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苏联 >

第86章

重生苏联-第86章

小说: 重生苏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次,同一辆车里,居然同时坐了他的上司,还有一个身穿内务部少将军服的人。怎么能不紧张?

  “对了,米兰,还忘了给你介绍。”曼图洛夫看着米兰那副红红的脸,说:“这位是我的老朋友,内务部新西伯利亚市市局局长雅可夫。

  在他面前,你不用这么紧张,他又不是来逮捕你的。”

  米兰客气地笑道:“说得也是。”

  短短几分钟的车程,雅可夫就把两人送到了酒店。就在下车之前,雅可夫把嘎斯M1的钥匙递给了曼图洛夫,“沃罗佳,你那辆嘎斯被我放在了新西伯利亚中央博物馆旁边停车场里。这里离哪儿不远,你就自便吧。我想你不需要请司机了吧,否则也不会叫我来接你。”

  曼图洛夫接过了车匙,告别道:“好的,辛苦你了。”

  “沃罗佳,”雅可夫喊了曼图洛夫的小名,说:“你难得回来,不如今晚,我们好好地吃一顿饭吧。”

  “好啊,那就下午七点,老地方见吧,记得带上安娜。”

  低调地,在酒店放下了行李,曼图洛夫带着米兰诺夫,徒步地,往位于新西伯利亚市中央,位于红色大街23号的新西伯利亚中央博物馆走去。

  就在博物馆的后防,是面积五万平方米的五一公园。穿过公园的时候,米兰忽然看到了一尊特别的铜像。

  “曼图洛夫同志,这个是您吗?”米兰诺夫指着那尊铜像说道。

  曼图洛夫只是粗略地看了一眼,然后继续步行,“应该是谢尔盖·米洛诺维奇·基洛夫同志吧。”

  “不是,”米兰诺夫看清楚了雕像下面的文字,说:“雕像下面,写了您的名字。”

  “是吗?”曼图洛夫的表情没有产生半点的变化,双腿依然在急促地走动,“走吧,这没什么好看的。”

  在当时的苏联,立雕像,立地名的特权,并不是斯大林一人所独享的。事实上,很多高级的,对地方有贡献的干部,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名,雕像什么的更加是多不胜数。

  以伏罗希洛夫为例,他的家乡卢甘斯克,就被更名为伏罗希洛夫格勒,也有无数的工厂、集体农场,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

  除了斯大林和伏罗希洛夫以外,莫洛托夫和米高扬也是被重点纪念的人物,乌拉尔的工业重镇彼尔姆就在1940年被更名为莫洛托夫,而米高扬,因为对肉类的供应有贡献,无意中成为了个人崇拜的对象。

  曼图洛夫也不例外,由于他对新西伯利亚这个地方有特别大的贡献,而且获得了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和苏联英雄的头衔,斯大林决定在他的家乡新西伯利亚立座雕像,而地方党委又把几座工厂、集体农场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无论如何,这些对他来说,一点也不重要。他没打算扩大个人崇拜的规模,也没打算阻止这些事情的发生。

  这是人民对他的肯定,他阻止的话,恐怕会引来反效果;如果刻意扩大规模个人崇拜规模的话,又会引来后人的差评。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唯有顺其自然。

  

145 军工综合体

  军工联合生产体的厂区位于新西伯利亚市以北20公里的一片新开发的地区,那里离市区有一段距离,避免对市民带来太多的工业污染。

  被森林包围的厂区,位置隐秘。加上有重兵把守,外围间有围墙,和大量的岗哨,大大地提高了军工综合体的安全性。

  军事工业综合体,由五家不同的工厂组成,分别生产火炮、枪械、运输车辆和装甲车辆(包括装甲车和坦克)和电子设备(雷达、无线电台),分别以基洛夫、斯大林、列宁、捷尔任斯基和斯维德洛夫这五位苏联人物来命名。

  当时,各个工厂的建设工程依然还没有完成,只有生产雷达、无线电通讯设备的斯维德洛夫厂完全地投入了运作,而生产枪械的斯大林工厂、生产火炮的基洛夫工厂也只是部分地投入了运作,分别投产了DP轻机枪,和85毫米防空炮。

  而其余两座生产车辆的工厂,则因为“厂房建设还没彻底完成,生产设备没有准备齐全”而没有开始运作。其实,坦克工厂没能投产的最主要原因并不是这些所谓的“技术问题”,而是因为库利克的阻挠。

  前面提过,分管军械的副国防人民委员库利克,一直反对生产坦克,所以千方百计地,运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阻挠坦克在新西伯利亚的投产。

  不过,部队装甲化始终是苏联的国家方针,库利克的阻挠只能起到拖延时间的作用。当T…34坦克出现后,斯大林就下了决心大量生产这款新的中型坦克,而新西伯利亚的捷尔任斯基坦克工厂,也被纳入了生产计划的工厂名单里。

  至于生产运输车辆的工厂,则因为缺乏机床设备,失去了美国人的技术援助,而迟迟未能投产。不过,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专家连同新西伯利亚州机器制造联合公司的工程师们,还有机械部门的专家们,很快就研发出了质量更好,技术含量更高的替代品,估计再过一两周就能搞出足够数量的机床,并且投入生产。

  ……………………

  曼图洛夫驱车来到了军工综合体,在不同的工厂里绕了一圈,视察投产工厂的生产进度,还有未投产工厂的建设进度。

  “厂长同志,”曼图洛夫对基洛夫火炮工厂的厂长斯米尔诺夫说道:“刚才看过了,新厂房的施工进度还算可以,生产线的设立工作也做得不错。那按照你的估计,工厂什么时候才能完全地投入运作?”

  斯米尔诺夫身穿西装,但他的举止并不文雅。那身充满皱褶的白色衬衣,还有鞋面脱落的皮鞋,令他看起来并不端庄,就像是一个穿上西装的普通工人。

  然而,这样一个“工人”,说起话来,却是相当的得体,也拥有一般工人没有的专业学历。

  “大概两个月后吧,工厂就能完全投入运作了。现在,我们已经在生产85毫米防空炮。这款炮,不仅仅是防空炮,还可以用作坦克炮和反坦克炮。

  就在昨天,哈尔科夫183工厂已经向我们订造了一些85毫米防空炮,用来试装在T…34坦克改进版的原型车上。”

  斯米尔诺夫的话,带来了一个令曼图洛夫鼓舞的消息。

  装上85毫米防空炮的T…34,不就是T…34的改进版,T…34…85坦克吗?

  在历史上,T…34…85的研发工作在1943年才开始进行,并且在1944年2月才开始投产。不过,在曼图洛夫的影响下,科什金在1940年1月就开始了T…34/85的研发工作。

  如果研发成功,并且赶在卫国战争开始前投产,并且武装军队,德国的装甲部队就要面临很强大的对手。

  在当时,T…34已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一款坦克。和德国的四号坦克相比,T…34中型坦克无论是火力、机动力,还是防护力,都比他的对手优胜。

  如果科什金真的能按照曼图洛夫的意思来改造,给T…34坦克换上了85毫米的主炮,增厚原来的装甲,这款本来就让德国法西斯闻风丧胆的中型坦克就如虎添翼,直到1942年,德国投入虎式坦克的时候,T…34/85才会遇上对手。

  “最近订单多吗?”曼图洛夫看着生产线上,忙碌工作的工人,已经知道了答案。

  “很多,现在除了防空部队以外,就连反坦克的部队也会装配这款具有反坦克作用的防空炮。

  在之前的测试里,这款防空炮展现出惊人的穿甲能力。装上穿甲弹的85毫米防空炮,可以在1000米的距离,击穿105毫米的装甲,还可以在2000米的距离击穿80毫米的装甲。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结果。”

  在2000米的距离击穿80毫米的装甲的结果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苏联的T…34/85中型坦克,可以在2000米的距离外,击穿德国四号坦克的正面装甲。

  而四号坦克,就算在100米的距离内,也无法击穿T…34/85的正面装甲。

  万一T…34/85真的能在卫国战争前研发成功,并且投入生产。这将会是一款对付德国装甲集群的利器,到时德军就不会这么容易地,迅速占领大片土地,至少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取得相同的结果。

  但是,有了更好的坦克,更好的反坦克炮并不能代表什么。历史上,苏军在开战之初,并没有装甲部队上的劣势。

  苏军的坦克,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优于德军的装甲车辆,只可惜苏军的战术不当,将士作战经验和能力不足,前期兵力不足,通讯、联络条件落后。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苏联的空军实力太差,被德军抢夺了制空权,导致苏军多架坦克、多个防御工事被德国空军炸毁,所以德军可以在付出较少伤亡的情况下,取得较大的胜利。

  将士作战经验不足和兵力不足这两点,曼图洛夫并没有能力改变。但通讯、联络条件的问题,以他命名的曼图洛夫电子设备厂已经舒缓了数量上和质量上的问题,而空军缺乏作战经验的问题,他无力解决,但战斗机落后的这一点,他已经找到了补救的契机。

  

146 雅科夫列夫

  “曼图洛夫同志,我真的很佩服您。”

  1940年2月1日早上,正当苏联红军向芬兰军队发起大规模攻势,集中兵力攻击曼迹D贩谰上,泰帕爾與姆迹K沼澤之間僅16公里的窄正面时,曼图洛夫和空军副人民委员亚历山大·舍基维奇·雅科夫列夫,正在新西伯利亚酒店的餐厅里,享用他们的特供早餐。

  “我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有什么值得佩服的?”曼图洛夫虽然当上了人民委员,但谦虚的态度依然没有丝毫的改变。

  “您并不普通,”雅科夫列夫拿起一把黄油刀,割下一片黄油,然后涂在刚烤过的,散发着小麦香味的白面包上,“短短两年的时间,就把新西伯利亚发展成现在这个样貌,只有您才能做得到啊。”

  “哪里?”曼图洛夫喝了一口浓浓的红菜汤,再送了口白面包,“冲淡”菜汤的浓味,“换做是其他人,照样可以把新西伯利亚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

  曼图洛夫看了挂在墙上的斯大林像,继续说道:“如果没有斯大林同志,没有五年计划,新西伯利亚哪会有今天的面貌?而我,只不过是斯大林同志的助手,负责执行他的五年计划。要是没有五年计划,恐怕这里还是那个人口只有十多万的小城市。”

  对于曼图洛夫这种过分谦虚的态度,雅科夫列夫既感到欣赏,又感到无奈。欣赏的是,这样年轻有为的干部,居然还能保持着谦虚的态度;但同时,这种过分谦虚的表现,又令人感到有点无奈。

  “曼图洛夫同志,在这么多个执行五年计划的州委书记当中,您是最年轻的一位,但也是政绩最好的一位啊。单单是地方钢产量提升十多倍,工业产出提升几倍的这个成绩,就没有其他人能够做到。

  而且,在数量提升的同时,质量也有很大的改善,而所用到的冶金技术,听说还是由您发明的。另外,除了冶金业以外,全州的工业、农业产出都有大幅度的,奇迹般的提升。

  就连房屋问题,都在短时间内被解决,全国只有新西伯利亚州,可以给每个家庭都分配到各自的公寓。”

  “您刚才说的那些,都不是我的功劳。主要的功劳,应该归于州里所有的干部。没有他们,新西伯利亚州不会发展到今天的地步。”曼图洛夫把功劳都归于下级,这个说法既符合事实,又能够美化自己作为“模范领导”的形象。

  “如果每个地方领导都能像您这样,我们的国家肯定会变得更好。”

  说了这么多的话,曼图洛夫这才开始引入他最想说的话题,“雅科夫列夫同志,您是我最佩服的其中一位工程师,您的I…26战斗机(后来的雅克…1)的设计真的很不错,有了它,我们有了可以和德国BF…109匹敌的战斗机。”

  “您夸奖了,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功劳,也是整个设计局同志们的功劳。”

  “当然,设计局同志们的功劳也很重要。这款飞机的设计很好,和伊…16相比,一点也不逊色,各方面都比较强。

  但是,我也发现,这款飞机还有不少可以改善的地方。”

  当时,I…26(雅克…1)战斗机依然还在测试的阶段,要到2月19日,才被更名为“雅克…1”,并正式投入生产。

  雅科夫列夫这次来新西伯利亚,就是为战斗机的投产做准备。他视察了153厂的设备和生产情况,给工厂提供相关的技术文件,向厂里的领导说明相关的注意事项。

  在苏德战争初期,雅克…1无疑是苏联空军里,性能和作战能力最优秀的战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