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苏联 >

第157章

重生苏联-第157章

小说: 重生苏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曼图洛夫呢?他本身最高的职务只不过是一个副总理,而且排名还不是最高的。在国防委员会里,排名比他高的人多得是,8个人里面有5个都是政治局常委,贝利亚、米高扬、伏罗希洛夫随便一个都是响当当的正国级干部,资历也比曼图洛夫深不知道哪里去了,但为什么不选他们当中的其中一个呢?

  其实,斯大林曾经也考虑过这一点,但这三个人,有谁能够胜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这个位置呢?有谁对国防建设作出过重大贡献呢?看来还真的没有。

  拿军功比,拿国防建设方面的政绩来比,似乎真的没有人能比得过曼图洛夫。无论是贝利亚、米高扬还是伏罗希洛夫,他们当中任何一位都没有对苏联国防建设作出过什么巨大的贡献,而曼图洛夫自己一个人的贡献就比他们三个人加起来的还要多。

  马林科夫虽然也对苏联的飞机生产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大大提升了飞机产量,但他的能力和贡献也比较单一,也就只能在飞机生产上有点作为,其他方面的能力暂时还比较弱,或者说还没表现出来。

  如果从这些方面来看,曼图洛夫的确是这个新设副主席的不二人选。

  正是曼图洛夫在坦克、飞机、卡车、造船,乃至于冶金工业、建设等范畴上都有极大的贡献,如果只让他管自行火炮和卡车生产的话,实在是太过浪费了,还不如给他更多的权力,让他能够统筹所有国防工业,乃至于相关原材料工业生产的事务。

  所以斯大林才打算增设一名副主席,让曼图洛夫这个能力范围较广的人来出任,这样就能够充分地利用他的能力,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291 新的位置

  “沃罗佳,这张照片拍得好帅!”卡蒂娅手持一份真理报,欣赏着印刷在报纸封面上的那张“帅哥”照片。

  曼图洛夫挽着卡蒂娅的手,扫视了报纸一眼,说:“真的吗?我可不太想看到这张照片。”

  曼图洛夫每次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都会感到有一股无形的压力。他并不担心自己的老婆会被这个“帅逼”抢走,但他担心自己背不起作为“苏联最伟大的建设家”和“斯大林同志的副手”这些称号。

  当他知道自己成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时候,心里的压力也已经够大了,这个时候,报纸还把这件事情大肆刊登,列举了曼图洛夫从政以来对国家的贡献,还特意把他渲染成什么“苏联最伟大建设家”和斯大林的副手。

  其实,真理报把曼图洛夫渲染成这样,根本就是斯大林的用意。

  斯大林非常清楚,曼图洛夫当上了国防委员会的副主席,就意味着他已经压过了伏罗希洛夫、贝利亚、米高扬、马林科夫,成为了国防委员会这个全国最高权力机构的第三号人物。

  曼图洛夫非常清楚,自己当上了这个位置之后,不但要面对巨大的压力,还要顶住有心者的攻击。

  毕竟这个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位置,权力实在是太大,做错的每一个决定都会造成数以万计的不必要伤亡,甚至还会导致一些战略地区失守,这对受波及地区的人民,以及红军战士及其家属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然而,觊觎这个位置人并没有这么想,他们渴望得到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权力,但却没想过怎么样做好这个位置的工作。

  这种野心家,自从苏联成立以来,数量就不断地增长。

  幸好,苏联的党政工作还做得不错,党的大部分中下级干部都没有出现这种贪图权力却无心做事的野心家倾向,只是部分党政高层被权力所腐化,玩弄一点权术而已,但大体上还是能够做事的。

  但到了80…90年代,随着苏联社会意识形态的混乱,还有西方利己主义、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等的传入,对苏联的意识形态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更大的权力,不少官僚把自己的心思放在了权力斗争上,却从没想过自己能为人民做点什么。

  当叶利钦、戈尔巴乔夫这种野心家把持朝政之后,苏联的政府就充斥了一堆只要权力不干实事的官僚,在这样的环境下,苏联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开始大幅度倒退。

  到了1988年,苏联的GDP总量排名已经跌到了世界第七,被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英国和法国所超越,这就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结果!

  而在1950年,已经饱受战争摧残,人口损失上千万,西部经济发达地区遭到大规模破坏的苏联,GDP总量排行还是稳稳地排在了全球第二的水平,比排行第三,受到极少战争破坏的英国还要高出47%。

  所以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咎于官僚主义的兴起是完全没错的,正是因为党没有做好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从赫鲁晓夫时代开始偏离**路线,没有打击官僚主义分子,这才导致了苏联社会出现意识形态混乱,官僚主义分子兴起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斯大林时代就已经有了苗头,尽管斯大林曾经多次狠批官僚主义的作风,并且清洗了不少位高权重但又不干事的人,但一些善于伪装的官僚主义者依然在党内存在,有的还掌控了一些地方党组织,有的甚至还出现在斯大林的身边。

  曼图洛夫非常痛恨那种无能的官僚,作为穿越者的他也明白这种官僚会对苏联造成什么样的危害。所以他穿越一来,就一直尽最大的努力,以最快的速度爬上去,这样才有足以和官僚抵抗的资本。

  但他升得越高,身上背着的担子也越来越重,对升职的渴望程度已经不如当年了。当然,升职对他来说依然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他将有更多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和为国家贡献的机会,同时也会有更多能改变历史的机会。

  不过,在得到这些机会的同时,曼图洛夫也不希望太过张扬,以免遭人记恨。

  但这一次,他想不张扬也不行了,自己的升职和以往的功绩居然的封面上刊登出来,他穿军服的照片也印在了显眼的位置上,搞得全苏联的人都知道新任的国防委员会副主席长什么样子。

  不过,这次报道的出现居然是斯大林在背后“策划”的,大肆报道的目的是要让全苏联的人都知道曼图洛夫这个“苏联最伟大建设家”具备担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能力。

  而或是斯大林之所以要把曼图洛夫渲染为“斯大林的副手”,其实是要强调一点——曼图洛夫这个副主席只不过是协助斯大林工作的角色,并不是什么位高权重的大佬,从而消除部分人对这个职位的贪念。

  再加上报道当中,还可以提到了曼图洛夫这几个月来的“辛勤工作”,把他在国防委员会的工作描写得能多繁重就多繁重,令人产生了一些对国防委员会成员这个位置的厌恶感。也为曼图洛夫排解了不小压力。

  只不过,觊觎这个位置的人依然还是有不少,甚至连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这些和曼图洛夫关系不错的政治局常委也有点眼红,马林科夫、贝利亚、沃兹涅先斯基等人更是明摆着妒忌,就连不属于国防委员会的赫鲁晓夫也在背后搞动作。

  幸好,朱可夫、沙波什尼科夫、铁木辛哥等军方高层对曼图洛夫的升职还是支持的,基尔波诺斯、波塔波夫、罗科索夫斯基这些西南方面军出身的指挥员们更给曼图洛夫发了贺电,毕竟曼图洛夫对国防建设所作出来的贡献他们有目共睹。

  无论如何,曼图洛夫能不能坐得住这个位置,并不是处决于这份真理报,而是处决于他未来的工作表现。要想在这个位置上坐得稳,那他就得干出更好的成绩出来,当然也要搞好人际关系,这也很重要。

292 海上的敌人

  “雅沙,你怎么来了?”曼图洛夫打开了门,对门外的雅可夫说道。

  “我有紧急事情要向你汇报。”

  “你不是应该第一时间向斯大林同志或者总参谋部汇报吗?怎么来我家了?”曼图洛夫总感觉雅可夫这种上门汇报的方式有点奇怪,这有可能是“友谊”的表现,也可以是“忠诚”的表现。

  但友谊也好,忠诚也好,这么重要的情报应该第一时间向斯大林或者苏军总参谋部那边汇报吧,怎么在星期天这个“放假”的日子亲自来到自己家里汇报呢?这就是曼图洛夫疑惑的地方。

  “贝利亚同志已经去克里姆林宫向斯大林同志汇报情况了,梅尔库洛夫同志也去了海军人民委员部向库兹涅佐夫同志做了汇报。”

  “梅尔库洛夫同志向库兹涅佐夫同志汇报?”这个时候,曼图洛夫大概也明白发生什么事了。“这么说,德国海军要有动作,而且是针对苏联的动作。我猜得没错吧?”

  “是没错,”雅可夫看了坐在沙发上的卡蒂娅一眼,放轻声音说:“但这个情报涉及国家机密,不能让非必要人士知道。”

  曼图洛夫对卡蒂娅打了个眼色,然后伸手指向了书房的位置,对雅可夫说:“我们进去说吧。”

  曼图洛夫家的布局实在是有点奇怪,这套3房公寓里,只有1间房被用作卧室,放了一张宽敞的大床。

  而其余2间房都被用作书房,一间是曼图洛夫的,而另一间是卡蒂娅的。两间书房里,都放置了两人各自喜爱的书籍,还有一些地图,以及各自单位里的文件。

  走进曼图洛夫的书房里,雅可夫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一张挂在墙上的苏联地图。这张地图里,标明了各种矿产、油气资源的分布位置,还有各个工业中心、城镇的所在地点。铁路、公路的路线地图上当然少不了,州与州之间的界线也分得非常清楚。

  除了地图以外,苏联级战列舰、T…34坦克和KV坦克的模型也是这间书房的“地标”,当然还少不得一面苏联国旗。

  “是这样的,”雅可夫把房门一关,就开始汇报起来:“我们最近掌握了有关德国海军动向的情报。情报表明,德国人已经把海军主力从大西洋调回了欧洲,并且部署在挪威和波罗的海一带。”

  “这我也猜到,他们增强挪威舰队的力量,应该就是为了要对北冰洋航道造成打击,袭击运输同盟国援苏物资的船队,阻止我们从英美两国获得更多的物资。

  而他们增强波罗的海舰队的目的,是不是为了侵占我国在芬兰湾上的岛屿,进而威胁列宁格勒?那么,他们部署在波罗的海的舰队力量如何?主力舰是哪几艘?”其实,曼图洛夫早就料到了德国人会玩这么一出,他想知道的是,德国人究竟派了些船过来。

  “就知道你会这么说。”雅可夫心里也知道,曼图洛夫这种水平的人早就已经料到了德国人会把海军的战略重心转移到波罗的海和北海这边来。

  要不然,曼图洛夫这个副总理怎么会在战争开始之前就已经开始在芬兰湾的戈格兰岛上兴建岸防炮等防御工事,还建了一个机场,放了一整个海军航空师的兵力驻守?

  “好了,我就不卖关子了。”雅可夫说道:“德国海军在波罗的海部署了2艘重巡洋舰,分别是欧根亲王号和谢尔上将号。

  除此之外,还有4艘轻巡洋舰,分别是科隆号、埃姆登号、莱比锡号和纽伦堡号。

  驱逐舰、潜艇、炮艇和鱼雷艇的数量我们尚未掌握确实数字,但数量肯定不会少。

  另外,芬兰海军的岸防战列舰——维纳莫宁号火力也较为强大,装备了4门254mm口径火炮,我们不可忽视。”

  “好,我知道了,感谢你们在情报工作上的努力。”德军这个部署对曼图洛夫而言,纯属意料之中,毕竟他们的海军比较弱,能拿得出来的船不多,而且还要同时应对世界第一的英国皇家海军,能派出1艘重巡,一艘袖珍战舰过来就不错了。

  “对了,今天早上我收到了情报,”雅可夫说出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德国的格奈森瑙号战列巡洋舰已经完成了大修,在昨天上午离开了基尔港,向东方驶去。

  如果情报属实的话,他们极有可能要把这艘主力军舰调到波罗的海这边,参与针对我国的行动。你们要有心理准备。”

  在历史上,格奈森瑙号战列巡洋舰要在1942年2月26日才完成大修,准备部署到挪威海域,参与袭击英国援苏船队的任务。

  但很不幸的是,就在这艘战列巡洋舰完成大修的那一天,英国人的飞机也来基尔港“拜访”一下这艘曾经击沉光荣号航空母舰的德国军舰,顺便给德国人“送了一份大礼”,投下了一枚炸弹。

  这枚炸弹炸中了格奈森瑙号的船头,点燃了弹药库,引发了一场大爆炸,把整个船头部分都炸毁,导致112人死亡,21人受伤。

  不过,这次德国人提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