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霸世唐朝 >

第250章

霸世唐朝-第250章

小说: 霸世唐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知道山东有旱灾,就赶紧带上大臣和救灾物资来灾区慰问灾民啊!把那么多人集中在山顶罚了半天的站,难道这样心里就舒服了?都不知道这些大臣脑子里都怎么想的,我说小治啊!你以后要是能够执政,可别出这样的昏招,皇帝不会因为封禅了,就会被百姓爱戴,被后世歌颂的,你父皇要是能以皇帝之尊亲自到受灾的区域哪怕只是问候那里的百姓们一句,也能让那些百姓感动一辈子,如果再亲自给他们送点急需要的生活物资,说几句鼓励煽情的话,我保证这些百姓几辈子都不会造你们李家的反,可比狗屁的封禅有用的多。“

    阳林的话让张着嘴巴的李治仿佛嗓子里进了个拳头大的苍蝇一般,合不上了,封禅就是他自以为得意的提议,原来在阳林的眼里只是狗屁。李治不知道的是,历史上的李世民就是封禅未遂,但后世百姓对他的评价却极高,因为他让大唐史无前例的强盛了,可见皇帝受不受百姓爱戴,看的不是封不封禅,实实在在的政绩才是重点。

    ”姐夫,治受教了。“过了许久,李治才接受了阳林给他灌输的理念,其实他心里还不是太明白,由于因为对阳林盲从惯了,所以习惯性的选择了相信阳林说的话,然而,相信了阳林之后,李治就在休息间里再也坐不住了,告罪一声之后,就马上向李世民的房间跑去。

    好吧,阳林总算知道什么叫自己挖坑埋自己了,等李世民听了李治复述的一番话之后,瞬间就懂了,不断的收割民心才是现在的皇帝应该做的,不过沿途来的时候黄河上游好些地方出现了雨水天气,那么处于黄河下游的山东也旱不了几天了,李世民觉得机会不能白白的丧失,得抢在旱灾过去之前快点去灾区慰问百姓,收割民心,如此一来,正好可以给百姓一个皇帝来了,水也来的错觉,于是,阳林只能带着三个小屁孩随着李世民在山东各地奔波了。

    《

 第346章 基本放心了

    《

    果然,李世民按照阳林说的,在山东受灾较重的几个州府视察了之后,收割了山东地界大部分的民心,最神的是,皇帝才来了一天,雨水真的就来了,不仅天上下雨,连上游也有大量的水量流了过来,于是李世民是真命天子的封建邪说山东地界的百姓是深信不疑了。

    感受到了百姓发自内心的感恩戴德,李世民的心情十分愉悦,专挑报灾报难严重的奏章看,一经发现,那肯定是马不停蹄,第一时间飞往现场,亲自慰问发放救灾物质,搞的跟后世领导人一样,他的目的就是收割民心,其实,就山东地界百姓的富裕程度,除非连人喝的水都没有了,不然他们三年不务农,家里的粮食也够吃。

    每户至少一百多亩的永业田呐,而且还有农业部的新稻种支持,产量虽然比后世差了一半,但是一百多亩地种出来的粮食却也能叫一户,哪怕是十几口人的大家子吃上三年了,因为现在大唐的农税已经低到近乎没有了,种地赚不到钱,权贵反而不喜欢要田地了,大量的土地反而流到了农民手中,各家各户的劳动力都能发挥到最大,并且朝廷还不在民间征徭役,任何朝廷的工程,官府都只会开出比种地收入更高的工价招募民工,你想挣这笔钱,愿意去就去,这就是地广人稀朝廷富裕的好处。

    不单单只是这,每当朝廷打了胜仗,版图扩大了,百姓们也能分到更多的田地,比如大唐这次派驻在高丽,辽东的近二十万官兵,数千官员,他们的家小和田地官宅也都会随着他们的任职地而变迁,而他们原有的土地,又会均摊给留下来的百姓耕种,要不说只要大唐打了胜仗,全国的百姓都会张灯结彩,大肆庆祝呢!因为到了每年分田的时候,他们的土地又会有所增加,农民,谁又会嫌地多呢!大不了多生几个娃,帮着一起种呗。

    伺候了三个小家伙在休息间睡下,阳林总算有时间翻看从李世民那里转过来的奏章,阳林只是拿他们当打发时间的新闻看的,反正如今大唐的人口数量太多,李世民已经不再亲自审批死刑犯是否处决这样的奏章了,刑部有向法院转型的趋势,所以李世民现在审阅的除了是吏部和礼部的一些关于内部管理改革的奏章之外,多是户部,工部,农业部,商业部报过来的一些数据。

    据贞观十六年底朝廷的统计,以关中之地的百姓平均拥有土地的数量最多,因为每次大战之后,都会有关中子弟迁到外地任职,而关中之地的工户,商户和军户数量上又是最多的,农户反而最少,这导致了关中每个农户家庭可以分到三百亩以上的土地,九成家庭都耕种不了,其它地方也有许多州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毕竟大唐现在只有五千多万人,刨除一半的士工商军阶级,剩下的农民阶级最多也只有两三千万而已,却要耕种比后世十三亿人口的华夏还大的地盘,种不过来是正常的。

    户部官员的建议是将敌国战俘迁到劳力不足的地区充做农奴,这是十多年前阳林的做法,倒是能很大程度上缓解劳力不足的情况,也能增加大唐内部产出,但现在还用这样的制度肯定不行了,新占领地方的人口更加稀疏,更需要那些战俘劳动力,而且现在大唐已经没有战俘了,一旦灭掉一个国家,那么这个国家所有百姓全部会被划为大唐子民,分配田地,农畜,甚至房屋,让他们成为有一定产业的大唐合法公民,所以户部的提议说的是废话。

    阳林提起笔在奏章的下面写了两行小字,不算批阅,算是建议。

    ‘关中之地以及中原之地劳力不足的地区,可行退耕还林之策,让被过份耕耘了数千年的土地暂且修养生息。边境地区,可实行军屯制,将农户耕种不过来的土地交给军户耕种,也能给军户家庭找点事做,增创收入。’

    大唐现在有两种军人,一种是经过长年训练有军衔的职业军人,东西南北四军,加上长安禁军,各城守备军等,大约三百多万,毕竟大唐现在已经有了五百多个州,这些职业军人是需要常年当值的,平时都是拿朝廷粮饷过生活。

    还有一种是战斗力跟不上现代战争需求的府兵,平时都在家务农,战时才临时抽调去当兵,多少作为辅助之用,目前除非大战,朝廷已经很少用到府兵,算是官兵的预备役,府兵拥有和农户一样分田的权利,只有应征的时候拿朝廷粮饷,平时接受地方官员每年几次的训练,只享受免除税收的一点优惠政策。

    阳林所建议的军屯制就是给那些职业军人家庭找点事情做,毕竟不能只靠一个当兵的拿响养活全家,以大唐现有情况,他们的妻儿会越来越多,如果找不到新的财路,他们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给职业军人家庭开放一条获得土地的通道是有必要的。

    写完两行小小的建议,阳林又看到了一条户部关于各社会阶层财富收入的统计。

    商人毫无疑问成为了在财富方面最有作为的阶级,根据税务司纳税流水方面的统计,大唐十七万商户,平均每户的纳税流水都超过千贯,这是什么概念?

    拿东西十大厂出货平均三成到五成利的盈利水平来算,也就是说十七万商户家庭,每户的平均收入有三百到五百贯,当然,有些高的可能很高,有些也可能很低,比如各个世家大族的,一家的流水怕不是都有几百万贯,但整体来说还是非常高的,即便是商品丰富的当下,普通百姓只要不购买高价奢侈品,十几二十贯的钱财都够一个家庭在除长安以外的任何城市过上一年体面的生活了,因为粮食等硬性消费物品的价格低啊!

    其次是军士工农阶级,军和士都属于拿朝廷粮饷的,李世民这几年封出去的爵位很少,但一直都在致力于增加官员福利,在俸禄方面,已经比贞观初年增加了十倍不止,朝廷不分文武,按品级拿俸禄,基本上每月拿到的钱都能满足他们过上非常不错的生活,连最低层的职业士兵也都能按军衔,凭一个人的粮饷养活一家人,何况那些有职务,当官的。

    收入最低的两个阶级是工和农,阳林大致看了一下平均水平,如果按硬性开销来算的话,每个工人和农民工作一年,都能够挣到他们三年左右的开支,这个水平即便是后世的发达国家,也很难做到,毕竟他们只是社会上收入最低层的人,看到这个数据,阳林总算是欣慰的点了点头,算是基本放心了。

    黄昏时分的时候李治又摸到了阳林的休息间,总算带回来了一些好消息,赈灾的事情结束,天神号要启程飞回长安了,而他所期待的事情,阳林是不是也该跟他透过底了?李治用忐忑的目光一直看着阳林。

    “小治啊,你高一年级的课本看的怎么样了?”实话来说,长安书院的教学,到了高中才是重点,高中各学科的书已经涉及到了很高造诣的学问,没有人讲解,大多数初中生都看不懂。

    “治上半年都在长安书院进学,然而高中年级的知识都十分晦涩难懂,治目前也只是跟上了老师讲解的进度,将这个学期的知识都学完了,想提前毕业却是做不到。”李治有些羞愧的如实回答道。看到了高中的课本,他才知道自己在小学初中所学的只是最基础的而已,而这时,光靠个人翻看课本,已经很难理解上面的知识,尤其是代数方面,大串大串的字母和根号什么的,简直就像天书一样。

    “嗯,能把老师讲的东西全部掌握,已经是十分难得了,去年初中年级只有几十人个毕业,今年怕至少也有数百人,天神号回到长安之后,我会在这批人里挑一批人手学习执掌天神号,姬玄长老教完他们之后,会跟我一起到海外去渡假,以后天神号就彻底归陛下了。”阳林夸奖了李治一句,却又告诉了他一个不好的消息,其实李治一直以为阳林会将天神号交给他来执掌,因为在李治看来,谁掌握了天神号,谁就能在大唐横着走了。

    “怎么?难道你想要天神号?”看着一样泱泱表情的李治,阳林放下了手中的奏折问道。

    “没有,天神号是姐夫你的,你想给谁就给谁,只是治不知道姐夫究竟要给我什么,心里忐忑而已。”李治终究是个刚满十六岁的孩子,嘴上说没有,表情却出卖了他。

    “你放心吧!我给你的东西,可比天神号先进的多,有了它们,你想要多少个天神号都不是难事,只是,你如果确定要接下它们的话,你肩头的责任也会随之增大,在此之前,我希望你能先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阳林拍了拍李治的肩膀,宽慰道。

    《

 第347章 李治的崛起

    《

    天神号终于踏上了返程的道路,与众人愉悦的心情大不相同的是李治忐忑不安的心情,一个少年人骤然间掌握了一股强大力量的感觉是兴奋的,却也是不安的,他即担心自己控制不住这股力量,又想在人前显摆,更怕李世民发现并向他索要这股力量,比天神号还强大的多的东西,他简直太期待了。

    不来几次高空跳伞不足以平缓李治此刻的心情,当看到李治背着一个背包毫不犹豫的就在三千米高空跳下去的时候,李世民的脸色吓的煞白,好在一旁有见识广博的王汐月提醒他,才不至于让这位老人家当场吐血。

    “爹地,小舅玩的东东,我也要玩。”看着李治特有的彩色降落伞在下方打开,阳天养小朋友忍不住了。对于儿子这样的要求,阳林向来是拒绝不了的,因为牛皮糖一样的阳天养会像唐僧念紧箍咒一样不停的在他耳边重复的说这一句,逼的阳林不得不投降。好在两个更小一点的家伙还不懂事,没有跟着一起吵闹。

    于是,整个返程的过路程又慢了下来,李治的单人跳与阳林的双人跳引起了天神号上诸多大臣的惊呼,贪玩的李世民也想来一跳,却被大臣们抱着大腿阻止了,以他的吨位,阳林也不敢和他一起跳。

    在所有人看来非常神奇的东西,其实是经不起解释和推敲的,降落伞的原理只要在长安书院读过初中的人都懂,天神号的诸多大臣们都是日夜研究长安书院传播出来的新学问的,所以他们也懂,只是他们都想不到设计出这么个玩意而已。

    在玩玩打打的过程中天神号终于回到了长安,阳林第一件想做的事情当然是回家跟老婆啪啪啪了,这都一年多了啊!血气旺盛如他,早就憋坏了,至于李世民拉着他想询问他在奏章上那些提议的深意为何?去你大爷的深意,你拍板就照干,不同意就无视,阳林才懒得管你实不实施呢!

    驸马府的后宅今天很热闹,阳林的三个小姨子硬是赖在房间里,痛诉她们在学院里遭遇的不公,那个叫武曌的艺术系学霸隔三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