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苏联 >

第119章

重生苏联-第119章

小说: 重生苏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要在苏联战场上达到‘速度上的震撼’,做到在短时间内分割我军的兵力,德国人必须要有兵力上的优势,集结大量的机械化部队,还要有绝对的制空权,这些都是发动闪击战的必备条件。”

  布琼尼再次质问道:“曼图洛夫同志,您说得没错。在任何一场战争里,如果要在短时间内消灭敌军主力的话,那就要有绝对的兵力优势,还要有绝对的制空权。

  但这和德军是否进攻乌克兰有什么关系?他们照样可以在乌克兰一带集结大量的兵力,调派大量的空军,以取得兵力和制空权的优势。”

  曼图洛夫继续分析道:“目前,我军在乌克兰还有五十多个师的兵力,德军只有36个师。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需要调派至少30个师到乌克兰,才有足够的地面兵力发动闪击战。

  但这30个师,60多万人的兵力从哪来呢?以现在德军的动员情况来看,他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从后方调集这么多的兵力,只能从中央集团军群那里调。

  而现在,中央集团军群的主力都在往白俄罗斯和立陶宛一带集结,而不是往乌克兰的方向调动,这就说明了他们的战略目标并不是为了夺取乌克兰,而是为了夺取爱沙尼亚和白俄罗斯。”

  “但是,”伏罗希洛夫元帅也向他的女婿——曼图洛夫大将提出了质问:“在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德国人也并未取得兵力上的绝对优势。难道他们也会在兵力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发起闪击战?”

  “克里姆,”曼图洛夫亲切地,喊了岳父的小名,然后说:“目前,在白俄罗斯的战场上,德军中央集团军群部署了60个师,超过120万人的兵力。我们虽然也有60个师,但由于红军的师满编率较低,人数并不超过100万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军已经具备了20万人的兵力优势,虽然在比例上,并不能算得上是绝对的兵力优势,但这20万的士兵已经能够取得关键性的作用,数量一点也不少。

  除了地面兵力优势以外,发动闪击战的另一关键因素就是制空权。只有取得了制空权,德国人才能发动一场成功的闪击战。

  目前,在白俄罗斯战场上,德国飞机的数量已经得到了明显的补充,他们最新研制的Fw190大火力战斗机也大量地部署在白俄罗斯和立陶宛地区,并且逐渐地取得部分地区的制空权,明显是为闪击战做的准备。”

212 补充兵力

  “我同意曼图洛夫同志的看法,”曾经和曼图洛夫并肩作战的朱可夫,也认同了曼图洛夫的看法:“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德国人很有可能是要对白俄罗斯的西方面军和爱沙尼亚的西北方面军发起攻击,他们向有关的方向集结兵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近日来,我们的侦察机也多次在白俄罗斯和立陶宛的德国占领区发现规模庞大的运输车队,中央集团军群的仓库、军营里,也放满了各式各样的战略物资,明显是在为一场新的大规模攻势做准备。”

  铁木辛哥点了点头,也赞同道:“按照这两个月的战事来分析,德国人由始至终都以莫斯科作为首要目标,基辅和列宁格勒其次。

  否则的话,他们就不会在战争爆发初期,把50个师的主力集中在中央集团军群那里。他们的目标一直以来都很明确,就是要攻下莫斯科,消灭伟大的苏维埃政权。

  所以,他们就把主要的力量集中在中央集团军群那里。而负责乌克兰方向的南方集团军群,从开战以来一直都没有兵力上的优势。”

  “听了三位同志的分析,我也开始觉得德国人要向西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发起进攻,那么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未来的部署吧。”听了曼图洛夫、朱可夫和铁木辛哥的分析,斯大林也开始意识到德国人进攻白俄罗斯和爱沙尼亚的可能性。

  既然德国人进攻白俄罗斯和爱沙尼亚已经成了定局,那接下来怎样应对德军的入侵就是问题了。

  “目前,西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的兵力并不足够,我们应该从后方调来更多的部队,更多的飞机,才能有足够的实力来应对敌军未来的大规模进攻。”身为西北方向的总指挥,伏罗希洛夫元帅对于西北方向缺乏兵力的情况一向都有了解。

  但除了兵力以外,爱沙尼亚西北方面军还要面对一个更加重大的隐患。这个隐患,在座的最高统帅们只有曼图洛夫一个能够意识得到,“除了增加兵力以外,我们还要当心爱沙尼亚民族主义者的威胁。”

  斯大林把疑惑的目光投到曼图洛夫那张年轻的脸上,问道:“爱沙尼亚民族主义者?他们能够对我们带来怎么样的威胁?”

  “自从去年我国解放波罗的海三国以来,波罗的海三国的民族主义分子一直都对伟大的苏维埃政权采取敌视的态度。

  那些民族主义者一直追求独立,希望能够摆脱我们的统治。

  根据西北方面军政治宣传部的一些报告,在德国入侵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的时候,当地的人民不但没有尽自己的力量驱赶德国入侵者,还将那些入侵他们家园的法西斯分子当成了解放者一般看待。

  他们为德国侵略军提供大量的情报,并且为他们提供有关战场地形的资料,还有人给法西斯的军队提供粮食等物资,甚至有人参与了破坏活动,包括破坏红军通讯连路的活动,还有破坏仓库、运输车队等活动。

  这些事情,都是真实的,所有情况在西北方面军政治部的一些报告里有详细说明。

  爱沙尼亚民族主义者的力量虽然不大,他们的人数虽然比较少,手上的资源虽然不多,组织性虽然不强,但他们对战局带来的影响却可以很大。

  爱沙尼亚民族主义分子向法西斯提供的每一个情报,提供的每一块面包,都有可能会对战局带来重大的影响。

  在这些事情发生之前,我们应该要做好准备,应对这些事情的发生。

  比如说,我们可以给西北方面军调集更多的无线电台,增加无线电通讯的比例,让无线电完全取代有线电通讯。这样,那些破坏分子就很难对我们的通讯带来什么破坏。

  另外,如果可以的话,内务部的同志们也应该采取一些行动,找出爱沙尼亚民族主义分子的领袖,逮捕潜在的破坏分子,粉碎所有的破坏阴谋。”

  斯大林点了点头,说:“这些事情,我会叫内务部的同志,还有红军军需部的同志们去处理。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应该从哪里调集这么多的部队到前线应战?”

  “斯大林同志,”一向性格软弱,很少表达自己立场的沙波什尼科夫提出了他的建议,“我们可以从高加索、突厥斯坦和远东地区调集已有的部队。同时,也可以动员那些接受过相关训练的预备役,组建新的部队,投入战场,参与伟大的卫国战争!”

  朱可夫补充道:“现在,高加索和突厥斯坦的部队大部分都已经调到前线,只有部署在远东地区的几十个师可供调动。

  既然现在日本方面还没有什么针对我们的军事行动,日苏两国之间也签订了和平条约,这几十个远东师其实都可以调到前线参与战斗。

  这些部队已经在哈勒欣河的作战里,累积了充足的作战经验,就战斗能力而言,并不比前线的部队差。”

  此时,兼任外交人民委员的莫洛托夫,忽然皱起了眉头。“朱可夫同志,我也觉得我们应该把远东那几十个师调到西线,以应付对德战事。

  但是,现在日本已经和德国、意大利法西斯缔结了盟约。如果我们把远东的部队调到西部战场的话,日本人有可能会趁机入侵我国在远东的领土,和德国一起东西夹击,这对于我国的战事而言是很不利的。”

  “日本人不会入侵苏联的,”曼图洛夫又一次发表他的超前言论,“按照目前的态势来看,日本人在中国的战场上投入了过量的兵力,消耗了过量的资源。他们已经无法再投入更多的兵力,无法投入更多的资源,无法应付多一个敌人。

  他们就像是一个踏进泥沼里的人,只能顾着逃出这片泥沼,根本就顾不了泥沼以外的事情,对我国宣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沃罗佳,”伏罗希洛夫喊了曼图洛夫的小名,说:“我知道你一向在局势判断方面比较准确,但目前为止,我们还是要小心点好。在有确实证据证明日军不会侵略我们之前,我们不应该随便把远东的主力部队调走。

  当然,西伯利亚其余地区的部队,还有一些远东地区的多余兵力也可以调来西线作战。到目前为止,我们在远东部署了四十多个师,我们可以把当中的几个师,甚至是十几个师调到西线作战。

  这样一来,我们既可以保留应付日军的主力,也能增援西线的战场。当然,这几个师的兵力并不会对西线战场的局势带来什么变化,所以我们要动员更多的预备役,组建新的部队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213 工业转移

  “沃罗佳,你被解职了吗?”

  曼图洛夫抬起头来,看着坐在办公桌前,阅读文件的卡蒂娅,“我什么时候被解职了?这些谣言你是从哪儿听回来的?”

  卡蒂娅冷冷一笑,用鄙视的目光看了曼图洛夫一眼,说:“现在是上班时间,你没有被解职的话,应该在建设部或者国防部里才对,怎么来莫斯科市委了?”

  曼图洛夫耸了耸肩,那身大将军服上挂着的勋章互相碰撞,发出了清脆的“铛铛”声,“我就想来看看你。”

  “有什么好看的?”

  此时的卡蒂娅,无论是颜值,还是身材,依然能够保持着几年前的水准。

  身穿黑色短裙,头上戴着一朵黑玫瑰头饰的她,和几年前一样,依然妩媚,依然动人。那双雪白的,长长的美腿,还有那完美的,被紧身裙子勾勒出来的胸部,依然让无数的男人为之倾心。

  不过,卡蒂娅的气质在这段时间里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本任性纵情的她,现在变得成熟端庄起来。身为莫斯科市委书记的她,全身都在散发着一股领导特有的气质,甚至还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

  在这个女书记的面前,曼图洛夫绞尽了脑汁,这才想出了几句甜言蜜语,哄哄眼前这位全俄最美的市委书记,然而并不太管用。“在我面前的,是全联盟共产党的党花,是莫斯科的市花,是苏联工农红军的军花,是莫斯科国立大学的校花。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能比这朵黑玫瑰还要好看。”

  卡蒂娅并没有被这几句甜言蜜语所打动,反而还站起身来,用严肃的,近乎是训斥般的语气说道:“曼图洛夫同志,你能认真一点吗?如果只是想看看我的话,麻烦你现在离开这里,不要影响我的工作!

  如果是公事的话,麻烦你尽快进入正题。”

  曼图洛夫这几年来,几乎从没听过有人用这样的语气和自己说话,见到妻子这样的举动,他马上收敛起来,露出了一副正经的模样。

  卡蒂娅马上从曼图洛夫的眼神里,察觉到对方的想法,连忙收回了脸上那副严肃的,不耐烦的表情,转而用温柔的语气补充道:“好了,亲爱的,也许我的语气太重,但我现在还有很多事务要处理,如果没有公事上的事情,最好不要打扰我。

  如果你想看我的话,今晚回到家里一样能看,不是吗?”

  “我知道你工作辛苦,所以我并不会随便上来打扰你。”一向疼爱娇妻的曼图洛夫,其实并没有介意卡蒂娅刚才说话的那番语气。“但这次来,并不是为了看你这么简单,真的有公事上要找你商量。”

  “什么公事?”

  曼图洛夫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这份文件的封面上,印有苏联的国徽,上面写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建设人民委员部”的字样,一看就知道是和莫斯科建设有关的。

  “这是什么文件?”

  曼图洛夫把这份文件放在卡蒂娅的办公桌上,顺势吻了她的脸颊,然后说道:“德国人很有可能要对波罗的海和白俄罗斯一带发起一场大规模的攻势,在攻势发起之前,我们要把一些临近前线的工业设施撤退到莫斯科一带,以防它们落到敌人手里。

  这些工厂以轻工业为主,对空气和水源带来的污染不多,不会对莫斯科的环境带来什么破坏,对人民带来的影响也不会很大,希望你认真研究一下,然后签上你的名字。”

  卡蒂娅打开了文件,还没开始阅读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些工厂为什么要撤到莫斯科?而不是乌拉尔、西西伯利亚或者是伏尔加河流域地区?”

  “这个问题问得好,”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