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苏联 >

第174章

重生苏联-第174章

小说: 重生苏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安德烈耶夫召开中央监察委员会会议时,有份出席的曼图洛夫才知道这些检举信的存在。

  几乎所有的信件都指向了苏联空军总司令诺维科夫元帅、航空工业部长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沙胡林、空军军事委员施马诺夫空军上将、空军副司令列平空勤上将、空军装备采购总局局长谢列兹涅夫空勤中将。

  也就是说,凡是参与了飞机生产、接收工作的人都涉及到案件里。而作为曾经所有军事工业发展的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曼图洛夫也有可能牵涉到这个案件上,但因为他的贡献太多,名气太大,而且又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这件事情有关系,所以暂时还没人敢举报他。

  不过,当那些被检举者都被捕之后,他们很有可能会在审讯中被迫把曼图洛夫给“供出来”。而在历史上,苏共中央书记马林科夫也在这个案件中被诺维科夫“供了出来”,随后被贬到乌兹别克斯坦主持一个大坝的修建工作。

  要不是贝利亚四处活动,在斯大林面前帮马林科夫说情,恐怕马林科夫的政治生涯就要到此为止了。

  而这一次,马林科夫也极有可能会被卷入这场案件之中,但他在这宗案件中的牵涉程度,还有他的“下场”至今还是无法预测。

  如果这次案件的针对目标果真是马林科夫的话,那无论他有没有责任,都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牵连,也会受到一定的处分。

  但如果案件的针对目标不是马林科夫,而是曼图洛夫的话,结果就不太一样了。到时曼图洛夫也有可能会像历史上的马林科夫那样被贬到某个偏远地区去修大坝,如果中央这里没人帮他吹风的话,恐怕他的政治生涯也要到此为止了。

  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曼图洛夫就得做点预防工作了,但究竟怎么做,他暂时还没有一个清晰的头绪,因为他现在还没搞清楚“罪魁祸首”究竟是什么人,也不知道是谁在决定这些人的命运。

  如果这个案件是像大部分历史资料所说的那样,“罪魁祸首”是斯大林的儿子瓦西里,那整个事情就不难解决,只需要跟斯大林的儿子搞好关系就行。

  至于怎么搞好和瓦西里之间的关系,一切关键就在一个身处古拉格的足球员那里,只需要支持瓦西里把那个足球员放出来,然后将他安排到莫斯科中央陆军球队里当教练,让中央陆军及其背后的苏联国防部给他撑腰就行,唯一的“副作用”就是会损坏曼图洛夫和贝利亚之间的关系,让他成为下一个被贝利亚针对的目标。

  只不过,瓦西里·斯大林并不是这个“阴谋”的策划人。他的确跟这场“阴谋”有关,整场“阴谋”也是因他而起,但在他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一股巨大的势力。

  这股势力,有可能是斯大林本人,他对军人的不信任令他开始想方设法地将诺维科夫、胡佳科夫二战功臣清除,并且借此机会把朱可夫、曼图洛夫这些更有贡献,在军队里更有地位的人连根拔起,避免这些军方人物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

  但如果“罪魁祸首”是斯大林本人的话,那为什么历史上马林科夫也会在这个案件中遭殃呢?他明明是斯大林身边的红人,甚至是他最信任的其中一个人,那为什么会遭到牵连呢?

  其中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这个案件的背后策划者并不是斯大林,而是和马林科夫的政敌——列宁格勒派。8)

  


351 诺维科夫案件

  1945年1月1日,正当苏联空军总司令诺维科夫在家中享用“团圆饭”的时候,一个电话忽然打了过来。

  诺维科夫接了电话,对电话另一头的人说:“斯大林同志,请问您有什么指示?”

  “诺维科夫同志,你怎么看待授予瓦西里将军称号的事情?”在电话另一头的斯大林正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他一手拿着电话,另一手翻着诺维科夫元帅的履历资料,似乎对电话另一头的人很感兴趣。

  斯大林口中所说的“瓦西里”,正是他最疼爱的儿子——瓦西里·约瑟夫维奇·斯大林。

  瓦西里无疑是苏联空军里晋升最快的飞行员,他不到22岁的时候就已经当第32航空团的团长,到了1944年初,更以23岁的年龄成为第286歼击航空兵师师长,获授上校军衔,是苏联最年轻的师级指挥官之一。

  成为师长后,瓦西里并没有辜负他父亲和他上级们的期望,他的航空师在解放德国的战役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击毁了六百多架德国飞机,炸毁了一千多辆德**车和多个德军弹药库、指挥所、雷达站等设施,造成敌军付出了数千人的直接伤亡。

  然而,瓦西里毕竟还是太年轻,包括诺维科夫元帅在内的多位空军高层人员都不支持授予他少将军衔。但他毕竟是斯大林的儿子,所以也有不少人为了讨好他和斯大林而表达了支持的态度。

  诺维科夫也不支持授予瓦西里少将军衔,但他也不敢当着斯大林的面说瓦西里的缺点和坏话,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敢表达自己的真正看法。

  他很委婉地在电话里说瓦西里太年轻,而且缺乏足够的学历,认为让瓦西里当上将军之前最好让他先进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深造,学习和研究有关空军战术战略的知识。

  斯大林听到后,心情大为不悦。他本来就不太喜欢诺维科夫这个人,这次他反对自己的意见,不让自己的儿子当将军,更是令他大为恼火。

  之后,诺维科夫给朱可夫打了个电话,商量有关授予瓦西里少将军衔的事情。

  朱可夫是一个没啥政治智慧的军人,但身处苏联军方高层的他,也看透了高层里的一些规矩。

  在他看来,在任何事情上违背斯大林的意志都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涉及到斯大林切身利益的事情更加要顺着最高领导的意思来办。

  但诺维科夫显然没有看清这一点,他在电话里说了些“傻话”,质疑了最高领导人的决定,违背最高领导的意志,这样只会为他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对此,朱可夫只能在电话中对诺维科夫说:“你还能怎么办?这是命令!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被捕之后,弗拉基米尔·费多洛维奇不是叫你别干傻事,别说傻话的吗?”

  听到这里,诺维科夫开始为自己的命运而担心了,但他坚持认为自己的决定没错,也相信斯大林会看在他“一心为公”的份上而放他一马。

  但事实证明他错了,斯大林不但没有采纳诺维科夫的意见,反而还开始着手去针对他,暗算他。

  到了1945年3月,瓦西里在他爸爸的强力支持下,成功获授少将军衔,成为一个航空军的军长,而倒霉的诺维科夫则因为“犯了重大过错”而被解除空军总司令的职务。

  随后,斯大林成立了一个由国防部副部长布尔加宁大将领导的调查委员会,专门调查诺维科夫及其“亲信”在任职期间所犯的错误,并且在这些错误的基础上借题发挥,无限地把这些事情扩大化,扩大到足以定罪的地步,之后就有理由将目标人物逮捕,然后送去古拉格,甚至是直接枪毙。

  经过调查后,这个委员会认为诺维科夫在任职期间压制打击下级军官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因为诺维科夫曾经起草过一项禁止空军修理厂随意改变飞机结构的命令,有关在维修飞机过程中尝试改变飞机结构的请示均被诺否决。

  这条看上去没啥特别的命令,居然被委员会渲染为“压制下级军官工作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的行为,因为这限制了他们改变或设计飞机结构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墨守成规”,没有机会在维修的时候对飞机结构进行改进,遏制了基层军官的创造精神。

  当委员会宣读这一结论时,航空兵集团军司令谢尔盖·伊格纳季耶维奇·鲁坚科上将忍不住仗义执言:“飞机又不是马拉的大车,如果每个人都有权改动飞机结构,飞行员不都摔死了!”

  会议结束后,布尔加宁和朱可夫找鲁坚科谈话,善意提醒说:“这不是你发表意见的场合。”

  曼图洛夫很快就通过自己的渠道得知调查结果,他发现这次案件的过程几乎和历史上的诺维科夫案件完全一致,就连罪名,各个涉案人员被逮捕的日期也没有发生什么变动。

  可以看出,这次案件和历史上的诺维科夫案件极有可能是同一个人的手笔。事情的表面起因就是斯大林的儿子瓦西里向他父亲抱怨苏联作战飞机质量不如美国,导火线是胡佳科夫的被捕,还有“瓦西里晋升少将风波”。

  如果按照历史的轨迹发展下去,诺维科夫,以及航空工业部长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沙胡林、空军军事委员施马诺夫空军上将、空军副司令列平空勤上将、空军装备采购总局局长谢列兹涅夫空勤中将、中央委员会干部局处长布德尼科夫和格里高利扬等人都会被捕。

  而在诺维科夫被捕之后,负责审讯的反间谍机构领导阿巴库莫夫上将就会用刑讯逼供、诱供,使用麻醉品等手段令诺维科夫精神崩溃,最终承认所有指控,并会按照阿巴库莫夫的提示写了有损于马林科夫和朱可夫的书面材料。

  事后,马林科夫会因为这个案件而被贬到乌兹比克斯坦修大坝,而朱可夫也要面对一系列的麻烦事情。

  如果事情真是这样的话,那对曼图洛夫而言其实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要马林科夫被贬,身为中央组织部部长兼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曼图洛夫将有可能接管马林科夫在人事上的所有权力,成为党内除斯大林以外,具有最高人事权力的干部。

  但如果这次案件针对的不是马林科夫,而是曼图洛夫的话,那恐怕结果就要相反了。


352 瓦西里·斯大林

  “书记同志,瓦西里·斯大林少将想要见您,他现在就在楼下。。”曼图洛夫的秘书康斯坦丁走进办公室里,对这个房间的“主人”说道。

  “请他进来吧?”曼图洛夫万万没有想到瓦西里居然会在这个时候找上门来。

  在这个节骨眼里,瓦西里可以说是在诺维科夫案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人物。只要曼图洛夫能搞好和瓦西里之间的关系,就有可能避免自己在诺维科夫案件中受到牵连。

  瓦西里在康斯坦丁的带领下来到曼图洛夫的办公室里,他穿着一身空军少将军装,英姿飒爽,但年轻的眼睛里又有一丝忧虑。

  曼图洛夫站起身来,伸出了他的右手,“瓦西里同志,请问我有什么能帮到您吗?”

  瓦西里握住曼图洛夫的手,说:“曼图洛夫同志,听说你是莫斯科斯巴达克的球迷?”

  “算是吧。”

  “您对尼古拉·斯塔罗斯京有什么办法?”

  瓦西里口中的尼古拉·斯塔罗斯京是莫斯科斯巴达克足球会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一名足球教练,是苏联足球坛里知名度最高的人物,受到很多人的尊敬。

  在他的经营下,莫斯科斯巴达克成为了一支实力雄厚的苏联劲旅,多次赢得苏联足球联赛的冠军。因为战绩彪炳,再加上莫斯科斯巴达克在传统上代表广大无产者的缘故,使这支球队得到无数人民的支持,成为了全苏联最受欢迎的球队。

  但是,苏联内务部部长兼莫斯科迪纳摩足球队主席拉夫连季·贝利亚并不乐意见到莫斯科斯巴达克的崛起,他一方面努力增强内务部球队的实力,同时也在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内务部的资源,搜罗不利于斯塔罗斯京及其队友的“证据”,设法将其定罪并且逮捕。

  本来,在1939年,贝利亚就已经搜集到足够将斯塔罗斯京定罪的“证据”,并且申请了逮捕令,但这份逮捕令却没有得到任何一位政治局委员或中央书记处书记的签名而宣告无效。

  然而,贝利亚却没有因此而放弃,他又把另一项罪名强加在斯塔罗斯京身上,指控斯塔罗斯京及多位莫斯科斯巴达克的管理层、核心球员“试图将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加入到苏维埃的体育运动里”。

  虽然这个罪名并不靠谱,但这份逮捕令却因为得到中央书记马林科夫的签名而生效。

  1942年3月,斯塔罗斯京及多位莫斯科斯巴达克的高层、主力球员被捕。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发现,斯塔罗斯京曾经“偷窃并倒卖体育用品,获利28000卢布”,还曾经“贿赂莫斯科鲍曼区军事委员库塔哲夫斯基,以从军队的食物配给里,获得无限的食品供应。”

  斯塔罗斯京以及其他被捕的莫斯科斯巴达克球员在严刑逼供下,终于承认了所有的指控,并且被送到西伯利亚的古拉格里劳改。

  在接受“劳动改造”的这段时间里,斯塔罗斯京居然得到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