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第3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地是一处临街店铺的里间,门窗都被身穿灰绿色毛呢军服的卫兵们把持着,外面噼噼啪啪地响着枪,听不出是交火还是单方面的射击。同车的国务秘书奥…格雷迪以及司机并不在场,夏树一问才知,为了混淆视野、分散注意,卫兵们将车上三人分开转移。听到这里,夏树也稍稍松了口气,询问军官外面的情况如何。
军官回答说,袭击者大概是从三四百米外的一处窗口开的火,在现场维持秩序的卫戍部队已经扑了过去。射向汽车的子弹似乎没能穿透车体,但是混乱造‘成’人群的拥挤踩踏,恐怕有不少无辜平民受了伤——暂时不能排除袭击者有故意或无意射杀平民的可能。
经过片刻的喘息,夏树缓过神来,低头看看自己,一身礼服歪歪斜斜、皱皱巴巴,完全没有了往日的风光,这狼狈模样俨然颠覆了人们口口相传的战神形象,但在生与死的面前,这些都无关重要,他不禁揣思:究竟是谁甘冒天下之大不讳要取自己的性命?
夏树当下的第一反应便是北方那些受外国分裂势力鼓动的新教徒,宗教纷争只是外在诱因,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才是他们敌视爱尔兰政fu的真正根源——这不仅仅是说经济上的利益。在英国统治时期,北方新教徒可是爱尔兰的权力阶级,如今从上流社会沦为失去权势的少数派,心怀怨愤者最有走极端的动机和嫌疑。
可是转念一想,无论此次袭击是否被证明跟北方的新教徒有关,爱尔兰都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大冲突。在这之前,双方都已在冲突中染了血,想要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已经很难了,如今牵涉到弑君这项大罪,当前爱尔兰军队的强势实力,爆发内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严惩北方新教徒必定造成越来越深的隔阂,而宽容处理则会伤害天主教徒的情感,有损爱尔兰政fu的地位和影响——这自然是国外敌对势力乐于看到的。
夏树满心纠结,但现在还不到做出决定的时候。过了一会儿,外面动静渐小,枪声平息下来,隐隐可闻哭声和哀呼声。在卫兵们的簇拥下,夏树离开里间,站在临街店铺朝外看去,八车道的宽敞大街上满目狼藉,自己的黑色座车孤零零停在那里,周围有二三十个或躺或趴的身影,从衣着来看基本上都是平民。手持步枪的卫兵们靠墙而立,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警戒。
透过这间衣装店的橱窗,夏树所能够看到的街道只有一段,但他知晓发生踩踏事件的可怕之处,视线之外很可能有数量惊人的死伤者,这让他的心情格外沉重。自从帮助爱尔兰人赢得独立战争胜利以来,他一直在给这个国家的人民带来惊喜和荣耀,甚至逐渐凝聚起爱尔兰的民族之魂,他被爱尔兰人视为无所不能的救世主,人们对自己拥有这样一位君主感到无比骄傲,可就在刚刚,几颗子弹便将他从神台打回人间,对于这种没有征兆、不在预料之中的情况,他所能够做的跟任何一个普通人无异。
想到无辜的死难者和那些因此破碎的家庭,夏树咬牙切齿,双拳紧攥,恨不得用坦克将所有不安分的家伙给碾成碎末,或者是将他们丢到最严酷的采石场去劳作之死,然而这种愤恨终究只是一时之念,他绝不希望自己统治的国家被仇恨的阴魂纠缠百年,不希望自己的子民在恶性袭击频发的阴影下生活。他驱使自己将情绪平复下来,就近找了张椅子坐着。
街道上的危险尚未完全排除,卫兵们静静守护在夏树周围,大约十分钟之后,首相荷尔德斯匆匆赶到,然后是一脸愠色的陆军大臣和利默里克卫戍长官,他们三人皆是德裔官员,治理这个国家基本不受情感羁绊,所以一贯主张对北方的新教徒采取强硬措施。
因为担心袭击者不止一人,还可能布有后手,首相和陆军大臣都建议夏树立即离开此地返回王宫,而首都卫戍部队将立即启动战争戒严措施,在全城范围内展开清查。
踌躇片刻,夏树站起身来,告诉首相自己决定前往电报大楼,那里是利默里克的通讯中枢,也是国家广播电台的所在地,可以通过有线广播和无线信号将声音传到爱尔兰的每座城镇以及百分之八十五的村庄。见夏树冰冷的脸庞有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荷尔德斯不敢违逆。卫戍部队的装甲战车已经带着隆隆的轰响声开抵门外,只见夏树目光平视前方,以挺胸收腹的正步姿势走出大门,在诸多卫兵的紧张保护下坐进装甲车。坐在昏暗的车厢里,听着履带摩擦地面的呱噪,夏树少了过去的从容,感觉肩上的担子前所未有的沉重。
第80章 国之守护〔上〕
走进利默里克电报大楼的广播播音室,夏树深吸了一口气。;shuhАhА 。他不久之前还在这里慷慨激昂地发表了全国讲话,而此刻的他仿佛一个初次走上拳台的拳手,双拳紧攥,表情僵硬,身体在微微发颤,眼前不时浮现大街上那触目惊心的景象,心里像是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简直喘不过气来。
得到技术人员的示意后,夏树聚目凝神,过了好几秒,他才沉沉开口道:
“全体爱尔兰国民,我是你们的国王,霍亨索伦家族的约阿希姆…弗兰茨…胡伯特。就在刚才,在利默里克的胜利大街,在欢庆圣帕特里克节的人群之中,我遭到枪击,险些丧命,幸得圣帕特里克庇佑,现在能够安然无恙地站在这里,但是令我无比沉痛的是,有许多无辜的爱尔兰人在袭击事件中死去——他们之中有步入暮年的老者,有活泼可爱的孩童,有善良美丽的姑娘,有勤劳诚实的男子,他们是社会的成员,是家人的挚爱,是生存权利不受侵犯的爱尔兰公民,可他们却因为这样一场卑劣的袭击而送命……”
“几分钟之前,我们的士兵找到了袭击者的藏身地点,但可惜的是,我们没能将他生俘。在逃跑无望的情况下,他用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罪恶的生命。事情不会就此结束,光靠一个人不可能将步枪带到利默里克的中心城区,不可能在准确的时间和准确的路线出现,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袭击。我以爱尔兰国王之名发誓,在找出幕后主导者之前,调查将一直进行下去,而这些罪犯将受到应有的惩处……”
“自从我来到爱尔兰的那一天起,就有人讨厌我,惧怕我,痛恨我,甚至想要掠走我的性命,但我,爱尔兰国王约阿希姆,从不畏惧敌人的威胁,在战场上,我可以面对口径最大的战舰火炮岿然不动,可以面对几万吨战舰的撞击而屹立不倒,可是今天所发生的一切改变了我的想法。我和我的士兵们可以藐视死亡,但无辜的人民应当得到保护,不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现在这种特殊的时局下,他们都应当生存下去。如果我的死能够让爱尔兰得到永久的安宁,能够让所有的爱尔兰人生活在幸福之中,那么,我将义无反顾地投入死亡的怀抱,但即便我为爱尔兰而死,我的灵魂仍将守护这个国度,一如伟大的圣帕特里克……”
气氛沉重的讲演结束,夏树长吁了一口气,转身走向播音室的房门,而在播音室的视观窗后面,许多人眼里噙着泪水,甚至掩面而泣。他们是为不幸死去的同胞哀悼,是被这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概所感动,他们为自己拥有这样一位愿意将生命和灵魂献给国家的君主而感到无比的骄傲。
门外,饱经风霜的德裔官员们大多保持着固有的冷静,眼中流露出认可乃至钦佩的神色。这样的临时广播虽无法保证较高的收听范围,却是抢占舆论主动权和道德制高点的明智举措,跟英国政fu在战争时期的舆论策略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而那感人至深的最后一句话也注定成为入史册的名句。
走出播音室时,夏树已经从那个侥幸逃离战场的失意者,摇身变成了意志坚定的斗士。离开电报大楼之后,他与首相荷尔德斯、陆军大臣佩雷夫等军政要员直奔位于利默里克北区的三军总参谋部,这里属于最高等级的军事设施,戒备森严不说,还有非常坚固和完备的指挥设施,以及随时待命的轮班军官团队。如果哪天突然爆发了战争,这里将是国家首脑在第一时间掌控军事全局的首选——夏树跟执掌大权的军政要员们在此聚头,俨然给人以即将大动干戈的错觉
三军总参谋部离王宫不远,但从电报大楼至此跟去王宫走的是两条路。夏树觉得袭击者应该有备用方案,直接回王宫有可能二次遭袭,稍有不慎,自己可就步了费迪南大公的后尘,死的憋屈不说,爱尔兰十之***会陷入混乱当中,此前种种努力全部白费,又如何对得起那日夜思恋自己的人。
爱尔兰的军政大员们坐下来一合计,都觉得北部那些新教徒最有嫌疑,而在采取反击手段的倾向上,德裔和本土官员们的态度出奇地一致,那就是严惩不贷。唯一不同的声音反而是出自夏树之口,他不赞同以武力镇压的手段对北方的新教徒进行报复,哪怕是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也不应将打击面扩大到整个爱尔兰新教徒群体,毕竟在四百多万爱尔兰人里面有差不多五分之一是新教徒,采取极端手段意味着自损真元,甚至导致这个国家还未走向盛世就已无可挽回地转向了下坡路。
爱尔兰王国走的是君主立宪而非君主**,君主的权力受到了宪法的限制,内政、外交、军事等各项事务皆由专门的职能机构负责,但国家成立至今,它的运行模式更偏近于君主**而不是君主立宪,这自然是跟君主的强势以及内部政治格局的特殊性有关。即便所有的高层官员觉得应该采取铁腕手段,夏树宽容怀柔的观点依然成为了御前内阁会议的最终决定。
不过,光凭北方新教徒的能量,跟爱尔兰政fu交办无异于螳臂当车,今天这一恶**件的背后铁定还有国外势力作祟,众人一致觉得英国最有动机,他们一边派出爱德华王储前来表示友好,暗地里用阴狠的手段破坏爱尔兰的稳定,从而趁乱渔利。
对于臣属们的分析,夏树未表反对,他心知英国人跟这件事肯定脱不开关系,但不能确定英国王室的立场是怂恿、默许亦或浑然不知——由历史的案例参考来看,这不排除是某些握有一定权力的激进官员背着王室自行其是。
御前内阁会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官员们在抒发愤慨跟激烈讨论,期间不断有外界的新消息送来。德国皇室和政fu迅速对遭到袭击的爱尔兰国王表示关切的慰问,对袭击者和幕后策划者表示了强烈的愤慨,声言支持爱尔兰政fu采取一切合法举动。紧随其后的居然是英国王室和政fu,他们在第一时间对事件的死难者表示了哀悼,并强烈谴责以恶劣手段袭击一国合法君主的行径,紧接着又发出第二份官方电报,希望爱尔兰政fu能够保持冷静克制,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将祸事引向宗教分歧。
英国政fu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夏树遇袭后的演讲虽未指出北方新教徒跟此次袭击席间有牵连,一些激愤的爱尔兰天主教徒仍自发地行动起来。在首都利默里克,上万市民包围并试图冲击市内仅有的一座新教教堂,所幸在警察和卫戍部队的干预下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在爱尔兰的另一些地区,在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并存的城镇,流血事件难以避免地发生了,尤其糟糕的是,一些信奉天主教的警察和民兵参加了针对新教徒的攻击行动,使得伤亡情况超出了群体斗殴的范畴,一些驻军部队的倾向性举动也助长了冲突事件的发生——在天主教徒占优势的地方,前去维持秩序的军队行动迟缓,而在新教徒占优的地方,情况则截然相反。
出于各方考虑,夏树没有发表一天之内的第三次全国广播讲话,而是借助行政和军事命令来化解危机,所幸的是,大多数冲突都是由于民众情绪的一时激化,随着政fu官员和军队的出面干预,绝大多数地方的动乱局面都在天黑前得到了控制。傍晚的时候,爱尔兰政fu通过广播发布了新的公告,当天的枪击事件只有两名利默里克市民是因中弹而毙命,其余二十二名罹难者皆因混乱造成的踩踏送命,所有的受伤者都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而直接造成这次灾难**件的枪手已被初步判定为外国人,使用的武器是一支毛瑟1898步枪。
尽管袭击者使用的是毛瑟步枪,没几个人把抨击的冒头指向德国政fu,毕竟克虏伯的产品畅销世界,多个国家选用毛瑟步枪作为制式武器,在爱尔兰的黑市上也多有流通。当天晚些时候,爱尔兰首相秘密约见法国驻爱尔兰大使,因为从袭击者的纹身和随身携带的饰件来看,他从前有可能是一名法**人。
大战结束后,法国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