去了!”

  这是李自成东征以来第一次没跟宋献策商量就作了决断,而且看起来还是深谋远虑,宋献策连忙问道:“议和?条件是什么?主上,难道主上忘了臣所献‘十八子主神器’的谶书了吗?”

  李自成罢罢手,严肃道:“这件事本王心意已决,军师无需多言!”

  崇祯皇帝也在皇极殿中半天没听到炮声了,感觉很奇怪,赶紧派身旁的司礼监太监王德化出去看看怎么回事。不一会,王德化来报,不久前在宣府投降的监军太监杜勋到了广宁门外,求见崇祯皇帝,和他在一起的还有封地在西安的秦王朱存枢,封地在太原的晋王朱求桂,西安和太原城破,他们被俘了。

  “谁?杜勋?他不是在宣府殉国了吗?”崇祯听说死人复活,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厉声质问身旁的王承恩:“王承恩,难道连你也骗朕?”

  原来太监杜勋二月被崇祯派到宣府监军,立即给闯贼送了降表,大明兵部的廷臣要追究责任,王承恩怕崇祯不再信任宦官,便压住没报,告诉崇祯皇帝杜勋骂贼尽节了,崇祯当时还傻乎乎传旨嘉奖:“杜勋骂贼殉难,予廕祠,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其侄为世袭锦衣千户”。王承恩这时也瞒不住了,只好跪在地上,对着崇祯痛哭流涕,请求宽恕。崇祯彻底绝望了,面无表情对王德化说:“宣杜勋觐见!”

  王德化和守城的太监用绳放下吊筐,将活死人杜勋提到城墙上,同入大内。

  崇祯见了面色红润的杜勋,看起来日子过得还不错,立即骂道:“尔通贼,有何面目见朕!”

  杜勋道:“现在闯王兵盛,大军已攻到内城,愿和皇上议和。”

  “议和?”崇祯似乎看到了一线生机,赶忙问道:“闯贼有何条件?”

  杜勋回答说:“皇上只要割西北一带给闯王,并犒劳闯军白银百万,则闯军退守HN为大明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招兵助制辽藩,但不奉诏入京勤王!望皇上从长计议!”

  崇祯沉默了许久,面色惨白,从牙缝里挤出几句话:“朱家祖训: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闯贼要割我大明的西北国土,还要百万两白银,这是痴心妄想!现在内帑别说百万白银,就是十万两也没有!”

  说完,崇祯站起身,哈哈大笑,下令将杜勋推出午门斩了。

  杜勋心想,刚进宫的路上,王德化还说崇祯有点疯癫,自己还不信,现在看来,崇祯真是疯了!西北本来早就被闯王所占,无所谓割不割地,百万白银拷打一下京城的官僚就能搜出,闯王提出这么优厚的议和条件,崇祯竟然还为了所谓祖训不答应,反而要杀自己,怎么保住自己的性命呢?他略加思索,赶紧道:“皇上,臣当初是不得已才降了闯贼,如果到了申时不返,则秦王和晋王会因皇上而死。不如臣现在出城去告知闯贼,内城有甲兵十万,固若金汤,京外勤王之师也即将到了,讹走贼军!”

  秦王朱存枢和晋王朱求桂这两支宗室,明末时与大明皇室的血缘关系已经很疏远了,但崇祯一直有洁癖,自以为是圣君,不愿自己担害死藩王的污名,而且杜勋的话,给了他一丝希望,最终崇祯心软了,异想天开,还是放杜勋这个活死人回去见李自成!


第十九章 崇祯自缢


  王德化送杜勋回闯王军中,到了广宁门,杜勋寻思着自己不能就这么无功而返,让李自成失望的后果很严重,他小声对王德化说:“你我皆是宦臣,你劝劝城上旧识,谁当了皇帝,吾曹还是宦臣,余不忍心看诸位枉死,早降,吾曹富贵固在也!”

  王德化和杜勋一拍即合,拟定了一个开城投降公约,不少守城的高级太监在上面签了一个“知”字,只有崇祯皇帝被蒙在鼓里,还让宦官率军把守内城。

  不过,送走杜勋,崇祯皇帝心灰意冷,神情默然回到周皇后和妃子们居住的宫殿。

  崇祯十七年,因为忙于国事,崇祯已经很久没出现在这里了!

  周皇后和袁贵妃等一帮妃子们赶紧跪迎崇祯:“皇上万岁!”

  崇祯苦笑道:“都起来吧,朕今日心情不好,是来跟你们辞行的。”

  “皇上,保重龙体。”周皇后等起身,走过来安慰崇祯,崇祯心里更难受。

  傍晚,夕阳斜射,冰冷的余晖落在紫禁城里。

  凉风一吹,崇祯感觉身上有点冷,一向勤俭的崇祯破天荒地命王承恩去准备热酒和美食佳肴,召来后妃们,共同享用最后的晚餐。

  酒过三巡,崇祯拉着周皇后的手,脸上两行清泪留下,道:“大事去矣,尔为天下母,宜速死,勿被贼人侮辱。”

  “皇上!”三十三岁的周皇后跪在地上,伤心恸哭:“臣妾跟随陛下十八年,可皇上一句劝也听不进。臣妾今天死社稷,没什么可恨。”

  哭罢,周皇后独自回了她居住的坤宁宫悬梁自尽。

  崇祯皇帝眼睛血红,面如死灰,对王承恩说:“给各位爱妃赐酒!”

  王承恩当即将早就准备好的毒酒端了出来。

  周皇后都被要求自杀了,嫔妃们岂会看不出来崇祯要杀她们?一个个哭泣不已。

  “陛下不要!”一些妃子们发现情况不对劲,却也不敢跑,只是哭泣哀求崇祯。

  “大势已去,为免贼人凌辱,有辱大明皇室名誉,尔等上路吧!”崇祯皇帝面无表情。

  “陛下,臣妾先去一步。”袁贵妃端起毒酒一饮而尽,悲壮无比。

  随着袁贵妃倒下,陆续有妃子饮下毒酒,但也有人怕死,只是哭泣。

  “来人,送众位嫔妃上路。”崇祯大怒,对王承恩等太监怒吼道。

  当即,数名太监端起毒酒,强行将那几名怕死的嫔妃送上了路。

  崇祯随即又命宫人传旨给他的皇嫂懿安皇后等人,要她们悉数自尽。

  办完这些事,天色已晚,崇祯想起自己还有三个儿子,他让王承恩把三个儿子带到身边,王承恩带来了十二岁的永王朱慈照,十岁的定王朱慈炯。

  崇祯惊奇地问王承恩道:“太子呢?两位公主呢?”

  王承恩道:“奉皇上口谕,太子和两位公主送往成国公家里了!”

  “朕有过这样的口谕??”崇祯这时精神已彻底错乱,也记不清自己有没有说过这样的口谕。

  ”是的,皇上。“王承恩不敢跟崇祯说自己派的锦衣卫没有追回太子。

  ”好吧。“崇祯下达了最后一道圣旨,“文武百官都到成国公朱纯臣家集合,保护太子突围!”

  崇祯这道圣旨,已没有任何大臣理会了,他的首辅大臣魏藻德,此时在他那位体态微胖的小妾家中,他睡在雕花梨木大床上,像焕发了第二春,爬到小妾肉乎乎的身上,一边用力驰骋一边喘粗气道:“老爷我以首辅之高位辅助新君,肯定会成为大顺朝的开国元勋吧?”

  魏藻德的小妾也很兴奋,扭动着肥胖的身躯回应,回答道:“老爷,你一定会的,啊…用力呀!”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崇祯派小太监送走两个儿子,时间已是深夜,他和王承恩踱步来到坤宁宫,见和自己伉俪情深的周皇后已悬梁自尽,连连叫好。崇祯回金銮殿上喝闷酒,边喝酒边长叹:“朕非亡国之君,奈何亡国,苦我民尔!”

  十九日凌晨,守城太监王德化等人开始打开京城内城的城门,率众投降,李自成的农民军从彰义门杀入京城。

  这时,太监王廉急告崇祯农民军杀到紫禁城了,崇祯身边的心腹太监张殷劝崇祯投降,又被崇祯一剑刺死。

  然后,崇祯皇帝朱由检作了最后的挣扎,他手执三眼枪,骑着高头御马,与王承恩等数十名心腹太监带上兵器,骑马出东华门,被乱箭所阻,再跑到朝阳门,王承恩大叫:“皇上御驾亲征,尔等快开城门!”

  守朝阳门的是成国公朱纯臣,他早就和王德化等太监密谋投降,一看是崇祯,坚决闭门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