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苏联 >

第153章

重生苏联-第153章

小说: 重生苏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曼图洛夫叹了一口气,然后解释道:“如果我不紧张的话,恐怕德军这次进攻的结果会很不一样。他们会突破曼图洛夫防线,继续深入乌克兰,一路推进到基辅,迫使苏联红军的罗马尼亚方面军撤回本土。

  如果罗马尼亚方面军不撤退的话,德国佬就会顺着第聂伯河南下,推进到黑海沿岸,切断罗马尼亚方面军的补给线,然后将罗马尼亚方面军包围在罗马尼亚一带,之后发生的事情,你应该想象得到。”

  “有这么严重吗?他们这个计划的确很有野心,完成之后的确能够得到很好的战略成果,但他们有足够的兵力去实现这个计划吗?”

  “当然有。”曼图洛夫解释道:“德军这次投入的兵力多达40个师,而西南方面军部署在乌克兰前线的兵力只有35个师,曼图洛夫防线到第聂伯河这一带区域甚至是空虚的,几乎一点兵力也没有。

  如果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部队成功突破防线的话,他们就能够在几乎不遇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继续向第聂伯河流域深入,迅速占领曼图洛夫防线到第聂伯河一带的区域。

  同时,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也可以从莫济里要塞区和克罗斯滕要塞区之间的地带南下,联同南方集团军群的第6集团军,从东西两个方向夹攻驻守在克罗斯滕要塞区的苏联红军第五集团军。

  万一第五集团军被消灭的话,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主力就能够从克罗斯滕要塞区这一带突破防线,攻入乌克兰。

  只要有一个要塞区被突破的话,曼图洛夫防线的作用就会大大减少,敌军会更加爱容易地,突破防线的其他部分,到时我们恐怕要退守第聂伯河了。”

  “怪不得希特勒要在这个时候发起进攻,他们趁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主力去了罗马尼亚,乌克兰兵力空虚,于是趁这个机会对乌克兰发起进攻,在红军红军兵力占劣势的情况下突破曼图洛夫防线,然后进占第聂伯河以西地区?”卡蒂娅猜测道。

  “他们的确是要趁乌克兰兵力空虚的机会发起进攻,但他们最主要目标并不是要占领第聂伯河以西地区,而是要让我们放弃罗马尼亚。”

  “放弃罗马尼亚?他们明明是进攻乌克兰,怎样迫使我们放弃罗马尼亚?”

  “根据一名被俘德军军官的说法,他们之前攻击罗马尼亚的行动仅仅是为了将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主力从乌克兰转向罗马尼亚。

  之后,他们会趁乌克兰兵力空虚,在莫济里要塞区和克罗斯滕要塞区之间的地带集中兵力,制造出局部兵力优势,然后在那里突破防线,向东和东南方向推进,威胁基辅。

  这样,就能够迫使我们的罗马尼亚方面军撤回乌克兰一带进行防守,避免基辅、顿巴斯、哈尔科夫这些重要的城市和工业区落入德国佬手里。

  如果我们不撤回乌克兰的话,他们就会推进到第聂伯河,沿着第聂伯河南下到黑海沿岸,切断罗马尼亚和苏联本土之间的补给线,最终将罗马尼亚方面军困在罗马尼亚,集中兵力将罗马尼亚方面军包围和歼灭,从而取得罗马尼亚油田。

  如果罗马尼亚方面军撤回来的话,他们就会趁罗马尼亚兵力空虚,对罗马尼亚发起一场攻势,夺取罗马尼亚的石油资源。

  所以这次行动实际上是针对罗马尼亚的,目的就是让德军占领罗马尼亚。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我们早就在敌占区部署了大量的情报人员,为我们提供敌军调动的情报,让我们事先掌握了他们的动向。

  而且,我们的预备队数量远远比他们想象得多,单是预备队方面军,就有70个师的兵力,而西方面军目前也有多余的部队可供调动。

  结果,我们从预备队方面军调集了30个师的兵力全速前往乌克兰,编入了西南方面军。加上西南方面军原本的部队,西南方面军总兵力达到了65个师,西方面军也调动了10个师的兵力南下增援。

  而德军这次攻势只集中了40个师的兵力。苏联红军在作战区域的兵力则有西南方面军的35个师和西方面军的20个师,人数上略占优势,坦克数量占绝对优势。

  与此同时,罗马尼亚方面军也派出了一些部队从摩尔达维亚和特兰西瓦尼亚向北发起进攻,攻击敌军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牵制他们的部分兵力,使得他们无法从西乌克兰南部调集兵力北上增援。

  西方面军也同时向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发起攻击,使他们无法从白俄罗斯其他地区调集援兵前去支援,甚至还迫使他们把部分进攻西乌克兰的兵力调回白俄罗斯,增援被攻击的部队。

  结果,我们成功化解了这次危机,德国佬就像报纸说的那样,被伟大的苏联工农红军英勇击退。”曼图洛夫将他猜出来,也是德军实际上的计划详细地告诉了卡蒂娅。

  “原来是这样啊。”

  “没错,就是这样。”曼图洛夫分析道:“但其实,他们差点就成功了。

  我们的第5集团军当时已经被德军第6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半包围,他们完全可以从东西两个方向发起夹攻的,但估计是博克元帅胆量太小,作风太过保守的缘故,他们在关键时刻撤退了。

  如果不撤退的话,就算他们突破了克罗斯滕要塞区,也要付出数十万人伤亡的代价,万一没法突破防线的话,最终这些部队就要被我军围歼,中央集团军群的实力会遭到重创。

  结果,在德军撤退之后,他们没能达到突破防线的目的,而我们也没能把第41装甲军和第2集团军包围消灭,双方的损失也是差不多,最终我们也只是打了个平手而已。”

  “铃铃铃!铃铃铃!”公寓里,想起了急促的电话铃声。

  曼图洛夫立马接过电话,只听到电话里的人急促地说道:“马上来克里姆林宫。”

  “是!斯大林同志,我马上过来。”

283 西方国家的朋友


  “克里普斯先生,这位就是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兼副国防人民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弗拉基米尔·曼图洛夫同志,这位是国防委员会委员兼中央书记处书记格奥尔基·马林科夫同志。???? ”

  曼图洛夫伸出了手,对这位来自西方国家的“朋友”说:“克里普斯先生,我很高兴能够见到你们,在这里和两位绅士谈笑风生。”

  和穿越前相比,曼图洛夫的英语水平明显退步了不少,毕竟他接触英语的时间少了,语言水平自然就退步了。

  他看英语书籍,写英语文章的能力还是有的,而且绝对不会犯文法上的错误,但说起来的话,就不太流利了。

  怎么形容呢?他说出来的英语带有很浓的俄罗斯口音,还夹杂着一点点中国南方的元素,听起来特别别扭,就连听惯俄罗斯口音的两位先生也差点没听懂他的话。

  “曼图洛夫先生,听说你的夫人——伏罗希洛娃小姐长得非常漂亮,”英国驻苏联大使——斯塔福德·克里普斯说道:“不知道我是否有荣幸能够见她一面。”

  曼图洛夫装作随和地说道:“克里普斯先生,您夸奖了,如果您有时间的话,随时都可以来见她一面。当然,前提是,必须要得到她的同意。”

  “当然,作为一名绅士,我绝对尊重女士的意愿,绝对不会让女士们感到难受。”

  “好了,绅士们,我们现在开始说正事吧。”斯大林带回话题,说:“今天我们请大家来,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坐在一起,商讨一下我们苏英两国之间的技术合作。”

  “斯大林先生,”克里普斯说道:“我们非常重视英苏两国之间的关系,也希望能够加强我们两国之间的合作,但我希望贵国能够展现出足够的诚意。”

  克里普斯口中的“诚意”指的就是苏联能提供的利益。如果苏联能向英国提供足够的利益,英国自然也能向苏联提供所需的技术。如果苏联啥也不给,英国自然也不会给苏联送什么好东西。

  “放心吧,克里普斯先生,我们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也非常重视英苏两国之间的关系,我们也会展现出足够的诚意,加强我们两国之间的合作。”

  “这就好,”克里普斯说道:“那么,贵国希望从我国得到什么技术呢?”

  斯大林向曼图洛夫打了个眼色,然后说:“这个问题,就由曼图洛夫同志来解答吧,苏英技术合作的提议就是由他所提出的。”

  “克里普斯先生,”曼图洛夫想了一想,说:“据我所知,英国的动机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而我国的动机研则因为起步较晚,技术不够成熟,所以暂时还比较落后。

  因为动机落后的缘故,我们的飞机一直在性能上被德国飞机所压制。

  为了扭转这个局面,我们集中了大量人力物力去研新的液冷活塞式动机,但现在动机的研进度出现了一些阻碍,我们的研人员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导致动机的研工作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

  所以,我们希望能够从贵国得到一些有关航空动机的技术,包括格里芬液冷活塞式动机和梅林液冷活塞式动机的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能够得到梅林和格里芬动机的生产授权。”

  克里普斯其实很想对苏联提供帮助,毕竟他曾经是工党党员,同时也算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对苏联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抱有好感。

  只不过,克里普斯这个英国驻苏联大使并不能在这些问题上做主,毕竟他不是国家领导人,也不是执政党的实力派人物。

  当时,英国的相丘吉尔是属于保守党的,他**立场比较鲜明,甚至还赞扬过意大利法西斯政府的**产主义政策,还称意大利法西斯领袖墨索里尼为“罗马人当中的天才”、“人类最伟大的立法者”。

  不过,考虑到英国当下的情况,丘吉尔意识到与苏联合作的重要性,希望能够与苏联修补关系,联合对抗纳粹德国的入侵,所以任命了克里普斯这样一个立场较左的政客担任英国驻苏联大使,希望能够借此修复英苏关系。

  克里普斯作为一个极左人士,自然希望苏联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展起来,但他同时也要考虑丘吉尔政府的立场。

  克里普斯非常清楚,丘吉尔作为一个**分子,是绝对不会随便给苏联提供什么好东西的,除非苏联也能给英国提供一些好东西,比如说石油、稀土、坦克,或者直接给钱也可以,只要金额够吸引人的话。

  “那么,贵国会向我国提供什么利益,以换取曼图洛夫先生所说的动机技术呢?”克里普斯问道。

  “据我所知,英国的坦克技术目前正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无论是在火力上,还是在装甲、机动力上,都逊色于德国的现役坦克,导致贵国的装甲部队在法国战场上,一直被德**队所压制,无法挥出任何作战优势。

  就在几天之前,在北非战场上,德国非洲军团向英军起了进攻,迅击退了英军,并且攻占了阿吉打比亚、孟苏斯,不久之前攻下了班加西。

  在我看来,贵**队在非洲战场上的失利,是因为贵国目前的坦克无法与德国坦克相抗衡,结果被德国人的装甲部队轻易击溃。

  而目前,苏联的坦克技术无疑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我们的T…34坦克在战场上能够轻易地击毁德国任何一款坦克,如果贵国愿意向我国提供格里芬动机和梅林动机的技术,我们就会向贵国提供一些T…34坦克。”8



284 利哈乔夫


  1942年2月的下午,一辆zis…101…sport跑车开入了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

  这家汽车厂,就是生产这辆跑车的厂家,这辆全苏联最快跑车的拥有者,就是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曼图洛夫。

  曼图洛夫把车开到工厂的主楼前,在列宁像旁边停了下来。

  身穿西装,戴着黑框眼镜的他,从车里走了出来,还没踏进行政大楼,就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曼图洛夫看到的那个熟人,正是斯大林汽车厂的厂长,前中型机械工业人民委员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利哈乔夫,他从行政大楼的门口走了出来,走到曼图洛夫的车旁,说:“曼图洛夫同志,欢迎来到斯大林汽车厂。”

  “利哈乔夫同志,您怎么知道我要来这里?”曼图洛夫这次来访并没有向厂方通报,按理说应该不会有人知道他过来才对。

  但利哈乔夫怎么会在没有接到任何通报的情况下,事先在曼图洛夫刚来到的时候,就出现在工厂门口,专门迎接这个“贵客”呢?

  “刚才我在楼上看到你这辆zis…101…sport的时候,就知道你要来了,所以我专门下来迎接您。”

  原来,曼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