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苏联 >

第124章

重生苏联-第124章

小说: 重生苏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海洛夫的步兵营,本身就拥有一个反坦克排。

  因为防守重要地带的缘故,科涅夫又给他增援了一个反坦克连,使得米海洛夫的手上有8门反坦克炮的火力。

  苏军的反坦克炮手,准确无误地,瞄准了带头那几辆德军坦克。8名炮手,在接到开火的命令之后,毫不犹疑地扣下了扳机。

  “轰!”的几声,密林两旁忽然出现了几处火光。德国佬还没反应过来,前面几辆坦克已经被打成了废铁。

  “有埋伏!”一名德军中校掏出了手枪,大声地叫喊着。

  其余的德国坦克,纷纷转动了他们的炮塔,尝试找出那几门在暗中“放冷箭”的反坦克炮。

  然而,德国坦克的车长们,还没找到目标,杀得眼红的苏军反坦克炮手们,又锁定了另外的一批猎物。

  “轰!”的几声,又有几辆涂有铁十字标志,还有H字母坦克被苏军的穿甲弹击中。

  两轮炮击一下来,一个整编的德国坦克营一下子就被打掉了一半。前方带头的几辆四号坦克,全部都被击毁,仅剩下几辆战斗力弱鸡的二号、三号坦克在后面凑合。

  然而,德国人的噩梦,这个时候才算开始。当后方的步兵上前增援的时候,苏军步兵营的战士们,忽然用密集的机关枪、步枪火力,迎接德国侵略者的到来。

  面对着密林里,忽然冒出来的苏军,身上流着日耳曼“高贵”血统的德国士兵们并没有退缩。

  他们手握步枪和冲锋枪,前赴后继地,冲上前去,奋勇抗击。不过,他们还没有看见敌军的踪影,就倒在了密集的机关枪火力之下。

  德军指挥官就聪明得多,刚才高呼“有埋伏”的那个中校军官,一下子就躲在了“钢铁掩体”的后面。

  他探出头来,在密林里看了一会儿,终于发现了敌军的踪影。只见一个营的苏军,在茂密的森林里构筑了战壕,在一座树木不怎么茂密的小山丘上,“藏”了几门反坦克炮,还有几挺重机枪,显然是有备而来。

222 梅赫里斯的思维


  “同志们,德国法西斯的中央集团军群已经开始对我们西方面军展开全线攻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古德里安指挥的德军第二装甲集群目前正集中主力斯卢茨克和莫济里要塞区之间的地带发起攻势,而霍特指挥的第三装甲集群,则集中兵力攻击我军部署在明斯克要塞区和波洛茨克要塞区之间的第19集团军。

  而德军第四集团军,和第九集团军,则向我们的明斯克要塞区和斯卢茨克要塞区发起正面攻势。”

  在位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西方面军司令部里,苏联红军西方面军军事委员会正在召开一场军事会议。

  西方面军参谋长克利莫夫斯基少将继续说道:“按照目前的形势分析,德国法西斯侵略者很有可能是要在要塞区之间的地带,突破我们的防线。”

  刚上任的西方方面军司令员铁木辛哥元帅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皱起了眉头。看样子,他并不对未来的形势感到乐观。“科涅夫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克利莫夫斯基也注意到铁木辛哥脸上的表情,对战况抱有信心的他试图安慰道:“科涅夫将军指挥的第十九集团军在攻势发起之前就已经在波洛茨克要塞区和明斯克要塞区之间的空隙地带构筑了一些防御工事,并在一些密林里,一些交通要道附近设置了埋伏。

  就在不久之前,我们收到了第十九集团军传来的报告,他们成功在部分地区埋伏,并且袭击了进攻的德**队,取得了可观的战果。”

  “那第四集团军,科罗科夫那边呢?”铁木辛哥继续问道。

  一提到第四集团军,克利莫夫斯基的心就开始有点虚了。在德军第二装甲集群的猛攻下,苏军第四集团军似乎有点扛不住了,已经在准备撤退。“目前,第四集团军正在努力抵抗,发动了多次的阻击。”

  “那第四集团军的阻击进行得怎么样了?”铁木辛哥急切地追问道。

  “古德里安集中了优势的兵力,对斯卢茨克要塞区和莫济里要塞区之间的第四集团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纵使我们发动了多次的阻击,给敌方带来大量的伤亡,但因为兵力不足,而且那边防御工事简陋的缘故,未能阻止敌军的推进。”

  铁木辛哥看着地图,找出了一支就近的,可以给第四集团军提供支援的部队,“命令彼得罗夫将军、戈卢贝夫将军派出部队,增援科罗科夫,避免德军突破莫济里要塞区和斯卢茨克要塞区之间的防御地带。”

  铁木辛哥看着新来的军事委员列夫·梅赫里斯,问道:“请问大家有没有意见?”

  梅赫里斯似乎并不赞同铁木辛哥的意见,他站起身来,指着铁木辛哥,用一把难听的声音怒骂道:“铁木辛哥同志,你这是在搞破坏活动吗?”

  在座的人,听到这句话之后,都皱起了眉头。他们怎么想都想不明白,为什么铁木辛哥要搞什么“破坏活动”,调集兵力增援前线的命令能和“破坏活动”扯得上什么关系?

  “梅赫里斯同志,为什么您会觉得司令员同志是在搞破坏活动?”参谋长克利莫夫斯基为铁木辛哥抱打不平,质问道,“现在,第4集团军遭到了敌军优势兵力的攻击,而第50集团军和第13集团军暂时还有可调动的兵力。

  如果我们不把第50集团军和第13集团军的多余兵力调过去,增援第4集团军,那么,德国法西斯很快就会突破第4集团军的防线,在莫济里…斯卢茨克一带打开缺口。

  万一他们成功在莫济里要塞区和斯卢茨克要塞区之间的地带打开缺口的话,德军的主力部队很有可能会通过这个缺口,打进我们的纵深。

  万一科涅夫那边也抵挡不住的话,恐怕德军第2坦克集群和第3坦克集群会在明斯克以东一带将我们合围……”

  尽管索科洛夫斯基很有耐心地,说明了当下的情况,以及增派部队支援第4集团军的必要性,但从梅赫里斯的表情上看来,他并没有为之所动。

  “总之不能这样做!”梅赫里斯的脸色十分难看,那张原本已经冷漠的,令人生畏的脸,现在变得更加不近人情。“你们这是在搞破坏!你们都是破坏分子!”

  看到这里,你们可能会觉得,梅赫里斯的脑子有点问题。他的脑子是否有问题,任何人都不敢下定论,至少他还没有中过风,脑袋也没有出过血。

  当然,脑子没问题,并不代表思维方式也正常。梅赫里斯的思维方式,在军队里可是出了名的奇葩。任何有建设性的意见,都会被他说成是破坏活动,任何功臣,任何名将,都会被他说成是什么破坏分子,****分子。

  这不仅仅是“思维方式”上的问题,还是工作方式上的问题。他对党的事业不能说不忠诚,工作也非常卖力,但是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思维方式教条、极端。

  梅赫里斯除了对斯大林和少数高级领导人唯命是从、百依百顺之外,对其他人总是抱有敌意,动辄兴师问罪,上纲上线,动不动就把别人达成反苏维埃分子,这令军方高层感到十分无奈。他诚实倒是挺诚实的,但一个心眼看到的,只是到处的‘人民敌人’,只是破坏者。

  对与他意见不一的同事,轻者暴跳如雷,重者你死我活。犯了错误的,落在他手里那就更不用说了。

  麦赫利斯之冷酷无情,连斯大林在谈到他时也说,“哪能把建设**务委托给麦赫利斯,他只能毁灭、破坏、消灭,这才适合他。”

  梅赫里斯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思维方式,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处决于他的智商和文化程度。试问一个连月亮为什么会发光都不知道的人,思维方式会成熟到哪儿去?

  纵使如此,梅赫里斯在仕途还是相当不错的,这样的人靠着拍斯大林的马屁,能够混到副国防人民委员,兼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的位置上,也算是个奇迹。在军队里,他的地位几乎无所动摇,几乎没人敢反对他,但几乎所有军方高层都不喜欢他,个个都讨厌他。

  “梅赫里斯同志,”铁木辛哥想到了一个办法:“不如我们先请示最高统帅部,然后再做定夺吧。”

  “好吧。”梅赫里斯这个人欺软怕硬,一听到高高在上的最高统帅部,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a



223 接管工作


  “铃铃铃!铃铃铃!”急促的电话声,把曼图洛夫从睡梦中叫了醒来。

  睡眼惺忪的曼图洛夫揉了揉眼睛,戴上了眼镜,然后接过了电话。

  “曼图洛夫同志,现在马上来克里姆林宫!”电话里的人,只说了一句就收了线。看得出,他现在处于非常忙碌的状态。

  “是谁?”卡蒂娅也被电话的铃声吵醒,他看了窗外黑漆漆的天色,再看看坐在床头边的丈夫,又说:“谁在这个时候找你?”

  曼图洛夫站起身来,走到衣柜前,拿出一套大将军服,“是斯大林。他要我马上去克里姆林宫,估计是有什么一些紧急的事情。”

  “那你去吧,我等你。”

  曼图洛夫换上了军服,摸了卡蒂娅那双又白又长的绝世美腿,亲吻了那张脸天使都要为之妒忌的脸,深情地和妻子对望数秒之后,就出门往克里姆林宫而去。

  凌晨一点的莫斯科,已经完全浸淫在了漆黑和寂静的环境之中。

  早上繁华的特维尔大街上,只有曼图洛夫的跑车在急速行驶。大街的两旁几乎没有人影,只是偶尔看到一两名喝醉酒的,身穿干部服装的俄罗斯人在街旁荡来荡去。

  到了克里姆林宫,径直走到斯大林的办公室里,只看见一名面容消瘦,脸色苍白的老人坐在中间的办公桌上。

  办公桌旁的苏联国旗,依然和往日一样鲜艳,但斯大林的状态,却像一朵枯萎的花朵那样,毫无神气。

  这段日子里,斯大林每天都要工作14至16个小时,半夜三更发生突发事件了,还要起床应对,睡眠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再加上他身体老迈,过分操劳,眼睛已经起了红色的血线,眼袋也开始发肿,看上去很令人心寒。

  “曼图洛夫同志,”曼图洛夫还没站定,斯大林就进入了话题,“正如你所估计,德军第2装甲集群集中了大量主力,向莫济里要塞区和斯卢茨克要塞区之间的地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而第3装甲集群也集中主力向明斯克要塞区和波洛茨克要塞区之间的地带发起主攻。

  不久之前,第19集团军在明斯克要塞区和波洛茨克要塞区之间成功阻击了敌人,但部署在莫济里和斯卢茨克之间的第4集团军却节节败退。

  西方面军司令员铁木辛哥同志打算从第50集团军和第13集团军抽调兵力,增援第4集团军,但遭到了梅赫里斯的无故反对。”

  “斯大林同志,”曼图洛夫直言不讳地,指出梅赫里斯的不足之处:“梅赫里斯同志在军队里和其他同志们的关系一直都不太好,他的性格和作风也不适合在红军里面工作下去。

  在军队里,任何有建设性的提议他都反对,任何提出这些建设性意见的同志们,任何对军队建设作出贡献的同志们,都被他说成了什么‘破坏分子’、‘人民公敌’。

  这样下去的话,红军里的人才迟早会被他逼走,我们的军队将会很难得到发展,我们在未来的战争里,也毫无避免地,要付出更大的伤亡代价。

  如果让梅赫里斯同志留在西方面军,阻挠军事调动的话,恐怕德国侵略军迟早会占领白俄罗斯。”

  斯大林抬起头来,用微弱的,缺乏力气的眼神看着曼图洛夫,“我已经撤掉梅赫里斯西方面军军事委员的职务,你去顶替他的职位。”

  听到这句话,曼图洛夫的心里开始紧张起来了。他可不想回到战场上,又过上那种担惊受怕的生活。

  上次,他之所以决定去西南方面军当政委,是因为西南方面军有优势的兵力,充足的准备,还有优秀的将才,具有扳回局面的实力和条件。

  但是,西方面军的情况却很不同,不但没有足够的兵力,对战争也没有足够的准备。而且他们要面对的,并不是兵力较少,将领能力略逊的南方集团军群,而是兵力充足,装备精良,名将如云的中央集团军群。

  在这样的情况下,曼图洛夫并没有对西方面军抱有什么希望,如果他去那边的话,恐怕真的会面对生死威胁。为了自己的漂亮老婆,为了苏维埃,他绝对不能死,必须要活下去!

  “什么时候去明斯克?”不过,去西方面军,可是斯大林的命令,是最高统帅的命令,曼图洛夫这个大将怎么敢不遵从?

  “你留在莫斯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